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笔笔芯及其制备方法与眉笔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79844发布日期:2020-06-20 17:44阅读:1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眉笔笔芯及其制备方法与眉笔。



背景技术:

画眉作为常见且流行的化妆方法,可令女子眉目清晰,容貌秀丽。而其中,作为画眉的重要原料工具,眉笔是供画眉用的美容化妆品。眉笔是由杆状的笔杆和化学调制的黑色油脂形成的笔芯组成,使用方便快捷,适宜于勾勒眉形、描画短羽状眉毛、勾勒眉尾。自从眉笔的问世,即为女子的画眉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化妆工具,而且仍在不断发展。

随着眉笔技术的发展,市场上的眉笔品牌及样式也越来越多,而且品质也越来越参差不齐。好的眉笔取决于其中的眉笔笔芯的好坏,目前市场上的许多眉笔的笔芯都仅能兼顾或主攻其中几大要点,而放弃了其它方面的性能。比如,由于眉笔使用时是用眉笔笔芯直接涂画的,许多眉笔笔芯为兼顾上肤铺展时的粉质均匀度,会将眉笔笔芯做的比较硬,从而导致在画眉时容易感到生硬的划感,并且上色的效果不明显,需要有相当的使用经验才能很好的驾驭使用。

而且,在眉笔的使用过程中,上妆画眉时如出现眉笔笔芯油脂有团聚或分散不均的情况,则会使画眉上妆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由于人体皮肤会出汗及分泌油脂,因此在画眉上妆后需要保证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油的效果,否则会出现掉妆现象并使上妆效果适得其反。然而,现有市场上的眉笔均不能很好的兼顾到这些要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一种眉笔笔芯。该眉笔笔芯上妆时亲肤性佳,且触感柔和细腻、柔软舒适,并且极易推开和延展,显色深,持久度和防水效果好,上妆效果佳。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制备所述眉笔笔芯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所述眉笔笔芯的眉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眉笔笔芯,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硅石3.00-6.00%,氢化植物油3.00-8.00%,角鲨烷5.00-10.00%,巴巴苏籽油4.00-7.00%,赋形剂5.00-13.50%,稳定剂11.00-19.50%,润肤剂26.00-31.00%,颜料21.00-25.00%。

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硅石5.00-6.00%,氢化植物油3.00-5.00%,角鲨烷5.00-7.00%,巴巴苏籽油6.00-7.00%,赋形剂10.00-13.00%,稳定剂13.00-16.00%,润肤剂29.00-30.00%,颜料23.00-25.00%。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包括白蜂蜡、小烛树蜡、石蜡和地蜡中的一种以上。

更优选的,所述稳定剂包含质量比1-4.5:10-15的白蜂蜡和小烛树蜡。

优选的,所述赋形剂包括羊毛脂、巴西棕榈蜡和c10-18脂酸甘油三酯类中的一种以上。

更优选的,所述赋形剂包含质量比3-8:2-5.5的巴西棕榈蜡和c10-18脂酸甘油三酯类。

优选的,所述润肤剂包括辛酸/癸酸三甘油酯。

优选的,所述颜料包括氧化铁黑。

制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眉笔笔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所述润肤剂以及颜料,混合并进行研磨均匀成浆,得到色浆组分,备用;

(2)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所述硅石、氢化植物油、角鲨烷、巴巴苏籽油、稳定剂以及赋形剂,混合,加热至熔化;降温至78-80℃,将所述色浆组分加入;

(3)搅拌均匀,灌入模具中,冷至室温,出模,得到所述眉笔笔芯。

一种眉笔,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眉笔笔芯,由所述眉笔笔芯按照常规眉笔制作方法制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眉笔笔芯由多种天然原料配伍组成,蕴含包括植物角鲨烷以及巴巴苏籽油在内的多种天然组分,使该眉笔笔芯亲肤性佳,上肤不油腻,触感柔和细腻,上肤柔软舒适;并且,上肤时极易推开和延展,从而更易显色,彰显妆容,上妆效果佳。

(2)本发明的眉笔笔芯上妆后不易蹭脱,持久度和防水效果好,能够有效保持妆容,而采用卸妆水容易卸除,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3)本发明的眉笔基于所述的眉笔笔芯,使用方便,使所述眉笔笔芯的使用效果更突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提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并且,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解释说明,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均按照本发明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的常规手段。

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眉笔笔芯,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硅石3.00-6.00%,氢化植物油3.00-8.00%,角鲨烷5.00-10.00%,巴巴苏籽油4.00-7.00%,赋形剂5.00-13.50%,稳定剂11.00-19.50%,润肤剂26.00-31.00%,颜料21.00-25.00%。

其中,本发明的眉笔笔芯中的原料主要为天然来源,其中配伍蕴含了天然的角鲨烷和巴巴苏籽油。角鲨烷为最接近人体皮脂的一种脂类,亲和力强,能够与人类自身的皮脂膜融为一体,有效形成天然保护膜,帮助肌肤与皮脂间的平衡,是肌肤天然软化剂;而且,无色、无味、无毒、化学惰性(非常稳定),赋予产品极好而高贵的手感,用后感非常厚实,滋润而不油腻,对粉体有优良的分散作用。巴巴苏籽油可在皮肤上形成轻薄的保护膜,抵御环境压力,是二甲基硅氧烷的天然替代品,使产品涂抹后不会有油腻感,且增加产品的铺展性。从而,使该眉笔笔芯上妆画眉具有良好的亲肤性,使用触感柔和细腻,使该眉笔笔芯具有极好的上妆使用效果。

并且,在具体的优选实施例中,按占所述眉笔笔芯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稳定剂包含1.00-4.5%白蜂蜡和10.00-15.00%小烛树蜡。

在具体的优选实施例中,按占所述眉笔笔芯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赋形剂包含3.00-8.00%巴西棕榈蜡和2.00-5.50%c10-18脂酸甘油三酯类。

在具体的优选实施例中,润肤剂为辛酸/癸酸三甘油酯。

在具体的优选实施例中,颜料为氧化铁黑。

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制备上述所述的眉笔笔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所述润肤剂以及颜料,混合并进行研磨均匀成浆,得到色浆组分,备用;

(2)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所述硅石、氢化植物油、角鲨烷、巴巴苏籽油、稳定剂以及赋形剂,混合,加热至熔化;降温至78-80℃,将所述色浆组分加入;

(3)搅拌均匀,灌入模具中,冷至室温,出模,得到所述眉笔笔芯。

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眉笔,包括上述所述的眉笔笔芯,具体由所述眉笔笔芯按照常规眉笔制作方法制得。

并且,以下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具体来源如下:

硅石(sunsil130),sunjinchemicalco.ltd(先进化学公司)。

氢化植物油(planteccosmeticwaxa4,大豆蜡a4),crmintemational(法国crm国际公司)。

角鲨烷(natura-tecolivesqualance,橄榄角鲨烷)、巴巴苏籽油(natura-tecorganicbabassuoil),natura-tec.(法国天然科技公司)。

巴西棕榈蜡(oraganiccarnaubat1)、白蜂蜡(beewax421p,白蜂蜡421p)、小烛树蜡(doublerefinedcandelilla,双精炼小烛树蜡102p),kosterkeunen.inc(美国科仕达公司)。

c10-18脂酸甘油三酯类(dubcirem1)、辛酸/癸酸三甘油酯(dubmct5545),stearineriedubois(法国迪博公司)。

氧化铁黑(sunpuroblackironoxidec33-7001),sunchemicals.a。

实施例1

一种眉笔笔芯,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a相:硅石4.00%,氢化植物油8.00%,角鲨烷10.00%,巴巴苏籽油5.00%,巴西棕榈油5.00%,白蜂蜡3.00%,小烛树蜡10.00%,c10-18脂酸甘油三酯类5.00%;

b相:辛酸/癸酸三甘油酯29.00%,氧化铁黑21.00%。

制备上述眉笔,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b相组分原料,混合并进行研磨均匀成浆,备用;

s2、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a相组分原料,混合,加热至熔化;降温至78℃,将研磨成浆的b相组分原料加入;

s3、搅拌均匀,灌入模具中,冷至室温,出模,得到所述眉笔笔芯。

制备的眉笔笔芯,外观呈灰褐色,无断裂,无明显气孔及异色斑点。

耐热:45℃,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耐寒:-10℃,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将上述制备的眉笔笔芯按常规的眉笔加工制取方法,制成眉笔,并作为测试备用。

实施例2

一种眉笔笔芯,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a相:硅石5.00%,氢化植物油3.00%,角鲨烷5.00%,巴巴苏籽油7.00%,巴西棕榈油6.00%,白蜂蜡2.00%,小烛树蜡13.00%,c10-18脂酸甘油三酯类5.00%;

b相:辛酸/癸酸三甘油酯29.00%,氧化铁黑25.00%。

制备上述眉笔笔芯,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b相组分原料,混合并进行研磨均匀成浆,备用;

s2、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a相组分原料,混合,加热至熔化;降温至80℃,将研磨成浆的b相组分原料加入;

s3、搅拌均匀,灌入模具中,冷至室温,出模,得到所述眉笔笔芯。

制备的眉笔笔芯,外观呈灰褐色,无断裂,无明显气孔及异色斑点。

耐热:45℃,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耐寒:-10℃,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将上述制备的眉笔笔芯按常规的眉笔加工制取方法,制成眉笔,并作为测试备用。

实施例3

一种眉笔笔芯,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a相:硅石4.00%,氢化植物油7.00%,角鲨烷6.00%,巴巴苏籽油4.00%,巴西棕榈油3.00%,白蜂蜡4.50%,小烛树蜡15.00%,c10-18脂酸甘油三酯类5.50%;

b相:辛酸/癸酸三甘油酯26.00%,氧化铁黑25.00%。

制备上述眉笔笔芯,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b相组分原料,混合并进行研磨均匀成浆,备用;

s2、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a相组分原料,混合,加热至熔化;降温至80℃,将研磨成浆的b相组分原料加入;

s3、搅拌均匀,灌入模具中,冷至室温,出模,得到所述眉笔笔芯。

制备的眉笔笔芯,外观呈灰褐色,无断裂,无明显气孔及异色斑点。

耐热:45℃,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耐寒:-10℃,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将上述制备的眉笔笔芯按常规的眉笔加工制取方法,制成眉笔,并作为测试备用。

实施例4

一种眉笔笔芯,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a相:硅石3.00%,氢化植物油6.00%,角鲨烷8.00%,巴巴苏籽油5.00%,巴西棕榈油8.00%,白蜂蜡3.00%,小烛树蜡12.00%,c10-18脂酸甘油三酯类2.00%;

b相:辛酸/癸酸三甘油酯29.00%,氧化铁黑23.00%。

制备上述眉笔笔芯,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b相组分原料,混合并进行研磨均匀成浆,备用;

s2、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a相组分原料,混合,加热至熔化;降温至78℃,将研磨成浆的b相组分原料加入;

s3、搅拌均匀,灌入模具中,冷至室温,出模,得到所述眉笔笔芯。

制备的眉笔笔芯,外观呈灰褐色,无断裂,无明显气孔及异色斑点。

耐热:45℃,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耐寒:-10℃,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将制备的眉笔笔芯按常规的眉笔加工制取方法,制成眉笔,并作为测试备用。

实施例5

一种眉笔笔芯,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a相:硅石6.00%,氢化植物油6.00%,角鲨烷5.00%,巴巴苏籽油7.00%,巴西棕榈油6.00%,白蜂蜡1.00%,小烛树蜡13.00%,c10-18脂酸甘油三酯类3.00%;

b相:辛酸/癸酸三甘油酯31.00%,氧化铁黑22.00%。

制备上述眉笔笔芯,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b相组分原料,混合并进行研磨均匀成浆,备用;

s2、按所述重量百分比,称量a相组分原料,混合,加热至熔化;降温至80℃,将研磨成浆的b相组分原料加入;

s3、搅拌均匀,灌入模具中,冷至室温,出模,得到所述眉笔笔芯。

制备的眉笔笔芯,外观呈灰褐色,无断裂,无明显气孔及异色斑点。

耐热:45℃,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耐寒:-10℃,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将上述制备的眉笔笔芯按常规的眉笔加工制取方法,制成眉笔,并作为测试备用。

对比例1

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在于,该对比例的眉笔笔芯中未添加角鲨烷。

具体的,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a相:硅石5.00%,氢化植物油5.00%,巴巴苏籽油7.00%,巴西棕榈油8.00%,白蜂蜡3.00%,小烛树蜡13.00%,c10-18脂酸甘油三酯类5.00%;

b相:辛酸/癸酸三甘油酯29.00%,氧化铁黑25.00%。

参照实施例2方法制备的眉笔笔芯外观呈灰褐色,无断裂,无明显气孔及异色斑点。

耐热:45℃,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耐寒:-10℃,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将上述的眉笔笔芯按常规的眉笔加工制取方法,制成眉笔,并作为测试备用。

对比例2

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在于,该对比例的眉笔笔芯中未添加巴巴苏籽油。

具体的,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a相:硅石5.00%,氢化植物油7.00%,角鲨烷5.00%,巴西棕榈油7.00%,白蜂蜡3.00%,小烛树蜡14.00%,c10-18脂酸甘油三酯类5.00%;

b相:辛酸/癸酸三甘油酯29.00%,氧化铁黑25.00%。

参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的眉笔笔芯外观呈灰褐色,无断裂,无明显气孔及异色斑点。

耐热:45℃,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耐寒:-10℃,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将上述的眉笔笔芯按常规的眉笔加工制取方法,制成眉笔,并作为测试备用。

对比例3

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在于,该对比例的眉笔笔芯中未添加角鲨烷和巴巴苏籽油。

具体的,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a相:硅石5.00%,氢化植物油8.00%,巴西棕榈油8.00%,白蜂蜡4.00%,小烛树蜡15.00%,c10-18脂酸甘油三酯类5.00%;

b相:辛酸/癸酸三甘油酯30.00%,氧化铁黑25.00%。

参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备的眉笔笔芯外观呈灰褐色,无断裂,无明显气孔及异色斑点。

耐热:45℃,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耐寒:-10℃,24小时,恢复至室温后无明显性状变化,可正常使用。

将上述的眉笔笔芯按常规的眉笔加工制取方法,制成眉笔,并作为测试备用。

对比例4

市售眉笔(植村秀砍刀眉笔)。

1、有毒物质及微生物检测

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制备的眉笔笔芯依据表1和表2的检验方法检测相关指标,结果均符合相关指标要求。

表1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制备的眉笔笔芯有毒物质限量检测指标及检测结果

表2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制备的眉笔笔芯微生物指标及检测结果

2、使用效果测试

(1)对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眉笔进行上肤测试。

测试方法:取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眉笔,在干燥且没有涂过粉底的小手臂皮肤上用同等力度直接涂画。对上肤后的显色度以及粉质均匀度进行观测,同时由测试者描述上肤质地柔软度及上肤感觉,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眉笔的显色度、粉质均匀度、质地柔软度及上肤感

由表3的结果可知,实施例1-5的眉笔上肤显色深、粉质均匀且易铺展,而且上肤触感良好、亲肤、质地柔软细腻,表明本发明的眉笔笔芯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2)持久度测试

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眉笔上肤后,直接用手指向同一侧蹭过3次,进行观察,并进行评分(持久度效果采用评分制,10分满分),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眉笔上肤持久度测试结果

由表4的测试结果可知,实施例1-5的眉笔的上妆持久度高,能有效保持妆容。

(3)防水测试

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眉笔上肤后,过30s后喷水,用手指向同一侧蹭过3次,进行观察,并进行评分(防水效果采用评分制,10分满分),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眉笔上肤防水测试结果

由表5的测试结果可知,实施例1-5的眉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可有效防止上妆后的遇水轻易掉妆。

(4)防油测试

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眉笔上肤后,过30s后,对应于每一测试样品倒2滴油,用手指向同一侧蹭过3次,进行观察,并进行评分(防油效果采用评分制,10分满分),结果如表6所示。

表6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眉笔上肤防油测试结果

由表6的测试结果可知,实施例1-5的眉笔具有相当的防油性能,可有效防止上妆后的遇油轻易掉妆,有效保持妆容,减少补妆次数。

(5)卸妆测试

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眉笔上肤后,过30s后,对应于每一测试样品分别用卸妆水擦2次,观察留下的眉笔痕迹,并进行评分(卸妆效果采用评分制,10分满分),结果如表7所示。

表7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眉笔上肤卸妆测试结果

由表7的测试结果可知,采用卸妆水进行卸妆时,实施例1-5的眉笔上妆后的妆容均容易卸除,防止了卸妆难而对皮肤、眉毛造成的损伤,使用更方便。

(6)上妆效果测试

招募9名眉毛长势相似的女性志愿者,试用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眉笔进行画眉,对画眉效果进行观察,并进行评分(上妆效果采用评分制,10分满分),结果如表8所示。

表8实施例1-5和对比例1-4的眉笔上妆测试结果

由表8的测试结果可知,实施例1-5的眉笔上妆后,能使眉毛更有立体感,上妆效果明显,可使眉目更清晰,容貌秀丽。

综上的测试结果可知,实施例1-5的眉笔上妆后不易蹭脱,而且持久度和防水防油效果好,能够有效保持妆容,而采用卸妆水容易卸除,表明本发明的眉笔笔芯实际使用效果极佳。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优实施例,仅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实质及原理下所做的变更、组合、删除、替换或修改等均将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