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7049发布日期:2020-06-05 22:1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仪。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临床越来越重视对骨科术后关节功能锻炼,cpm(全称continuouspassivemotion,又名关节功能锻炼器、连续被动活动练习器)机,逐渐开始应用。相较于传统的患者自主功能锻炼,cpm机理论上能持续被动地活动患肢关节,模拟人体自然运动,激发机体的复原力,加速关节软骨和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的修复;通过模拟人体自然运动,改善关节及周围组织的营养代谢,加速关节软骨和关节周围肌腱、韧带等组织的损伤修复,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有利于伤口愈合,防止关节粘连僵硬。

随着cpm机的推广使用,cpm机令膝关节被动运动训练的作用也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质疑。国外有很多文献质疑cpm机的作用,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的表现;甚至部分文献称其在无论在3个月、6个月,还是1年都没有实际意义。另据相关报告,使用过程中因操作失误或使用不当,cpm机造成过手术伤口开裂的情况,病人感觉疼痛,同时有手术伤口感染的危险。其中,被动运动训练相对于主动运动训练而言,被动运动训练是指全靠外力来帮助完成运动,主动运动训练是患者在没有辅助情况下完成的一种运动,现提出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仪,能够兼顾主动运动训练与被动运动训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仪,包括床体、坐垫、被动运动机构、主动运动机构、安装座和脚部固定机构,所述床体的一端设有坐垫,床体的另一端设有被动运动机构和主动运动机构,所述被动运动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床体上的第一导轨,两个第一导轨上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滑座,每个第一导轨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座移动的气缸,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导轨,所述主动运动机构上具有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架和第二滑架,所述第一滑架和第二滑架可沿第二导轨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脚部固定机构可通过安装座固定于第一滑座或主动运动机构上。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运动机构上还设有连接架,所述第一滑架和第二滑架通过连接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滑架、第二滑架上均安装有行走滚轮和防偏滚轮,所述第二导轨的上壁设有行走槽,侧壁设有防偏槽,所述行走滚轮可沿行走槽移动,所述防偏滚轮可沿防偏槽移动,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设有限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座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通过两个连接板安装于第一滑座上,或第二固定座通过两个连接板主动运动机构上,所述第三固定座的上方设有用以安装脚部固定机构的第一铰接座、以及限位支撑块。

作为优选,所述脚部固定机构包括小腿支撑架和脚踏板,所述小腿支撑架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座与第一铰接座可转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架内具有放置腿部的容腔,所述小腿支撑架的端部可转动的安装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柱,所述小腿支撑架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柱相适配的弧形槽,所述小腿支撑架上设有多个腿部绑带,所述脚踏板上设有多个脚部绑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滑架的一侧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上设有固定上支板和锁定下支板,所述固定上支板通过紧固件与第一滑架相连,所述床体的两侧对称设有辅助定位座、以及用于存放u形叉架的辅助插孔,所述锁定下支板通过u形叉架与辅助定位座固定相连,所述辅助定位座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u形叉架相适配的第一插孔,所述锁定下支板上设有与u形叉架相适配的第二插孔,所述辅助定位座上还设置有刻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被动运动机构、主动运动机构、安装座和脚部固定机构等的配合,可将脚部固定机构安装在被动运动机构或主动运动机构上,患者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康复训练,适应性强。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可做被动运动训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动运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动运动机构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安装座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安装座固定在被动运动机构上时的右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脚部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可做主动运动训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u形叉架与定位机构配合状态时的部分结构示意;

图9是实施例2安装座固定在主动运动机构上时的右视图;

图10是实施例2中定位机构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一种膝关节康复训练仪,包括床体1、坐垫2、被动运动机构3、主动运动机构4、安装座5和脚部固定机构6,所述床体1的一端设有坐垫2,床体1的另一端设有被动运动机构3和主动运动机构4,所述被动运动机构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床体1上的第一导轨32,两个第一导轨32上分别活动安装有第一滑座31,每个第一导轨32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滑座31移动的气缸,其中,床体1的下方设有与气缸相连的气动控制装置,第一导轨32上具有多个用于控制气缸行程的行程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导轨3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导轨12,所述主动运动机构4上具有呈对称设置的第一滑架41和第二滑架42,所述第一滑架41和第二滑架42可沿第二导轨12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脚部固定机构6可通过安装座5固定于第一滑座31或主动运动机构4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运动机构4上还设有连接架43,所述第一滑架41和第二滑架42通过连接架43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滑架41和第二滑架42之间的最小间距满足在沿第二导轨12运动的过程中,不与第一滑座31发生干涉,所述连接架43下端面的高度满足在沿第二导轨12运动的过程中,不与第一滑座31发生干涉,所述第一滑架41、第二滑架42上均安装有行走滚轮44和防偏滚轮45,所述第二导轨12的上壁设有行走槽,侧壁设有防偏槽,所述行走滚轮44可沿行走槽移动,所述防偏滚轮45可沿防偏槽移动,所述第二导轨12的两端设有限位块120。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5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座51、第二固定座52、第三固定座53,所述第一固定座51通过两个连接板500安装于第一滑座31上,或第二固定座52通过两个连接板500主动运动机构4上,所述第三固定座53的上方设有用以安装脚部固定机构6的第一铰接座54、以及限位支撑块55。所述脚部固定机构6包括小腿支撑架61和脚踏板62,所述小腿支撑架61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座613与第一铰接座54可转动连接,所述小腿支撑架61内具有放置腿部的容腔,所述小腿支撑架61的端部可转动的安装有脚踏板62,所述脚踏板62的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柱622,所述小腿支撑架61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柱622相适配的弧形槽612,所述小腿支撑架61上设有多个腿部绑带611,所述脚踏板62上设有多个脚部绑带621。脚踏板采用可转动连接,提高使用的舒适度,通过绑带进行固定,方便调节操作。

实施例2

参阅图7至图1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设了定位机构7,具体为:所述第一滑架41的一侧设有定位机构7,所述定位机构7上设有固定上支板71和锁定下支板72,所述固定上支板71通过紧固件与第一滑架41相连,所述床体1的两侧对称设有辅助定位座10、以及用于存放u形叉架70的辅助插孔101,所述锁定下支板72通过u形叉架70与辅助定位座10固定相连,所述辅助定位座10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与u形叉架70相适配的第一插孔,所述锁定下支板72上设有与u形叉架70相适配的第二插孔,所述辅助定位座10上还设置有刻度,便于将u形叉架70准确插入插孔中,完成对主动运动机构4的锁定。使用时,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至一定角度后将u形叉架70插入插孔中,对主动运动机构4进行锁定,并且维持一段时间以将软组织牵拉开来,以实现膝关节屈曲训练。

本发明工作过程:

被动运动康复时,安装座5和脚部固定机构6是安装于第一滑座31上的,先将两个小腿及脚部通过绑带分别固定在两个脚部固定机构6上,然后通过控制气缸以带动第一滑座31在第一导轨32上进行移动,从而带脚部固定机构6及患者下肢作屈伸动作的康复训练,通过气缸控制康复运动的幅度和速度。

主动运动康复时,安装座5和脚部固定机构6是安装于主动运动机构4上的,先将小腿及脚通过绑带固定在脚部固定机构6上,然后患者下肢主动作屈伸动作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至一定角度后,可将u形叉架70插入插孔中,对主动运动机构4进行锁定,并且维持一段时间以将软组织牵拉开来,以实现膝关节屈曲训练。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