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体外心脏除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0058发布日期:2020-08-28 17:1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体外心脏除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体外心脏除颤器。



背景技术:

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世界每死亡3人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包括癌症、艾滋病在内的其它疾病,它的危害无年龄、身份、地域之分,并且已经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在日常生活中,各类心血管疾病均可能引发心室颤动,进而导致心律不齐或心跳骤停的情况。如短时间内得不到治疗,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患者的生存率与等待除颤的时间成反比,等待时间越短(以秒计算),生存率越高,因此,早期除颤对于心脏骤停者至关重要。

为缩短等待时间,目前一般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抢救,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率不正,并且给予去颤电击,专门为急救濒临猝死病患而设计。然而,中国大陆地区aed配备数量稀少,大部分为医院专业人士使用,但患者发病时,最先接近患者的反而是非专业人士,现有aed存在以下问题:

一、提示指导少,仅有少部分非专业人士能够正确使用aed进行援救,右上左下的电极片贴片方法并不被大部分人知晓;

二、大部分aed设备使用复杂,步骤繁琐、交互设计考虑不够全面,普通群众害怕使用错误而担责,影响救援;

三、aed设备在电极片放电时的安全提示较少,施救者担心自身安全受损;

四、功能单一,较多产品为老式设计,仅具备除颤功能,基本不具备智能特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体外心脏除颤器,壳体、盖体采用近似正五边形设计,显示屏播放动画及操作指示,电极片背面印有指示图案,可明显解决电极片定位错误的问题;同时操作简单,交互便利,可广泛投放。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体外心脏除颤器,包括壳体和盖体,壳体上端为五边形开口,壳体与盖体之间设置有上边缘和下边缘均为五边形的支撑环;支撑环下边缘与壳体上端开口契合,支撑环上边缘与盖体边缘契合且固定连接;壳体内安装有主板,主板上设置有处理器和屏幕电线接口,壳体侧壁设置有与主板电性连接的电源接口、电源按钮和扬声器;支撑环上边缘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通过导线与屏幕电线接口电性连接;盖体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显示屏的开口;壳体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插槽,每个插槽内插设有与主板电性连接的电极片;电极片背面贴设有用于指示使用位置的指示图案。进一步地,壳体内腔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主板与支撑环之间,挡板上设置有可供导线穿过的通孔;插槽的底边与挡板的上表面平齐,插槽内插设有水平抽屉,每个水平抽屉两侧均设置有抽屉槽,抽屉槽安装于水平抽屉的两个侧面对应的挡板上表面上,每个抽屉槽均包括两个互相平行且均垂直于对应水平抽屉的挡条;两个电极片分别放置于两个水平抽屉内。

进一步地,壳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开孔,开孔处插设有直径小于等于开孔直径的限位筒;壳体底部贴设有亲肤软垫,亲肤软垫的朝向壳体底部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嵌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主板的处理器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与限位筒相抵触;壳体内腔的主板上设置有与开孔同轴的圆孔,壳体内安装有按压器,按压器底部与限位筒顶部相抵触,按压器顶部伸出主板的圆孔并位于挡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与按压器底部相接触的限位筒端头边缘设置有直径大于开孔直径的限位块,限位块与开孔边缘之间安装有弹簧。

进一步地,壳体侧壁靠近挡板底面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插入剪刀的剪刀槽。

进一步地,壳体上端开口边缘设置有卡头,支撑环外壁设置有与卡头相匹配的卡扣。

进一步地,壳体上边缘的一个角的位置设置有与支撑环中轴线相平行的转轴,支撑环与壳体在与转轴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可与转轴契合的轴孔,支撑环通过轴孔与壳体上的转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盖体的上表面靠近盖体侧边的中部位置贴设有用于指示智能体外心脏除颤器摆放方位的方位指示牌。

进一步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主板处理器电性连接的警示灯。

进一步地,主板上还设置有gps定位器和用于发射gps定位信号的无线通讯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盖体采用近似正五边形设计,显示屏播放动画及操作指示,显示屏动画及操作提示引导救援人员正确操作本机;电极片背面印有指示图案,可明显解决电极片定位错误的问题;同时操作简单,交互便利,可广泛投放。

2)本实用新型的盖体表面的方位指示牌有效解决机体放置方位错误的问题,本机配备剪刀,可快捷方便剪掉患者衣物及毛发,缩短救援时间;上壳、显示屏支撑、显示屏可旋转,便于随时检查及更换电极片,延长使用寿命;采用智能可触摸显示屏,显示屏动画及流程选项引导救援者的使用步骤,交互方式简单快捷,便于救援者快速上手使用;机体兼备gps定位及一键报警救援功能,救援者触屏操作,呼叫救援车及警车,通过gps定位获取患者位置,大大减少位置模糊不清和通讯延误的救援时间;除颤开始前及过程中,警示灯亮起,语音提醒救援者及围观者远离患者,最大程度保障他人的人身安全;一机多用,旋开显示屏等部件,可通过按压机体内部的按压器进行辅助cpr,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和次数,经由主板处理器处理,在显示屏上显示引导操作,大大提高救援效果和生存率;机体实用精巧,操作简单,符合当今智能社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智能体外心脏除颤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智能体外心脏除颤器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壳体与挡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智能体外心脏除颤器的模型爆炸图;

图7为实施例中亲肤软垫与压力传感器及限位筒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智能体外心脏除颤器的剪刀槽位置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盖体及支撑环沿转轴旋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盖体;3、支撑环;4、主板;5、处理器;6、屏幕电线接口;7、电源接口;8、扬声器;9、电源按钮;10、显示屏;11、插槽;12、电极片;13、挡板;14、水平抽屉;15、抽屉槽;16、开孔;17、限位筒;18、亲肤软垫;19、压力传感器;20、按压器;21、限位块;22、弹簧;23、剪刀槽;24、卡扣;25、转轴;26、指示牌;27、gps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智能体外心脏除颤器,包括壳体1和盖体2,壳体1上端为五边形开口,壳体1与盖体2之间设置有上边缘和下边缘均为五边形的支撑环3;支撑环3下边缘与壳体1上端开口契合,支撑环3上边缘与盖体2边缘契合且固定连接;壳体1内安装有主板4,主板4上设置有处理器5和屏幕电线接口6,壳体1侧壁设置有与主板4电性连接的电源接口7、电源按钮9和扬声器8;支撑环3上边缘安装有显示屏10,显示屏10通过导线与屏幕电线接口6电性连接;盖体2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显示屏10的开口;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插槽11,每个插槽11内插设有与主板4电性连接的电极片12;电极片12背面贴设有用于指示使用位置的指示图案。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的外侧有屏幕母件,屏幕母件一侧外边缘设置显示屏10电线接口,屏幕母件通过螺丝固定于支撑环3的上边缘;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接通电源,按压电源按钮9开启除颤器,主板4固接的处理器5经过数据处理,通过屏幕电线将信号传递至显示屏10和扬声器8,显示屏10显示操作引导,扬声器8语音指导;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除颤功能时,将机体置于患者胸部;从插槽11中抽出两个电极片12,按照电极片12表面的图案指示将电极片12贴在患者胸膛正确位置,患者心率信号通过电极片12及电极电线传递至主板4的处理器5,处理器5分析患者心率,通过屏幕电线将信号传递至显示屏10;需要进行除颤时,显示屏10显示除颤指引,使用者触摸显示屏10选择除颤功能,开始进行除颤。

参见图1-9,壳体1内腔设置有挡板13,挡板13位于主板4与支撑环3之间,挡板13上设置有可供导线穿过的通孔;插槽11的底边与挡板13的上表面平齐,插槽11内插设有水平抽屉14,每个水平抽屉14两侧均设置有抽屉槽15,抽屉槽15安装于水平抽屉14的两个侧面对应的挡板13上表面上,每个抽屉槽15均包括两个互相平行且均垂直于对应水平抽屉14的挡条;两个电极片12分别放置于两个水平抽屉14内。将两个电极片12放置在水平抽屉14内,可以起到保护电极片12的作用;需要使用电极片12时,只需将水平抽屉14从抽屉槽15及插槽11中抽出,然后取出水平抽屉14槽内的电极片12即可。

壳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开孔16,开孔16处插设有直径小于等于开孔16直径的限位筒17;壳体1底部贴设有亲肤软垫18,亲肤软垫18的朝向壳体1底部一侧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嵌有压力传感器19,压力传感器1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主板4的处理器5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19的感应区域与限位筒17相抵触;壳体1内腔的主板4上设置有与开孔16同轴的圆孔,壳体1内安装有按压器20,按压器20底部与限位筒17顶部相抵触,按压器20顶部伸出主板4的圆孔并位于挡板13的下方。进行除颤时,将除颤器放在患者心脏对应的胸部位置,使亲肤软垫18与患者胸部接触,因亲肤软垫18材质柔软,可以规避壳体1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的不适感;当处理器5分析显示不需进行除颤后,可利用机体进行辅助cpr。推动盖体2,此时电极片12、水平抽屉14已经由机体抽出,按压器20露出,使用者双手按压按压器20,传感器采集按压力度及次数相关数据,主板4分析按压力度和按压次数,并将相关数据信号通过屏幕电线显示在显示屏10上,显示屏10和扬声器8引导使用者操作;操作完成后,电极片12进行心率检测,由主板4的处理器5进行分析,将信号传递至显示屏10,指导使用者进行除颤、cpr操作,或者原地等待救援。

本实施例中与按压器20底部相接触的限位筒17端头边缘设置有直径大于开孔16直径的限位块21,限位块21与开孔16边缘之间安装有弹簧22。每次按压后弹簧22被压缩,松开手后再弹簧22伸长将按压器20顶起,方便使用者下一次直接按压。

壳体1侧壁靠近挡板13底面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插入剪刀的剪刀槽23。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剪刀由剪刀槽23中抽出,剪掉患者的衣物及毛发,便于施救者放置除颤器和电极片12。

壳体1上端开口边缘设置有卡头,支撑环3外壁设置有与卡头相匹配的卡扣24。通过卡头和卡扣24实现壳体1与盖体2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在需要对患者进行cpr时快速打开盖体2,露出按压器20。

壳体1上边缘的一个角的位置设置有与支撑环3中轴线相平行的转轴25,支撑环3与壳体1在与转轴25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可与转轴25契合的轴孔,支撑环3通过轴孔与壳体1上的转轴25转动连接。当需要使用按压器20松开卡头和卡扣24,旋转转轴25,即可将屏幕旋转至另一个位置,使用者既可以直观的观察屏幕播放的内容,又可以直接使用按压器20;需要进行线路检查或者机体修理时,旋转转轴25,将按压器20拆卸取出,手指勾住挡板13的按压孔将挡板13取出,主板4将露出,使用者可进行线路检测、维修更换等操作。

盖体2的上表面靠近盖体2侧边的中部位置贴设有用于指示智能体外心脏除颤器摆放方位的方位指示牌26。便于使用者根据指示牌26的位置正确放置除颤器。

壳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主板4处理器5电性连接的警示灯。显示屏10将信号传递至主板4的处理器5,处理器5进行信号处理,将信号传递至扬声器8、显示屏10、警示灯,扬声器8语音指导人群远离;显示屏10显示除颤进行中,警示灯亮起,指导人们远离,有利于除颤器的使用安全,也保证周边人的安全。除颤完成后,通过电极片12分析患者心率,将信号传递至处理器5,分析下一步操作,如需进行再次除颤,将重复上述步骤。

主板4上还设置有gps定位器27和用于发射gps定位信号的无线通讯模块。使用者可一键报警及gps定位,定位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递至120呼救平台,便于120呼救平台快速定位患者位置,并及时派出救护车及专业救护人员。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在壳体2内设置与主板4电源输入端电信连接的蓄电池,对主板4进行供电,以防止在市电断电情况下主板能够工作,实现检测和除颤功能,还可以方便专业医护人员在户外进行使用。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