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5023发布日期:2020-09-01 18:1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



背景技术:

对于病床用的床单来说,由于使用环境特殊,更换频率高,因此,为了方便和卫生起见,一般使用一层简易的一次性床单对床垫进行保护,防止污染床垫的同时方便更换。但是,传统的病床用床单存在很大的弊端,一般来说现有的一次性床单透气性和吸水性较差,因此患者的血液及组织液容易通过床单渗透到床垫内;另外,一般来说一次性床单都是直接铺在病床上,因此很容易发生卷曲,例如急诊病人入院急,且患者多不稳定,容易在急诊床上活动,因此急诊室内更容易发生病床床单发生卷曲的情况,床单卷曲使得躺在上面的患者舒适度降低,并且也会使得床单对于床垫的保护作用大大降低,从而增加污染床垫的风险。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病床用床单吸水性差并且容易发生卷曲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病床用床单吸水性差并且容易发生卷曲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

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包括:床单主体、固定件和吸水垫,其中,所述床单主体为与床垫相适应的长方形结构,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床单主体边缘的位置,用于将所述床单主体固定在床垫或床体上,所述吸水垫设置于所述床单主体上;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与所述床单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与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括魔术贴第一面,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上的魔术贴第一面相对应的魔术贴第二面,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与所述第二固定单元通过所述魔术贴第一面与所述魔术贴第二面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魔术贴第二面的背面的背胶,所述魔术贴第二面通过背胶粘贴连接到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上。此种设置中,其中的第二固定单元通过背胶与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上,方便了对于第二固定单元的固定与拆卸,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魔术贴第二面的背面的挂钩组件,所述魔术贴第二面固定连接到所述挂钩组件上,所述挂钩组件通过挂钩连接到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上。此种设置中,其中的挂钩组件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二固定单元与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的连接和拆卸简单并且牢固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组件包括连接体和挂钩体,所述连接体包括用于粘贴所述魔术贴第二面的背面的第一面,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挂钩体之间为为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挂钩体可以相对所述连接体转动。此种设置中,所述挂钩体可以相对所述连接体转动,从而使得可以从不同的方向上将第二固定单元固定到床垫或床体上,从而使得床单可以应用于不同形状或大小的病床,增加了床单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包括连接板和凸台,所述连接板的第一面与所述魔术贴第二面粘贴连接,所述连接板的第二面与所述凸台固定连接,在所述凸台上有相背设置的两个凹槽,所挂钩体包括悬挂部和钩部,其中所述悬挂部为两个自由端相对设置的柱体,所述柱体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于两个凹槽中,所述柱体的中部与所述钩部连接。此种设置中,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所述挂钩体与所述连接体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可推广性。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垫与所述床单主体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吸水垫在床单主体上可以移动连接于不同的位置。此种设置,其中吸水垫与床单主体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在不需要使用吸水垫的情况下可以方便的取下,这样可以节约吸水垫的使用,从而使得床单更加环保;同时所述吸水垫在床单主体上可以移动连接于不同的位置,这样的设计方便可对于不同的位置需要吸水功能的情况下在不同的位置设置吸水垫,增强了床单对于不同的情况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垫包括尿不湿和连接于所述尿不湿不吸水一面的魔术贴勾面,所述床单主体与所述吸水垫连接的一面为毛面结构。此种设置中,利用尿不湿作为吸水垫的主体,并且在年不是不吸水的一面设置魔术贴勾面,由于床单主体与吸水垫连接的一面均设置为毛面,这样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的同时,可以方便设置有魔术贴勾面的尿不湿的安装、拆卸和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垫还包括囊体、尿不湿和魔术贴勾面,所述尿不湿设置于所述囊体中,所述囊体与所述尿不湿不吸水一面对应的一侧的外表面连接有所述魔术贴勾面,所述所述床单主体与所述吸水垫连接的一面为毛面结构。此种设置中,将尿不湿设置于囊体中,可以将囊体设置为更加舒适的结构,并且囊体结构的设置,更加方便了魔术贴勾面的设置,例如可以将魔术贴勾面通过简单的缝制设置于所述囊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床单主体的在沿所述床单主体长度方向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包边,所述吸水垫的边缘设置于所述包边下侧。此种设置中,通过包边的设置,使得吸水垫的边缘不会翻起,增加了床单的舒适性。

进一步的,所述包边内部与所述吸水垫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魔术贴的一面。此种设置中,使得吸水垫的固定非常方便,并且魔术贴对吸水垫的边缘的固定,使得吸水垫的边缘固定的更加牢固,可以应对于患者翻动频繁剧烈的情况下仍然保证床单也具有很好的吸收液体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的病床用床单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其中吸水垫的设置可以吸收患者留下的液体(如尿液和血液等),其中固定件的设置使得床单不易发生卷曲,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其中的固定件分为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与所述第二固定单元通过所述魔术贴第一面与所述魔术贴第二面相连接,在第一次使用时将第二固定单元与床垫或床体连接好,在后续使用中其中的第二固定单元可以不做拆卸的情况下,使用者通过简单的粘合或者分立魔术贴就可以快速地将床单铺好或者撤下,方便急诊室这样的环境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第二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第二固定单元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第二固定单元的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第二固定单元的挂钩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单主体;2、固定件;21、第一固定单元;211、魔术贴第一面;22(22’)、第二固定单元;221(221’)、魔术贴第二面;222、背胶;223、隔离纸;222’、挂钩组件;2221’、连接体;22211'、连接板;22212'、凸台;2222’、挂钩体;22221’、悬挂部;22222’、钩部;3、吸水垫;包边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进行具体的说明,部分结构未采用附图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得出。

实施例1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床单主体1、固定件2和吸水垫3,其中,如图1所示,床单主体1为与一般常见的床垫相适应的长方形结构,固定件2连接于床单主体1边缘的位置,用于将床单主体1固定在床垫或床体(图中未示出)上,吸水垫3设置于床单主体1上;图3示意出了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2包括第一固定单元21和第二固定单元22,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1与所述床单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单元22与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1包括魔术贴第一面211,所述第二固定单元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1上的魔术贴第一面211相对应的魔术贴第二面221,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1与所述第二固定单元22通过所述魔术贴第一面211与所述魔术贴第二面221相连接。

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后视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2连接于床单的四个角的位置;在四个角设置固定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进一步,还可以在床单主体1中间的位置设置固定件,从而使得对于床单的固定更加稳固。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对其中第二固定单元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单元2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魔术贴第二面的背面的背胶222,所述魔术贴第二面通过背胶222粘贴连接到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上。此种设置中,其中的第二固定单元22通过背胶222与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上,方便了对于第二固定单元22的固定与拆卸,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保护背胶222的隔离纸223,所述隔离纸223在床单未使用时粘贴于背胶222远离魔术贴第二面221的一面上。为了更加清晰的示意出本实施例中的二固定单元22,给出了如图4所示的第二固定单元22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2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床单主体1、固定件2和吸水垫3,其中,如图5所示,床单主体1为与一般常见的床垫相适应的长方形结构,固定件2连接于床单主体1边缘的位置,用于将床单主体1固定在床垫或床体(图中未示出)上,吸水垫3设置于床单主体1上;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固定单元与实施例1中相同,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2具体参照图3,固定件2包括第一固定单元21和第二固定单元22,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1与所述床单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单元22与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1包括魔术贴第一面211,所述第二固定单元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1上的魔术贴第一面211相对应的魔术贴第二面221,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1与所述第二固定单元22通过所述魔术贴第一面211与所述魔术贴第二面221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固定单元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单元2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魔术贴第二面的背面的背胶222,所述魔术贴第二面通过背胶222粘贴连接到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上。此种设置中,其中的第二固定单元22通过背胶222与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上,方便了对于第二固定单元22的固定与拆卸,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保护背胶222的隔离纸223,所述隔离纸223在床单未使用时粘贴于背胶222远离魔术贴第二面221的一面上。

本实施例中对其中的床单主体1与吸水垫3之间的连接做了进一步的限定和优化,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吸水垫3与所述床单主体1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吸水垫3在床单主体1上可以移动连接于不同的位置。具体的,所述床单主体1的在沿所述床单主体1长度方向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包边4,所述吸水垫的边缘设置于所述包边下侧。此种设置中,通过包边的设置,使得吸水垫的边缘不会翻起,增加了床单的舒适性。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中的床单主体1上,沿床单主体1的两个长边的边缘设置有包边4,其中吸水垫3在沿床单主体1宽度方向的长度使得吸水垫两端可以压在包边下,从而对吸水垫3起到固定作用,同时吸水垫3可以在两个包边4之间沿着床单主体1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包边内部与所述吸水垫的边缘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魔术贴的一面。此种设置中,使得吸水垫的固定非常方便,并且魔术贴对吸水垫的边缘的固定,使得吸水垫的边缘固定的更加牢固,可以应对于患者翻动频繁剧烈的情况下仍然保证床单也具有很好的吸收液体的效果。

进一步的,可以在包边结构4下侧的床单主体1与吸水垫3之间可以设置魔术贴,防止病患动作幅度较大时引起吸水垫3的移动,从而使得吸水垫3与床单主体1之间连接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作为对吸水垫的进一步改进,吸水垫3可以包括尿不湿和连接于所述尿不湿不吸水一面的魔术贴勾面(图中未示出),所述床单主体1与所述吸水垫连接的一面为毛面结构。此种设置中,利用尿不湿作为吸水垫的主体,并且在年不是不吸水的一面设置魔术贴勾面,由于床单主体与吸水垫连接的一面均设置为毛面,这样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的同时,可以方便设置有魔术贴勾面的尿不湿的安装、拆卸和移动。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水垫3还可以为包括囊体、尿不湿和魔术贴勾面的结构(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尿不湿设置于所述囊体中,所述囊体与所述尿不湿不吸水一面对应的一侧的外表面连接有所述魔术贴勾面,所述所述床单主体与所述吸水垫连接的一面为毛面结构。此种设置中,将尿不湿设置于囊体中,可以将囊体设置为更加舒适的结构,并且囊体结构的设置,更加方便了魔术贴勾面的设置,例如可以将魔术贴勾面通过简单的缝制设置于所述囊体上。

实施例3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

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床单主体1、固定件2和吸水垫3,其中,如图6所示,床单主体1为与一般常见的床垫相适应的长方形结构,固定件2连接于床单主体1边缘的位置,用于将床单主体1固定在床垫或床体(图中未示出)上,吸水垫3设置于床单主体1上;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第二固定单元22’的具体结构进行了改进,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2包括第一固定单元21和第二固定单元22’,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1与所述床单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单元22’与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1包括魔术贴第一面211,所述第二固定单元2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1上的魔术贴第一面211相对应的魔术贴第二面221’,所述第一固定单元21与所述第二固定单元22’通过所述魔术贴第一面211与所述魔术贴第二面221’相连接。

如图7所示一种急诊室病床用床单的第二固定单元22’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单元22’包括设置于所述魔术贴第二面221’的背面的挂钩组件222’,所述魔术贴第二面221’固定连接到所述挂钩组件222’上,所述挂钩组件222’通过挂钩连接到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上。此种设置中,其中的挂钩组件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二固定单元与所述床垫或所述床体的连接和拆卸简单并且牢固可靠。

如图7-8所示,挂钩组件222’包括连接体2221’和挂钩体2222’,所述连接体包括用于粘贴所述魔术贴第二面的背面的第一面,所述连接体2221’与所述挂钩体2222’之间为为可转动连接,使得所述挂钩体可以相对所述连接体转动。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固定单元22’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此种设置中,所述挂钩体可以相对所述连接体转动,从而使得可以从不同的方向上将第二固定单元固定到床垫或床体上,从而使得床单可以应用于不同形状或大小的病床,增加了床单的适用范围。

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固定单元中的连接体222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连接体包括连接板22211'和凸台22212',所述连接板22211'的第一面与所述魔术贴第二面221'粘贴连接,所述连接板22211'的第二面与所述凸台22212'固定连接,在所述凸台22212'上有相背设置的两个凹槽,如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挂钩体222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挂钩体2222’包括悬挂部22221’和钩部22222’,其中所述悬挂部为两个自由端相对设置的柱体,所述柱体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于两个凹槽中,所述柱体的中部与所述钩部连接。此种设置中,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所述挂钩体与所述连接体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可推广性。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