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压疮的翻身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3874发布日期:2020-08-28 16:44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压疮的翻身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防压疮的翻身床。



背景技术:

临床上,对于很多卧床的病人,为了预防压疮,都需要隔一段时间对病人进行一次翻身操作,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护士可能来不及为患者翻身,而临床上也很少有家属能够及时做到隔一段时间对病人进行一次翻身操作,而且夜间患者入睡又不好去将患者叫醒而为其翻身,这样也就导致了很多患者因为翻身不到位而引起压疮。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811279092.6提供一种翻身床,设置有侧翻机构,通过侧翻电机输出轴的外伸和/或内收,通过轻舟组件带动侧翻外框相对侧翻内框向一侧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侧翻外框上的床体随之向一侧翻转。但是在带动床体翻转时其实是带动整个床板向一侧反转,如果患者躺在床板上,当床板整体向一侧翻转时,患者也是躺在床板上一起向一侧翻转,实质上,患者的身体没有离开床板,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够实现病人的翻转,而床板的倾斜仅仅是为翻转病人助力而已,并没有有效的解决卧床病人的实时翻身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510824278.5提供一种气动翻身床,其由气动转盘、弯曲中心轴、下床、上床、联结固定档等组成,通过转盘的转动反复轮换,实现下床变上床,上床变下床反复轮换,则实现卧床病员反复翻身。此结构虽然实现了病人的翻身,但是这个翻身过程对于患者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首先上床和下床的间距大于患者的身厚,在翻身过程中,一定会对身体造成磕碰,卧床的病人一般体制较差,根本禁不起这样的翻转;其次,当上床变下床的时候,患者就是面部向下,很容易造成窒息;最后,上下床板的存在,会带给病人强烈的空间束缚感,体验感会非常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压疮的翻身床,通过四块铰接的床板和升降机构,实现患者左半身和右半身的相对翻转,解决了卧床病人实时翻身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预防压疮的翻身床,包括:

床体框架;以及

支撑框架,其固定支撑设置在所述床体框架内侧中部;

4块床板,其为长方体板状结构,且顶点围绕一点铰接在所述支撑框架上,并铺成长方体结构支撑设置在所述床体框架上;

其中,相邻所述床板之间相互铰接,位于所述长方体结构轴向一侧的床板相邻顶点铰接设置在所述床体框架上;

一对升降机构,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径向两侧,用于驱动所述床板升起或者放下,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驱动机构,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升降柱,其垂直所述床板设置,且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螺纹连接;

其中,当所述驱动机构正转时,所述升降柱远离所述驱动机构运动;当所述驱动机构反转时,所述升降柱靠近所述驱动机构运动;

一对支撑柱,其对称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轴向两端,且顶端与对应所述床板底面接触。

优选的是,还包括:

滑轨,其对称设置在位于所述长方体结构轴向另一侧的所述床体框架底部,且相对一侧设置有滑槽;

动力机构,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床体框架底部;

导向杆,其轴向一端与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螺纹连接;

其中,当所述动力机构正转时,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动力机构运动;当所述动力机构反转时,所述导向杆靠近所述动力机构运动;

滑杆,其垂直可旋转穿过所述导向杆另一端;

一对滑轮,其对称可旋转套设在所述滑杆两端,且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轮能够沿所述滑槽轴向滑动;

连接臂,其一端可旋转套设在所述滑杆上,另一端铰接有支撑臂;

连接杆,其两端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床体框架径向两侧,且中部固定穿过所述支撑臂;

支撑杆,其对称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两侧,且顶端与所述床板底面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滑轮包括:

轮柱,其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轮板,其设置在所述轮柱远离滑槽一端,用于限制所述轮柱沿所述床体框架径向运动;

其中,所述轮柱的直径小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轮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

优选的是,还包括:

多个挡板,其周向均匀铰接设置在所述床体框架顶部;

多个通槽,其均匀设置在所述挡板上,用于透气。

优选的是,还包括:

多个呼吸频率传感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床板上,用于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

多个重量传感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床板上,用于检测所述床板上患者的重量。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动力机构均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是,所述滑杆通过轴承可旋转穿过所述导向杆另一端;所述连接杆两端通过轴承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床体框架径向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床板的长度为100~115cm,宽度为50~60cm;所述长方体结构的长度为200~230cm,宽度为100~120cm。

优选的是,所述床体框架的高度为50~60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防压疮的翻身床,通过四块铰接的床板和升降机构,实现患者左半身和右半身的相对翻转以及坐卧的转换,解决了卧床病人实时翻身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防压疮的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防压疮的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防压疮的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防压疮的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防压疮的翻身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防压疮的翻身床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防压疮的翻身床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预防压疮的翻身床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理解为限于再次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结构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防压疮的翻身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框架100;以及设置在床体框架内侧中部的支撑框架110。4块床板120,其为长方体板状结构,且顶点围绕一点铰接在支撑框架110上,并铺成长方体结构支撑设置在床体框架100上;其中,相邻床板120之间相互铰接,并且位于长方体结构轴向一侧的床板120相邻顶点铰接设置在床体框架100上使得床板120围成的长方体结构的轴向另一侧能够沿其径向对称轴翻转,实现床板120的坐卧转换。并且左右两侧的床板120能够沿长方体结构轴向对称轴翻转,进而能够实现躺在床板120上的患者的左半身和右半身的翻转。

在支撑框架110径向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升降机构130,用于驱动长方体结构左右两侧的床板120升起或者放下(即沿长方体结构轴向对称轴翻转)。由于一对升降机构130的结构完全一致,在此仅以其中一个升降机构130的结构为例具体说明升降机构130的结构。

所述的升降机构130包括:驱动机构131(优选伺服电机),其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110上;且输出端螺纹连接有升降柱132,其垂直床板120。当驱动电机131正转时,升降柱132远离驱动电机131运动;当驱动电机131反转时,升降柱132靠近驱动电机131运动;在升降柱132的另一端水平(即垂直升降柱132)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33,支撑板133的中心与升降柱132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33的轴向两端对称垂直设置有支撑柱134,且在初始状态时(即床板水平放置时),支撑柱134顶端与对应床板120底面接触。

当驱动电机132驱动升降柱132远离驱动电机132运动时,带动支撑柱134升起,进而将对应床板120升起,实现床板120沿长方体结构的轴向对称轴翻转。当驱动电机132再驱动升降柱132靠近驱动电机132运动时,带动支撑柱134降落,进而将对应床板120放下,实现床板120的升起和放下,即实现患者的左半身和右半身的翻身。

在位于长方体结构轴向另一侧的床体框架100底部对称设置滑轨140,其相对一侧设置有滑槽141;并在床体框架底部100上固定设置有动力机构142(优选伺服电机),其输出端螺纹连接有导向杆143,当动力电机正转时,导向杆143远离动力电机运动;当动力电机142反转时,导向杆143靠近动力电机143运动;在导向杆143另一端垂直并通过轴承可旋转穿过有滑杆144,在滑杆144轴向两端对称设置有滑轮145,且该滑轮145设置在滑槽141内,所述的滑轮145在导向杆143的驱动下能够沿滑槽141轴向滑动;同时在滑杆144与导向杆143的连接处也可旋转套设有连接臂146,即连接臂146与导向杆143铰接,并在铰接处通过轴承可旋转穿过有滑杆144。连接臂146的另一端铰接有支撑臂147。连接杆148,其两端通过轴承可旋转设置在床体框架100径向两侧,且中部固定穿过支撑臂147另一端。在连接杆的轴向两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49,在床板120水平放置时,支撑杆149的顶端与对应床板120底面接触。

当动力电机143驱动导向杆143远离动力电机143运动时,连接臂146和支撑臂147相向转动,当支撑臂147相向连接臂146转动时,由于连接杆148与支撑臂147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杆148跟随支撑臂147旋转。由于支撑杆149与连接杆148固定连接,当连接杆148旋转时,支撑杆149也一起旋转并升起,进而使得床板升起,实现床板由卧式转换为坐式。同理,当动力电机143驱动导向杆143靠近动力电机143运动时,支撑杆149旋转并降落,进而使得床板降落,实现床板由坐式转换为卧式,即实现患者的坐卧转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滑轮145包括轮柱1451,其设置在滑槽141内,轮柱1451的直径小于滑槽141的宽度,使得轮柱145能够在滑槽141内无阻碍滑动,还包括轮板1452,其设置在轮柱1451远离滑槽141一端,且与轮柱1451一体成型,轮板1452的直径大于滑槽141的直径,通过两侧轮柱1451和轮板1452能够限制两侧轮柱1451沿床体框架100径向运动,即限制滑杆144沿床体框架100的径向运动。

在床体框架100的顶部周向(及围绕床板120)均匀铰接设置有多个挡板150,在使用时,可以将挡板150竖起并锁定,避免在翻身过程中患者跌落地面,在不使用时,可以将挡板150放下,方便患者上床和下床,此种结构为现有常见结构,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在挡板150上还均匀设置有通槽(图中未示出),能够更好的通风透气。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呼吸频率传感器,其分别设置在床板120上,用于检测患者的呼吸频率,以判定患者的意识状态(清醒或者睡眠);多个重量传感器,其分别设置在床板120上,用于检测床板120上患者的重量,以方便判断患者是偏右还是偏左躺卧。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床板120的长度为100~115cm,宽度为50~60cm;其铺成的长方体结构的长度为200~230cm,宽度为100~120cm。所述的床体框架100的高度为50~60cm,方便病人的上下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防压疮的翻身床,通过四块铰接的床板和升降机构,实现患者左半身和右半身的相对翻转以及坐卧的转换,解决了卧床病人实时翻身困难的问题。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