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7085发布日期:2020-09-29 09:3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独特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并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采用。当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传播的过程中,其能量不断被组织吸收而变成热量,当病灶区温度上升到一定时候,可以对病灶组织进行消融,起到消灭病变的作用。在使用超声波治疗各种病灶组织疾病时,聚焦超声波靶点的作用强度和位置不好控制,容易出现温度过高和偏差,而对正常人体组织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能够隔离病灶与正常组织,并吸收多余超声波能量,保护正常组织不受损伤。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包括插入导管,所述插入导管中部设有球囊,所述球囊包括球囊外壳以及与所述插入导管固定连接的球囊内管;所述球囊外壳与所述球囊内管之间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下部设有输水管;所述球囊内管内壁设有冷却循环管,所述冷却循环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从内往外穿过所述球囊内管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从内往外穿出所述插入导管。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导管下部设有与所述输水管相适配的第一出管孔。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循环管呈螺旋状设于所述插入导管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导管下部分别设有与所述进水管、出水管相适配的第二出管孔、第三出管孔。

进一步地,所述球囊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导管靠近所述球囊的一端呈圆形,且钝化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可以在超声波治疗时,将人体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间隔离,利用球囊内的储水吸收多余的超声波能量,并利用冷却循环管对储水持续冷却,保护人体正常组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球囊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管路系统的剖视图;

图中,1-插入导管、2-球囊、3-球囊外壳、4-球囊内管、5-储水腔、6-输水管、7-冷却循环管、8-进水管、9-出水管、10-第一出管孔、11-第二出管孔、12-第三出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参照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主体为一根可以自由位移的插入导管1,插入导管1中部设有一个球囊2,球囊2包括球囊外壳3以及与插入导管1固定连接的球囊内管4两个部分。球囊外壳3与球囊内管4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为储水腔5,储水腔5下部连通输水管6,输水管6可以往储水腔5中注水。球囊内管4内壁设有冷却循环管7,冷却循环管7对储水腔5内的储水冷却降温,冷却循环管7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9,冷凝水从进水管8进入,流经冷却循环管7,从出水管9排出,流动循环降温。

优选的,输水管6的一端从内往外穿过球囊内管4与储水腔5连通,输水管6的另一端从内往外穿出插入导管1,输水管6与储水腔5连通,管道主体在插入导管1排布,维护插入导管1外的相对光滑,更加人性化。

优选的,插入导管1下部设有与输水管6相适配的第一出管孔10。输水管6从插入导管1下部的非工作区的第一出管孔10导出。

优选的,冷却循环管7呈螺旋状设于插入导管1外壁。冷却循环管7螺旋盘绕在插入导管1的外壁上,增大了冷却循环管7与球囊内管4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效率。

优选的,进水管8、出水管9分别从插入导管1下部非工作区的第二出管孔11、第三出管孔12穿出,管道主体在插入导管1排布,维护插入导管1外的相对光滑,更加人性化。

优选的,球囊2为圆柱形。球囊2的外形为光滑的圆柱流线型,减少了摩擦阻力。

优选的,插入导管1靠近球囊2的一端截面为圆形,端口呈倾斜状,且钝化设计。插入导管1靠近球囊2的一端为导入端,端口钝化,既便于插入到人体又不会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用超声波治疗子宫肌瘤等疾病时,将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的插入导管1的钝化端从肛门插入人体,手持插入导管1下端非工作区,缓慢往肛门内推进,直到球囊2位于子宫后侧。插入导管1整体中空,便于病患肠胃排气通畅。首先通过输水管6往球囊2的储水腔5中注满水,超声波治疗开始后,超声波治疗仪器从病患腹部发射超声波,并将超声波聚焦到靶点,靶点一般为子宫内的病变组织,在靶点把超声能量转换成热能,短瞬之间将靶点的组织温度提升到65℃以上,起到消灭病变的作用。球囊2将人体正常组织与靶点组织隔离开,同时超声波多余的能量会被储水腔5中的储水吸收,温度升高。然后往进水管8内注水,冷却水流经呈螺栓状的冷却循环管7,从紧贴球囊内管4的冷却循环管7中带走储水里的热量,最后从出水管9排出,维持储水的温度相对稳定,保护了人体的正常组织不受超声波多余能量的损害。当超声波治疗完成后,手持插入导管1下端非工作区,缓慢从肛门往外拉出本实用新型所述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包括插入导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导管(1)中部设有球囊(2),所述球囊(2)包括球囊外壳(3)以及与所述插入导管(1)固定连接的球囊内管(4);所述球囊外壳(3)与所述球囊内管(4)之间设有储水腔(5),所述储水腔(5)下部设有输水管(6);所述球囊内管(4)内壁设有冷却循环管(7),所述冷却循环管(7)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有进水管(8)和出水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6)的一端从内往外穿过所述球囊内管(4)与所述储水腔(5)连通,所述输水管(6)的另一端从内往外穿出所述插入导管(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导管(1)下部设有与所述输水管(6)相适配的第一出管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管(7)呈螺旋状设于所述插入导管(1)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导管(1)下部分别设有与所述进水管(8)、出水管(9)相适配的第二出管孔(11)、第三出管孔(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为圆柱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导管(1)靠近所述球囊(2)的一端呈圆形,且钝化设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在超声聚焦治疗病灶时,可能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的问题。本超声波治疗介入装置,包括插入导管,所述插入导管中部设有球囊,所述球囊包括球囊外壳以及与所述插入导管固定连接的球囊内管;所述球囊外壳与所述球囊内管之间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下部设有输水管;所述插入导管球囊段设有冷却循环管,循环管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能够隔离病灶与正常组织,并吸收多余超声波能量,保护正常组织不受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