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经右桡动脉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9648发布日期:2020-08-05 01:4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经右桡动脉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的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经右桡动脉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导管。



背景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下肢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一些病人可能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深静脉血栓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

深静脉血栓急性期(<14天),可行静脉溶栓治疗,对于全下肢深静脉血栓推荐经股动脉留管顺行溶栓,但经股动脉置管,溶栓需下肢制动,卧床休息,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患者往往不容易接受。并且经股动脉穿刺置管容易引发假性动脉瘤,腹膜后血肿等严重的并发症。

而经桡动脉置管则不存在需长期卧床,也不存在致命的并发症。但经右桡动脉将导管送至下肢股动脉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快捷从头臂干反转进入主动脉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经右桡动脉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的导管,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经右桡动脉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的导管,该导管包括导管端头,所述的导管端头呈多角度弯曲,具体为首先为一140-160°的内向弯折,其为第一角度,之后再进行140-160°的内向弯折,其为第二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内径为1.5mm,外径是1.65mm。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长度不短于150cm。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端头ab的长度为2-3mm,bc长度为2.5-3cm,cd长度为0.3-0.6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度为150°,所述第二角度为150°。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端头ab的长度为3mm,bc长度为2.5cm,cd长度为0.6mm。

使用时,导丝由导管和导丝进入口进入,所述导管顺延导丝进入到升主动脉中,导管的整个端头进入之后,撤掉导丝,通过反转,由于导管两角度的设计使导管能够顺利进入主动脉弓中,之后沿导管再进导丝进入降主动脉中,继续推进直至进入下肢深静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借鉴的多角度设计能够使得导管轻松反转进入主动脉弓,并且在导丝的配合下,较快到达股动脉。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完成经桡动脉置管,能够快速、顺利解决深静脉血栓的问题,且能够避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人体的动静脉示意图。

图3为主动脉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a)是现有技术中导管结构;(b)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结构;1-主动脉弓,2-全下肢深静脉,3-导管和导丝入口,4-升主动脉,5-降主动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经右桡动脉行深静脉溶栓的导管,该导管包括导管端头,所述的导管端头呈多角度弯曲,具体为首先为一150°的内向弯折角度α,之后再进行150°的内向弯折角度β。

所述导管的内径为1.5mm,外径是1.65mm。

所述导管长度不短于150cm。

所述导管端头ab的长度为3mm,bc长度为2.5cm,cd长度为0.6mm。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经右桡动脉行深静脉溶栓的导管,该导管包括导管端头,所述的导管端头呈多角度弯曲,具体为首先为一140°的内向弯折角度α,之后再进行140°的内向弯折角度β。

所述导管的内径为1.5mm,外径是1.65mm。

所述导管长度不短于150cm。

所述导管端头ab的长度为2mm,bc长度为3cm,cd长度为0.3mm。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经右桡动脉行深静脉溶栓的导管,该导管包括导管端头,所述的导管端头呈多角度弯曲,具体为首先为一160°的内向弯折角度α,之后再进行160°的内向弯折角度β。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内径为1.5mm,外径是1.65mm。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长度不短于150cm。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端头ab的长度为3mm,bc长度为3cm,cd长度为0.5mm。

使用例:

如图3所示,使用时,导丝由导管和导丝进入口进入,所述导管顺延导丝进入到升主动脉中,导管的整个端头进入之后,撤掉导丝,通过反转,由于导管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的设计使导管能够顺利进入主动脉弓中,之后沿导管再进导丝进入降主动脉中,继续推进直至进入下肢深静脉(如图2所示),最终解决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问题,并且不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经右桡动脉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的导管,其特征在于,该导管包括导管端头,所述的导管端头呈多角度弯曲,具体为首先为一140°-160°的内向弯折,其为第一角度,之后再进行140°-160°的内向弯折,其为第二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内径为1.5mm,外径是1.6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长度不短于15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端头ab的长度为2-3mm,bc长度为2.5-3cm,cd长度为0.3-0.6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150°,所述第二角度为1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端头ab的长度为3mm,bc长度为2.5cm,cd长度为0.6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经右桡动脉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的导管,该导管包括导管端头,所述的导管端头呈多角度弯曲,具体为首先为一140°‑160°的内向弯折,其为第一角度,之后再进行140°‑160°的内向弯折,其为第二角度;所述导管的内径为1.5mm,外径是1.65mm;所述导管长度不短于150cm;所述导管端头AB的长度为2‑3mm,BC长度为2.5‑3cm,CD长度为0.3‑0.6mm。本实用新型结构借鉴的多角度设计能够轻松反转进入主动脉弓,在导丝的配合下,较快到达股动脉。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顺利完成经桡动脉置管,解决深静脉血栓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别自东;郭磊;赵惠;朱梦瑶;张道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慧
技术研发日:2019.10.11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