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4988发布日期:2020-08-18 20:0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灸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灸盒。



背景技术:

针灸针最早的雏形是针石。针砭治病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像一个人手持尖锐器具,治疗病人腹病疾病。殷商至西周针刺治疗,或者用的是砭石,隋代医家全元起认为:“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故命之针石。”现代的针灸针一般由针体、针尖和针柄组成,针体的前端为针尖,后端设针柄,针体跟针尖都是光滑的,而针柄是有螺纹的,这是为了使用的时候可以提插捻转。

针灸针在存放时,通常通过针灸盒进行存放,但是现有的针灸盒在对针灸针进行存放取用时,对针灸针的固定效果不佳,以及对针灸针的夹持结构对针灸针不夹持时,导致针灸针在放置盒内摇摇晃晃,针灸针晃动严重容易掉落,容易损伤针尖,影响针灸针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针灸盒,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针灸盒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灸盒,包括下盒体,下盒体上固接有夹持结构,下盒体上铰接有与夹持结构相对应的上盒体;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与下盒体固接的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上均布有固定块,固定底板上滑动连接有与固定块相配合的活动块,固定块和活动块上均设有针体孔和针体孔相连通的针柄孔;所述固定底板上滑动连接有推块,推块设于活动块和固定块之间,推块和活动块的运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推块上设有与针柄孔相对应的牵引孔,针柄孔的直径大于针体孔的直径,牵引孔的直径大于针柄孔的直径;所述下盒体上设有动力结构,动力结构上连接有与推块和活动块相对应的传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与上盒体铰接的主动杆,主动杆另一端铰接有与下盒体滑动连接的滑块,滑块上固接有齿条,下盒体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相啮合的主动轮,主动轮与传动结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与主动轮同轴固接的蜗杆,下盒体上转动连接有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所述蜗轮同轴固接有l型牵引杆,l型牵引杆包括竖向牵引杆和与竖向牵引杆垂直设置的横向牵引杆。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块上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固接有竖向推杆,竖向推杆一端连接有与竖向牵引杆相对应的竖向滑槽,竖向牵引杆上设有与竖向滑槽相配合的竖向插销;所述推块上连接有推板,推板上固接有横向推杆,横向推杆一端连接有与横向牵引杆相对应的横向滑槽,横向牵引杆上设有与横向滑槽相配合的横向插销。

进一步地,所述下盒体上设有与横向推杆和竖向推杆相配合的导向块,横向推杆和竖向推杆上均设有与导向块相配合的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上盒体上设有插杆,下盒体上设有与插杆相配合的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盒体内设有紫外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活动块和固定块对针灸针起固定作用,推块起到限位作用,即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即使活动块与固定块分离,亦有推块和固定块相配合对针灸针进行限位,提高本实用新型保存针灸针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上盒体带动动力结构动作,进而带动传动结构动作,进而带动夹持结构动作,即夹持结构随上盒体的开合而进行开合,提高本实用新型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的第一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的第二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结构的第一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结构的第二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结构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结构的轴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图8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底板的轴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推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盒体,2、固定底板,3、上盒体,4、紫外灯,5、插杆,6、主动轮,7、齿条,8、滑块,9、主动杆,10、推板,11、传动结构,12、推块,13、蜗杆,14、蜗轮,15、横向推杆,16、l型牵引杆,17、竖向推杆,18、限位块,19、活动块,20、连接块,21、针体孔,22、导向槽,23、针柄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针灸盒,如图1-11所示,包括下盒体1,下盒体1上固接有夹持结构,下盒体1上铰接有与夹持结构相对应的上盒体3;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与下盒体1固接的固定底板2,固定底板2上均布有固定块,固定底板2上滑动连接有与固定块相配合的活动块19,固定块和活动块19上均设有针体孔21和针体孔21相连通的针柄孔23;所述固定底板2上滑动连接有推块12,活动块19上设有与推块12相配合的导向槽22,推块12设于活动块19和固定块之间,推块12和活动块19的运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推块12上设有与针柄孔23相对应的牵引孔,针柄孔23的直径大于针体孔21的直径,牵引孔的直径大于针柄孔23的直径;所述下盒体1上设有动力结构,动力结构上连接有与推块12和活动块19相对应的传动结构1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转动上盒体3,动力结构动作,动力结构动作带动推块12和活动块19同步动作,活动块19动作与固定块分离,此时活动块19与固定块不在夹持针灸针;针灸针在自身重力及下盒体1的作用下与推块12相接触,推块12作用,推块12通过牵引孔带动针灸针滑动,即针灸针的针柄部滑出针柄孔23区域,即针灸针的针柄部滑出夹持结构部分,便于医护人员拿取针灸针;医护人员拿取针灸针时,将针灸针由针柄孔23和牵引孔之间取出;即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即使活动块19与固定块分离,亦有推块12和固定块相配合对针灸针进行限位,提高本实用新型保存针灸针的稳定性。

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与上盒体3铰接的主动杆9,主动杆9另一端铰接有与下盒体1滑动连接的滑块8,滑块8上固接有齿条7,下盒体1上转动连接有与齿条7相啮合的主动轮6,主动轮6与传动结构11相连接。

动力结构动作时,当上盒体3沿下盒体1转动时,上盒体3带动主动杆9转动,主动杆9带动滑块8沿下盒体1滑动,滑块8带动齿条7滑动,齿条7带动主动轮6转动,主动轮6带动传动结构11动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上盒体3带动动力结构动作,进而带动传动结构11动作,进而带动夹持结构动作,即夹持结构随上盒体3的开合而进行开合,提高本实用新型操作的便利性。

所述传动结构11包括与主动轮6同轴固接的蜗杆13,下盒体1上转动连接有与蜗杆13相啮合的蜗轮14;所述蜗轮14同轴固接有l型牵引杆16,l型牵引杆16包括竖向牵引杆和与竖向牵引杆垂直设置的横向牵引杆。所述活动块19上连接有连接块20,连接块20上固接有竖向推杆17,竖向推杆17一端连接有与竖向牵引杆相对应的竖向滑槽,竖向牵引杆上设有与竖向滑槽相配合的竖向插销;所述推块12上连接有推板10,推板10上固接有横向推杆15,横向推杆15一端连接有与横向牵引杆相对应的横向滑槽,横向牵引杆上设有与横向滑槽相配合的横向插销。

传动结构11在使用时,主动轮6转动带动蜗杆13转动,蜗杆13带动蜗轮14转动,蜗轮14带动l型牵引杆16转动;竖向牵引杆通过竖向滑槽带动竖向推杆17动作,竖向推杆17带动连接块20动作,连接块20带动活动块19沿固定底板2滑动;横向牵引杆通过横向滑槽带动横向推杆15动作,横向推杆15带动推板10动作,推板10带动推块12沿固定底板2滑动。即通过l型牵引杆16带动推块12和活动块19同步运动,提高本实用新型操作的便利性。

所述下盒体1上设有与横向推杆15和竖向推杆17相配合的导向块,横向推杆15和竖向推杆17上均设有与导向块相配合的限位块18。设置导向块和限位块18对横向推杆15和竖向推杆17进行限位,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所述上盒体3上设有插杆5,下盒体1上设有与插杆5相配合的插孔,上盒体3和下盒体1之间通过插杆5和插孔相连接。

所述上盒体3内设有紫外灯4,设置紫外灯4对针灸针进行消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