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上肢功能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9878发布日期:2020-12-08 15:0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上肢功能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肢训练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上肢功能训练器。



背景技术: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是由于急性的脑循环障碍所导致局限的或全面的脑功能缺损的综合征。其包括以下两大类:

1、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占卒中患者的70%-80%;

2、出血性卒中:即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占卒中患者的20%-30%。

脑卒中有四高特点,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脑卒中患者急救后往往会产生一些后遗症如上肢下肢功能缺失,因此需要患者进行复健,现有的复健一般是患者扶着扶手或者墙壁自主锻炼,但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医护人员辅助进行,但是现在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锻炼器还比较少见,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辅助脑卒中患者进行上肢功能锻炼的装置,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上肢功能训练器,方便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训练。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上肢功能训练器,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对称的圆筒,对称的所述圆筒内分别插入圆柱,对称的所述圆柱的上端均固定连接u形杆的横杆,所述u形杆的两竖杆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回字形支撑板的下侧;

所述回字形支撑板的上部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杆的两端;

所述导向杆穿过方块,所述方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圆杆的一端,所述圆杆穿过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侧固定连接回字形把手的下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块的下侧固定连接固定轴,所述固定轴铰接圆块,所述圆块固定连接圆轴的一端,所述圆轴的另一端穿过转动块,所述转动块铰接所述u形杆的横杆中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环套所述圆轴,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圆轴的一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u形杆的下侧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筒的上部对应所述圆柱螺纹连接顶丝,所述底板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训练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患者手握回字形把手,打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块转动,转动块带动圆轴和弹簧转动,圆轴带动圆块转动,在圆杆的限位作用下,圆轴沿转动块往复移动,圆块带动支撑块沿圆杆往复移动,支撑块带动支撑柱和回字形把手往复移动,支撑块带动圆杆往复移动,圆杆带动方块沿导向杆往复移动,回字形把手带动手臂移动即可实现把手的往复循环移动,带动患者手臂移动,实现上肢功能训练;

(2)能够方便的调节回字形把手的高度,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六。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七。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八。

图中:1、回字形把手,3、支撑柱,4、支撑块,5、圆杆,6、挡块,7、回字形支撑板,8、u形杆,9、转动块,10、固定块,11、导向杆,12、圆轴,13、弹簧,14、圆块,15、方块,16、固定环,17、固定轴,18、圆柱,19、顶丝,20、圆筒,21、底板,22、安装孔,2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21,所述底板21的上侧固定连接对称的圆筒20,对称的所述圆筒20内分别插入圆柱18,对称的所述圆柱18的上端均固定连接u形杆8的横杆,所述u形杆8的两竖杆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回字形支撑板7的下侧;

所述回字形支撑板7的上部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块10,两个所述固定块10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杆11的两端;

所述导向杆11穿过方块15,所述方块15的一侧固定连接圆杆5的一端,所述圆杆5穿过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的上侧固定连接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上侧固定连接回字形把手1的下侧。

所述圆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块6。

所述支撑块4的下侧固定连接固定轴17,所述固定轴17铰接圆块14,所述圆块14固定连接圆轴12的一端,所述圆轴12的另一端穿过转动块9,所述转动块9铰接所述u形杆8的横杆中部。

所述转动块9固定连接弹簧13的一端,所述弹簧13环套所述圆轴12,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环16,所述固定环16固定连接所述圆轴12的一端。

所述u形杆8的下侧固定连接电机23,所述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9。

所述圆筒20的上部对应所述圆柱18螺纹连接顶丝19,所述底板21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安装孔22。

所述弹簧13一直处于被压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本装置通过安装孔22固定在地上,使用时,拧松顶丝19,移动回字形支撑板7,回字形支撑板7带动u形板8移动,u形板8带动圆柱18在圆筒20内移动,调节好回字形支撑板7的高度,拧紧顶丝19,然后手持回字形把手1,启动电机23,电机23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动块9转动,转动块9带动圆轴12和弹簧13转动,圆轴12转动过程中带动圆块14转动,在圆杆5的限位作用下,圆轴12沿转动块9往复移动,圆块14带动支撑块4沿圆杆5往复移动,支撑块4带动支撑柱3和回字形把手1往复移动,支撑块4带动圆杆5往复移动,圆杆5带动方块15沿导向杆11往复移动,回字形把手1带动手臂移动,实现手臂的锻炼。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上肢功能训练器,包括底板(21),其特征是:所述底板(21)的上侧固定连接对称的圆筒(20),对称的所述圆筒(20)内分别插入圆柱(18),对称的所述圆柱(18)的上端均固定连接u形杆(8)的横杆,所述u形杆(8)的两竖杆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回字形支撑板(7)的下侧;

所述回字形支撑板(7)的上部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块(10),两个所述固定块(10)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杆(11)的两端;

所述导向杆(11)穿过方块(15),所述方块(15)的一侧固定连接圆杆(5)的一端,所述圆杆(5)穿过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的上侧固定连接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上侧固定连接回字形把手(1)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上肢功能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圆杆(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挡块(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上肢功能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块(4)的下侧固定连接固定轴(17),所述固定轴(17)铰接圆块(14),所述圆块(14)固定连接圆轴(12)的一端,所述圆轴(12)的另一端穿过转动块(9),所述转动块(9)铰接所述u形杆(8)的横杆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上肢功能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块(9)固定连接弹簧(13)的一端,所述弹簧(13)环套所述圆轴(12),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环(16),所述固定环(16)固定连接所述圆轴(12)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上肢功能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u形杆(8)的下侧固定连接电机(23),所述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上肢功能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圆筒(20)的上部对应所述圆柱(18)螺纹连接顶丝(19),所述底板(21)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安装孔(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多功能上肢功能训练器,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对称的圆筒,对称的所述圆筒内分别插入圆柱,对称的所述圆柱的上端均固定连接U形杆的横杆,所述U形杆的两竖杆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回字形支撑板的下侧;所述回字形支撑板的上部一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杆的两端。本实用新型涉及上肢训练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训练器。本装置能辅助脑卒中患者进行上肢锻炼。

技术研发人员:文建;胡江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文建
技术研发日:2019.10.22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