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中频电疗按摩功能的U型颈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5286发布日期:2020-09-15 19:4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中频电疗按摩功能的U型颈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保健产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中频电疗按摩功能的u型颈枕。



背景技术:

u型颈枕是家庭、旅游出行时常备的用品之一,普通的u型颈枕可以用来支撑人体头颈,使得人体头部、颈部可以自然舒展,不阻碍血液循环,但普通的u型颈枕除了支撑人体头颈外,没有其他任何作用,当颈部出现肌肉酸疼或者血液循环不畅时,普通的u型颈枕无法实施缓解或治疗。

目前市面上有对于颈部按摩功能的u型颈枕,但都属于物理按摩方式,是通过u型颈枕内部的结构件转动来实现按摩,这种按摩方式只能作用于人体的浅表肌肉,无法对人体深层次的肌肉、经络、穴位进行刺激。另外,这种采用物理按摩方式的u型颈枕在工作时需要外插电源,导致使用时不能随意走动,所以就无法在外出或者旅途中使用;而且由于这种u型颈枕内部有机械结构件的存在,导致整个u型颈枕体积大、沉重,也就失去了便携性的特点。

现有技术中,电疗按摩技术方案已经比较成熟,市面上也出现了多款此类产品,该类产品通过电信号对人体进行刺激最终实现仿人手按摩的效果,对人体相应部位进行按摩、推拿。同时使用锂电池对整个按摩组件进行供电,这样就轻便、便携。目前电疗按摩根据电信号的频率可分为三类:低频电疗按摩、中频电疗按摩、高频电疗按摩,其中低频电疗仪由于其电信号的频率低,作用于人体时穿透力不强,只能作用于人体的表面,无法作用于人体深层次的经络、穴位、肌肉;高频电疗仪由于其电信号频率高,虽然高频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穿透力最强,但由于其操作要求高,不适合家庭使用,所以三者比较,中频电疗按摩具有操作简单、穿透力强、按摩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颈部按摩装置,尤其适合一种能够输出中频电疗按摩功能的u型颈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中频电疗按摩功能的u型颈枕,包括:u型颈枕本体,所述u型颈枕本体包括两个侧翼和一圆弧底;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任一所述侧翼,用于对所述u型中频电疗按摩颈枕工作状态的控制,包括按键面板以及支撑盒,所述按键面板设置于所述侧翼表面,所述支撑盒设置于所述侧翼内部,所述支撑盒中设置一主控电路板和一锂电池,所述主控电路板最终输出的按摩波形频率为1khz-100khz;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设置于所述u型颈枕本体的圆弧底处,所述按摩装置为一电疗按摩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两个按键,分别为电源键和加档键,所述主控电路板上设置一usb充电接口,实现可随身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源键对应的电源按钮,所述按键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加档键对应的加档按钮,所述按键面板上设置一usb充电口。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锂电池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电疗按摩电极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疗按摩电极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圆弧底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电疗按摩电极为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佩戴后开启电疗按摩功能时,可以对人体颈部进行中频电疗按摩,进一步缓解颈部的肌肉酸痛等不适状况,同时可以刺激颈部的经络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对颈椎疾病有很好的的防治作用,另外usb充电口的设置,使此按摩装置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中:

1、u型颈枕本体2、锂电池3、主控电路板

4、电疗按摩电极5、按键面板6、支撑盒

7、第一侧翼8、圆弧底9、电源按钮

10、加档按钮11、usb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出说明。

在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时,将图2的视角定义为此具有中频电疗按摩功能的u型颈枕正面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中频电疗按摩功能的u型颈枕,包括u型颈枕本体1、控制装置以及按摩装置。如图所示u型颈枕本体1包括两边的侧翼分别为第一侧翼7和第二侧翼以及底端的圆弧底8,此实用新型中将图1中左侧的侧翼定义为第一侧翼7,将图1中右侧的侧翼定义为第二侧翼。于第一侧翼7上设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对u型中频电疗按摩颈枕工作状态的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按键面板5以及支撑盒6,按键面板5设置于第一侧翼7表面,支撑盒6设置于第一侧翼7内部,支撑盒6中设置一主控电路板3和一锂电池2,主控电路板3与锂电池2通过导线相连接,主控电路板3上设置两个按键,分别为电源键和加档键,主控电路板3上设置一usb充电接口,实现可随身携带,当电源键开启后,经过主控电路板3上的程序运算,首先生成频率在1khz-100khz范围内的中频方波以及一系列低频按摩波形,然后用中频方波作为载波去调制低频按摩波形生成中频的按摩波形,最终主控电路板3向外输出该中频按摩波形;按键面板5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源键对应的电源按钮9,按键面板5上设置有与所述加档键对应的加档按钮10,按键面板5上设置一usb充电口11。按摩装置设置于圆弧底8处,所述按摩装置为一电疗按摩电极4,电疗按摩电极4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圆弧底8的两侧,为了增加电疗按摩电极4与人体颈部的贴合度,符合人体颈部的形状,增大接触面积,优选的电疗按摩电极4为圆形或椭圆形,主控电路板3与电疗按摩电极4通过一导线连接,输出的中频按摩电信号经过电疗按摩电极4,按摩电极4就可以作用于人体,不同的按摩波形会对人体产生产生不同的刺激,实现仿人手按摩的效果,同时会对人体深层次的肌肉、经络、穴位进行刺激,缓解肌肉酸痛、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下面结合具体例子,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具有中频电疗按摩功能的u型颈枕正面图,佩戴好u型颈枕本体1并调节u型枕本体前端的锁扣到合适的松紧程度后,此时用户可选择是否需要开启颈部按摩功能,如果不需要开启按摩功能,则直接佩戴就行,无需任何其他操作;如果在佩戴u型颈枕本体1的同时需要进行颈部按摩,那么就需要按压按键面板5上相应的按钮。对于按键面板上5的按钮做如下说明:电源按钮9在此u型按摩颈枕上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电源按钮9实现开启与关闭此装置;另一个作用为减档键,当使用者承受不住按摩档位输出的力度时,可通过调节此减档键实现u型颈枕按摩档位的减小。具体操作方法为:长按按键面板5上的电源按钮9,开机后会有蜂鸣器提示音反馈,同时led指示灯定期闪烁,当电源开启后,经过主控电路板5上的程序运算,首先生成频率在80khz~100khz范围内的中频方波以及一系列低频按摩波形,然后用中频方波作为载波去调制低频按摩波形生成中频的按摩波形,最终主控电路板3向外输出该中频按摩波形。电疗按摩功能开启后默认处于0档,需要按压按键面板5上的加档按钮10来调整到舒适的按摩强度,每按一次档位键都有蜂鸣器提示音反馈。一次按摩结束后自动停止工作、进入待机模式。在进入待机模式后,如果固定时间内没有任何操作,则电疗按摩自动关机,节省电量;如果进入待机模式后按压加档按钮10,则会自动开启新一轮的电疗按摩。在电疗按摩的过程中或者在待机模式下长按电源按钮9,则电疗按摩关机,并有蜂鸣器提示音反馈。当开机后或者按摩的过程中,如果u型枕上的电疗按摩电极4与人体颈部分离时,电疗按摩会自动暂停,并且有脱落提示音反馈,重新佩戴好后需要重新按压加档按钮10调整到合适的按摩强度。另外,当锂电池2电量不足时,会导致无法开机或者在按摩过程中自动关机,并有相应的电量低提示音,关机后可对锂电池2进行充电,充电中、充电满都有相应的指示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