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度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76809发布日期:2020-05-19 20:51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度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临床术后康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度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桡骨远端骨折作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治疗的选择范围从非手术治疗到手术复位和固定。这些选择包括夹板或石膏固定的闭合复位、外固定、经皮钉内固定以及切开复位固定等方法。经研究显示,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术后腕关节活动度较差。而术后功能的恢复的恢复也与康复锻炼密切相关。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随着手机及智能终端工具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骨折辅助康复智能工具,比如很多研究提高借助app来促进术后的康复,但经我们前期相关的系统评论显示:这些工具的适用人群有限,普及度不高,尤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app的适用性及可行性相对较差。

本研究通过前期循证医学的系统性研究,整合了桡骨远端骨折相关的预后因素及康复标准,并系统性分析了已有的关于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康复工具的研究及应用,旨在发明一种便捷实用的康复测量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度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可视化、可及度高,以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自主的康复效果监测并实现更好地自我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度测量工具,以患侧为右腕为例说明,针对右腕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度测量工具的主体为圆盘,所述圆盘的圆心处转接有箭头基准杆,所述圆盘上12点方向为基准线;所述圆盘上相对基准线逆时针10°-25°的区域为桡偏康复度测量区,相对基准线顺时针15°-35°的区域为尺偏康复度测量区,相对基准线逆时针50°-85°的区域为掌屈康复度测量区,相对基准线顺时针55°-80°的区域为背屈康复度测量区,相对基准线逆时针90°-180°的区域为旋前康复度测量区,相对基准线顺时针160°-180°的区域为旋后康复度测量区。

其中,所述圆盘的圆心处还旋转连接有可移动基准杆,可移动至待测角度的基准杆。

其中,所述桡偏康复度测量区两侧边线分别为相对基准线逆时针10°的桡偏康复最低标准线和相对基准线逆时针25°的桡偏康复基准线;

所述尺偏康复度测量区的两侧边线分别为相对基准线顺时针15°的尺偏康复最低标准线和相对基准线顺时针35°的尺偏康复基准线;

所述掌屈康复度测量区的两侧边线分别为相对基准线逆时针50°的掌屈康复最低标准线和相对基准线逆时针85°的掌屈康复基准线;

所述背屈康复度测量区的两侧边线分别为相对基准线顺时针55°的背屈康复最低标准线和相对基准线顺时针80°的背屈康复基准线;

所述旋前康复度测量区的其中一侧边线为相对基准线180°的旋前康复基准线;

所述旋后康复度测量区的其中一侧边线为相对基准线顺时针160°的旋后基准线。

其中,所述圆盘上对应于旋前康复度测量区和旋后康复度测量区的位置设有圆弧形槽,所述圆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物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桡偏康复度测量、尺偏康复度测量、掌屈康复度测量、背屈康复度测量、旋前康复度测量和旋后康复度测量,其中,

所述桡偏康复度测量方法为:康复度测量工具铺于水平位置,将腕关节的掌侧置于康复度测量工具正中心处,将箭头基准线转动到与基准线对齐,用患侧手往桡侧方向拨动箭头基准杆达极限,通过箭头基准杆停留位置判断桡偏康复度;

所述尺偏康复度测量方法为:康复度测量工具平铺于水平位置,将腕关节的掌侧置于康复度测量工具正中心处,将箭头基准杆转动到与基准线对齐,用患侧手往尺侧方向拨动箭头基准杆达极限,通过箭头基准杆停留位置判断尺偏康复度;

所述掌屈康复度测量方法为:康复度测量工具平铺于水平位置,将箭头基准杆转动到与基准线对齐,将患侧腕垂直于康复度测量工具,同时向手掌侧拨动箭头基准杆,通过箭头基准杆停留位置判断掌屈康复度;

所述背伸康复度测量方法为:康复度测量工具平铺于水平位置,将箭头基准杆转动到与基准线对齐,将患侧手垂直于康复度测量工具,同时向手背一侧拨动箭头基准杆,通过箭头基准杆停留位置判断背伸康复程度;

所述旋前康复度测量方法为:康复度测量工具平铺于水平位置,五指握拳,将拳头垂直于康复度测量工具,正对于旋前基准线,利用大拇指逆时针拨动康复度测量工具中长方形物块,通过物块停留位置判断旋前康复度;

所述旋后康复度测量方法为:康复度测量工具平铺于水平位置,五指握拳,将拳头垂直于康复度测量工具,正对于旋后基准线,利用大拇指顺时针拨动康复度测量工具中长方形物块,通过物块停留位置判断旋后康复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旨在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提供角度测量以及相应地术后康复指导,能够使患者更加方便地获得骨折术后康复信息,减少去医院咨询医生的次数。同时,使患者在骨折康复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自主权,并安全有效地进行自我康复管理。该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度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说明能够提供给患者康复运动相关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同时,患者通过该康复度测量工具可以激发自主学习骨折预后相关知识的欲望,减少患者的忧虑,提高患者康复的信心,增强医患信任度。另外,医生也可借助该康复度测量工具直观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指导意见。

2、本发明将骨折康复相关的角度测量进行了综合地可视化设计,可以让患者直观地测量并了解骨折的康复程度并及时获取对应骨折康复程度的健康指导。与目前常规的骨折app应用相比,此康复度测量工具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可及性。同时,该工具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患者自我操作可以增强患者的主动管理意识,实现更好的自我康复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圆盘;11、桡偏康复度测量区;111、桡偏康复最低标准线;112、桡偏康复基准线;12、尺偏康复度测量区;121、尺偏康复最低标准线;122、尺偏康复基准线;13、掌屈康复度测量区;131、掌屈康复最低标准线;132、掌屈康复基准线;14、背屈康复度测量区;141、背屈康复最低标准线;142、背屈康复基准线;15、旋前康复度测量区;151、旋前康复基准线;16、旋后康复度测量区;161、旋后康复基准线;17、圆弧形槽;2、箭头基准杆;3、物块;4、可移动基准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度测量工具,假定患侧为右腕,针对右腕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度测量工具的主体为圆盘1,所述圆盘1的圆心处转接有箭头基准杆2,所述圆盘1上12点方向为基准线,所述圆盘1上相对基准线逆时针10°-25°的区域为桡偏康复度测量区11,相对基准线顺时针15°-35°的区域为尺偏康复度测量区12,相对基准线逆时针50°-85°的区域为掌屈康复度测量区13,相对基准线顺时针55°-80°的区域为背屈康复度测量区14,相对基准线逆时针90°-180°的区域为旋前康复度测量区15,相对基准线顺时针160°-180°的区域为旋后康复度测量区16。

所述圆盘1上对应于旋前康复度测量区15和旋后康复度测量区16的位置设有圆弧形槽17,所述圆弧形槽17内滑动连接有物块3。

所述圆盘1的圆心处还旋转连接有可移动基准杆4,可移动至待测角度的基准杆。

所述桡偏康复度测量区11两侧边线分别为相对基准线逆时针10°的桡偏康复最低标准线111和相对基准线逆时针25°的桡偏康复基准线112。

所述尺偏康复度测量区12的两侧边线分别为相对基准线顺时针15°的尺偏康复最低标准线121和相对基准线顺时针35°的尺偏康复基准线122。

所述掌屈康复度测量区13的两侧边线分别为相对基准线逆时针50°的掌屈康复最低标准线131和相对基准线逆时针85°的掌屈康复基准线132。

所述背屈康复度测量区14的两侧边线分别为相对基准线顺时针55°的背屈康复最低标准线141和相对基准线顺时针80°的背屈康复基准线142。

所述旋前康复度测量区15的其中一侧边线为相对基准线180°的旋前康复基准线151。

所述旋后康复度测量区16的其中一侧边线为相对基准线顺时针160°的旋后基准线161。

若患侧手为左手,则将康复度测量工具与本实施例的结构对称设计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桡偏康复度测量、尺偏康复度测量、掌屈康复度测量、背屈康复度测量、旋前康复度测量和旋后康复度测量,具体的使用方法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的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度测量工具除了提供角度测量外,还提供术后功能锻炼方法,具体方法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2

骨折分为三个阶段:骨折前期(伤后第1~2周)、骨折中期(伤后3~6周)、骨折后期(6周以上)。针对每一时期相关角度康复的程度,本发明的桡骨远端骨折康复度测量工具的圆盘表面上示出了针对性的相关功能锻炼指导意见,如图2所示。

指导意见的详细内容为:

骨折前期:

1.正确的保护性制动。

2.肩关节、肘关节关节活动度及肌肉力量练习。

3.用力握拳、伸直并张开五指,以锻炼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及锻炼前臂肌肉的主动收缩。

此期需要对老年患者特别强调肩肘关节活动的重要性,在伤后3天即应进行锻炼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旋、环转活动以防止肩手综合症的发生。同时前期需要注意观察指端血运及浅感觉变化。期间需注意绑带的松紧度,及时到医院复查x光片。

骨折中期:

1.在上一时期的基础上,逐渐进行腕关节六个角度的功能锻炼。

2.屈肘90°位且上臂贴近身体进行前臂旋转练习。

3.轻度功能性活动练习:捡毛巾,开启瓶盖等日常活动训练。

此期的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活动度,以免骨折再移位。骨折术后满4周时可解除夹板(儿童3周即可)。

骨折后期:

1.继续肩、肘、腕、手指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及肌肉力量训练。

2.进行腕关节及前臂的渐进性抗阻练习:从抗重力到一定阻力的弹力带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