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2050发布日期:2020-08-07 18:1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内静脉置管护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



背景技术:

颈内静脉置管术,即从右颈内静脉将中心静脉导管插入,至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颈内静脉置管术由于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留取血标本、完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压检测、血液透析等领域被广泛使用。颈静脉置管已经广泛运用在血液透析的临床中,以往技术中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处暴露在外,该连接处与患者肌体间仅衬隔有一块医用纱布,在活动、翻身以及穿刺处痒痛时患者容易在不经意间扯拉颈静脉置管,当拉扯力较大时,会使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造成滑脱,容易给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和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连接牢固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

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包括用于容纳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的下盒体以及与所述下盒体相扣合的上盖体,所述下盒体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下盒体的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上盖体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应的第三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上盖体的与第三侧壁相对的第四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相对应,所述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相对应,当所述下盒体与所述上盖体相扣合,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形成用于颈静脉置管进入所述下盒体的第一孔,所述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形成用于透析管进入所述下盒体的第二孔,所述下盒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固定所述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由第一侧壁向第二侧壁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其中,所述上盖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容纳槽内的所述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施加压力的凸出棱,所述凸出棱与所述容纳槽相对应,以固定所述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其中,所述上盖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相对应的弹性金属压片,所述弹性金属压片的一端与上盖体的顶壁连接,所述弹性金属压片的另一端用于对所述容纳槽内的所述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施加压力,以固定所述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其中,所述上盖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容纳槽相对应的压块,所述压块的上表面与上盖体的顶壁通过多个弹簧连接,所述压块的下表面用于对所述容纳槽内的所述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施加压力,以固定所述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其中,下盒体与上盖体铰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使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连接牢固。将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置于盒内,由于颈静脉直管和透析管的连接头较粗,其分别卡在盒内不能脱出,从而保证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连接牢固,保证患者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右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第一实施例的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右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右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第四实施例的下盒体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包括用于容纳颈静脉置管10与透析管20的连接头的下盒体1以及与下盒体1相扣合的上盖体2,下盒体2的第一侧壁1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21,下盒体1的与第一侧壁11相对的第二侧壁1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2,上盖体2的与第一侧壁相对应的第三侧壁13上设置有第三凹槽23,上盖体的与第三侧壁相对的第四侧壁14上设置有第四凹槽24,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相对应,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相对应,当下盒体1与上盖体2相扣合,第一凹槽与第三凹槽形成用于颈静脉置管进入下盒体的第一孔31,第二凹槽与第四凹槽形成用于透析管进入下盒体的第二孔32,下盒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固定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的容纳槽3,容纳槽3由第一侧壁向第二侧壁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其中,上盖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容纳槽内的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施加压力的凸出棱4,凸出棱4与容纳槽3相对应,以固定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其中,下盒体1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挂钩5。

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其中,下盒体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的观察窗6。

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其中,上盖体2的顶壁的外表面上粘贴有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其中,下盒体1与上盖体2铰接在一起。

实施例二

结合图6、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其中,上盖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容纳槽相对应的弹性金属压片7,弹性金属压片7的一端与上盖体2的顶壁连接,弹性金属压片的另一端用于对容纳槽内的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施加压力,以固定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

实施例三

结合图7、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其中,上盖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容纳槽相对应的压块8,压块8的上表面与上盖体的顶壁通过多个弹簧9连接,压块8的下表面用于对容纳槽内的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施加压力,以固定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

实施例四

结合图10、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其中,下盒体1与上盖体2卡接在一起。下盒体1的与上盖体2的对合面上设置有长凹槽100,相应的上盖体2的与下盖体1的对合面上设置有长凸棱200,通过长凸棱200与长凹槽100的配合,下盒体1与上盖体2卡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使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连接牢固。将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的连接头置于盒内,由于颈静脉直管和透析管的连接头较粗,其分别卡在盒内不能脱出,从而保证颈静脉置管与透析管连接牢固,保证患者安全。

下盒体1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挂钩5,方便本实用新型的颈静脉置管连接处固定盒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