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无烟可温控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8529发布日期:2020-10-28 12:0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无烟可温控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艾灸理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无烟可温控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活血行气、回阳固脱、升阳举陷、消瘀散结、拔毒泻热、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等功效,逐渐地,艾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现有技术可以进行艾灸的装置有艾灸盒、艾灸棒、艾灸床等,或者手持艾条直接进行艾灸,然而这些艾灸方法不能够解决艾条燃烧产生的烟味以及长期积累的焦油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无烟可温控艾灸器的技术方案,该装置能够采用主动供氧的方法,控制艾条的无烟燃烧、温度控制和艾烟的二次过滤,从而实现人体多个穴位的艾灸。

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无烟可温控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和固定设置于防护罩内的筒体,所述筒体内形成燃烧室,所述筒体上部套接阻燃套,筒体中部设有一组进气口和限位提示杆,筒体下部为开口,所述阻燃套内径与插入阻燃套的艾条外径相同,所述筒体侧壁外周固定设置夹套,所述夹套包环进气口,且其内部形成缓冲气室,所述夹套设有进风管口,所述进风管口固定设置于防护罩侧壁上,所述进风管口螺纹连接风机装置,所述防护罩下部螺纹连接弹性密封罩,所述防护罩、筒体和夹套之间形成回气室,所述回气室底部固定设置第一过滤层,所述回气室顶部连通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设有一组出气口。

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无烟可温控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套上依次连接隔热垫、密封圈和上盖,所述上盖与防护罩螺纹连接,所述隔热垫内径大于阻燃套内径,所述上盖内径大于艾条外径。

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无烟可温控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径小于艾条外径,所述密封圈外径大于所述防护罩内径。

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无烟可温控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底部设有一组第一回气口,顶部设有一组第二回气口,所述回气室通过设置于防护罩顶部的一组第三回气口与第二过滤层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棉层。

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无烟可温控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装置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波纹通风管、缓冲连接段和风机壳体,所述风机壳体包括风机部分和手柄部分,所述手柄部分内设有电池,所述手柄部分侧壁设有控制按钮,所述风机部分内通过设置的风机基座将风机部分内室分成进风缓冲室和出风缓冲室,所述出风缓冲室与缓冲气室相连通,所述进风缓冲室侧壁设有一组进风口,所述进风缓冲室内固定设置控制芯片,所述风机基座上固定设置轴流风机。

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无烟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通风管与进风管口螺纹连接,所述波纹通风管可弯曲且长度不限。

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无烟可温控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与限位提示杆处在同一高度上。

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无烟可温控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下端部设有金属丝网,所述金属丝网与筒体下端部相接触。

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无烟可温控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罩的密封面设置为适应人体结构面的喇叭型平面、弧型曲面、小口曲面和小口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轴流风机进行主动供氧,风机装置控制供氧速率,实现多种艾灸程度的理疗效果;

2、设置了限位提示杆来防止艾条越位导致快速燃烧而产生过多艾烟,有效均匀气和烟的流向,使得艾条均匀的燃烧;

3、设置了密封圈内径与艾条密封防止艾烟向上外泄,密封圈外径与防护罩内径密封,防止回气室内艾烟向上泄漏;隔热垫阻隔了艾条产生的高温向上传递;阻燃套阻止艾条无限向上燃烧,烧至阻燃套时艾条自动熄灭;

4、设置了两层过滤层,对艾灸产生的艾烟及焦油进行两次过滤,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无烟艾灸;

5、设置带有手柄部分的风机装置可以便于手持艾灸,且波纹通风管可弯曲便于人体后背等较难触碰穴位的艾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风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密封罩的又一个密封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密封罩的再一个密封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密封罩的还一个密封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罩,2-筒体,3-燃烧室,4-阻燃套,5-进气口,6-限位提示杆,7-夹套,8-风机装置,801-波纹通风管,802-缓冲连接段,803-风机部分,804-手柄部分,805-电池,806-控制按钮,807-风机基座,808-进风缓冲室,809-出风缓冲室,8010-进风口,8011-控制芯片,8012-轴流风机,9-缓冲气室,10-进风管口,11-弹性密封罩,12-回气室,13-第一过滤层,14-第二过滤层,15-出气口,16-隔热垫,17-密封圈,18-上盖,19-第一回气口,20-第二回气口,21-第三回气口,22-金属丝网,23-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手持式无烟可温控艾灸器,包括具有隔热作用的防护罩1和固定设置于防护罩1内的筒体2,筒体2上部套接阻燃套4,阻燃套4上依次连接隔热垫16、密封圈17和上盖18。上盖18与防护罩1螺纹连接,便于取出阻燃套4去除装置内的艾灰和清洗装置。

具体地,阻燃套4内径与插入阻燃套4的艾条23外径相同,故阻燃套4固定夹持艾条23,同时阻燃套4阻止艾条23无限向上燃烧,烧至阻燃套4时艾条23自动熄灭;隔热垫16内径大于阻燃套4内径,隔热垫16阻隔了艾条23产生的高温向上传递;密封圈17为橡胶密封圈,且其内径小于艾条23外径,密封圈17在艾条23插入后向下弯曲进行密封,来防止艾烟向上外泄,密封圈17外径大于防护罩1内径,防止回气室12内的艾烟向上泄漏;上盖18与防护罩1螺纹连接以达到固定连接的目的,且上盖18内径大于艾条23外径,方便艾条23插入。

筒体2内形成燃烧室3,艾条23插入阻燃套4固定后在燃烧室3进行燃烧;筒体2中部设有一组进气口5和限位提示杆6,且进气口5与限位提示杆6处在同一高度上,其中,进气口5可让氧气进入燃烧室3供艾条23的燃烧,限位提示杆6防止艾条23越位导致快速燃烧而产生过多艾烟,有效均匀气和烟的流向,使得艾条23均匀的燃烧。

另外,限位提示杆6与进气口5的高度不局限于同一高度,限位提示杆6可以略高于进气口5,或略低于进气口5。

筒体2下部为开口,便于艾条23燃烧产生的近红外线对人体穴位进行熏疗和悬灸。

进一步地,筒体2侧壁外周固定设置夹套7,夹套7包环筒体2外周全部的进气口5,且其内部形成缓冲气室9;夹套7设有供空气流入缓冲气室9的进风管口10,其中,进风管口10固定设置于防护罩1侧壁上;进风管口10螺纹连接风机装置8。

进一步地,风机装置8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波纹通风管801、缓冲连接段802和风机壳体。其中,风机壳体包括风机部分803和手柄部分804,手柄部分804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地,手柄部分804内设有供能的电池805,且其侧壁设有控制按钮806,控制按钮806上有三种颜色指示灯,红色灯代表控制按钮806控制电池805输出高电压,绿色灯代表控制按钮806控制电池805输出中电压,蓝色灯代表控制按钮806控制电池805输出低电压,指示灯闪灭代表电池805电压不足。

风机部分803内通过设置的风机基座807将风机部分803内室分成进风缓冲室808和出风缓冲室809,出风缓冲室809与缓冲气室9相连通,进风缓冲室808侧壁设有一组进风口8010,进风缓冲室808内固定设置控制芯片8011,风机基座807上固定设置轴流风机8012。其中,控制芯片8011通过控制按钮806控制轴流风机8012的转速来实现控制艾条14的燃烧温度,具体地,按一下控制按钮806,电池805输出高电压,显示红灯亮,轴流风机8012高速,艾条14燃烧为高温;再按一下控制按钮806,电池805输出中电压,显示绿灯亮,轴流风机8012中速,艾条14燃烧为中温;再按一下控制按钮806,电池805输出低电压,显示蓝灯亮,轴流风机8012低速,艾条14燃烧为低温,此适应不同穴位对热的敏感度、各人对热的承受程度和灸法中高温为泻、低温为补的特点。

为了实现风机装置8与防护罩1的固定连接,即是设置于防护罩1侧壁的进风管口10与波纹通风管801螺纹连接,波纹通风管801可弯曲且长度不限,便于人体后背等较难触碰穴位的艾灸。

防护罩1、筒体2和夹套7之间形成回气室12,回气室12底部固定设置第一过滤层13,具体地,第一过滤层13底部设有一组第一回气口19,顶部设有一组第二回气口20。回气室12顶部通过设置于防护罩1顶部的一组第三回气口21连通第二过滤层14,第二过滤层14设有一组出气口15。

其中,第一过滤层13和第二过滤层14为活性炭过滤棉层。

防护罩1下部螺纹连接弹性密封罩11,弹性密封罩11与人体结构面密封,其中弹性密封罩11的密封面设置为适应人体结构面的喇叭型平面、弧型曲面、小口曲面和小口平面,以适应人体不同的结构面,如图5-7。艾条23产生的近红外线通过弹性密封罩11集中对人体穴位艾灸,艾条23产生的艾烟在密封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回气口19、第二回气口20进入第一过滤层13进行艾烟一次过滤,再通过第三回气口21进入第二过滤层14进行艾烟二次过滤。

进一步地,防护罩1下端部设有金属丝网22,金属丝网22防止艾灰掉落烫伤皮肤。另外,金属丝网22与筒体2下端部相接触,使热量集中通过金属丝网22直达被灸穴位。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描述:

当艾灸时,弹性密封罩11与施灸穴位密封,艾条23燃烧所需氧气由风机装置8中的轴流风机8012将空气从进风口8010经过进风缓冲室808和出风缓冲室809,再通过进风管口10进入缓冲气室9,再经筒体2环绕一周的进气口5均匀地进入燃烧室3;艾条23置于燃烧室3内且处于进气口5上部,由限位提示杆6提示艾条23是否越位;筒体2紧贴金属丝网22,艾条23燃烧产生的近红外线以及挥发性烟气穿过金属丝网22直接对人体熏疗和悬灸穴位,因弹性密封罩11密封效果,熏疗后的挥发性烟气再向上经过金属丝网22通过第一回气口19进入第一过滤层13进行艾烟一次过滤,由第二回气口20排出进入回气室12,再通过第三回气口21进入第二过滤层14进行艾烟二次过滤,经出气口15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