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内科输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2004发布日期:2020-08-14 19:5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内科输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内科输氧装置。



背景技术:

大内科又叫综合内科,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传染病科,小儿科等等;特别是在小儿科中,经常会使用到输氧装置,氧气是一种比较干燥的气体,如不经湿化而直接对病员输氧,就会造成人体呼吸道水份丢失,致使支气管粘膜干燥、纤毛活动能力下降及痰液变稠而不易咳出。另外,冬季储存在氧气罐内氧气温度较低,直接输送给患者会极大刺激呼吸道,造成患者不适。儿童一般肺脏和呼吸道比较娇嫩,现有的输氧设备无法对输氧温度进行精确调节,从而儿童进行输氧时,会造成儿童不适且损伤呼吸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大内科输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氧气是一种比较干燥的气体,如不经湿化而直接对病员输氧,就会造成人体呼吸道水份丢失,致使支气管粘膜干燥、纤毛活动能力下降及痰液变稠而不易咳出。另外,冬季储存在氧气罐内氧气温度较低,直接输送给患者会极大刺激呼吸道,造成患者不适。儿童一般肺脏和呼吸道比较娇嫩,现有的输氧设备无法对输氧温度进行精确调节,从而儿童进行输氧时,会造成儿童不适且损伤呼吸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大内科输氧装置,本实用新型保证输氧过程中氧气湿润且均匀升温,减少对儿童患者的刺激,同时能够减少病菌交叉感染,使用更加方便。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内科输氧装置,包括湿化瓶、顶盖、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湿化瓶的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与外壳之间设置形成真空层;湿化瓶的外壳上设置有观察口;

顶盖与湿化瓶通过螺纹配合连接;顶盖上设置有显示模块,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流量计、电源接口和注液口,注液口上配套设置有密封塞;电源接口与电源电性连接;第一接头设置在顶盖的一侧,第一接头与氧气瓶连接;第二接头设置在顶盖的另一侧;顶盖上设置有伸入湿化瓶内部的导气管,第一接头与导气管导通连接,流量计的检测端伸入导气管内部;

导气管上设置有用于布置导线导管,导气管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的底部安装有发热装置,导线的一端与电源接口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发热装置电性连接;隔热层上安装有温度监控模块,导气管的外壳上安装有液位监控模块;

第二接头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气道和活动球;气道朝向出气方向内径逐渐增大;安装座位于第二接头出气方向,安装座上设置有限位垫;安装座中部设置有第一气孔,安装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孔;活动球在气道和安装座之间活动。

优选的,湿化瓶上设置有刻度标识,刻度标识位于观察口的两侧。

优选的,顶盖上设置有主控芯片,主控芯片与加热装置、显示模块均为控制连接。

优选的,温度监控模块、液位监控模块上设置有与主控芯片信号连接的信号线,信号线安装在导管内。

优选的,顶盖上设置有蜂鸣器,主控芯片与蜂鸣器控制连接。

优选的,观察口覆盖透明玻璃板。

优选的,顶盖上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的顶部与注液口连通,导流管的底部插入湿化瓶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注液口向湿化瓶内添加无菌水;通过第一接头与氧气瓶连接,氧气瓶通过第一接头进入导气管中,导气管的底部没入无菌水液位至下;导气管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产生热量将无菌水加热,保持温度在30-40摄氏度之间;第二接头插入顶盖内部,氧气从无菌水中穿过加湿后,与无菌水换热,被加热后的氧气通过第二接头和与第二接头连接的氧气管向病人供气;本实用新型中,湿化瓶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与内壳之间设置真空层,真空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被加热后的无菌水热量散发较慢,能够有效提高保温效果和热能的利用率;同时,真空层能够减少氧气加湿过程中的噪音向外传递。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液位监控模块和温度监控模块,液位监控模块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湿化瓶内部的液位;温度监控模块监控无菌水的温度,液位信息和温度信息经过主控芯片处理,在显示模块上显示出来;主控芯片预设低液位阈值和温度阈值;若液位低于阈值、温度高于阈值,则主控芯片控制蜂鸣器持续报警,提醒医护人员注意;本实用新型第二接头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气道和活动球;气道朝向出气方向内径逐渐增大;安装座中部设置有第一气孔,安装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孔,第一气孔的直径为第二气孔直径的5-6倍;吸气时,活动球朝向安装座方向运动,并将第二气孔堵塞住,此时第一气孔与气道导通,氧气从第一气孔向外流动;而当呼气时活动球复位,将气道堵塞住以免含有病菌的气体进入湿化瓶内部;能够有效减少病菌交叉感染。本实用新型保证输氧过程中氧气湿润且均匀升温,减少对儿童患者的刺激,同时能够减少病菌交叉感染,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内科输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内科输氧装置中顶盖和湿化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内科输氧装置中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内科输氧装置中导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内科输氧装置的控制原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湿化瓶;2、刻度标识;3、观察口;4、第一接头;5、顶盖;6、流量计;7、密封塞;8、第二接头;801、第一气孔802、第二气孔;803、安装座;804、活动球;805、气道;9、电源接口;10、显示模块;11、导流管;12、外壳;13、真空层;14、内壳;15、发热装置;16、隔热层;17、导气管;18、液位监控模块;19、导管;20、主控芯片;21、蜂鸣器;22、温度监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内科输氧装置,包括湿化瓶1、顶盖5、第一接头4和第二接头8;

湿化瓶1的包括外壳12和内壳14,内壳14与外壳12之间设置形成真空层13;湿化瓶1的外壳12上设置有观察口3;

顶盖5与湿化瓶1通过螺纹配合连接;顶盖5上设置有显示模块10,顶盖5的顶部设置有流量计6、电源接口9和注液口,注液口上配套设置有密封塞7;电源接口9与电源电性连接;第一接头4设置在顶盖5的一侧,第一接头4与氧气瓶连接;第二接头8设置在顶盖5的另一侧;顶盖5上设置有伸入湿化瓶1内部的导气管17,第一接头4与导气管17导通连接,流量计6的检测端伸入导气管17内部;

导气管17上设置有用于布置导线导管19,导气管17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层16,隔热层16的底部安装有发热装置15,导线的一端与电源接口9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发热装置15电性连接;隔热层16上安装有温度监控模块22,导气管17的外壳12上安装有液位监控模块18;

第二接头8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803、气道805和活动球804;气道805朝向出气方向内径逐渐增大;安装座803位于第二接头8出气方向,安装座803上设置有限位垫;安装座803中部设置有第一气孔801,安装座80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孔802;活动球804在气道805和安装座803之间活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注液口向湿化瓶1内添加无菌水;通过第一接头4与氧气瓶连接,氧气瓶通过第一接头4进入导气管17中,导气管17的底部没入无菌水液位至下;导气管17的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15,加热装置15产生热量将无菌水加热,保持温度在30-40摄氏度之间;第二接头8插入顶盖5内部,氧气从无菌水中穿过加湿后,与无菌水换热,被加热后的氧气通过第二接头8和与第二接头8连接的氧气管向病人供气;本实用新型中,湿化瓶1包括外壳12和内壳14,外壳12与内壳14之间设置真空层13,真空层13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被加热后的无菌水热量散发较慢,能够有效提高保温效果和热能的利用率;同时,真空层13能够减少氧气加湿过程中的噪音向外传递。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液位监控模块18和温度监控模块22,液位监控模块18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湿化瓶1内部的液位;温度监控模块22监控无菌水的温度,液位信息和温度信息经过主控芯片20处理,在显示模块10上显示出来;主控芯片20预设低液位阈值和温度阈值;若液位低于阈值、温度高于阈值,则主控芯片20控制蜂鸣器21持续报警,提醒医护人员注意;本实用新型第二接头8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803、气道805和活动球804;气道805朝向出气方向内径逐渐增大;安装座803中部设置有第一气孔801,安装座803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多个第二气孔802,第一气孔801的直径为第二气孔802直径的5-6倍;吸气时,活动球804朝向安装座803方向运动,并将第二气孔802堵塞住,此时第一气孔801与气道805导通,氧气从第一气孔801向外流动;而当呼气时活动球804复位,将气道805堵塞住以免含有病菌的气体进入湿化瓶1内部;能够有效减少病菌交叉感染。本实用新型保证输氧过程中氧气湿润且均匀升温,减少对儿童患者的刺激,同时能够减少病菌交叉感染,使用更加方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湿化瓶1上设置有刻度标识2,刻度标识2位于观察口3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人员通过刻度标识2和观察口3也能够观察湿化瓶1内部的液位,以免液位监控模块18故障,显示错误示数,影响使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顶盖5上设置有主控芯片20,主控芯片20与加热装置、显示模块10均为控制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温度监控模块22、液位监控模块18上设置有与主控芯片20信号连接的信号线,信号线安装在导管19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顶盖5上设置有蜂鸣器21,主控芯片20与蜂鸣器21控制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观察口3覆盖透明玻璃板。

需要说明的是,透明玻璃板透光性好,便于观察湿化瓶1内部液位高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顶盖5上设置有导流管11,导流管11的顶部与注液口连通,导流管11的底部插入湿化瓶1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添加无菌水时,无菌水通过导流管11流入湿化瓶1内部,防止无菌水与顶盖5内部的主控芯片20接触进水,影响正常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