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仪器的对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35008发布日期:2021-04-09 20:45阅读:70来源:国知局
测量仪器的对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通常涉及光学器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测量仪器的对准装置。



背景技术:

眼睛是人体最敏感的部分之一,并且需要极端的护理和预防措施。然而,即使采用这种极端的护理和预防措施,由于如老化、污染、意外损坏等各种因素,眼睛往往会遭受各种疾病。在这种情况下,眼睛经过验光和/或眼科程序,例如视网膜检查、眼压测量、眼科手术等,以进行检查和适当的治疗。这种验光和眼科程序是使用测量仪器来执行的。此外,在验光和眼科程序中使用的测量仪器需要相对于眼睛进行期望对准,以获得精确的结果。

目前,通过手动移动仪器和/或通过改变眼睛的位置来实现眼睛与测量仪器的期望对准。仪器和/或眼睛在彼此靠近或彼此远离的方向上移动,以实现期望对准。许多测量仪器是手持式的,并且需要个人自己实现期望对准。可替代地,测量仪器与支撑件关联,并基于来自个人的反馈进行移动以实现期望对准。

然而,目前使用的测量仪器的对准装置(即,程序)面临数个挑战。这种装置不是用户友好的,因为该装置需要来自个人的多个反馈(即,输入)和人工努力。另外,反馈易于出错,并且可能导致仪器的未对准。此外,这种对准装置是耗时和低效的,并且导致延迟和基本上不精确的结果。此外,这种对准装置不能令人满意地确保期望对准。换言之,测量仪器的自对准是困难的。

因此,根据上述讨论,存在需要克服与测量仪器的常规对准装置相关的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寻求提供一种测量仪器的对准装置。本公开还寻求提供一种包括对准装置的测量仪器。本公开寻求提供一种解决用户的眼睛与测量仪器对准的手动耗时过程的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一种易于实现、高效、坚固、更快的对准装置,以实现与测量仪器的期望对准。

在一个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测量仪器的对准装置,该对准装置包括:

-壳体;

-光学部件,该光学部件具有在平行于期望对准的方向上的主轴,该光学部件被配置成使得用户的眼睛与光学部件的主轴对准;

-第一光源,该第一光源被定位在距光学部件的第一距离s1处和距主轴的第一高度h1处;

-第二光源,该第二光源被定位在距光学部件的第二距离s2处和距主轴的第二高度h2处;以及

-角挡板装置,

其中,光学部件包括焦点,其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被定位在光学部件和焦点之间;以及

其中,壳体、光学部件和角挡板装置被布置成:

-沿主轴在大于d1’的距离处阻挡第一光源的可见度;以及

-沿主轴在小于d2的距离处阻挡第二光源的可见度,其中,d2小于d1’;

其中,d1’和d2是距光学部件的距离。

在另一个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对准装置的测量仪器。

本公开的实施例基本上消除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并且使得能够提供一种不费力、基本上精确、坚稳和高效的对准装置,以实现用户与测量仪器的期望对准。

根据附图和结合所附权利要求解释的说明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优点、特征和目的将变得显而易见。

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公开的特征易于以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组合。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进行阅读时,上文的发明内容以及下文的说明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被更好地理解。出于说明本公开的目的,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构造。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本文中所公开的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附图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相似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现在将参照以下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测量仪器的对准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准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准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a、图4b和图4c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准装置相对于用户眼睛的示例性操作;

图5a、图5b和图4c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准装置相对于用户眼睛的示例性操作;以及

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准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在附图中,加下划线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加下划线的附图标记所在的项目或与加下划线的附图标记相邻的项目。未加下划线的附图标记涉及由将未加下划线的附图标记链接到项目的线所标识的项目。当附图标记未加下划线并且伴随有相关联的箭头时,未加下划线的附图标记用于标识箭头所指向的通用项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和可实施本公开的方式。虽然已经公开了执行本公开的一些模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用于执行或实行本公开的其它的实施例也是可行的。

在一个方面,一种测量仪器的对准装置,该对准装置包括:

-壳体;

-光学部件,该光学部件具有在平行于期望对准的方向上的主轴,该光学部件被配置成使得用户的眼睛与光学部件的主轴对准;

-第一光源,该第一光源被定位在距光学部件的第一距离s1处和距主轴的第一高度h1处;

-第二光源,该第二光源被定位在距光学部件的第二距离s2处和距主轴的第二高度h2处;以及

-角挡板装置,

其中,光学部件包括焦点,其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被定位在光学部件和焦点之间;以及

其中,壳体、光学部件和角挡板装置被布置成:

-沿主轴在大于d1’的距离处阻挡第一光源的可见度;以及

-沿主轴在小于d2的距离处阻挡第二光源的可见度,其中,d2小于d1’;

其中,d1’和d2是距光学部件的距离。

本公开提供一种对准装置,该对准装置用于实现测量仪器与用户之间的期望对准。本文所公开的对准装置提供一种高效、无缝、坚固、更快和优化的装置,以实现期望对准。此外,本文所公开的对准装置易于实施。另外,本公开可用现有的光学和非光学部件来实现。此外,对准装置大幅减少了对用户反馈的依赖性,以实现测量仪器与用户之间的期望对准。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公开的对准装置减少了由用户实现期望对准所需的人工努力。因此,用户对反馈和人工努力的降低的需求大幅减少了在实现期望对准时的出错的可能性。此外,包括如本公开中所公开的对准装置的测量仪器提供了用于实现用户容易理解和实施的期望对准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对准装置被配置成便于实现测量仪器相对于用户的期望对准。具体地,期望对准是指用户的眼睛相对于测量仪器的基本上精确的定位,以用于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行。值得注意的是,对准装置通过调整以下至少一个来便于实现用户的眼睛相对于测量仪器的基本上精确的定位:用户的观看方向、用户(具体地,用户的眼睛)距测量仪器的距离、用户的倾斜角度以及用户眼睛的垂直和水平对准。

此外,测量仪器是指可操作以测量眼睛的参数、观看图像和/或物体、分析光波等的设备。在一个示例中,测量仪器可操作以测量眼压,即测量仪器是用于测量眼压的仪器。此外,用户可以是需要来自测量仪器的输出用于如眼科手术、压力测量等任务的实体(例如,个人、仪器、处理设备等)。用户需要与测量仪器进行期望对准,以用于测量仪器的正确运作。具体地,测量仪器的正确运作涉及测量仪器执行诸如测量眼睛的参数、观看图像、分析光波等的特定任务并向用户提供精确输出的能力。用户需要相对于测量仪器精确定位,以获得由测量仪器执行的任务的正确输出。此外,用户使用对准装置以实现与测量仪器的期望对准。

光学部件具有在平行于期望对准的方向上的主轴,即光学部件的主轴平行于用户眼睛的光轴。因此,光学部件被配置成当使用测量仪器时,使得用户的眼睛与光学部件的主轴对准。

本对准装置可连接到测量仪器,使得光学元件的主轴与测量仪器的相关轴线重合。例如,在测量仪器是眼压计的情况下,光学元件的主轴与眼压计探头的弹出方向(轴线)重合。对准装置可以是测量仪器的可拆卸部分或整体部分。

可选地,对准装置通过支撑装置与测量仪器可操作地联接。支撑装置是为对准装置提供支撑的圆柱形或立方形结构。

可选地,对准装置与测量仪器永久地连接,并且该对准装置不能从测量仪器上拆卸。在另一个实例中,对准装置可以可拆卸地联接到测量仪器,因此该对准装置是可移除的。在这种情况下,对准装置与测量仪器的可拆卸联接使得对准装置能够与另一个测量仪器连接和一起使用。

在整个本公开中,术语“对准装置”涉及与测量仪器相关联的装置。对准装置包括用于实现期望对准的多个光学和非光学部件。测量仪器和用户的眼睛相对于彼此的精确定位提供了测量仪器和用户的眼睛之间的期望对准。

如前所述,测量仪器的对准装置包括壳体。另外,壳体被构造成容纳对准装置的光学和非光学部件。壳体进一步被构造成将对准装置的部件保持在对准装置内的相应位置处。另外,壳体为对准装置提供保护,以免受外部干扰。此外,壳体还被构造成保护对准装置的部件免受由外部原因引起的损坏,例如意外损坏。壳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面向用户的眼睛,第二端部朝向测量仪器。

可选地,壳体的主体本质上是阻光的或不透明的。壳体的主体可以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另外,壳体具有中空和规则的几何形状,例如立方体、立方形、球形等。可替代地,壳体具有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对准装置包括光学部件。光学部件是使得光能够穿过的折射介质。作为折射介质的光学部件改变穿过该光学部件的光的路径。此外,光学透镜被定位在壳体的第一端部处。另外,光学透镜具有在平行于期望对准的方向上的主轴(即,光轴)。主轴是指穿过光学部件的光学中心(即,几何中心)并连接光学部件的两个曲率中心的轴。

此外,对准装置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被配置成朝着光学部件发射光。第一光源被定位在距光学部件的第一距离s1处和距主轴的第一高度h1处。壳体在该壳体的中空结构内围绕第一光源。另外,第一光源被定位成朝向壳体的第二端部。第一光源和光学部件的这种定位使得来自第一光源的光线投射在光学部件上并穿过该光学部件。

此外,对准装置包括第二光源,其中,第二光源被定位在距光学部件的第二距离s2处和距主轴的第二高度h2处。另外,第二光源被定位成朝向壳体的第二端部。第二光源和光学部件的这种定位使得来自第二光源的光线投射在光学部件上并穿过该光学部件。

可选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被定位在主轴上方的高度h1和高度h2处。可替代地,可选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被定位在主轴下方。

可选地,第一距离s1和第二距离s2相等。因此,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被定位在距光学部件相等的距离处。

应当理解,第一高度h1和第二高度h2不相等。换言之,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相对于彼此被定位在不同的高度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第一高度h1和第二高度h2不相等,因此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中的任何一个光源都不会阻挡其它光源的可见度。因此,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可见度使得对准装置能够正确运作。具体地,第一高度h1小于或大于第二高度h2。然而,在整个本公开中,为了简单和清楚起见,第一高度h1被认为大于第二高度h2。

可选地,对准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光源,该第三光源被布置在距光学部件的距离s3处和距主轴的第三高度h3处。壳体进一步围绕第三光源。另外,第三光源被定位成朝向壳体的第二端部。第三光源和光学部件的这种定位使得来自第三光源的光线投射在光学部件上并穿过该光学部件。

可选地,第三光源被定位在以下位置中的任何一个位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上方、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下方或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之间。

可选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中的至少一个光源是圆形光源。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呈环形、圆盘的形式。另外,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以连续的顺序定位。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高度(h1,h2,h3)对应于圆形光源相对于主轴的半径。即第一圆形光源的半径为h1、第二圆形光源的半径为h2并且第三圆形光源的半径为h3。

此外,可选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中的每一个光源被布置成提供不同颜色的光。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中的每一个光源的不同颜色为光源提供了唯一的识别。此外,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的不同颜色使得用户能够更容易的识别来自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中的任何一个光源的光源。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光源可以发射蓝光、第二光源可以发射绿光并且第三光源可以发射黄光。

可选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中的至少一个光源是闪烁光源。另外,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中的任何一个光源的闪烁使得用户能够识别正确的光源。有利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的这种闪烁使得能够更容易和更快地实现期望对准。

更可选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通过光发射器和光导来实现。光发射器是被配置成朝向光学部件发射至少一条光线的光源。另外,光发射器与被配置成改变其状态(开/关)的开关相关联。此外,光发射器与电源连接,该电源被配置成向光发射器提供电力以用于该光发射器的运行。在一个示例中,光发射器是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是双引线半导体光源。有利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的这种高亮度使得视觉有障碍的用户能够识别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

此外,可选地,光发射器与光导相关联,这使得能够实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的正常运行。另外,光导被配置成将来自光发射器的光导向光学部件。光导防止来自光发射器的光的早期散射。在一个示例中,光导是圆形光导、三角形光导、椭圆形光导、正方形光导、线形光导中的一种。可以基于前述测量仪器的用户的需求来选择与光发射器相关联的光导的形状。另外,光导可操作以控制从光发射器发射的光朝向光学部件的行进路径。

可选地,光学部件是透镜,例如会聚透镜、分散透镜、组合透镜、菲涅耳透镜等。光学部件在该光学部件的几何中心处具有光学中心。另外,光学部件具有穿过该光学部件的光学中心的主轴。此外,光学部件的主轴包括该光学部件上的至少一个焦点。此外,光学部件基于该光学部件相对于至少一个焦点的位置形成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的虚像。值得注意的是,由透镜形成的虚像涉及当来自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线不相交而是在向后延伸时看起来相交时形成的图像。这些形成的图像本质上是明显的。

应当理解,光学部件是可操作以产生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虚像的任何透镜。然而,在整个公开中,为了简单和理解起见,光学部件被假定为会聚透镜。

应当理解,在整个本公开中,“观看第一光源”涉及通过光学部件观看第一光源的虚像,并且“观看第二光源”涉及通过光学部件观看第二光源的虚像。

可选地,第一光源的第一距离s1和第二光源的第二距离s2小于光学部件的光学中心和焦点之间的距离。此外,第一距离s1和第二距离s2可以根据光学部件的类型而变化。具体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位置基于用于产生虚像的光学部件的特性而变化。

可选地,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光学部件是会聚透镜。当物体放置在焦点和光学中心之间时,会聚透镜可操作以产生虚像。通过应用薄透镜公式(即,透镜方程)来配置会聚透镜。具体地,薄透镜公式规定物距的倒数和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焦距的倒数,其中,焦距是指光学部件的光学中心与该光学部件的焦点之间的距离。如前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被定位在光学部件的光学中心和焦点之间。因此,光学部件在焦点后面产生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虚像。第一光源的虚像可以由用户通过光学部件看到。直到沿主轴距光学中心的距离d1’为止,第一光源的虚像是可见的,距离d1’是距光学部件的距离。类似地,第二光源的虚像可以由用户通过光学部件看到。在沿着穿过光学部件的主轴的距离d2之后直到距离d2’为止,第二光源的虚像是可见的,其中,距离d2是距光学部件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当通过光学部件观看时,用户从壳体的第一端部观看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虚像。

光学部件包括焦点,其中,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被定位在光学部件和焦点之间。光学部件的焦点(即,聚焦)位于主轴上。应当理解,第一距离s1、第二距离s2和第三距离s3小于光学部件的光学中心和焦点之间的距离。具体地,光学部件的光学中心和焦点之间的距离形成光学部件的焦距。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的虚像形成为朝向壳体的第二端部。因此,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的虚像对于用户通过光学部件是可见的。这样的技术效果是,即使当用户的眼睛非常靠近设备时,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在光学部件和焦点之间的这种定位便于用户清楚地可见光源。此外,没有产生模糊效应。模糊效应导致测量仪器相对于用户的眼睛的定位不精确。如果测量仪器定位不精确,则测量装置将产生错误的结果并且可能对用户有害。实际上,光源在光学部件和焦点之间的定位使得测量仪器相对于用户的眼睛能够精确地定位。

如前所述,对准装置进一步包括角挡板装置。角挡板装置是金属或非金属介质的不透明件。此外,角挡板装置被配置成阻挡、通过和/或改变来自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的光的路径。

可选地,角挡板装置被布置在光学部件与第一光源之间和光学部件与第二光源之间。可替代地,光学部件被布置在角挡板装置与第一光源之间和角挡板装置与第二光源之间。总的来说,角挡板装置被布置成使得该角挡板装置可以阻挡从光源到测量仪器的用户眼睛的光路。实质上,角挡板可以在光学部件的任一侧。另外,如果光学部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透镜,则角挡板可以布置在两个透镜之间。

可选地,角挡板装置的高度小于光学部件的高度,该角挡板装置的高度使得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的虚像能够可见。角挡板装置包括圆形、矩形、多边形中的至少一个。角挡板装置可以是角挡板盘。角挡板装置也可以是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光源和用户眼睛之间的光路中的其它结构部件。作为一个示例,壳体的一部分可以用作角挡板装置。可选地/另外,支撑结构可以用作角挡板装置。

可替代地,可选地,角挡板装置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光学部件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角挡板装置具有切口,该切口使得从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发出的光能够穿过。另外,在角挡板装置上的这种切口产生由用户通过光学部件观看到的光的图案。在一个示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对准装置观看用于实现期望对准的特定光图案的虚像。

可选地,对准装置包括连接到支撑结构的探头。支撑结构与壳体可操作地连接,并提供用于对准装置的支撑结构。另外,连接到支撑结构的探头被定位在壳体的外部。另外,探头被定位在光学部件之后、朝向壳体的第一端部。探头被布置成在支撑结构内沿前后方向移动,以用于测量用户的眼睛的特性。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测量撞击之前、期间和/或之后,探头被布置成击打(撞击)用户的眼睛并移动探头。分析测量结果以得到眼压。在所述测量示例中,用户的眼睛需要相对于测量仪器(并因此相对于探头)进行适当的对准和保持适当的距离。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用于连接探头的支撑结构(或支撑结构的一部分)可以用作角挡板装置。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朝向用户的眼睛提供水脉冲而不是探头,以测量眼睛的特性。在其它示例中,测量设备用于从对准的距离捕获眼睛/眼睛的视网膜的图片。在这种示例中,照相机光学器件/照相机可以连接到支撑结构而不是探头。

可选地,壳体、光学部件和角挡板装置被布置成沿主轴在大于d2’的距离处阻挡第二光源的可见度,其中,d2’大于d1’。直到距离d2’为止,第二光源的虚像是可见的,其中,距离d2’是有限距离。大于距离d2且小于距离d2’的距离形成第二光源的虚像的可见度范围,其中,可见度范围沿光学部件的主轴设置。

应当理解,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可见度范围不是恒定的(即,固定的),并且可以根据用户和/或测量仪器的使用的需求而变化。

如前所述,光学部件被定位在壳体的第一端部处。另外,壳体在该壳体的中空结构内围绕角挡板装置。此外,壳体具有与测量仪器和/或用户的需求相兼容的结构。

此外,壳体、光学部件和角挡板装置被布置成:

-沿主轴在大于d1’的距离处阻挡第一光源的可见度;以及

-沿主轴在小于d2的距离处阻挡第二光源的可见度,其中,d2小于d1’。

值得注意的是,壳体的结构设计使得限制与用户相关联的观看角度、倾斜角度等,以用于通过光学部件进行观看。角挡板装置被配置成使得直到主轴上的距离d1’为止,第一光源能够可见。而且,角挡板装置被配置成使得在大于距离d2的距离处,第二光源能够可见,其中,d2小于d1’。因此,在大于d2且小于d1’的距离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具有重叠的可见度范围。

此外,在大于d1’的距离处,第一光是不可见的,在小于d2的距离处,第二光是不可见的。另外,d1小于d2,d2小于d1’。因此,沿主轴在大于距离d2且小于距离d1’的距离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是可见的。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可见度指示与测量仪器的期望对准。在这个示例中,仅第一光源的可见度指示用户太靠近测量仪器。此外,仅第二光源的可见度指示用户离对准装置太远。在这种情况下,改变测量仪器和/或用户的位置以实现期望对准。

可选地,实现期望对准的距离是测量仪器的操作距离。更可选地,根据不同测量仪器的操作和/或用户使用测量仪器的需求,不同测量仪器的操作距离是不同的。

在一个示例中,当仅第一光可见时,测量仪器可具有用于期望对准的操作距离。在另一个示例中,当仅第二光可见时,测量仪器可具有用于期望对准的操作距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测量仪器的对准装置可以用两个光源来实现,具体地是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光学部件可以被配置成形成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虚像。测量仪器的用户可以通过光学部件观看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虚像。另外,用户可以仅在可见度范围内观看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虚像。此外,角挡板装置被配置成通过阻挡用户的观看路径来限制通过光学部件观看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壳体、光学部件和角挡板装置可以被布置成在大于距离d1’的距离处,通过光学部件阻挡第一光源的可见度。另外,对准装置可以使得在大于d2的距离处,第二光源能够可见,其中,d2小于d1’。用户可能需要观看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虚像,以实现期望对准。因此,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观看区域的重叠部分可以形成对准装置的操作距离。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测量仪器的对准装置可以用两个彩色光源来实现,具体地,第一彩色光源可以是红色光,并且第二彩色光源可以是绿色光。光学部件可以被配置成形成第一彩色光源和第二彩色光源的虚像。测量仪器的用户可以通过光学部件观看第一彩色光源和第二彩色光源的虚像。另外,用户可以仅在可见度范围内观看第一彩色光源和第二彩色光源的虚像。另外,壳体、光学部件和角挡板装置可以被布置成在大于距离d1’的距离处,通过光学部件阻挡第一彩色光源的可见度。此外,角挡板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在大于距离d2’的距离处阻挡第二彩色光源的可见度,其中,d2’小于距离d1’。第一彩色光源和第二彩色光源可以不具有任何重叠的可见度范围。而且,第一彩色光源和第二彩色光源的可见度范围之间可以具有无光区,其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是不可见的。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第一彩色光源和第二彩色光源中的零个或任何一个对于用户通过光学部件可以是可见的。另外,第二彩色光源的可见度可以指示用户离对准装置太远,并且第一彩色光源的可见度可以指示用户离对准装置太近。因此,第一彩色光源和第二彩色光源的可见度区域之间的无光区形成用于测量仪器的正确运作的操作距离。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虚像可能看起来重叠或对用户是不可见的。在这种示例中,用户可以观察到来自期望对准的像差。

可选地,在操作距离内的光的重叠或不可见指示来自期望对准的像差(即,偏差)。在一个实例中,当存在水平像差时,在第一光源的上部的后面部分地观看第二光源,并且用户观察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之间的非光区。在另一个实例中,当存在垂直像差时,在第一光源的侧(即,左侧或右侧)部的后面部分地观看第二光源,并且用户观察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之间的非光区。

在一个示例中,当实现期望对准时,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虚像对于用户通过光学部件是可见的。另外,用户观察到非光区。

可选地,用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实现期望对准。第三光源的虚像由焦点后面的光学部件产生。在大于距离d3的距离之后并且直到距离d3’为止,第三光源的虚像是可见的。更可选地,距离d3’是有限的。

可选地,壳体、光学部件和角挡板装置被布置成沿主轴在小于d3的距离处阻挡第三光源的可见度,其中,d3大于d1’并且小于d2’。角挡板装置使得沿主轴在可见度范围内,第三光源能够可见。在小于距离d3时,第三光源是不可见的。另外,在大于d3且小于d2’的距离处,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是可见的。大于d3且小于d2’的距离是用于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的测量仪器的操作距离。然而,可以基于测量仪器和/或用户的操作来改变操作距离。

在一个示例中,操作距离可以是d2和d1’之间的距离,其中,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是可见的。在另一个示例中,操作距离可以是仅第二光源可见的距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测量仪器的对准装置可以用三个光源来实现,具体地是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对准装置的光学部件可以被配置成形成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可选的第三光源的虚像。测量仪器的用户可以通过光学部件观看第一彩色光源、第二彩色光源和第三彩色光源的虚像。另外,用户可以仅在可见度范围内观看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的虚像。此外,壳体、光学部件和角挡板装置被布置成通过阻挡用户的观看路径来限制通过光学部件观看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具体地,在大于距离d1’的距离处可以阻挡第一光源的可见度。另外,在小于d2且大于d2’的距离处,通过光学部件可以阻挡第二光源的可见度,其中,d2小于d1’且d1’小于d2’。因此,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具有重叠的观看区域。此外,光学挡板盘被配置成使得在大于d3的距离处,第三光源能够可见,其中,d3大于d2’。用户可能需要观看第二光源的虚像,以实现期望对准。因此,仅包括第二光源的可见度范围的大于d1’且小于d3的距离可以形成对准装置的操作距离。

此外,本公开涉及包括对准装置的测量仪器。测量仪器被构造成通过对准装置实现期望对准。具体地,对准装置可操作地联接到测量仪器。可选地,改变测量仪器和/或用户的位置以实现期望对准。

本公开涉及一种使用对准装置来对准测量仪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直到距光学部件的第一距离s1为止,调节第一光源的可见度范围。使用对准装置来对准测量仪器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从距光学部件的第二距离s2开始,调节第二光源的可见度范围,第二距离s2小于第一距离s1。此外,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用于布置测量仪器以实现用户眼睛距测量仪器的期望距离。另外,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用于调节眼睛的水平和/或垂直位置以实现期望对准。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包括如前所述的对准装置的测量仪器。可选地,测量仪器是用于测量眼压的仪器。此外,可选地,测量仪器包括探头,该探头被配置成朝向眼睛弹出以测量眼压。

附图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测量仪器102的对准装置100的示意图。对准装置100包括壳体104。对准装置100包括光学部件106,该光学部件具有在平行于期望对准的方向上的主轴。对准装置100包括第一光源108和第二光源110。第一光源108被定位在距光学部件106的第一距离s1处,并且第二光源110被定位在距光学部件106的第二距离s2处。第一光源108和第二光源110被布置成向光学部件106提供光。对准装置100包括角挡板装置112,该角挡板装置被布置在光学部件106与第一光源108之间和光学部件106与第二光源110之间。对准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内支撑结构部114和外支撑结构部118。可选的探头116被布置成在内支撑结构114和外支撑结构118内沿前后方向移动,以测量眼睛120的特性。

图1仅为示例,该示例不应当不适当地限制本文中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理解,对于对准装置100的具体指定是作为示例提供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将对准装置100限制为光学部件、光源和角挡板装置的特定数量、类型或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认识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多种变型、替代和修改。

参照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准装置(例如图1的对准装置100)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对准装置包括光学部件202,该光学部件具有在平行于期望对准的方向上的主轴204。此外,第一光源206被定位在距主轴204的第一高度h1处。另外,第二光源208被定位在距主轴204的第二高度h2处。第一光源206和第二光源208被定位在光学部件202和光学部件202的焦点f之间,该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距光学部件202的距离为s1和s2。在图中,s1和s2相等。此外,角挡板装置210被布置在光学部件202与第一光源206之间和光学部件202与第二光源208之间。

应当理解,来自第一光源206的光穿过光学部件202并产生第一光源206的虚像212。类似地,来自第二光源208的光穿过光学部件202并产生第二光源208的虚像214。此外,壳体(例如图1中所示的壳体104)、光学部件202和角挡板装置210被布置成沿主轴204在大于距离d1’的距离处阻挡第一光源206的可见度。此外,壳体、光学部件202和角挡板装置210被布置成沿主轴204在小于d2的距离处阻挡第二光源208的可见度。

为了说明的目的,从第一光源206的虚像212延伸到主轴204的第一线标记216示出了距离d1’,直到距离d1’为止,第一光源206是可见的。类似地,从第二光源208的虚像214延伸到主轴204的第二线标记218示出了距离d2,在距离d2之后,第二光源208是可见的。

图2仅为示例,该示例不应当不适当地限制本文中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理解,对于对准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具体指定是作为示例提供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将对准装置限制为光学部件、光源和角挡板装置的特定数量、类型或布置。此外,在图2中,第一光源206和第二光源208被认为定位在距光学部件202相等的距离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认识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多种变型、替代和修改。

参照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准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对准装置包括光学部件302,该光学部件具有在平行于期望对准的方向上的主轴304。此外,第一光源306被定位在距主轴304的第一高度h1(未示出)处。另外,第二光源308被定位在距主轴304的第二高度h2(未示出)处。此外,第三光源310被定位在距主轴304的第三高度h3(未示出)处。第一光源306、第二光源308和第三光源310被定位在光学部件302和光学部件302的焦点f之间。此外,角挡板装置312被布置在光学部件302与第一光源306、光学部件302与第二光源308之间和光学部件302与第三光源310之间。

应当理解,来自第一光源306的光穿过光学部件302并产生第一光源306的虚像314。类似地,来自第二光源308的光穿过光学部件302并产生第二光源308的虚像316。而且,来自第三光源310的光穿过光学部件302并产生第三光源310的虚像318。此外,壳体(例如图1中所示的壳体104)、光学部件302和角挡板装置312被布置成沿主轴304在大于距离d1’的距离处阻挡第一光源306的可见度。此外,壳体、光学部件302和角挡板装置312被布置成沿主轴304在小于d2且大于d2'的距离处阻挡第二光源308的可见度。此外,壳体、光学部件302和角挡板装置312被布置成在小于d3的距离处阻挡第三光源310的可见度。

为了说明的目的,从第一光源306的虚像314延伸到主轴304的第一线标记320示出了距离d1’,直到距离d1’为止,第一光源306是可见的。类似地,从第二光源308的虚像316延伸到主轴304的第二线标记322和第三线标记324分别示出了距离d2和d2’,在距离d2之后,第二光源308是可见的,并且直到距离d2’为止,第二光源308是可见的。而且,从第三光源310的虚像318延伸到主轴304的第四线标记326示出了距离d3,在距离d3之后,第三光源310是可见的。

参照图4a、图4b和图4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准装置(例如图1的对准装置100)相对于用户眼睛的示例性操作。对准装置以与图2所述的类似的方式实施。值得注意的是,用户的眼睛与光学部件的主轴(例如图2的光学部件202的主轴204)对准。(图2的)第一光源206的虚像212和(图2的)第二光源208的虚像214分别可选地以探头402(例如图1的探头116)为中心。此外,对准装置被配置成便于在测量仪器102和用户眼睛之间实现期望对准(具体地,眼睛距测量仪器102的期望距离)。

在图4a中,用户的眼睛被定位在大于d1’的距离处。因此,仅第二光源208的虚像214对于用户的眼睛通过光学部件是可见的。

在图4b中,用户的眼睛被定位在大于d2且小于d1’的距离处。因此,第一光源206的虚像212和第二光源208的虚像214分别对于用户的眼睛通过光学部件是可见的。

在图4c中,用户的眼睛被定位在小于d2的距离处。因此,仅第一光源206的虚像212对于用户的眼睛通过光学部件是可见的。

应当理解,当第一光源206的虚像212和第二光源208的虚像214分别对用户的眼睛可见时(如图4b所示),用户的眼睛相对于测量仪器被定位在期望距离处。然而,当仅第二光源208的虚像214对用户的眼睛可见时(如图4a所示),用户相对于测量仪器定位在远处。类似地,当仅第一光源206的虚像212对用户的眼睛可见时(如图4c所示),用户相对于测量仪器被定位在近处。

参照图5a、图5b和图5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准装置(例如图1的对准装置100)相对于用户眼睛的示例性操作。对准装置以与图2所述的类似的方式实施。值得注意的是,用户的眼睛被定位在距测量仪器(例如图1的测量仪器102)的期望距离处。(图2的)第一光源206的虚像212和(图2的)第二光源208的虚像214分别可选地以探头402(例如图1的探头116)为中心。此外,对准装置被配置成便于在测量仪器102和用户眼睛之间实现期望对准(具体地,眼睛相对于测量仪器102的期望的垂直和水平对准)。

在图5a中,用户的眼睛相对于测量仪器102水平未对准。因此,第二光源208的虚像214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光源206的虚像212部分地重叠。

在图5b中,用户的眼睛相对于测量仪器102处于期望的垂直和水平对准。因此,第二光源208的虚像214和第一光源206的虚像212大致居中。

在图5c中,用户的眼睛相对于测量仪器102垂直未对准。因此,第二光源208的虚像214在垂直方向上与第一光源206的虚像212部分地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图6a是从前方看的对准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并且图6b是从后方看的对准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对准装置包括光学部件606,该光学部件具有在平行于期望对准的方向上的主轴。对准装置包括第一光源620、第二光源622和第三光源624。在示例中,光源是圆形光源。光源被布置在距光学部件606相等的距离处。圆形光源包括圆形光导和为相应的光导提供光的led(未示出)。第一光源620的第一圆形光导具有半径h1。第二光源622的第二圆形光导具有半径h2。第三光源624的第三圆形光导具有半径h3。半径h1小于半径h2。半径h2小于半径h3。光导发射不同颜色的光(或者可替代地,例如以专用图案闪烁以使人在光导之间进行识别)。光源620、622、624和光学部件606围绕内支撑结构部614布置。在给定的示例中,内支撑结构是中空管。当具有对准装置的测量仪器被用于测量眼睛的特性时,可选的探头616被配置成朝向用户眼睛弹出。探头616被外支撑结构618部分地覆盖。探头616通过围绕内支撑结构部614布置的可选线圈装置630被弹出/控制/保持。角挡板装置612被布置在光学部件606和光源之间。图6a和图6b的示例的角挡板装置612是角挡板盘。

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修改。用于描述和要求保护本公开的诸如“包括”、“包括”、“并入”、“具有”等表述旨在以非排他的方式来解释,即允许存在未明确描述的项目、部件或元件。提及单数也被解释为涉及复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