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越过身体管腔中的分叉递送医疗装置的系统、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06698发布日期:2021-09-22 16:41阅读:82来源:国知局
用于越过身体管腔中的分叉递送医疗装置的系统、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要求于2018年5月4日提交的题为“用于放置胃造口术管的系统、装置和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667,132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出于所有目通过引用明确并入于此。


背景技术:

2.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将医疗装置递送越过体腔中的分叉的系统、装置和方法。例如,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将管穿过患者的食道移动到患者的胃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3.将医疗装置递送到患者体内的位置可以包括引导医疗装置通过分叉的体腔。有时会不可视地执行这样的程序,存在医疗装置在患者体内错位和/或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的风险。此外,在高风险患者(例如,镇静患者、气管插管患者和/或躁动患者)中,通过患者的管腔递送医疗装置可能甚至更加困难。另外,尽管可以通过x射线成像确认医疗装置在患者体内的位置,但x射线成像会带来辐射引起的伤害的风险。
4.因此,需要一种系统、装置和方法来将医疗装置递送越过体腔内的分叉,这减小了对患者的风险,并使医疗装置能够快速、轻松地放置在其预期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文描述了用于将细长管放置在患者体内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细长管、磁性尖端和可充胀构件。细长管可以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可以限定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第一管腔可以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磁性尖端可以联接到细长管的第一端。磁性尖端可以朝向磁性尖端的远端渐缩。可充胀构件可以被布置在渐缩的磁性尖端的近侧的细长管内并且流体地联接至第二管腔,使得可充胀构件可以经由第二管腔接收流体。
附图说明
6.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患者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7.图2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布置在患者体内的管的示意图。
8.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
9.图4a

4e示出了根据一实施例的系统和系统的使用。
10.图5a

5d示出了根据一实施例的系统和系统的使用。
11.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的远侧子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12.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外部磁性构件和带组件的透视图。
13.图8是根据一实施例的组件的透视图。
14.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在患者体内的磁响应组件(诸如本文所述的任何组件)的远
端的超声图像的示例。
15.图10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使用本文所述的任何系统和/或组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16.图11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使用本文所述的任何系统和/或组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细长管、磁性尖端和可充胀构件。细长管可以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可以限定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第一管腔可以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磁性尖端可以联接到细长管的第一端。磁性尖端可以朝向磁体尖端的远端渐缩。可充胀构件可被布置在渐缩的磁性尖端的近侧的细长管内,并且流体地联接至第二管腔,使得可充胀构件可经由第二管腔接收流体。
18.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包括磁响应组件和磁性构件。磁响应组件可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细长管。细长管可以限定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第一管腔可以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可以将产生磁场的磁性尖端连接到细长管的第一端。磁性尖端可以朝向磁性尖端的远端渐缩。可充胀构件可以被布置在磁性尖端近侧的细长管内并且流体地联接至第二管腔,使得可充胀构件可以经由第二管腔接收流体。磁性构件可以被配置为邻近患者的表面设置并施加磁场,使得当磁响应组件的磁性尖端通过第一通道朝向患者的内部连接部移动时,由磁性构件的磁场和磁性尖端的磁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磁力可以促动磁性尖端的位置以使磁性尖端与第二通道对准,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在所述内部连接部中相交。
19.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经由患者的鼻腔或口腔中的一者将细长管的磁性尖端引入患者的口咽区域。磁性尖端可以朝向磁体尖端的远端渐缩。可以在对应于患者的下咽与患者的喉的内部连接部的位置处将外部磁性构件施加到患者的外表面,使得外部磁性构件将磁场施加到内部连接部。磁性尖端可移动通过下咽,当磁性尖端移动通过下咽时,外部磁性构件的磁场将磁性尖端推向下咽的后壁。磁性尖端可以通过患者的食道前进到患者的胃。
20.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在与患者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的内部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将外部磁性构件布置在患者的外表面上,使得外部磁性构件的第一极朝向患者的外表面定向,并且外部磁性构件的第二极远离第一极定向,使得外部磁性构件向内部连接部施加磁场。第二极可以具有与第一极相反的极性。细长管的磁性尖端可以移动通过患者的孔口,通过第一通道,通过内部连接部并进入第二通道,磁性尖端朝向磁体尖端的远端渐缩,磁性尖端具有朝向外部磁性构件定向的第一极和远离外部磁性构件定向的第二极,使得当磁性尖端移动通过第一通道和内部连接部时,外部磁性构件的第一极与磁性尖端的第一极的相互作用使磁性尖端移动而与第二通道对准。
21.本文所述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包括将医疗装置递送到患者体内的位置。医疗装置可包括例如管,诸如胃造口管、鼻胃管和/或鼻空肠管。医疗装置可能需要导航或引导而越过患者身体管腔中的分叉点,以使医疗装置前进通过预定的通道并避免意外的路线。例如,当将医疗装置递送到患者的食道、胃、气管或特定的肺部时,可能会遇到分叉的体腔。
22.例如,管的一端可以被递送到患者的胃中,从而可以通过管将流体输送到患者的胃中。图1是患者p的一部分的示意图。患者p具有口腔y、鼻腔c、咽部x。患者p包括鼻孔n和口孔o,鼻孔n提供通往鼻腔c的通道,口孔o提供通往口腔y的通道。咽部x包括鼻咽a、口咽r和下咽h。患者p包括连接部j,咽部x在该连接部处与喉l和食道e相连。具体地说,下咽h在连接部j处与喉l连接。喉l连接至气管t。患者p包括会厌i,其是软骨的舌片,位于患者p的舌u的根部处,在吞咽过程中会被压下以覆盖喉l的开口。喉l还包括声门g,其是患者p声带之间的狭缝状开口。因此,第一通道可以包括鼻腔n孔和鼻腔c(或口孔o和口腔y)、鼻咽a、口咽r和下咽h的第一部分。第二通道可包括下咽h的第二部分和食道e。第三通道可包括气管t。
23.当患者难以吞咽食物和/或液体时,可以经由患者的口或鼻孔和食道放置管(例如鼻胃管),从而可以通过该管将营养直接提供给胃。图2是具有鼻孔n、鼻腔c、咽部x、食道e和胃s的患者p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细长管110(例如,鼻胃管)可以穿过鼻孔n,穿过鼻腔c,穿过咽部x,穿过食道e并插入胃s中。因此,在细长管110穿过患者的鼻孔n的情况下,细长管110可以具有位于胃p内的第一端111和设置在患者p之外的第二端113。虽然细长管110被示出为设置在患者的鼻孔n和鼻腔c内,但在一些实施例中,细长管110可经由患者的口孔o插入患者的口腔y、咽部x,通过食道e而到胃s中。因而可以从鼻孔n或口孔o通过咽部x和食道e而提供通往胃s的通路。
24.然而,细长管穿过患者的导航可能具有挑战性,并给患者带来风险。如果细长管在患者体内放置不正确,例如在患者的喉部内,则细长管可能会伤害患者。例如,细长管可引起肺部损伤、气胸和/或血液动力学崩溃。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细长管可包括有助于将细长管的第一端导航到患者胃部的特征。例如,图3是系统200的示意图。系统200包括组件202。组件202包括细长管210、磁性特征220和回声构件230。细长管210可以具有第一端211、第二端213,并且可以限定供给管腔212。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可以可选地包括外部磁性构件240。
25.在一些实施例中,细长管210的第一端211可以是开放的,使得流体可以流过第二端213,流过供给管腔212,流过第一端211并进入胃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细长管210可在细长管210的在第一端211附近的侧壁中限定多个窗孔,使得流体可流过第二端213,流过供给管腔212,从所述窗孔流出并进入胃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帽或盖可以联接至第一端211,使得仅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侧开口实现在供给管腔212和胃之间的流体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213联接至和/或包括收集槽或进给口。
26.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构件220可以包括细长管210的磁性尖端。磁性构件220可以被配置为向患者身体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磁场。磁性尖端可以联接到细长管210的第一端211并且轴向远离细长管210的第一端211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尖端可以具有与第二端相对的第一端,第二端可以联接到细长管210的第一端211,并且磁性尖端可以朝向磁性尖端的第一端渐缩。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尖端可以是铲形的。例如,磁性尖端可包括相对设置的侧壁和底表面,所述侧壁朝向底表面渐缩(例如,相对于与细长管210的第一端211同轴的轴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地布置的侧壁可各自额外地或可替代地包括相对于与细长管210的第一端211同轴的轴线对角地延伸(例如,朝其渐缩)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磁性尖端可以包括远端,该远端具有垂直于同轴轴线设置的直边缘,鼻腔磁性尖端的侧壁可包括平行于同轴轴线延伸的部分以及从平行延伸部分到直边缘对角地渐缩的部分。在一些实施例
中,磁性尖端的远端可以从相对设置的侧壁中的第一侧壁弯曲到相对设置的侧壁中的第二侧壁。
27.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尖端可包括开口,使得当细长管210的第一端221设置在胃内时,供给管腔212可通过磁性尖端中的开口与胃流体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尖端可以包括连接至细长管210的第一端211的帽,一个或多个磁性构件设置在帽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特征220可包括设置在细长管210内的一个或多个磁性构件。例如,细长管210可包括联接至第一端211的端帽,并且一个或多个磁性构件可被封闭在端帽和/或细长管210内。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细长管210和/或联接到细长管210的第一端211的端帽内设置一个或多个(例如,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球形磁性构件。
28.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包括如上所述的渐缩或铲形的磁性尖端,非磁性渐缩或铲形的尖端可以联接到细长管210的第一端211,并且磁性特征可以布置在细长管210上和/或内。
29.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特征220(例如,磁性尖端)可以由任何合适类型的磁体形成。例如,磁性特征220可包括永磁体,例如钕铁硼(ndfeb)磁体、钐钴(smco)磁体、铝镍钴(alnico)磁体、陶瓷磁体、铁氧体磁体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稀土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特征220可包括临时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特征220可以是电磁体,例如螺线管。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特征220可产生具有取向(即,北极(n)和南极(s))的磁场。在其他实施例中,磁性特征220可以由未被磁化的铁磁性材料形成,即,不产生其自身的磁场,但是会受到外部施加的磁场的影响。例如,磁性特征220可以由铁形成,并且外部磁场的施加可以将铁吸引向磁场源,从而向磁性特征220施加力。
30.回声构件230被配置为经由超声可视化,使得可以验证回声构件230(并且因此,细长管210的第一端211)在患者体内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声构件230可以是可充胀构件,例如可充胀球囊。系统200可以包括充胀管腔(未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充胀管腔可以与细长管210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充胀管腔可以由细长管210限定。例如,充胀管腔的中心轴线可以平行于供给管腔212的中心轴线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充胀管腔可在与回声构件230相对的端部上包括充胀端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声构件230可被布置在细长管210上,使得回声构件230围绕细长管210。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声构件230可从细长管210的侧横向延伸,使得回声构件相对于细长管210的中心轴线不对称地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声构件230被配置为在未充胀构型和充胀构型之间转变(例如,由于将回声流体引入回声构件230的内部),回声构件230相对于处于充胀构型的细长管210的中心线延伸到更大的侧向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回声构件230不延伸超过细长管210的外表面,使得组件213具有平滑的外部轮廓,其具有穿过包括细长管210和回声构件230的各部分的基本连续的外径。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具有单独的回声构件230之外,细长管210的一部分、联接至细长管210的第一端211的帽和/或磁性特征220可具有回声特性,使得组件202可以使用超声而可视化。
31.外部磁性构件240可以包括配置为向患者身体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磁场的任何合适的磁体,该磁场可以与由磁性特征220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以在磁性特征220上产生力。外部磁性构件240可以包括例如永磁体,诸如钕铁硼(ndfeb)磁体、钐钴(smco)磁体、铝镍钴(alnico)磁体、陶瓷磁体、铁氧体磁体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稀土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特征220可以是电磁体,例如螺线管。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特征220可产生具有取向(即,
北极(n)和南极(s))的磁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磁性构件240可以布置在带组件(未示出)内。带组件可以被配置为将外部磁性构件240固定到患者的身体(例如患者的颈部)上。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磁性构件240可以被配置为布置在患者的皮肤的表面上,并且可以向患者的身体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磁场,该磁场可以穿过在患者皮肤表面上的外部磁性构件240与在患者体内的磁性特征220之间的各种身体组织和器官并跨越任何合适的距离(例如,约10cm、约15cm和/或约20厘米)而与由磁性特征220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例如,外部磁性构件240可以被配置为布置在患者颈部的前部和/或后部上。由外部磁性构件240产生的磁场与由磁性特征220产生的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磁力,该磁力在朝向或远离外部磁性构件240的方向上推动磁性特征220的位置,并且因此也相对于外部磁性构件240推动细长管210的第一端2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磁性构件240可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设置。外部磁性构件240可具有在第一侧面向的方向上定向的第一极和在第二侧面向的方向上定向的第二极,第一极具有与第二极相反的极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磁性构件240可以被配置为将磁性特征220朝向外部磁性构件240吸引(例如,如果外部磁性构件240被布置在磁性特征220附近,第一极将磁力施加至当磁性特征220面对外部磁性构件240时极性相反的磁性特征220)。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磁性构件240可以被配置为远离外部磁性构件240排斥磁性特征220(例如,如果外部磁性构件240被布置在磁性特征220附近,第一极将磁力施加至当磁性特征220面对外部磁性构件240时具有相同极性的磁性特征220)。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特征220(例如,磁性尖端)可以被定向成使得磁性特征220可以在横向于细长管210的中心轴线的第一方向上施加力(例如,磁力),并且外部磁性构件240可以被相反地极化并且沿着第一方向与磁性特征220相距一距离,使得磁性尖端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磁性构件240可以相对于磁性特征220以第一构型(例如,在磁性特征220的第一侧附近)布置,使得外部磁性构件240的第一极(例如n)面对具有相同极性的磁性特征220的极,并且因此向磁性特征220施加排斥力。外部磁性构件240可以相对于磁性特征220以第二构型布置(例如,在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附近),使得外部磁性构件240的第一极面对具有相反极性(例如s)的磁性特征220的极,从而向磁性特征220施加吸引力。
33.图4a

4e示出了系统300和使用该系统300来导航患者的内部连接部的方法。系统300在结构和/或功能上可以与本文所述的任何系统(例如系统200)相同或相似。例如,如图4a所示,系统300包括磁响应组件302和外部磁性构件340。组件302包括细长管310(例如,鼻胃管)、磁性尖端320和回声构件330。外部磁性构件340和磁性尖端320每个都可被配置为向患者身体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磁场。细长管310可包括第一端311、与第一端311相对的第二端以及供给管腔。如图所示,磁性尖端320可以联接到细长管310的第一端311并且可以是渐缩的。例如,磁性尖端320可以具有与第二端323相对的第一端321。磁性尖端320的第二端323可以联接到细长管310的第一端311,并且磁性尖端320可以朝向磁性尖端320的第一端321渐缩。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尖端320可以是铲形的。例如,磁性尖端320可包括相对设置的侧壁和底表面,所述侧壁朝向底表面渐缩(例如,相对于与细长管310的第一端311的中心轴线同轴的轴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布置的侧壁可各自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包括相对于与细长管310的第一端311同轴的轴线对角地延伸(例如,朝其渐缩)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磁性尖端320可包括具有垂直于同轴轴线设置的直边缘的远端,并且磁性尖端320的各侧壁可包
括平行于同轴轴线延伸的部分以及从平行延伸部分到直边缘对角地渐缩的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尖端的远端可以从相对设置的侧壁中的第一侧壁弯曲到相对设置的侧壁中的第二侧壁。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尖端320可包括开口,使得当细长管310的第一端321布置在胃内时,供给管腔312可经由磁性尖端320中的开口与胃流体连通。系统300还可包括充胀管腔332,使得可经由充胀管腔332用回声流体填充回声构件330。
34.如图4a所示,组件302可以设置在患者的第一通道p1内。第一通道p1可以是例如患者的咽部的至少一部分。组件302可以经由例如患者的口孔或鼻孔移动到患者的第一通道p1中。外部磁性构件340可以在患者的内部连接部j附近设置患者的表面上(例如,在患者的皮肤上)。第一通道p1可以在内部连接部j处联接到第二通道p2和第三通道p3,使得内部连接部j形成第一通道p1、第二通道p2和第三通道p3的交点。第二通道p2可以是例如患者的喉部。第三通道p3可以是例如患者的食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道p1可以是患者的下咽的第一部分,第二通道p2可以是下咽的第二部分,下咽的第二部分联接到患者的食道,并且第三部分p3可以是患者的喉部。
35.外部磁性构件340可以与内部连接部j和/或第一通道p1的靠近内部连接部j的一部分对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外部磁性构件340和磁性尖端320布置在与第一通道p1的中心轴线、第二通道p2的中心轴线和第三通道p3的中心轴线相同的平面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磁性构件340具有朝向患者的表面定向的第一极和远离第一极定向的第二极,第二极具有与第一极相反的极性。
36.参照图4b,组件302可以朝向内部连接部j移动。外部磁性构件340可以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当磁性尖端320通过第一通道p1朝向内部连接部j移动时,外部磁性构件340可以将磁场施加到磁性尖端320以促使或移动磁性尖端320的位置以与第二通道对准。具体地,可以通过由外部磁性构件340产生的磁场与由磁性尖端320产生的磁场的相互作用来产生磁力,该相互作用可以促使或移动磁性尖端320的位置。磁性尖端320可以具有朝向外部磁性构件340定向的第一极和远离外部磁性构件340的第二极,使得当磁性尖端320通过第一通道p1和内部连接部j移动时,外部磁性构件340的第一极和磁性尖端320的第一极的相互作用使磁性尖端与第二通道p2对准。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尖端320的第一极具有与外部磁性构件340的第一极相同的极性,使得当磁性尖端320移动通过第一通道p1和第二通道p2时,磁性尖端320被外部磁性构件340朝向第一通道p1的壁w排斥。例如,如图4b所示,可将磁性尖端320推靠在第一通道p1的壁w上,该壁w设置成与外部磁性构件340的位置相对。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磁性构件340可配置为当磁性尖端320移动通过下咽并进入患者的食道时,维持磁性尖端320与患者的下咽后壁的接触。
37.如图4c所示,在磁性尖端320与第二通道p2对准的情况下,组件302可相对于内部连接部j进一步移动,使得磁性尖端320和/或组件302的第一端311设置在第二通道p2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尖端320的渐缩形状可以帮助确保磁性尖端320移动到第二通道p2而不是第三通道p3中。例如,如果在将组件302推进经过内部连接部j之前,通过外部磁性构件340和磁性尖端320之间的相互作用仅使磁性尖端320和第二通道p2部分地对准,如果最远端(例如,磁性尖端320的具有最大长度的部分)与内部连接部j的第二通道p2侧对准,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组件302移动到第二通道p2中,即,使组件302前进使得磁性尖端320的渐缩部分接合第二通道p2的侧壁,并且磁性尖端320相对于侧壁的移动将磁性尖端320和细长
管310的第一端311推入第二通道p2中。
38.如图4d所示,超声探头350可用于验证组件302的第一端311在患者体内的位置。具体地,超声探头350可以用于验证组件302被布置在预期的通道(例如,第二通道p2)而不是非期望的通道(例如,第三通道p3)中。如图4d所示,在使细长管310的第一端311相对于内部连接部j前进之后,可以将超声探头350施加到患者的表面,使得可以识别回声构件330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可经由充胀管腔332递送至回声构件330,使得回声构件330可经由超声探头350可视化。如果回声构件330被验证为布置在预期的通道(例如,第二通道p2)内,则细长管310的第一端311可以进一步前进(例如,穿过食道并进入患者的胃中)。如果将回声构件330可视化为处于不期望的通道(例如,第三通道p3)中,则可以撤回组件302,使得磁性尖端320和细长管310的第一端311设置在第一通道p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撤回磁性尖端320和细长管310的第一端311之前,可以从回声构件330去除流体。然后可以操纵外部磁性构件340和磁性尖端320(例如,通过移动外部磁性构件340和/或磁性尖端320)以使磁性尖端320与预期通道(例如第二通道)重新对准。然后可以相对于内部连接部j再次推进组件302(例如,进入第二通道p2),并且可以使用超声探头350来验证回声构件330的位置(例如,可以将流体再次引入回声构件330并通过超声探头350观察)。如果回声构件330在预期的通道(例如,第二通道p2)中,则细长管310的第一端311可以前进(例如,到达胃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磁性构件340和磁性尖端320可以布置成使得当磁性尖端位于第二通道p2中时,穿过外部磁性构件340和磁性尖端320两者的直线可以与第二通道p2的中心轴线和第三通道p3的中心轴线相交。
39.尽管外部磁性构件340被示出为布置在患者的与第三通道p3相对应的一侧(例如,诸如患者颈部的前侧的患者的前表面),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磁性构件340可以设置在患者的与第二通道p2相对应的一侧(例如,患者的后表面,诸如患者的颈部的后部)。例如,如图4e所示,这是系统300的替代布置,外部磁性构件340可以在内部通道j附近定位成比第三通道p3更靠近第二通道p2的患者一侧上。因此,不是朝向第一通道p1的后侧排斥磁性尖端320,而是外部磁性构件340可以朝向第一通道p1的后侧吸引磁性尖端320。例如,外部磁性构件340可以定位在患者的表面(例如,皮肤)上,使得第二极朝向磁性尖端320取向,而第一极远离磁性尖端320取向,并且使得磁性尖端320被朝向外部磁性构件340的第二极吸引。
40.图5a

5d示出了系统400的一部分以及使用该系统400来导航患者的内部连接部的方法。系统400在结构和/或功能上可以与在此描述的任何系统(例如系统300和/或系统400)相同或相似。例如,如图5a和5b所示,系统400包括磁响应组件402。图5a和5b分别是磁响应组件402的侧视图和俯视图的示意图。组件402包括细长管410、磁性尖端420和回声构件430。细长管410可以包括第一端411和与第一端411相对的第二端(未示出)。细长管410可限定供给管腔。细长管410可限定多个窗孔416,使得细长管410的进给管腔可经由窗孔416与患者的胃流体连通。进给管腔可从第二端延伸至窗孔416和/或第一端411。尽管图5a示出了细长管410限定三个窗孔416,但是细长管410可以限定任何合适数量的窗孔。系统400可以包括充胀管腔432,使得回声构件430可以通过充胀管腔432填充有回声流体。
41.如图5a和5b所示,磁性尖端420可以联接到细长管410的第一端411并且可以是渐缩的。例如,磁性尖端420可以具有与第二端423相对的第一端421。磁性尖端420的第二端
423可以联接到细长管410的第一端411,并且磁性尖端420可以朝向磁性尖端420的第一端421渐缩。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尖端420可以是铲形的。例如,磁性尖端420可包括相对设置的侧壁和底表面,所述侧壁朝向底表面渐缩(例如,相对于与细长管410的第一端411的中心轴线同轴的轴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布置的侧壁可各自另外地或可替代地包括相对于细长管410的第一端411的中心轴线对角地延伸(例如,朝其渐缩)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磁性尖端420的第二端423可以包括垂直于中心轴线设置的直边缘和从平行延伸部分到直边缘对角地渐缩的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尖端的第二端423可以从相对设置的侧壁中的第一侧壁弯曲到相对设置的侧壁中的第二侧壁。另外,如图5a所示,磁性尖端420可具有第一侧422和第二侧424,第一侧422具有与第二侧424相反的极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磁性尖端420可包括开口,使得当细长管410的第一端421设置在胃内时,细长管410的供给管腔可以经由磁性尖端420中的开口与胃流体连通。磁性尖端420可以被配置为向患者身体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磁场。
42.如图5c所示,组件402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患者的口咽r的上部内。组件402的第一端411可以经由例如患者的口孔或鼻孔移动到患者的口咽r的上部分中。在结构和/或功能上与本文所述的任何外部磁性构件可以相同或相似的外部磁性构件440可以设置在患者的内部连接部j附近的表面上(例如,在患者的皮肤上)。例如,外部磁性构件440可以被配置为向患者身体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磁场。气管可以通过声门g连接到口咽r的上部。类似地,食道e可以例如通过口咽r的下部连接到口咽r的上部。
43.如图5c所示,外部磁性构件440可以与内部连接部j和/或与靠近内部连接部j的口咽r的一部分对准。外部磁性构件440可以具有带第一极的第一侧442和与第一侧442相对的带第二极的第二侧444。类似地,磁性尖端420可具有带第一极的第一侧422和与第一侧相对的带第二极的第二侧424。外部磁性构件440的第一侧442的第一极和磁性尖端420的第一侧422的第一极可以是相同的极性,使得当外部磁性构件被布置成使磁性尖端420的第一侧422面对外部磁性构件440的第一侧442时,外部磁性构件440排斥磁性尖端420。因此,当组件402被布置成使得磁性尖端420被布置在口咽r的上部中时,外部磁性构件440可以布置在患者颈部的前部,使得外部磁性构件440的磁场与磁性尖端420的磁场的相互作用对磁性尖端420产生磁力(例如,外部磁性构件440排斥磁性尖端420的第一侧422),从而使磁性尖端420和细长管410的第一端411向后移动。尽管未示出,但是外部磁性构件440可以可替代地布置在患者的颈部的后部上,第一侧442朝向患者,使得外部磁性构件440向后吸引磁性尖端420的第二侧424(外部磁性构件440的第一侧442和具有相反极性的磁性尖端420的第二侧424)。
44.在组件402的至少最远端(例如,磁性尖端420的第一端423)与口咽r和/或食道e的下部对准的情况下,组件402可以被移动到口咽r的下部中。在磁性尖端410的第一端423位于气管t的外侧的情况下,如图5c所示,由于磁性尖端410的渐缩形状,组件402的进一步推进将促使组件402朝向食道e,而不是通过声门g并进入气管t。
45.图5d是沿着例如图5c中的线a

a截取的患者的横截面的示意图,代表患者声门g与气管的连接部处的横截面。如图所示,组件402的位置可以相对于非预期路径,例如包括患者的声门g的路径进行验证。如图所示,外部磁性构件440可以设置在患者的表面s上,同时可以使用超声探头450来验证组件402的位置。在使细长管410的第一端411相对于内部连接
部j前进之后,可以将超声探头450施加到患者的表面,使得可以识别回声构件430的位置。可以通过充胀管腔432输送流体至回声构件430,从而可以经由超声探头450将回声构件430可视化。如果已确认回声构件430被布置在预期的通道内(例如,口咽r的下部),则细长管410的第一端411可以进一步前进(例如,穿过食道并进入患者的胃中)。如果将回声构件430可视化为处于不期望的通道(例如,气管)中,则可以撤回组件402,使得磁性尖端420和细长管410的第一端411设置在口咽r的上部中。然后,可以操纵外部磁性构件440和磁性尖端420(例如,通过移动外部磁性构件440和/或磁性尖端420),以使磁性尖端420与预期的通道(例如,口咽r的下部)重新对准。然后,组件402可以相对于内部连接部j再次前进(例如,进入第二通道p2),并且可以使用超声探头450来验证回声构件430的位置。如果回声构件430在预期的通道(例如,第二通道p2)中,则细长管410的远端411可以前进(例如,到达胃部)。
46.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可包括联接至细长管的第一端的远侧子组件,该远侧子组件包括磁性特征。例如,图6是远侧子组件504的分解透视图。远侧子组件504可以联接至本文所述的任何细长管的第一端。远侧子组件504可以包括渐缩部分518、帽519和多个磁性部件528。例如,如图所示,远侧子组件504可以包括四个球形磁性部件528。在一些实施例中,远侧子组件505的任何合适的部件可以是回声的(例如,由回声材料形成或包括回声表面)。例如,渐缩部分518、磁性部件528和/或帽519可以是回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远侧子组件504可以包括可充胀构件,该可充胀构件可以填充有回声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球形磁性部件528可以是例如球形1/8”n52钕磁体。
47.渐缩部分518可以具有第一端515和第二端517。第二端517可以联接到本文所述的任何细长管的第一端。第一端515的内径和外径可以比第二端517的内径和外径大。例如,第一端515的内径可以比磁性部件528的外径大。第二端517可具有小于磁性部件528的外径的内径。因此,由于细长管的直径大于在第二端517处限定的开口,因此可防止磁性构件行进穿过第二端517并进入联接到第二端517的细长管中。另外,帽519可联接至第一端515,使得磁性部件528被封闭在帽519和/或渐缩部分518内。
48.远侧子组件504可以与本文所述的任何磁性特征(例如磁性特征220、磁性尖端320和/或磁性尖端420)相同或相似地使用。例如,外部磁性构件(例如,外部磁性构件240)可用于相对于患者的各种内部通道移位或推动磁性部件528(以及因此,远侧子组件504)。在远端子组件504与预期通道(例如口咽部的下部)对准的情况下,远端子组件504可以被推进到预期通道中(例如,通过使细长管前进,例如本文中的任何与远端子组件504联接的细长管)。
49.图7是外部磁性构件640和带组件646的透视图。外部磁性构件640可以与在此描述的任何外部磁性构件相同或相似。带组件646可将外部磁性构件640容纳在带组件646的袋中。外部磁性构件640可使用任何合适的固定特征(例如,拉链或钩环特征)而固定在带组件646的袋中。在使用中,带组件646可被联接到患者,使得外部磁性构件640被保持在患者上的适当位置。例如,带组件646可以联接至患者的颈部,使得外部磁性构件640被固定至患者的颈部的前皮肤部分或后皮肤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磁性构件640可以是例如supermagnetman 2”乘2”乘2”n52磁性立方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带组件646可以是例如可扩展的运动带。
50.图8是组件702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组件702在结构和/或功能上可以与本文所述的
任何组件相同或相似。例如,组件702包括细长管710和远侧子组件704。细长管710可以具有第一端711、第二端(未示出)和进给管腔712。细长管710可以在细长管710的侧壁上限定窗孔716,以使供给管腔712可以通过窗孔716与例如患者的胃部流体连通。远端子组件704可以包括渐缩部分718、帽719和多个磁性部件(未示出)。例如,多个球形磁性部件可以被包围在渐缩部分718和/或帽719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球形磁性部件可以是例如球形1/8”n52钕磁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组件702的任何合适的构件可以是回声的。例如,渐缩部分718、磁性部件和/或帽719可以是回声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组件702可以包括可充胀构件,该可充胀构件可以填充有回声流体。
51.如图所示,渐缩部分718可以具有第一端715和第二端717。第二端717可以联接至本文所述的任何细长管的第一端。第一端715的内径和外径可以比第二端717的内径和外径大。例如,第一端715的内径可以比磁性部件的外径大。第二端717可以具有小于磁性部件的外径的内径。因此,由于磁性部件的直径大于在第二端部717处限定的开口,因此可以防止磁性部件行进通过第二端717并进入细长管710。另外,帽719可以联接至第一端715,使得磁性部件728被封闭在帽719和/或渐缩部分718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渐缩部分718可以形成为从在第一端715处的16fr管尺寸渐缩到在第二端717处的12fr管尺寸。
52.远端子组件704可以与本文所述的任何磁性特征相同或相似地使用,例如磁性特征220和/或磁性尖端320。例如,外部磁性构件(例如,外部磁性构件240)可以用于相对于患者的各种内部通道移动或推动磁性部件728(以及因此,远侧子组件704)。在远端子组件704与预期通道(例如口咽的下部)对准的情况下,远端子组件704可以被推进到预期通道中(例如,通过推进联接至远端子组件704的细长管710)。
53.图9是患者体内的磁响应组件(诸如本文所述的任何组件)的远端的超声图像的示例。具体地,可以在框806所标识的区域中看到组件的一部分807。该部分807可以包括例如回声构件,诸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回声构件。
54.图10是示出使用本文所述的任何系统和/或组件的方法900的流程图。方法900包括经由患者的鼻腔或口腔之一将细长管的磁性尖端引入902患者的口咽区域。磁性尖端可以朝向磁体尖端的远端渐缩。可以在对应于患者的下咽和患者的喉的内部连接部的位置处将外部磁性构件施加904到患者的外表面,使得外部磁性构件将磁场施加到内部连接部。磁性尖端可以移动906通过下咽,当磁性尖端移动通过下咽时,外部磁性构件的磁场将磁性尖端推向下咽的后壁。可以将磁性尖端推进908通过患者的食道而到达患者的胃。
55.可选地,在使磁性尖端前进通过食道并到达患者的胃部之前,可以使联接到细长管的回声构件或回声部分可视化(例如,通过超声)以验证磁性尖端在患者内的位置。例如,联接至细长管的可充胀构件(例如,球囊构件)可以被填充有回声流体,并且超声探头可以被放置在患者的表面上,使得可以使用超声探头来可视化该可充胀构件。如果在预期的位置(例如,在食道内)观察到回声构件或回声部分,则可以将磁性尖端推进到胃。如果在非预期的位置(例如,在患者的喉部内)看到回声构件或回声部分,则磁性尖端可缩回或撤回一距离(例如,下咽和喉的内部连接部之前的位置),可以将外部磁性构件相对于患者重新定位,并且可以将磁性尖端再次移动越过患者的内部连接部,通过下咽,并进入患者的食道。可将回声构件或回声部分再次可视化,以确认在前进至患者食道中之前越过内部连接部在下咽内的磁性尖端的位置。
56.图11是示出使用本文所述的任何系统和/或组件的方法1000的流程图。方法1000可以包括:在与患者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的内部连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在患者的外表面上设置1002外部磁性构件,使得外部磁性构件的第一极朝向患者的外表面定向,并且外部磁性构件的第二极远离第一极定向,使得外部磁性构件将磁场施加到内部连接部。内部连接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可以是患者的任何合适的内部连接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二极可以具有与第一极相反的极性。细长管的磁性尖端可以移动1004通过患者的孔口,通过第一通道,通过内部连接部并且进入第二通道中。磁性尖端可以朝向磁体尖端的远端渐缩。磁性尖端可以具有朝向外部磁性构件定向的第一极和远离外部磁性构件定向的第二极,使得当磁性尖端移动通过第一通道和内部连接部时,外部磁性构件的第一极和磁性尖端的第一极的相互作用将磁性尖端移动成与第二通道对准。
57.可选地,在使磁性尖端前进通过内部连接部并进入第二通道之后,联接至细长管的回声构件或回声部分可以被可视化(例如,通过超声)以验证磁性尖端在患者内的位置。例如,联接至细长管的可充胀构件(例如,球囊构件)可以被填充有回声流体,并且超声探头可以被放置在患者的表面上,使得可以使用超声探头来可视化该可充胀构件。如果在第二通道中看到了回声构件或回声部分,则磁性尖端可进一步前进越过内部连接部。如果在非预期的位置(例如,在第一通道内)看到回声构件或回声部分,则磁性尖端可缩回或撤回一距离(例如,到内部连接部之前的位置),外部磁构件可相对于患者重新定位,并且磁性尖端可以再次移动越过患者的内部连接部而进入第二通道。可将回声构件或回声部分再次可视化,以在进一步前进之前确认磁性尖端在第二通道内的位置。
58.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各种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它们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上述方法指示某些事件以某种顺序发生的情况下,可以修改某些事件的顺序。另外,某些事件可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并行过程中同时执行,也可以如上所述顺序执行。
59.在上述示意图和/或实施例指示以某些取向或位置布置的某些部件的情况下,可以修改部件的布置。尽管已经具体示出和描述了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可以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除了相互排斥的组合之外,本文描述的装置和/或方法的任何部分可以以任何组合进行组合。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所描述的不同实施例的功能、部件和/或特征的各种组合和/或子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