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磁体屏蔽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6920发布日期:2020-08-18 19:24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MR磁体屏蔽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r磁体屏蔽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核磁共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因为人体内含有非常丰富的水,不同的组织,水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果能够探测到这些水的分布信息,就能够绘制出一幅比较完整的人体内部结构图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就是通过识别水分子中氢原子信号的分布来推测水分子在人体内的分布,进而探测人体内部结构的技术。核磁共振(mri)检查机器设备是在垂直于主磁场方向会提供两个相互垂直的梯度磁场,这样在人体内磁场的分布就会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每一个位置都会有一个强度不同、方向不同的磁场,这样,位于人体不同部位的氢原子就会对不同的射频场信号产生反应,通过记录这一反应,并通过计算机运算处理,就可以获得水分子在空间中分布的信息,从而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由于在核磁共振机器及核磁共振检查室内存在非常强大的磁场,因此,检查过程中,装有心脏起搏器者,以及血管手术后留有金属夹、金属支架者,或其他的冠状动脉、食管、前列腺、胆道进行金属支架手术者,绝对严禁作核磁共振检查,否则,由于金属受强大磁场的吸引而移动,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以致生命危险。此外,检查过程中,也严禁患者留存金属物件,如项链、钥匙等金属物件,也必须除去,否则不仅容易对患者造成安全事故,而且金属物件还可能被吸进核磁共振检查设备中,对价格非常昂贵的核磁共振检车设备造成破坏。

在核磁共振检查中,检查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该巨大的噪音是检查设备中梯度磁场线圈中的电流高速开关造成的。核磁共振时,为了产生梯度磁场(对成像对象内部的质子进行定位),线圈中需要通过电流,由于线圈本身处于磁场中,所以一旦通电后线圈就会受力(洛伦兹力,原理和电动机一模一样),而mri的工作要求这些线圈中的电流以极高的速度(临床用的sequence通常几十毫秒到上百毫秒一个周期,意味着一秒钟要开关几十次)开启和关闭,因此会造成线圈的高频振动,该高频振动便使患者感受到巨大的噪音。而噪音过大,则容易使患者脑部出现异常的激活区,影响检查者及临床医生对治疗或科研行为的判断,因此,为提高检查精确性,应尽量降低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由于该噪音是由核磁共振检查设备造成的,而核磁共振检查设备价格高昂,因而在不更换核磁共振检查设备的情况下,检查时的噪音便是不可避免的。而为了尽量降低噪音,则只能通过外部辅助措施来降低患者感受到的噪音,改善检查环境。目前,医院现有的主要做法就是针对被检查患者(除头部检查患者以外)采用佩戴耳塞和面罩,现有的面罩板整体呈平板状设计,然后卡扣在检测床上,这样的结构设计虽然起到了一定的降噪的目的,但这种结构给部分患者带来一定的窒息感,导致检查无法顺利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核磁共振检查防护面罩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窒息感、具有降噪功能的mr磁体屏蔽防护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mr磁体屏蔽防护装置,包括呈弧面设置的面罩以及设置在面罩端部的固定罩,所述面罩可翻转设置在固定罩上,所述固定罩对称设置在面罩的两侧,所述面罩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设置固定罩的缺口,所述固定罩上设置有耳罩,所述耳罩与固定罩之间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固定罩设置,所述螺杆与固定罩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与耳罩之间球接。

作为优选,所述面罩包括外层面罩和内层面罩,所述外层面罩和内层面罩之间夹层真空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mr磁体屏蔽防护装置,利用可以翻转的面罩,针对不同的人群的可以调整面罩的倾斜的高度,进而降低窒息感,同时,配合设置的耳罩,进一步提高了降噪效果,为mr检查的顺利进行提供相应的帮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mr磁体屏蔽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面罩;2、固定罩;3、耳罩;4、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部分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窒息感强烈的问题,在检查过程中,窒息感主要来源于患者的头部在防护罩下,其空间狭小,导致患者产生的一定焦虑从而导致的窒息感,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mr磁体屏蔽防护装置,包括呈弧面设置的面罩1以及设置在面罩1端部的固定罩2,面罩1可翻转设置在固定罩2上,此类结构类似于现有低速骑行时所佩戴的防风面罩1的结构,由于面罩1可以翻转设置在固定罩2上,这样,针对不同的患者调整面罩1的角度,减少患者对空间的感觉。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核磁共振检查没有辐射,面罩1在使用的时候,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降低噪音,另外就是可能出现的异物对人体面部产生的危改,为此,将其角度调整不影响mr的检查。

固定罩2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面罩1的翻转,为此,固定罩2对称设置在面罩1的两侧,面罩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设置固定罩2的缺口。为了确保整个装置固定在人体头部,同时,减少避免头箍的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在固定罩2上设置有耳罩3,在本实施例中,耳罩3就是现有常见的隔音耳罩3,但去掉了两个耳罩3之间的连接件(现有耳罩3连接件多为金属结构),在耳罩3与固定罩2之间设置有螺杆4,螺杆4贯穿固定罩2设置,螺杆4与固定罩2之间螺纹连接,螺杆4与耳罩3之间球接,这样,通过耳罩3的设置,实现整个装置的固定,将螺杆4与耳罩3之间球接的目的,就是避免转动螺杆4时,耳罩3发生转动。

通过上述的设置,在使用时,首先让患者将耳罩3放置在患者耳朵的相应位置处,然后让患者用手按照耳罩3,医护人员转动螺杆4,使耳罩3能够紧贴患者的头部,进而形成对整个装置的固定,然后根据患者的要求,调整面罩1的角度即可。

为了进一步达到降噪的目的,面罩1包括外层面罩1和内层面罩1,外层面罩1和内层面罩1之间夹层真空设置,这样的设计能够进一步降低噪音的传递,同时,为了方便患者使用,面罩1采用透明材质,如亚克力或其他透明树脂材料均可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