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帕金森患者用活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3693发布日期:2020-07-24 16:4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帕金森患者用活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帕金森患者用活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但是,现有的帕金森患者用活动车在使用过程中因患者的足部颤抖对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移动工具功能单一,利用率较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帕金森患者用活动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帕金森患者用活动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帕金森患者用活动车在使用过程中因患者的足部颤抖对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移动工具功能单一,利用率较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帕金森患者用活动车,包括辅助轮椅,所述辅助轮椅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扶手,所述辅助轮椅的下端面安装有车架,所述车架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前方安装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的下方安装有辅助轮,两个所述辅助轮的内侧安装有两个脚部支撑板,所述脚部支撑板的上端面安装有甲防震板,所述甲防震板的上端面安装有乙防震板,所述乙防震板的内侧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甲防震板的一侧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内侧安装有轴销,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安装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上端面安装有二号连接板,所述二号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一号连接板,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一侧安装有圆形连接板,所述圆形连接板的内侧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侧安装有电机保护外壳。

优选的,所述一号连接板的内侧安装有圆柱销,所述一号连接板与圆形连接板通过圆柱销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号连接板的内侧安装有活动销,所述二号连接板与一号连接板通过活动销连接。

优选的,所述甲防震板的内侧设置有方形槽,所述乙防震板与甲防震板通过方形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保护外壳的下端面设置有方形槽,所述一号连接板与电机保护外壳通过方形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形连接板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卡扣,所述圆形连接板与连接轴通过环形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刹车装置包括旋转轴、限位杆和把手,且把手的内侧安装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下端面安装有限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弹簧的作用,使得乙防震板在甲防震板的内侧移动,使得该装置具有防震性,避免因为患者足部颤抖对该装置的移动产生影响,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的作用带动了齿轮的转动,通过齿轮的转动带动了圆形连接板的转动,进而使得一号连接板产生移动,同时使得二号连接板产生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控制杆产生上下移动,此时通过轴销的作用,使得移动杆转动,通过移动杆的转动带动了脚部支撑板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患者的腿部弯曲,使得患者的腿部做重复性弯曲伸展运动,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保护外壳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轴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甲防震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辅助轮椅;2、扶手;3、移动杆;4、脚部支撑板;5、辅助轮;6、刹车装置;7、移动轮;8、车架;9、控制杆;10、二号连接板;11、电机保护外壳;12、电机;13、齿轮;14、圆形连接板;15、连接轴;16、一号连接板;17、轴销;18、甲防震板;19、乙防震板;20、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电机12(型号为ye2)可从市场采购或私人定制获得。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帕金森患者用活动车,包括辅助轮椅1,辅助轮椅1的上端面安装有两个扶手2,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辅助轮椅1的下端面安装有车架8,车架8的两侧均安装有移动轮7,便于该装置的移动,移动轮7的前方安装有刹车装置6,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刹车装置6的下方安装有辅助轮5,两个辅助轮5的内侧安装有两个脚部支撑板4,脚部支撑板4的上端面安装有甲防震板18,甲防震板18的上端面安装有乙防震板19,乙防震板19的内侧安装有缓冲弹簧20,甲防震板18的一侧安装有移动杆3,移动杆3的内侧安装有轴销17,移动杆3的一端安装有控制杆9,控制杆9的上端面安装有二号连接板10,二号连接板10的一侧安装有一号连接板16,一号连接板16的一侧安装有圆形连接板14,圆形连接板14的内侧安装有连接轴15,连接轴15的外侧安装有齿轮13,齿轮13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的外侧安装有电机保护外壳11。

进一步,一号连接板16的内侧安装有圆柱销,一号连接板16与圆形连接板14通过圆柱销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形连接板14与一号连接板16的配合,连接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便于一号连接板16的移动。

进一步,二号连接板10的内侧安装有活动销,二号连接板10与一号连接板16通过活动销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二号连接板10与一号连接板16的配合,便于二号连接板10的上下移动,进而便于控制控制杆9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了控制杆9的转动,便于带动了患者腿部的移动。

进一步,甲防震板18的内侧设置有方形槽,乙防震板19与甲防震板18通过方形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甲防震板18和乙防震板19的配合,便于乙防震板19在甲防震板18的内侧移动,使得该装置具有防震性。

进一步,电机保护外壳11的下端面设置有方形槽,一号连接板16与电机保护外壳11通过方形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保护外壳11与一号连接板16的配合,便于一号连接板16在电机保护外壳11的内侧移动,避免一号连接板16的脱落。

进一步,圆形连接板14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卡扣,圆形连接板14与连接轴15通过环形卡扣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形连接板14与连接轴15的配合,有效提高了该装置连接额度稳定性,可有效避免圆形连接板14的脱落,便于一号连接板16的移动。

进一步,刹车装置6包括旋转轴、限位杆和把手,且把手的内侧安装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下端面安装有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轴、限位杆和把手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具有刹车功能,便于对移动轮7起到制动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护理人员可将患者抬至辅助轮椅1的上表面,患者的胳膊放置在扶手2的上端面,患者的脚部放置在乙防震板19的上端面,护理人员可通过推动辅助轮椅1,进而推动该装置移动,在该装置使用过程中,患者的足部颤抖,对乙防震板19有一定压力作用,此时通过缓冲弹簧20的作用,使得乙防震板19在甲防震板18的内侧移动,使得该装置具有防震性,避免因为患者足部颤抖对该装置的移动产生影响,有效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在需要对患者进行复健活动时,接通电源,打开开关,通过电机12的作用带动了齿轮13的转动,通过齿轮13的转动带动了圆形连接板14的转动,进而使得一号连接板16产生移动,同时使得二号连接板10产生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控制杆9产生上下移动,此时通过轴销17的作用,使得移动杆3转动,通过移动杆3的转动带动了脚部支撑板4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患者的腿部弯曲,使得患者的腿部做重复性弯曲伸展运动,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率,且不需要护理人员的辅助,省时省力,该装置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患者的移动,同时可使得患者在移动过程进行复健,省时省力,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