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3908发布日期:2020-07-29 02:4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电动牙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牙刷。



背景技术:

电动牙刷是通过电动的转动带动偏心轴的快速旋转进而产生振动,使刷头的刷毛产生高频震动,瞬间将牙膏分解成细微泡沫,深入清洁牙缝。

随着用户的需求不断增多,目前的电动牙刷功能越来越复杂,相应地其零部件不断增多,电路板还镶嵌了智能芯片。而这些均会使生产制造成本增加,进而提高了市场销售价格。但是目前电动牙刷的普及率并不高,高价格和多功能的牙刷销售难度大,不利于普及。此外,目前的电动牙刷手柄是采用直径不变的壳体,而握住这种手柄的舒适度并不高,无法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牙刷,以提高手持时的舒适度,同时优化整体结构,提高使用普及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牙刷,包括壳体、安装架、电机、电池和刷头;所述电机和电池通过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电机的输出轴从壳体的一端伸出;所述刷头通过连接杆与壳体连接,所述输出轴设有偏心轴且输出轴和偏心轴位于连接杆的空腔中;所述电机和电池电连接,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轴在所述空腔中转动进而使刷头的刷毛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设备对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去掉不必要的部件,大大减小了因部件和功能多而容易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另外,本设备整体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相应地销售价格低,有利于提高使用普及率。

优选地,所述壳体设有外露的按钮,所述按钮、电机和电池串联。

本设备仅仅包含三个电子元件,进一步减小了因电子故障而无法使用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按钮和刷头的刷毛位于同侧且按钮靠近连接杆。

手持壳体后大拇指位于壳体的上端,即靠近连接杆的一端。而按钮设置在大拇指附近,单手即可按动按钮,操作更加方便。

优选地,所述电机和电池分别位于壳体的两端,并且靠近电池的一端设有与电池电连接的外露的充电接头。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形状为空心的圆锥体且壳体靠近连接杆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另外一端的直径。

本设备的壳体的直径采用渐变的设计,即从下端往上端,直径逐渐变小,这里的下端是指设有充电接头的一端。由于每个人的手掌大小可能不同,而这种渐变设计恰好能满足不同大小的手掌对握持粗细的要求,手掌小的则可以靠近上端握持,手掌大的则可以靠近下端握持。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沿着轴向延伸的切面。

多个切面分布在壳体的外表面,提高了握紧时的手感,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避免出现湿的手掌不利于握紧光滑表面的圆柱体而导致的手感差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壳体靠近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固定套管,所述输出轴从所述固定套管伸出。

优选地,所述空腔的横断面和固定套管的横断面均为圆形且空腔和固定套管的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固定套管与所述连接杆可拆分连接。

通过固定套管插入空腔中使得壳体与刷头形成可拆分连接,定期更换刷头而保留壳体继续使用,延长本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壳体和连接杆之间设有遮挡环。

由于固定套管的设计使得连接杆和壳体连接形成了一定的缝隙,而遮挡环的内径大于连接杆连接一端的直径。当连接杆与壳体连接后连接杆连接的一端插入遮挡环中,通过遮挡环遮挡连接杆和壳体之间的缝隙,避免缝隙外露,影响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隐藏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隐藏连接杆和刷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壳体1、安装架2、电机3、电池4、刷头5、连接杆6、固定套管7、遮挡环8、偏心轴9、输出轴10、按钮11、充电接头12、切面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牙刷,包括壳体1、安装架2、电机3、电池4和刷头5。电机3和电池4通过所述安装架2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且电机3的输出轴10从壳体1的上端伸出,所述刷头5通过连接杆6与壳体1连接。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上端只是靠近连接杆6的一端,壳体1的下端是指壳体1的另外一端。

由于刷头5需要定期更换,因此本实施例中连接杆6与壳体1之间设计成可拆分的连接结构,可拆分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1靠近连接杆6的一端设有固定套管7,即壳体1的上端设有固定套管7,固定套管7与壳体1一体成型,电机3的输出轴10从所述固定套管7伸出。所述空腔的横断面和固定套管7的横断面均为圆形且空腔和固定套管7的直径相同。所述固定套管7与所述连接杆6可拆分连接,即通过固定套管7插入空腔中使得壳体1与刷头5形成可拆分连接,定期更换刷头5而保留壳体1继续使用,延长本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

由于固定套管7的设计使得连接杆6和壳体1连接形成了一定的缝隙,因此本实施例还包括遮挡环8,遮挡环8设置在壳体1和连接杆6之间且与壳体1一体成型。遮挡环8的内径大于连接杆6连接一端的直径。当连接杆6与壳体1连接后连接杆6连接的一端插入遮挡环8中,通过遮挡环8遮挡连接杆6和壳体1之间的缝隙,避免缝隙外露,影响美观。

电机3的输出轴10设有偏心轴9且输出轴10和偏心轴9位于连接杆6的空腔中,而电机3和电池4电连接,通过电机3带动偏心轴9在所述空腔中转动进而使刷头5的刷毛振动,电池4提供稳定持续的电压。而壳体1设有外露的按钮11,所述按钮11、电机3和电池4串联,本设备仅仅包含三个电子元件,进一步减小了因电子故障而无法使用的情况。按钮11和刷头5的刷毛位于同侧且按钮11靠近连接杆6。手持壳体1后大拇指位于壳体1的上端,即靠近连接杆6的一端。而按钮11设置在大拇指附近,单手即可按动按钮11,操作更加方便。如图2和图3所示,电机3位于壳体1的上部,电池4位于壳体1的下部,靠近电池4的一端壳体1设有与电池4电连接的外露的充电接头12。电池4采用锂电池4,当电池4电量不足后,外部电源的充电插头可以插入充电接头12中对电池4充电。

市面上一些牙刷的手柄采用光滑表面的柱状体,通常人在刷牙时手掌被打湿,而湿的手掌不利于握紧光滑表面的圆柱体而导致的手感差。因此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形状为空心的圆锥体,圆锥体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沿着轴向延伸的切面13。多个切面13分布在壳体1的外表面,提高了握紧时的手感,有利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另外壳体1的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壳体1的直径采用渐变的设计,即从下端往上端,直径逐渐变小,这里的下端是指设有充电接头12的一端。由于每个人的手掌大小可能不同,而这种渐变设计恰好能满足不同大小的手掌对握持粗细的要求,手掌小的则可以靠近上端握持,手掌大的则可以靠近下端握持。本设备对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去掉不必要的部件,大大减小了因部件和功能多而容易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另外,本设备整体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相应地销售价格低,有利于提高使用普及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