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等离子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11879发布日期:2020-05-06 19:40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射频等离子手术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射频等离子手术刀。



背景技术:

射频等离子手术刀能够以超低频率的电能在人体组织中激发血液、粘膜和软组织中的氯化钠分子产生等离子体状态,在40~70℃蛋白质可逆变性的温度范围内打断分子键,将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直接裂解成氧气、二氧化碳或氮气等气体,以“微创”的代价完成对组织的切割、打孔、消融、皱缩和止血等多种功能,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公告号为cn20367724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手术刀,通过在与陶瓷头相连的钢管的侧面开设出水孔,或者将相互套设的管路之间的间隙作为出水孔,使导出的生理盐水与电极装置接触,以利于产生等离子。

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等离子手术刀受临床应用的限制,结构本身就小巧紧凑,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组织残块很容易堵塞出水孔或吸引通道的管口,不利于将组织残块的及时有效地吸引出人体。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射频等离子手术刀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射频等离子手术刀,以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将组织残块及时有效地吸引出人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包括滴注管路、吸引管路、线缆管路以及顺次连接的手柄、手柄连接管和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包括具有中部通孔的绝缘座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座两个端面的发射极和回路极,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还包括导电衔接管;所述导电衔接管设置于所述吸引管路的开口端,并使所述吸引管路的内部与所述绝缘座的中部通孔相通,以作为粉碎电极使用;所述吸引管路的开口端依次贯穿所述手柄和所述手柄连接管,并收容于所述回路极,所述回路极的一端通过所述手柄连接管的开口端延伸至所述手柄的内部,以在所述手柄连接管和所述吸引管路之间形成导液通道;所述滴注管路的滴注端口通过所述手柄的内部与所述导液通道连通;所述线缆管路的一端通过所述手柄分别与所述回路极和所述发射极电连接。

本发明的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吸引管路的开口端依次贯穿所述手柄和所述手柄连接管,并收容于所述回路极,所述回路极的一端通过所述手柄连接管的开口端延伸至所述手柄的内部,有利于在所述手柄连接管和所述吸引管路之间形成导液通道,保证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的正常工作;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还包括导电衔接管,所述导电衔接管设置于所述吸引管路的开口端,并使所述吸引管路的内部与所述绝缘座的中部通孔相通,以用于作为粉碎电极使用,有利于进一步辅助粉碎进入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内部的组织残块,并将粉碎的组织残块及时有效地吸引出人体。

优选的,所述导电衔接管的内径小于所述吸引管路的内径,以增大所述吸引管路的吸力。

优选的,所述手柄连接管的内侧壁与所述回路极的外侧壁不贴合,从而在所述手柄连接管的内侧壁与所述回路极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导液通道,以有利于对所述工作部的裸露部分实现全包覆滴注。

优选的,所述手柄连接管与所述回路极相接触的部位贴合,以在所述回路极的内侧壁与所述吸引管路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导液通道,所述回路极的裸露部分开设有复数个导液通孔,复数个所述导液通孔环绕所述回路极的外侧壁设置,以有利于对所述工作部的裸露部分实现全包覆滴注。

优选的,所述吸引管路的至少一部分为弹性软管,以在吸引的过程中有效减少电极震颤。

优选的,所述导电衔接管主要由耐高温导电材料组成。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发挥粉碎目标组织的功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耐高温导电材料为耐高温金属材料。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耐高温金属材料主要由钼或钨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组成。

优选的,所述线缆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回路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导电衔接管以及所述发射极电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所述发射极在执行切割功能的同时,所述导电衔接管能够对可能吸入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内部的组织碎块发挥粉碎的功能,避免组织碎块堵塞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内部。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压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所述压接管分别电连接所述导电衔接管与所述发射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发射极的内置部分与所述导电衔接管收容于所述回路极的位于所述手柄连接管内的部分。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绝缘管,所述发射极的内置部分和所述导电衔接管收容于所述绝缘管,以使所述发射极的内置部分以及所述导电衔接管均不与所述回路极发生电接触。

优选的,还包括二次粉碎电极,所述二次粉碎电极设置于所述发射极与所述绝缘座的中部通孔之间,以与所述发射极同步工作。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所述发射极在执行切割功能的同时,可能产生的组织碎块能够在进入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内部之前经所述二次粉碎电极进行粉碎,避免组织碎块堵塞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内部。

优选的,所述发射极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的表面开设有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跨所述绝缘座的中部通孔,以与所述绝缘座的中部通孔相对设置,所述镂空区域沿径向方向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绝缘座的中部通孔沿径向方向的面积。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增加吸力,在发挥粉碎组织功能的同时将组织残块及时有效地吸引出人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射频等离子手术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1所示的工作部与手柄连接管之间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的回路极与手柄连接管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工作部与手柄连接管之间的另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所示的固定座沿a1-a2的剖视图;

图4c为图1所示的滴注导管的一部分以及吸引导管的一部分与图4a所示的固定座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的陶瓷座、发射极、导电衔接管与图1所示的吸引导管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纵剖面图;

图5c为本发明的二次粉碎电极与图5a所示的陶瓷座和发射极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线缆在图4a所示的固定座内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单针发射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图5a所示的陶瓷座与图3所示的片状发射极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3所示的片状发射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的片状发射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示的片状发射极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等离子手术刀,包括导液装置、电缆以及顺次连接的手柄、手柄连接管和工作部。

具体的,所述导液装置包括滴注管路和吸引管路,所述工作部包括具有中部通孔的绝缘座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座两个端面的发射极和回路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等离子手术刀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射频等离子手术刀1的滴注管路(图中未标示)包括滴注接头111、滴注调节阀112和滴注导管113,所述滴注接头111用于连接外部的供液装置,通过所述滴注调节阀112调节液体流量,能够向所述滴注导管113中导入生理盐水。具体的,所述滴注导管113固定连接于手柄14,并通过手柄连接管151向工作部16提供所述生理盐水。

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1的吸引管路(图中未标示)包括吸引接头121、吸力调节阀122和吸引导管123。所述吸引接头121用于连接外部的吸引装置,例如负压吸引器,可用于通过所述吸力调节阀122调节吸力的大小。

具体的,所述吸引导管123贯穿所述手柄14以及所述手柄连接管151,以与所述工作部16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工作部16与外部相通,以形成吸引通道。

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1的线缆管路(图中未标示)包括线缆接头131和线缆132,所述线缆接头131用于连接外部的供能装置,以通过所述线缆132向所述工作部16提供射频能量,以使所述工作部16产生电场。

具体的,所述电缆132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14或所述手柄连接管151内。

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1工作的过程中,生理盐水通过所述滴注导管113流向所述工作部16,并滴注至所述工作部16,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等离子体,并作用于目标组织,将所述目标组织切割成块状组织。所述工作部16在生理盐水滴注的过程中对所述目标组织进行切割,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体积较小的碎块状组织,生理盐水接触人体组织后也会成为废液。在所外部的吸引装置的作用下,所述碎块状组织在废液的夹带下进入所述射频等离子手术刀1的内部,并通过所述吸引导管123排出人体。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组织包括扁桃体、腺样体、舌根、软腭、鼻甲和咽喉部肿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导管123的至少一部分为弹性软管,以在吸引所述碎块状组织和所述废液的过程中有效减少电极震颤。

本发明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导管123收容于所述手柄14和所述手柄连接管151内的部分为弹性软管。本发明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导管123为弹性软管。

图2a为图1所示的工作部与手柄连接管之间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回路极与手柄连接管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和图2a,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回路极21、具有中部通孔221的绝缘座22和发射电极组23共同构成了所述工作部16。

参照图2a和图2b,所述回路极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绝缘座22的一端,另一端收容于所述手柄连接管151,使所述回路极21的外侧壁与所述手柄连接管151的内侧壁之间存在空间,以作为导液通道,供生理盐水沿图2a的实心闭合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出所述手柄连接管151,从而对所述工作部16的裸露部分,即所述所述工作部16位于所述手柄连接管151外的部分实现全包覆,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滴注口覆盖面积小且组织碎块封堵造成的生理盐水无法正常流出,从而阻碍手术进行的问题,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所述吸引导管123贯穿所述手柄连接管151以与所述中部通孔221相通,所述发射电极组23工作产生的组织碎块和废液沿图2a的直角箭头所示的方向依次经所述中部通孔221以及所述吸引导管123抽离出人体。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座22为陶瓷座。

图3为图1所示的工作部与手柄连接管之间的另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和图3,所述回路极21、所述绝缘座22以及片状发射极31构成了所述工作部16,所述回路极21的一部分套设于绝缘套管152,所述回路极21的外侧壁与所述手柄连接管151的内侧壁紧密贴合,以增强密封性能。所述回路极21的裸露部分,即位于所述手柄连接管151外的部分开设有若干导液通孔211,生理盐水沿图3的实心闭合箭头所示的方向经所述回路极21的内侧壁与所述吸引导管123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的导液通道从若干所述导液通孔211流出,由于若干所述导液通孔211环绕所述回路极21的外侧壁设置,从而有利于对所述工作部16的裸露部分,即所述工作部16的位于所述手柄连接管151外的部分实现全包覆滴注。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导液通孔211环绕所述回路极21的外侧壁设置且同时沿所述回路极21的轴向方向排列为至少两排。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连接管151为绝缘套管。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包括固定座。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所示的固定座沿a1-a2的剖视图。图4c为图1所示的滴注导管的一部分以及吸引导管的一部分与图4a所示的固定座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4a至图4c,固定座4包括顺次连接的u型部41、对接管42和收容管43。所述对接管42内部开设有滴注对接插口421和位于所述滴注对接插口421下方的吸引对接通道422,以分别供所述滴注导管113的一端固定连接以及供所述吸引导管123贯穿。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陶瓷座、发射极、导电衔接管与图1所示的吸引导管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纵剖面图。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二次粉碎电极与图5a所示的陶瓷座和发射极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5a至图5c,陶瓷座51的一个端面设置有若干发射极52,导电衔接管54设置于所述吸引导管123的开口端与所述陶瓷座51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吸引管路123以及所述陶瓷座51密封连接。所述吸引导管123通过所述导电衔接管54和所述陶瓷座51的通孔511与外部相通。所述通孔511为所述陶瓷座51的中部通孔。

参照图5c,所述陶瓷座51的一个端面并排设置的若干发射极52沿径向方向跨所述陶瓷座51的通孔511设置,其中一个靠近所述陶瓷座51端面边缘的发射极与所述陶瓷座51的通孔511之间还设置有二次粉碎电极55,所述二次粉碎电极55与所述若干发射极52同步工作,以进一步对所述碎块状组织进行切割粉碎,避免所述陶瓷座51的通孔511被堵塞。

更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5b,所述导电衔接管54通过与所述线缆132电连接,能够作为粉碎电极使用,以在所述导电衔接管54内部产生等离子体,对进入所述吸引导管123内的组织碎块和废液进行更进一步的粉碎,避免所述吸引导管123被堵塞并增加其吸引性能。

具体的,所述导电衔接管54主要由耐高温导电材料组成。更具体的,所述耐高温导电材料为耐高温金属材料,所述耐高温金属材料主要由钼或钨组成。

具体的,由于所述碎块状组织由所述陶瓷座51的所述通孔511进入后,容易被堵塞在所述通孔511与所述吸引导管123的开口端之间,因此,设计与所述吸引导管123相接的所述导电衔接管54的内径小于所述吸引导管123的内径,能够有利于增大所述吸引导管123的吸力。

图6为图1所示的线缆在图4a所示的固定座内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图4a、图5c和图6,所述吸引导管123的一端贯穿所述回路极21,所述线缆132延伸至所述u型部41内,且一端分出第一连接线1321和第二连接线1322。所述第一连接线1321与所述回路极21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1322焊接于压接管61,并与若干所述发射极52、所述二次粉碎电极55以及所述导电衔接管54电连接。若干所述发射极52与所述导电衔接管54通过所述压接管61进行短接。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发射极52的内置部分与所述导电衔接管54均收容于所述回路极21。所述若干发射极52的内置部分指所述发射极52的收容于所述手柄连接管151并朝向所述手柄14内延伸的部分。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发射极52的内置部分与所述导电衔接管54还进一步收容于绝缘管中,从而与所述回路极21电绝缘。

参照图2a和图5c,所述发射电极组23和所述若干发射极52均由单针发射极组成。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针发射极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7,单针发射极7为u型针结构,所述单针发射极7的相互平行的第一电极71和第二电极72具有不同的长度,第三电极73的两端均具有弯折结构(图中未标示),以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71和所述第二电极72相连接。

参照图1、图5a和图7,当所述单针发射极7固定连接于所述陶瓷座51的端面,所述第三电极73、所述第一电极71的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电极72的一部分暴露于所述陶瓷座51的端面的外部,以对目标组织进行切割和消融。所述第一电极71贯穿所述陶瓷座51,以与所述线缆132电连接。

具体的,参照图2a、图6和图7,以所述发射电极组23为例,所述发射电极组23由三个所述单针发射极7排列组成,每个所述单针发射极7的所述第三电极73相互平行排列,每个所述单针发射极7的所述第一电极71均短接于所述压接管61,以与所述第二连接线1322电连接。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极包括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的表面开设有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跨所述绝缘座的中部通孔,以与所述绝缘座的中部通孔相对设置,所述镂空区域沿径向方向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绝缘座的中部通孔沿径向方向的面积。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极为图3所示的所述片状发射极31,所述片状发射极31包括所述电极片。

图8a为图5a所示的陶瓷座与图3所示的片状发射极之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b为图3所示的片状发射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3、图8a和图8b,第一蝶形滤片电极811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蝶形滤片电极811的第一长电极814、第一短电极812、第二短电极813以及第三短电极815构成了所述片状发射极31,所述第一蝶形滤片电极811为所述片状发射极31的电极片,所述片状发射极31设置于所述陶瓷座51。所述第一蝶形滤片电极811表面具有沿表面中心线818互为镜像的两个等腰梯形通孔816,沿所述等腰梯形镂空区域816的中心线互为镜像的两个直角三角形通孔817。所述第一长电极814和所述第三短电极815位于所述表面中心线818的一侧,所述第二短电极813和所述第三短电极815位于所述表面中心线818的另一侧。

参照图1、图8a和图8b,所述第一长电极81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短电极812、所述第二短电极813以及所述第三短电极815的长度,以贯穿所述陶瓷座51,并与所述线缆132电连接。所述第一短电极812、所述第二短电极813以及所述第三短电极815固定连接于所述陶瓷座51内,以使所述第一蝶形滤片电极811位于所述陶瓷座51端面的外侧。

参照图6和图8b,所述第一长电极814短接于所述压接管61,以与所述第二连接线1322电连接。

参照图8a和图8b,两个所述等腰梯形通孔816以及四个所述直角三角形通孔817构成了所述第一蝶形滤片电极811的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跨所述陶瓷座51的所述通孔511以相对设置,即所述通孔511的边缘不超过所述镂空区域限定的范围,以加强对所述碎块状组织的吸引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蝶形滤片电极811的镂空区域沿径向方向的面积不小于所述通孔511沿径向方向的面积。

图9为图3所示的片状发射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3和图9,第二蝶形滤片电极91,沿所述第二蝶形滤片电极91的表面中心线设置的第二长电极92,以及沿所述第二长电极92互为镜像设置于所述第二长电极92对侧的第四短电极93和第五短电极94共同构成了所述片状发射极31,所述第二蝶形滤片电极91为所述片状发射极31的电极片。所述第二蝶形滤片电极91表面开设有沿所述第二蝶形滤片电极91的表面中心线对称的山字形通孔95。

参照图1,图8a和图9,当图9所示的所述片状发射极31设置于所述陶瓷座51的端面,所述第二长电极92贯穿所述陶瓷座51的端面,以与所述线缆132电连接,所述第四短电极93和所述第五短电极94固定连接于所述陶瓷座51内,以使所述第二蝶形滤片电极91位于所述陶瓷座51端面的外侧,且所述山字形通孔95跨所述通孔511以相对设置,以加强对所述碎块状组织的吸引作用。

具体的,所述山字形通孔95沿径向方向的面积不小于所述通孔511沿径向方向的面积。

具体的,参照图6和图9,所述第二长电极92短接于所述压接管61,以与所述第二连接线1322电连接。

图10为图3所示的片状发射极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8a、图9和图10,图10所示的所述片状发射极31与图9所示的所述片状发射极31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三蝶形滤片电极101为图10所示的所述片状发射极31的电极片,所述第三蝶形滤片电极101表面开设有沿所述第三蝶形滤片电极101的表面中心线互为镜像的两个卵形通孔102,两个所述卵形通孔102所围成的镂空区域跨所述通孔511以相对设置。

具体的,两个所述卵形通孔102所围成的镂空区域沿径向方向的面积不小于所述通孔511沿径向方向的面积,以加强对所述碎块状组织的吸引作用。

虽然在上文中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但是,应理解,这种修改和变化都属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之内。而且,在此说明的本发明可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并且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或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