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2361发布日期:2020-08-18 19:4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



背景技术:

当前临床中一些重症患者由于做了需要保持侧卧位卧床的手术,同时由于其病重基本处于昏迷状态,为了保证上述患者能够保持侧卧位卧床的姿势,需要借助调节器来实现,现有申请号为cn201821983069.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包括底板、床垫、避让槽和软垫组成的床座装置,还包括卡座、固定座、固定套、伸缩杆和限位板组成的限位装置,其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侧卧位限位设计,能够辅助对患者侧卧位进行约束支撑,继而避免了患者侧卧位后发生倾斜或导致无法保持很好的侧卧位问题,其次通过组合式机构的配合效果,也能够满足临床的不同使用需要,拓展了实用性,最终达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目的。

但是上述专利提出的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其在使用时,需要配合病床才能使用,导致使用不便,其提出的限位装置在使用时高度不方便调节,调节高度时只能倾斜向上或者倾斜向下调节,这就导致限位板不能与患者的身体进行贴合,甚至导致限位板对患者的身体形成挤压伤害,另外,再将限位装置倾斜向上调节后,由于其是可以转动的很容易导致限位板自行下落,进而导致其固定效果不好;

2)其提出的伸缩杆在使用时,虽然便于调节,但是不方便进行微调,这就导致很难使得限位板与患者的身体正好贴合,从而影响固定效果;

3)另外,其采用插孔来固定限位装置的位置,使得限位装置的位置不能够精确调节,导致限位板需要接触患者身体的位置而无法接触到;

4)其在床垫的内部设置避让槽,且在避让槽的内部设置两件软垫,当部分患者腰部需要避空时,可避免患者在侧卧位后腰部始终压持到下方的软垫,造成患者极大痛苦,但是当患者需要对腰部进行支撑时,两件软垫又无法将避让槽填满,导致实用性较差。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改良的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使用方便,不需要配合病床也能使用,调节单元的位置能够得到精确调节,可保证调节单元需要接触患者身体的位置能够接触得到,可防止支撑板因倾斜对患者的身体形成挤压伤害,也可防止支撑板自行下落,从而使得该调节单元固定效果较好,调节杆的长度能够进行微调,进而保证支撑板能够与患者的身体正好贴合,在患者腰部需要避空时,可将患者腰部的软垫直接抽掉即可,当患者需要对腰部进行支撑时再将抽掉的软垫铺在患者腰部下方的凹槽中即可,从而使得该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实用性较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包括底板、床垫以及若干组调节单元,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对称设置,所述床垫居中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部,且所述床垫的上部邻近其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整齐铺满有若干软垫,所述底板的上部位于所述床垫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对称设置,若干组所述调节单元均匀且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将床垫居中且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部,并在底板的上部位于床垫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将若干组调节单元均匀且滑动安装在两个滑轨上,从而使得该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不需要配合病床也能使用,使用方便,其次将若干组调节单元均匀且滑动安装在两个滑轨上,使得调节单元的位置能够得到精确调节,可保证调节单元需要接触患者身体的位置能够接触得到。

优选的,每组所述调节单元均包括配装座、立板、调节杆、导向杆以及支撑板,所述配装座滑移设置于所述滑轨上,且所述配装座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位于所述滑轨的外侧,所述立板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槽的内部,所述调节杆和所述导向杆均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立板朝向所述床垫的一侧面上,且所述调节杆和所述导向杆均邻近所述立板的上端设置,所述支撑板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调节杆和所述导向杆背向所述立板的一端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该调节单元高度调节和横向水平宽度调节均比较方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支撑板因倾斜对患者的身体形成挤压伤害,也可防止支撑板自行下落,从而使得该调节单元固定效果较好。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位于两个所述滑轨的外侧还对称开设有两个长条形限位槽,每个所述立板的底端均贯穿所述长条形限位槽延伸至所述底板底部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长条形限位槽用于配合立板移动而开设。

优选的,每个所述配装座的一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上均螺接有锁紧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和锁紧螺栓相配合用于将调节单元在滑轨上的位置进行锁定,可避免调节单元在对患者进行固定时自行移动而影响固定效果。

优选的,每个所述配装座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每个所述固定块上均开设有与所述锁紧螺栓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每个所述配装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纹孔用于安装调节螺栓,第二螺纹孔用于安装锁紧螺栓,滑槽用于将配装座滑动安装在滑轨上。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包括外套管、螺纹杆、套筒、隔板、端盖、导向块以及连接杆,所述外套管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立板的一侧面上,所述螺纹杆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立板朝向所述床垫的一侧面上,所述套筒螺接在所述螺纹杆的外部,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背向所述立板的一端内部,所述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背向所述立板的一端端部,所述导向块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端盖与所述隔板之间,所述连接杆活动安装在所述端盖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套管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可通过操作固定螺栓快速调节调节杆的大致长度,然后转动套筒对调节杆的长度进行微调,进而保证支撑板能够与患者的身体正好贴合,从而保证该调节单元的固定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包括外杆以及内杆,所述外杆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立板朝向所述床垫的一侧面上,所述内杆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立板的一侧面上,且所述内杆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活动伸入所述外杆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可防止支撑板围绕调节杆转动而影响使用。

优选的,所述床垫的上部邻近其另一端端部还设置有枕头,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立板的一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硅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枕头和硅胶垫的设置可提高该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使用时的舒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将床垫居中且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部,并在底板的上部位于床垫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将若干组调节单元均匀且滑动安装在两个滑轨上,从而使得该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不需要配合病床也能使用,使用方便,其次将若干组调节单元均匀且滑动安装在两个滑轨上,使得调节单元的位置能够得到精确调节,可保证调节单元需要接触患者身体的位置能够接触得到;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调节单元由配装座、立板、调节杆、导向杆以及支撑板构成,将配装座滑移设置于滑轨上,且在配装座上开设有通槽,将立板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安装在通槽的内部,将调节杆和导向杆均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立板朝向床垫的一侧面上,支撑板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调节杆和导向杆背向立板的一端端部,从而使得该调节单元高度调节和横向水平宽度调节均比较方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支撑板因倾斜对患者的身体形成挤压伤害,也可防止支撑板自行下落,从而使得该调节单元固定效果较好;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调节杆由外套管、螺纹杆、套筒、隔板、端盖、导向块以及连接杆构成,将外套管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支撑板朝向立板的一侧面上,将螺纹杆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立板朝向床垫的一侧面上,将套筒螺接在螺纹杆的外部,将隔板固定安装在套筒背向立板的一端内部,将端盖固定安装在套筒背向立板的一端端部,将导向块可转动安装在端盖与隔板之间,将连接杆活动安装在端盖的中心位置处,且将连接杆的一端与导向块固定连接,将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外套管的内部,从而使得可通过操作固定螺栓快速调节调节杆的大致长度,然后转动套筒对调节杆的长度进行微调,进而保证支撑板能够与患者的身体正好贴合,从而保证该调节单元的固定效果;

4、本实用新型,在床垫的上部邻近其一端开设有凹槽,且在凹槽的内部整齐铺满有若干软垫,这样在患者腰部需要避空时,可将患者腰部的软垫直接抽掉即可,当患者需要对腰部进行支撑时再将抽掉的软垫铺在患者腰部下方的凹槽中即可,从而使得该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实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调节单元与滑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调节单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方式的调节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床垫;3、调节单元;4、支腿;5、枕头;6、滑轨;7、配装座;8、通槽;9、第一螺纹孔;10、调节螺栓;11、滑槽;12、固定块;13、第二螺纹孔;14、锁紧螺栓;15、立板;16、调节杆;17、导向杆;18、支撑板;19、硅胶垫;20、外套管;21、连接杆;22、套筒;23、螺纹杆;24、隔板;25、导向块;26、端盖;27、固定螺栓;28、外杆;29、内杆;30、长条形限位槽;31、凹槽;32、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如图1-2所示,包括底板1、床垫2以及若干组调节单元3,所述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4,四个所述支腿4对称设置,所述床垫2居中且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1的上部,且所述床垫2的上部邻近其一端开设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的内部整齐铺满有若干软垫32,所述底板1的上部位于所述床垫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6,两个所述滑轨6对称设置,若干组所述调节单元3均匀且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轨6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4,将床垫2居中且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上部,并在底板1的上部位于床垫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6,将若干组调节单元3均匀且滑动安装在两个滑轨6上,从而使得该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不需要配合病床也能使用,使用方便,其次将若干组调节单元3均匀且滑动安装在两个滑轨6上,使得调节单元3的位置能够得到精确调节,可保证调节单元3需要接触患者身体的位置能够接触得到。

优选的,如图1和3所示,每组所述调节单元3均包括配装座7、立板15、调节杆16、导向杆17以及支撑板18,所述配装座7滑移设置于所述滑轨6上,且所述配装座7上开设有通槽8,所述通槽8位于所述滑轨6的外侧,所述立板15通过调节螺栓10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槽8的内部,所述调节杆16和所述导向杆17均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立板15朝向所述床垫2的一侧面上,且所述调节杆16和所述导向杆17均邻近所述立板15的上端设置,所述支撑板18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调节杆16和所述导向杆17背向所述立板15的一端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该调节单元3高度调节和横向水平宽度调节均比较方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支撑板18因倾斜对患者的身体形成挤压伤害,也可防止支撑板18自行下落,从而使得该调节单元3固定效果较好。

优选的,如图1-3所示,所述底板1上位于两个所述滑轨6的外侧还对称开设有两个长条形限位槽30,每个所述立板15的底端均贯穿所述长条形限位槽30延伸至所述底板1底部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长条形限位槽30用于配合立板15移动而开设。

优选的,如图3所示,每个所述配装座7的一端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每个所述固定块12上均螺接有锁紧螺栓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12和锁紧螺栓14相配合用于将调节单元3在滑轨6上的位置进行锁定,可避免调节单元3在对患者进行固定时自行移动而影响固定效果。

优选的,如图3所示,每个所述配装座7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10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9,每个所述固定块12上均开设有与所述锁紧螺栓14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13,每个所述配装座7的底部均开设有与所述滑轨6相匹配的滑槽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纹孔9用于安装调节螺栓10,第二螺纹孔13用于安装锁紧螺栓14,滑槽11用于将配装座7滑动安装在滑轨6上。

优选的,如图1和3-5所示,所述调节杆16包括外套管20、螺纹杆23、套筒22、隔板24、端盖26、导向块25以及连接杆21,所述外套管20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18朝向所述立板15的一侧面上,所述螺纹杆23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立板15朝向所述床垫2的一侧面上,所述套筒22螺接在所述螺纹杆23的外部,所述隔板24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22背向所述立板15的一端内部,所述端盖26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筒22背向所述立板15的一端端部,所述导向块25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端盖26与所述隔板24之间,所述连接杆21活动安装在所述端盖26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连接杆21的一端与所述导向块2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1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27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套管20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得可通过操作固定螺栓27快速调节调节杆16的大致长度,然后转动套筒22对调节杆16的长度进行微调,进而保证支撑板18能够与患者的身体正好贴合,从而保证该调节单元3的固定效果。

优选的,如图1和3-4所示,所述导向杆17包括外杆28以及内杆29,所述外杆28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立板15朝向所述床垫2的一侧面上,所述内杆29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所述支撑板18朝向所述立板15的一侧面上,且所述内杆29远离所述立板15的一端活动伸入所述外杆28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17可防止支撑板18围绕调节杆16转动而影响使用。

优选的,如图1、3和4所示,所述床垫2的上部邻近其另一端端部还设置有枕头5,所述支撑板18背向所述立板15的一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硅胶垫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枕头5和硅胶垫19的设置可提高该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使用时的舒适性。

工作原理:该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在底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腿4,将床垫2居中且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上部,并在底板1的上部位于床垫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轨6,将若干组调节单元3均匀且滑动安装在两个滑轨6上,从而使得该用于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不需要配合病床也能使用,使用方便,其次将若干组调节单元3均匀且滑动安装在两个滑轨6上,使得调节单元3的位置能够得到精确调节,可保证调节单元3需要接触患者身体的位置能够接触得到;

提出的调节单元3由配装座7、立板15、调节杆16、导向杆17以及支撑板18构成,将配装座7滑移设置于滑轨6上,且在配装座7上开设有通槽8,将立板15通过调节螺栓10固定安装在通槽8的内部,将调节杆16和导向杆17均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立板15朝向床垫2的一侧面上,支撑板18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调节杆16和导向杆17背向立板15的一端端部,从而使得该调节单元3高度调节和横向水平宽度调节均比较方便,尤为重要的是可防止支撑板18因倾斜对患者的身体形成挤压伤害,也可防止支撑板18自行下落,从而使得该调节单元3固定效果较好;

提出的调节杆16由外套管20、螺纹杆23、套筒22、隔板24、端盖26、导向块25以及连接杆21构成,将外套管20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支撑板18朝向立板15的一侧面上,将螺纹杆23固定且水平地安装在立板15朝向床垫2的一侧面上,将套筒22螺接在螺纹杆23的外部,将隔板24固定安装在套筒22背向立板15的一端内部,将端盖26固定安装在套筒22背向立板15的一端端部,将导向块25可转动安装在端盖26与隔板24之间,将连接杆21活动安装在端盖26的中心位置处,且将连接杆21的一端与导向块25固定连接,将连接杆21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27固定安装在外套管20的内部,从而使得可通过操作固定螺栓27快速调节调节杆16的大致长度,然后转动套筒22对调节杆16的长度进行微调,进而保证支撑板18能够与患者的身体正好贴合,从而保证该调节单元3的固定效果;

在床垫2的上部邻近其一端开设有凹槽31,且在凹槽31的内部整齐铺满有若干软垫32,这样在患者腰部需要避空时,可将患者腰部的软垫32直接抽掉即可,当患者需要对腰部进行支撑时再将抽掉的软垫32铺在患者腰部下方的凹槽31中即可,从而使得该重症患者侧卧位功能调节器实用性较好。

使用时,将患者放置在床垫2的上部,如果患者腰部需要避空时,提前将凹槽31的内部位于患者腰部的软垫32抽掉,然后根据患者的体型通过调节螺栓10调节立板15的高度,保证支撑板18与患者的身体一样高,同时通过操作固定螺栓27快速调节调节杆16的大致长度,然后转动套筒22对调节杆16的长度进行微调,进而保证支撑板18能够与患者的身体正好贴合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