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用手部输液握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3797发布日期:2020-08-25 20:1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用手部输液握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输液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防止刮蹭、防护效果好、避免儿童二次伤害的儿科用手部输液握把。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对儿童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时,医院通常对儿童手部进行输液,而多数儿童害怕疼痛,对打吊瓶具有恐惧心理,输液时常常闹腾,不能安静下来,这时需要护理人员抱着儿童不断摇晃并哄儿童开心,以此抚慰儿童对输液的抵制情绪,这使得护理人员十分劳累烦心;晃动儿童过程中输液管随之摇晃,容易造成输液针松动和移位,甚至晃动出来,这使得儿童输液部位出血或肿胀,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刮蹭、防护效果好、避免儿童二次伤害的儿科用手部输液握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科用手部输液握把,设有圆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板的中部设有圆形手握孔,圆形手握孔上设有横向握把,横向握把的两端与圆形手握孔两侧的圆形板相连接,圆形手握孔的前侧的圆形板的板面上设有输液管定位组件,所述的输液管定位组件由左支撑杆、缠绕杆和右支撑杆组成,所述的左支撑杆的下端与圆形板相连接,左支撑杆的上端与缠绕杆的左端相连接,缠绕杆的右端与右支撑杆相连接,右支撑杆的上端与缠绕杆相铰接,右支撑杆的下端与圆形板相接触,通过缠绕杆上缠绕输液管后转动右支撑杆与圆形板相接触进而固定输液管,所述的圆形手握孔上方设有护盖,所述的护盖的左端与圆形手握孔左侧的圆形板通过合页相铰接,护盖的右端经搭扣与圆形手握孔右侧的圆形板相扣接,所述的护盖的前侧下方设有下端开口的输液管限位穿过孔,儿童手握横向握把后进行扎针,扎针完成后将输液管穿过护盖上的输液管限位穿过孔后缠绕在缠绕杆上进行定位,再通过护盖盖在手背的上方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形手握孔后侧的圆形板上设有手腕定位槽,手腕定位槽上方设有限位带,限位带的一端与手腕限位槽左侧的圆形板相连接,限位带的另一端与手腕限位槽右侧的圆形板通过搭扣相连接,实现手腕的限位,同时增大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盖设为弧形透明状,方便观察的同时也防止对儿童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管定位组件中的缠绕杆内部设有电阻丝,电阻丝经导线与缠绕杆上设有的电源相连接,电阻丝的发热温度最高为30-35摄氏度,通过缠绕杆发热将输液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圆形板的前端圆周上设有玩具铃铛,通过玩具铃铛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的圆形板的中部设有圆形手握孔,圆形手握孔上设有横向握把,横向握把的两端与圆形手握孔两侧的圆形板相连接,圆形手握孔的前侧的圆形板的板面上设有输液管定位组件,所述的输液管定位组件由左支撑杆、缠绕杆和右支撑杆组成,所述的左支撑杆的下端与圆形板相连接,左支撑杆的上端与缠绕杆的左端相连接,缠绕杆的右端与右支撑杆相连接,右支撑杆的上端与缠绕杆相铰接,右支撑杆的下端与圆形板相接触,通过缠绕杆上缠绕输液管后转动右支撑杆与圆形板相接触进而固定输液管,所述的圆形手握孔上方设有护盖,所述的护盖的左端与圆形手握孔左侧的圆形板通过合页相铰接,护盖的右端经搭扣与圆形手握孔右侧的圆形板相扣接,所述的护盖的前侧下方设有下端开口的输液管限位穿过孔,儿童手握横向握把后进行扎针,扎针完成后将输液管穿过护盖上的输液管限位穿过孔后缠绕在缠绕杆上进行定位,再通过护盖盖在手背的上方进行定位,所述的圆形手握孔后侧的圆形板上设有手腕定位槽,手腕定位槽上方设有限位带,限位带的一端与手腕限位槽左侧的圆形板相连接,限位带的另一端与手腕限位槽右侧的圆形板通过搭扣相连接,实现手腕的限位,同时增大舒适度,所述的护盖设为弧形透明状,方便观察的同时也防止对儿童造成伤害,所述的输液管定位组件中的缠绕杆内部设有电阻丝,电阻丝经导线与缠绕杆上设有的电源相连接,电阻丝的发热温度最高为30-35摄氏度,通过缠绕杆发热将输液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所述的圆形板的前端圆周上设有玩具铃铛,通过玩具铃铛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具有结构简单、防止刮蹭、防护效果好、避免儿童二次伤害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圆形板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儿科用手部输液握把,设有圆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板1的中部设有圆形手握孔2,圆形手握孔2上设有横向握把3,横向握把3的两端与圆形手握孔2两侧的圆形板1相连接,圆形手握孔2的前侧的圆形板1的板面上设有输液管定位组件,所述的输液管定位组件由左支撑杆4、缠绕杆5和右支撑杆6组成,所述的左支撑杆4的下端与圆形板1相连接,左支撑杆4的上端与缠绕杆5的左端相连接,缠绕杆5的右端与右支撑杆6相连接,右支撑杆6的上端与缠绕杆5相铰接,右支撑杆6的下端与圆形板1相接触,通过缠绕杆5上缠绕输液管后转动右支撑杆6与圆形板1相接触进而固定输液管,所述的圆形手握孔2上方设有护盖7,所述的护盖7的左端与圆形手握孔2左侧的圆形板1通过合页相铰接,护盖7的右端经搭扣与圆形手握孔2右侧的圆形板1相扣接,所述的护盖7的前侧下方设有下端开口的输液管限位穿过孔8,儿童手握横向握把3后进行扎针,扎针完成后将输液管穿过护盖7上的输液管限位穿过孔8后缠绕在缠绕杆5上进行定位,再通过护盖7盖在手背的上方进行定位,所述的圆形手握孔2后侧的圆形板1上设有手腕定位槽9,手腕定位槽9上方设有限位带10,限位带10的一端与手腕限位槽左侧的圆形板1相连接,限位带10的另一端与手腕限位槽右侧的圆形板1通过搭扣相连接,实现手腕的限位,同时增大舒适度,所述的护盖7设为弧形透明状,方便观察的同时也防止对儿童造成伤害,所述的输液管定位组件中的缠绕杆5内部设有电阻丝,电阻丝经导线与缠绕杆5上设有的电源相连接,电阻丝的发热温度最高为30-35摄氏度,通过缠绕杆5发热将输液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所述的圆形板1的前端圆周上设有玩具铃铛11,通过玩具铃铛11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然儿童将本装置当做一个玩具进行玩耍,手握该装置的横向握把3,将限位带10固定在手腕部,然后医护人员将儿童拿该装置的受抬起进行插针,插针完成固定后,再将输液管缠绕在缠绕杆5上,再旋转右支撑杆6至与圆形板1相接触,进而将输液管固定在左支撑杆4和右支撑杆6之间的缠绕杆5上,然后再将护盖7扣上进行保护,儿童可以通过摇动该装置进行分散注意力,由于儿童手臂长短的限制,也不会对手背上的扎针产生拉动作用,保护手背的扎针,同时也能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加热,由于护盖7和限位带10的作用,当儿童不想手握横向握把3时,松开也不会造成该装置的脱落,因此安全系数高,不会在输液的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的圆形板1的中部设有圆形手握孔2,圆形手握孔2上设有横向握把3,横向握把3的两端与圆形手握孔2两侧的圆形板1相连接,圆形手握孔2的前侧的圆形板1的板面上设有输液管定位组件,所述的输液管定位组件由左支撑杆4、缠绕杆5和右支撑杆6组成,所述的左支撑杆4的下端与圆形板1相连接,左支撑杆4的上端与缠绕杆5的左端相连接,缠绕杆5的右端与右支撑杆6相连接,右支撑杆6的上端与缠绕杆5相铰接,右支撑杆6的下端与圆形板1相接触,通过缠绕杆5上缠绕输液管后转动右支撑杆6与圆形板1相接触进而固定输液管,所述的圆形手握孔2上方设有护盖7,所述的护盖7的左端与圆形手握孔2左侧的圆形板1通过合页相铰接,护盖7的右端经搭扣与圆形手握孔2右侧的圆形板1相扣接,所述的护盖7的前侧下方设有下端开口的输液管限位穿过孔8,儿童手握横向握把3后进行扎针,扎针完成后将输液管穿过护盖7上的输液管限位穿过孔8后缠绕在缠绕杆5上进行定位,再通过护盖7盖在手背的上方进行定位,所述的圆形手握孔2后侧的圆形板1上设有手腕定位槽9,手腕定位槽9上方设有限位带10,限位带10的一端与手腕限位槽左侧的圆形板1相连接,限位带10的另一端与手腕限位槽右侧的圆形板1通过搭扣相连接,实现手腕的限位,同时增大舒适度,所述的护盖7设为弧形透明状,方便观察的同时也防止对儿童造成伤害,所述的输液管定位组件中的缠绕杆5内部设有电阻丝,电阻丝经导线与缠绕杆5上设有的电源相连接,电阻丝的发热温度最高为30-35摄氏度,通过缠绕杆5发热将输液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所述的圆形板1的前端圆周上设有玩具铃铛11,通过玩具铃铛11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具有结构简单、防止刮蹭、防护效果好、避免儿童二次伤害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