一种上墙仪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3397发布日期:2020-07-14 17:0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墙仪器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墙仪器架。



背景技术:

医疗仪器是治愈疾病的设备,主要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人们身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物品等,伴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医疗仪器不断更新与完善,对于医疗仪器的放置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支架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中。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706498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疗仪器的通用支架,该实用新型包括底座、竖板、第一滑槽、第一凸形滑块、第一横板、第二滑槽、第二凸形滑块、第二横板、托盘、升降杆、齿条、升降室以及通孔;该一种医疗仪器的通用支架可根据需要进行高度和水平延伸长度进行调整,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医疗器械放置较为混乱,使用查找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上墙仪器架,通过设置了放置盒、滑轮以及滑轮槽,滑轮在滑轮槽的内部滑动,带动着放置盒的运动,放置盒离开放置腔的内部,医护人员可根据医疗器械的大小或种类进行分类,并分别将医疗器械放入到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以及第三放置槽的内部,实现了对医疗器械的分类放置,避免医疗器械出现拿取混乱的现象,保证了医疗器械的有序放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墙仪器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固定杆的数量设置有四个,相连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第二栏杆,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两个u型杆,且连接板的顶端表面设置有监护仪,所述监护仪位于两个u型杆之间,两个所述u型杆之间设置有第一栏杆;

所述基板的一侧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的内腔底端设有滑轮槽,且放置腔的内腔安装有放置盒,所述滑轮槽的内部设置有滑轮,且滑轮槽与滑轮之间滚动连接,所述滑轮的顶端与放置盒的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盒的一侧安装有拉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盒的内腔设有第一放置槽,且放置盒的内腔靠近第一放置槽的一侧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的一端设有第三放置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后侧所述两个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表面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部安装有适配的螺栓。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的顶端表面靠近第二栏杆的后侧设置有输液泵,所述第二栏杆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轴截面形状设置为半圆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表面设置有套座,所述套座的内部安装有套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表面安装有消毒液框架,所述消毒液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消毒液。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套座的表面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安装有定位块。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套杆的周向侧外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定位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放置盒、滑轮以及滑轮槽,滑轮在滑轮槽的内部滑动,带动着放置盒的运动,放置盒离开放置腔的内部,医护人员可根据医疗器械的大小或种类进行分类,并分别将医疗器械放入到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以及第三放置槽的内部,实现了对医疗器械的分类放置,避免医疗器械出现拿取混乱的现象,保证了医疗器械的有序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医疗器械放置混乱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套杆、套座以及定位孔,套杆进入到套座的内部,当定位块到达定位孔时,弹簧受到的弹性形变恢复,定位块可进入到定位孔的内部,实现了对连接杆的固定安装,安装方式简单,易于操作,可通过消毒液框架放入消毒液,便于医护人员的消毒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套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基板、2固定杆、3安装块、4螺孔、5连接板、6u型杆、7第一栏杆、8监护仪、9第二栏杆、10输液泵、11放置盒、12拉块、13放置腔、14滑轮槽、15滑轮、16第一放置槽、17第二放置槽、18第三放置槽、19固定板、20连接杆、21消毒液框架、22套座、23套杆、24定位孔、25定位块、26凹槽、27弹簧、28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墙仪器架,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且固定杆2的数量设置有四个,相连两个所述固定杆2之间设置有第二栏杆9,所述连接板5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两个u型杆6,且连接板5的顶端表面设置有监护仪8,所述监护仪8位于两个u型杆6之间,两个所述u型杆6之间设置有第一栏杆7。

参照说明书附图1-3,该实施例的上墙仪器架包括放置腔13,所述基板1的一侧设有放置腔13,所述放置腔13的内腔底端设有滑轮槽14,且放置腔13的内腔安装有放置盒11,所述滑轮槽14的内部设置有滑轮15,且滑轮槽14与滑轮15之间滚动连接,所述滑轮15的顶端与放置盒11的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盒11的一侧安装有拉块12。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盒11的内腔设有第一放置槽16,且放置盒11的内腔靠近第一放置槽16的一侧设有第二放置槽17,所述第二放置槽17的一端设有第三放置槽18。

进一步的,其中后侧所述两个固定杆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的表面设有螺孔4,所述螺孔4的内部安装有适配的螺栓,所述基板1的顶端表面靠近第二栏杆9的后侧设置有输液泵10,所述第二栏杆9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架28,所述支撑架28的轴截面形状设置为半圆形。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u型杆6提拉基板1,将螺孔4与墙上的定位孔匹配,随后将螺栓嵌入到螺孔4中,借助工具对螺栓拧紧,此时螺栓嵌入到定位孔中,实现了安装块3的固定,此时基板1安装在墙体上,可将监护仪8放入到连接板5的顶端表面,而输液泵10放入到基板1的顶端表面,对监护仪8以及输液泵10进行放置,通过拉块12打开放置盒11,放置盒11底部的滑轮15在滑轮槽14的内部滑动,带动着放置盒11的运动,此时放置盒11离开放置腔13的内部,医护人员可根据医疗器械的大小或种类进行分类,并分别将医疗器械放入到第一放置槽16、第二放置槽17以及第三放置槽18的内部,实现了对医疗器械的分类放置,避免医疗器械出现拿取混乱的现象,保证了医疗器械的有序放置,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医疗器械放置混乱的问题。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4和图5,该实施例的上墙仪器架包括固定板19,所述基板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前侧表面设置有套座22,所述套座22的内部安装有套杆23。

进一步的,所述套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所述连接杆20的前表面安装有消毒液框架21,所述消毒液框架21的内部设置有消毒液。

进一步的,所述套座22的表面设有定位孔24,所述定位孔24的内部安装有定位块25,所述套杆23的周向侧外壁设有凹槽26,所述凹槽26的内部安装有弹簧27,所述弹簧27的一端与定位块25固定连接。

实施场景具体为:使用时,可将套杆23对准套座22的位置,随后按动着定位块25,定位块25挤压着弹簧27,弹簧27受到弹性形变,定位块25跟随着弹簧27进入到凹槽26的内部,套杆23可顺利进入到套座22的内部,当定位块25到达定位孔24时,弹簧27受到的弹性形变恢复,定位块25可进入到定位孔24的内部,实现了对连接杆20的固定安装,安装方式简单,易于操作,可通过消毒液框架21放入消毒液,便于医护人员的消毒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3,设置了放置盒11、滑轮15以及滑轮槽14,滑轮15在滑轮槽14的内部滑动,带动着放置盒11的运动,放置盒11离开放置腔13的内部,医护人员可根据医疗器械的大小或种类进行分类,并分别将医疗器械放入到第一放置槽16、第二放置槽17以及第三放置槽18的内部,实现了对医疗器械的分类放置,避免医疗器械出现拿取混乱的现象,保证了医疗器械的有序放置,解决了医疗器械放置混乱的问题。

参照说明书附图1、图4和图5,设置了套杆23、套座22以及定位孔24,套杆23进入到套座22的内部,当定位块25到达定位孔24时,弹簧27受到的弹性形变恢复,定位块25可进入到定位孔24的内部,实现了对连接杆20的固定安装,安装方式简单,易于操作,可通过消毒液框架21放入消毒液,便于医护人员的消毒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