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TDP理疗层的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4648发布日期:2020-08-11 21:22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带TDP理疗层的眼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罩技术领域,具体为带tdp理疗层的眼罩。



背景技术:

由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辐射,加之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有时甚至需要熬夜加班工作,极易引起眼疲劳,甚至是各种眼病的发生,影响工作与生活。因此,如何放松、保护眼睛,防止眼睛疾病的发生,以便于更好地工作生活,显得越来越重要。

现虽有诸多药物及治疗器械,如各种眼药水、中药丸、眼部按摩器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使用麻烦,费用高,效果欠佳等,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功能性眼罩己经成为缓解眼疲劳的常见产品,现有市场上的眼罩主要是普通遮光眼罩、冷敷眼罩、热敷眼罩、蒸汽眼罩等。其中,遮光眼罩主要是简单遮光,不具备眼部理疗功效。冷敷眼罩是单纯的冷敷,理疗效果不明显,且在寒冷的冬季并不适用。而发热眼罩和蒸汽眼罩也只是单纯发热,对眼部理疗的效果也不明显,依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tdp是“特定电磁波谱”的汉语拼音缩写,其核心由几十种元素构成涂层,在加热的作用下,可产生带有各种元素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复盖生物体发射和吸收的电磁波普范围,很容易被生物体吸收。产生对生物有益的生物效应,从而提高生物体内各种酶的活性,改善生物体内的微循环系统,提高和调动生物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产生出更多的免疫体液,消除炎症和痛症。当前tdp技术常应用于特定电磁波治疗器中,如tdp神灯等,目前市面上还没有tdp眼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带tdp理疗层的眼罩,以解决现有的眼罩理疗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带tdp理疗层的眼罩,包括眼罩本体和设置在眼罩本体上的固定部,眼罩本体靠近人体眼部的一侧设置有tdp理疗部,tdp理疗部包括加热组件和设置在加热组件上的tdp理疗层。

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眼罩本体用于为使用者的眼部遮光,固定部用于将眼罩本体固定在使用者眼部。加热组件用于给tdp理疗层加热,tdp理疗层加热后能够产生带有各种元素的电磁波被人体吸收,最终达到缓解眼疲劳,预防眼部疾病的目的,相比现有技术中单纯加热或冷敷,本方案的理疗效果更好。

进一步,tdp理疗部与眼罩本体靠近人体眼部的一侧上对应人体眼球的区域无重叠。如此设置能够避开人体眼球,避免人体眼球受热不适。

进一步,tdp理疗部设置在眼罩本体内部且部分暴露在眼罩本体表面。如此设置,生产时tdp理疗部可直接做成整体结构置于眼罩本体内部,然后部分露出即可,加工简单,且能够保护tdp理疗部。

进一步,眼罩本体靠近人体眼部的一侧对应人体眼眶的位置设置有供tdp理疗部露出的暴露孔。暴露孔用于供tdp理疗部露出,避免tdp理疗部加热后产生的电磁波被遮挡;tdp理疗部暴露于人体眼眶部位,能够避免其直接与人体眼球接触。

进一步,暴露孔为环形的,或环形阵列在人体眼眶部位。采用环状的,或环形阵列的暴露孔均能够达到在眼眶部位暴露tdp理疗部的目的,且结构简单。

进一步,眼罩本体靠近人体眼部一侧对应人体眼球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遮挡tdp理疗部的遮挡层。直接利用遮挡层遮住人体眼球部位,其余部位全部暴露tdp理疗部,也能够在治疗的同时达到遮挡人体眼球目的。

进一步,眼罩本体靠近人体眼部的一侧向内部凹陷形成凹槽,tdp理疗部设置在凹槽内。tdp理疗部设置在凹槽内,能够使得tdp理疗部远离人体眼球,不直接与人体眼球接触。

进一步,tdp理疗部设置在眼罩本体表面且为沿人体眼眶部位设置的环形的结构。tdp理疗部直接设置在眼罩本体表面时,将其设置成对应人体眼眶的环形结构,也能够达到避开人体眼球的目的。

进一步,tdp理疗部设置在眼罩本体表面,且为沿人体眼眶部位环形阵列设置的点状或块状的结构。tdp理疗部直接设置在眼罩本体表面时,将其设置成对应人体眼眶的点状或块状结果,也能够达到避开人体眼球的目的。

进一步,固定部为一体式带有弹性的固定带,固定带两端分别连接在眼罩本体两侧;或固定部为分别连接在眼罩本体两侧的分体式挂耳带或连接带,连接带自由端可拆卸连接。采用一体式的固定带、分体式的挂耳带或分体式的两个连接带,均能够将眼罩本体固定在人体眼部,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眼罩本体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眼罩本体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眼罩本体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眼罩本体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眼罩本体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眼罩本体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眼罩本体内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加热组件1、tdp理疗层2、tdp理疗部3、眼罩本体4、固定部5、暴露孔6、遮挡层7、凹槽8。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带tdp理疗层的眼罩,包括眼罩本体4和设置在眼罩本体4上的固定部5,固定部5可采用一体式带有弹性的固定带。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的结构,如分别缝制在眼罩本体4两侧的挂耳带或连接带。采用连接带时,连接带自由端可拆卸连接,如魔术贴的连接方式。

眼罩本体4整体采用普通面料,如棉布、亚麻布、丝绸、化纤、混纺、昵绒或蚕丝等。眼罩本体4靠近人体眼部的一侧(以下简称内侧)设置有tdp理疗部3,tdp理疗部3包括加热组件1和设置在加热组件1上的tdp理疗层2。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暖宝宝的加热材料层,tdp理疗层2则为涂覆在加热材料层上的tdp涂层,由此构成本实施例中的tdp理疗部3。

本实施例中tdp理疗部3避开人体眼球设置,具体的,可在眼罩本体4内侧对应人体眼眶的位置开设如图2所示的供tdp理疗部3露出的环形的暴露孔6,如此能够避免tdp理疗部3直接与人体眼球接触。实际运用时需要在眼罩本体4上开设让加热组件1与氧气接触的通孔以便加热组件1发热,留出的空间需要粘贴防护膜以避免其在未使用时与氧气接触。此外,本实施例中tdp理疗部3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眼罩本体4上,如将加热组件1通过魔术贴等粘接在眼罩本体4上,或直接设置开口将tdp理疗部3整体放入,注意理疗层2需要与人体接触。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具体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固定部5将眼罩本体4固定在眼部,然后撕开加热组件1上粘接的防护膜,使其能够与氧气接触。加热组件1与氧气接触后发生氧化反应放热,由此实现对tdp理疗层加热。tdp理疗层2加热后能够产生带有各种元素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被人体吸收后能够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效应,从而提高人体内各种酶的活性,改善人体内的微循环系统,提高和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产生出更多的免疫体液,消除炎症和痛症。由此达到缓解人眼疲劳,预防眼疾病的目的,相比现有技术中单纯热敷或冰敷,本实施例的方式理疗效果更好。此外,本实施例中tdp理疗部3通过环形的暴露孔6露出,避开了人体眼球部位,能够避免对人体眼球部位造成影响。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暴露孔6为直径较小的通孔,且环形阵列在人体眼眶部位,即如图3所示。如此设置也能够达到避开人体眼球的目的。

此外,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采用石墨烯加热膜、碳纤维加热膜、硅胶电热片等加热材料,加热组件1电连接有导线,导线延伸至眼罩本体4外电连接usb接口。实际运用时在usb接口处通过usb数据线连接充电宝、电脑等电源即可对加热组件1进行通电加热。如此设置使得tdp理疗部3能够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且使用方便。

现有的usb接口可以提供5v、2a的电流,石墨烯加热膜、碳纤维加热膜与硅胶电热片的厚度一般在0.3-1.8mm之间,只要加热器的覆盖面积控制在18cm2以内,就能产生足够的热量。如果电功率充足,加热器的覆盖面积还可以进一步增大。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眼罩本体4内侧对应人体眼球的位置缝制有用于遮挡tdp理疗部3的遮挡层7,遮挡层7采用普通布料、隔热布料或其他布料。利用遮挡层7遮挡人体眼球,在不影响理疗的情况下也能够达到避开人体眼部的目的。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眼罩本体4靠近人体眼部的一侧向内部凹陷形成凹槽8,tdp理疗部3设置在凹槽8内。实际运用时tdp理疗部3采用可拆卸安装方式固定在凹槽8内以便更换,例如魔术贴粘接等方式。此外,tdp理疗部3的外缘与凹槽8内壁之间留出间隙供加热组件1与氧气接触以便发热。

本实施例中tdp理疗部3虽然设置在人体眼部对应的位置,但是通过凹槽8向眼罩本体4内部凹陷,远离人体眼部,使用时不会直接与人体眼部接触,也能够达到避开人体眼球的目的。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tdp理疗部3为沿人体眼眶部位设置的环形的结构。如此设置也能够达到避开人体眼球的目的。

实施例六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tdp理疗部3为沿人体眼眶部位环形阵列设置的点状或块状的结构。如此设置也能够达到避开人体眼球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