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流量吸氧装置用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5008发布日期:2020-06-16 21:11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流量吸氧装置用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流量吸氧装置用吸氧管。



背景技术:

高流量吸氧是指在常压下,通过佩戴专用吸氧面罩进行吸氧治疗的方法。相对于普通吸氧面罩吸氧而言,高流量因气体吸入管道与排除管道相互独立,故面罩内的氧气浓度要高得多。而高流量吸氧与高压氧相比,虽血液氧容量不及后者,但因高流量吸氧不进入高压仓,治疗上更方便、安全。

高流量吸氧装置因有强大的湿化和供氧功能,广泛应用于医院各个科室,适用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如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间质纤维化终末期等多种状况。

但是,现有的高流量吸氧装置的吸氧管,大多一端与高流量吸氧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吸氧面罩连接,经鼻腔实现高流量吸氧。吸氧面罩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吸氧面罩与吸氧管连接处密封性不好,不具备流量监测装置,且佩戴不方便,费时费力。

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而言,撤离呼吸机后,无法经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进行高流量吸氧,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吸氧管,尤其是专门适用于高流量吸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鼻腔吸氧与气管吸氧双重模式,功能齐全,具有流量监测装置,具有双层密封装置,密封性好,吸氧效率高的一种高流量吸氧装置用吸氧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流量吸氧装置用吸氧管,包括管本体,所述管本体起始端与高流量吸氧装置连接,所述管本体末端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通过密封装置与转接头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内部连接装置和外部连接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内部密封装置和外部密封装置,所述内部连接装置与所述内部密封装置配合置于所述转接头内部,所述外部连接装置与所述外部密封装置配合置于所述转接头端面,所述转接头包括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末端设有气管吸管,用以实现患者气管吸氧,所述第二转接头末端设有鼻腔吸管,用以实现患者鼻腔吸氧。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头为圆柱体,所述转接头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管本体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气管吸管或所述鼻腔吸管连通,所述转接头内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内部密封装置置于所述气体通道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部密封装置由进气口方向至出气口方向依次包括密封卡簧、卡扣垫圈和密封圈,所述转接头内设有空腔,用以放置所述内部密封装置,所述空腔直径均大于所述进气口直径与所述出气口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为圆柱体,所述密封圈中间部位设有密封圈透孔,所述密封圈直径与所述空腔直径相同,所述密封圈透孔直径与所述气体通道直径相同,所述卡扣垫圈为圆柱体,所述卡扣垫圈中间部位设有垫圈透孔,所述垫圈透孔形状与所述内部连接装置形状相同,用以放置所述内部连接装置,所述卡扣垫圈直径与所述空腔直径相同,所述垫圈透孔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气体通道直径,所述密封卡簧为圆环状,用以固定所述内部连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垫圈透孔形状为圆锥台状,所述垫圈透孔小圆面与所述密封圈接触,所述垫圈透孔大圆面与所述密封卡簧接触,所述内部连接装置为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套在所述管本体上,所述连接环靠近所述管本体末端处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呈圆锥台状,所述卡扣锥度与所述垫圈透孔锥度相同,所述连接环远离所述管本体末端处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环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密封装置为密封凹槽,所述密封凹槽置于所述转接头端面,所述密封凹槽呈环状分布在所述进气口端,所述外部连接装置为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置于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卡扣端,当所述卡扣置于所述垫圈透孔内时,所述环状凸台置于所述密封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处设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管本体末端通过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出气口处连接气管吸管一端,所述气管吸管另一端为圆弧状,所述气管吸管侧面设有多个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管本体末端通过第二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头,所述第二转接头出气口处连接鼻腔吸管进气端,所述鼻腔吸管还包括两个出气端,所述进气端和两个所述出气端呈y字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接头外圆柱面上设有吸盘,所述吸盘与所述鼻腔吸管平行设置,所述吸盘固定到患者人中穴,两个所述出气端置于患者两鼻孔内。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气管吸管和鼻腔吸管分别设置在两组转接头上,通过转接头与管本体的连接,实现吸氧方式的转换,当气管吸管所在的转接头与管本体连接时,加温加湿后的空气氧气混合气,经过气管吸管进入患者体内的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为患者提供氧疗。当鼻腔吸管所在的转接头与管本体连接时,患者通过鼻腔获得氧气,实现了气管吸氧和鼻腔吸氧双重模式,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2、本发明通过转接头将气管吸管或鼻腔吸管的中轴线与管本体的中轴线重合,避免氧气在流动过程中形成涡流,导致进入患者肺内的气流流速降低。将气管吸管的直径尺寸设计为小于或等于患者体内的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内直径的二分之一,可有效降低对呼气量的影响。

3、本发明通过内部连接装置与内部密封装置配合,通过外部连接装置与外部密封装置配合,实现转接头与管本体的双重密封,密封效果好,避免供氧过程中,氧气外泄,造成的资源浪费,导致医疗成本的增加。

4、本发明通过连接片在管本体末端连接转接头,操作方便。当使用气管吸管或鼻腔吸管时,安装上对应转接头即可,转接头通过连接片与管本体连接,避免丢失,一体包装,便携性强,使用效果好。

5、本发明通过在转接头出气口处设置压力传感器,当氧气流经出口处时会产生振动,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震动情况,从而实现氧气流量的监测,监测精度高,便于监测患者吸氧情况。

6、本发明将鼻腔吸管的两个出气端放入患者鼻孔内后,通过吸盘与患者人中穴固定,避免鼻腔吸管脱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面罩穿戴,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接头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管本体与转接头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管本体与转接头结合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管本体与气管吸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管本体与鼻腔吸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图。

图中:

1、第一转接头2、气管吸管3、管本体

4、管本体起始端5、高流量吸氧装置6、鼻腔吸管

7、吸盘8、第二转接头9、第二连接片

10、管本体末端11、内部连接装置12、外部连接装置

13、第一连接片14、转接头15、内部密封装置

16、外部密封装置17、出气口18、空腔

19、气体通道20、进气口21、密封圈

22、卡扣垫圈23、密封卡簧24、垫圈透孔

25、密封圈透孔26、卡扣27、连接环

28、限位板29、压力传感器30、气孔

31、进气端32、出气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高流量吸氧装置用吸氧管,包括管本体3,管本体起始端4与高流量吸氧装置5连接,管本体末端10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通过密封装置与转接头14连接。连接装置包括内部连接装置11和外部连接装置12,密封装置包括内部密封装置15和外部密封装置16,内部连接装置11与内部密封装置15配合置于转接头14内部,外部连接装置12与外部密封装置16配合置于转接头14端面。转接头14包括第一转接头1和第二转接头8,第一转接头1末端设有气管吸管2,用以实现患者气管吸氧,第二转接头8末端设有鼻腔吸管6,用以实现患者鼻腔吸氧。

本实施例将气管吸管2和鼻腔吸管6分别设置在两组转接头14上,通过转接头14与管本体3的连接,实现吸氧方式的转换。当气管吸管2所在的转接头14与管本体3连接时,加温加湿后的空气氧气混合气,经过气管吸管2进入患者体内的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为患者提供氧疗。当鼻腔吸管6所在的转接头14与管本体3连接时,患者通过鼻腔获得氧气,实现了气管吸氧和鼻腔吸氧双重模式,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具体的,如图2所示,转接头14为圆柱体,转接头14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20和出气口17,进气口20与管本体3连通,出气口17与气管吸管2或鼻腔吸管6连通。转接头14内设有气体通道19,气体通道19分别与进气口20和出气口17连通,转接头14内设有空腔18,用以放置内部密封装置15,空腔18置于气体通道19外表面,空腔18直径均大于进气口20直径与出气口17直径。

本实施例通过内部连接装置11与内部密封装置15配合,通过外部连接装置12与外部密封装置16配合,实现转接头14与管本体3的双重密封,密封效果好,避免供氧过程中,氧气外泄,造成的资源浪费,导致医疗成本的增加。

具体的,如图3、图4所示,内部密封装置15由进气口20方向至出气口17方向依次包括密封卡簧23、卡扣垫圈22和密封圈21。密封圈21为圆柱体,密封圈21中间部位设有密封圈透孔25,密封圈21直径与空腔18直径相同,密封圈透孔25直径与气体通道19直径相同。卡扣垫圈22为圆柱体,卡扣垫圈22中间部位设有垫圈透孔24,垫圈透孔24形状与内部连接装置11形状相同,用以放置内部连接装置11,卡扣垫圈22直径与空腔18直径相同,垫圈透孔24直径大于或等于气体通道19直径。密封卡簧23为圆环状,用以固定内部连接装置11。

优选的,垫圈透孔24形状为圆锥台状,垫圈透孔24小圆面与密封圈21接触,垫圈透孔24大圆面与密封卡簧23接触。内部连接装置11为连接环27,连接环27套在管本体3上,连接环27靠近管本体末端10处设有卡扣26,卡扣26呈圆锥台状,卡扣26锥度与垫圈透24孔锥度相同。连接环27远离管本体末端10处设有限位板28,限位板28直径大于连接环27外径。

外部密封装置16为密封凹槽,密封凹槽置于转接头14端面,密封凹槽呈环状分布在进气口20端,外部连接装置12为环状凸台,环状凸台置于限位板28靠近卡扣26端,当卡扣26置于垫圈透孔24内时,环状凸台置于密封凹槽内,如图4所示。

优选的,转接头14出气口17处设有压力传感器29,当氧气流经出口处时会产生振动,通过压力传感器29感应震动情况,从而实现氧气流量的监测,监测精度高,便于监测患者吸氧情况。

本实施例通过连接片在管本体末端10连接转接头14,操作方便。当使用气管吸管2或鼻腔吸管6时,安装上对应转接头14即可,转接头14通过连接片与管本体3连接,避免丢失,一体包装,便携性强,使用效果好。

具体的,如图5所示,管本体末端10通过第一连接片13连接第一转接头1,第一转接头1出气口17处连接气管吸管2一端,气管吸管2另一端为圆弧状,气管吸管2侧面设有多个气孔30。第一转接头1将气管吸管2的中轴线与管本体3的中轴线重合,避免氧气在流动过程中形成涡流,导致进入患者肺内的气流流速降低。将气管吸管2的直径尺寸设计为小于或等于患者体内的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内直径的二分之一,可有效降低对呼气量的影响。

如图6所示,管本体末端10通过第二连接片9连接第二转接头8,第二转接头8出气口17处连接鼻腔吸管6进气端31,鼻腔吸管6还包括两个出气端32,进气端31和两个出气端32呈y字形设置。第二转接头8外圆柱面上设有吸盘7,吸盘7与鼻腔吸管6平行设置,吸盘7固定到患者人中穴,两个出气端32置于患者两鼻孔内。

本实施例将鼻腔吸管6的两个出气端32放入患者鼻孔内后,通过吸盘7与患者人中穴固定,避免鼻腔吸管6脱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面罩穿戴,省时省力。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当患者需要通过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进行吸氧时,弯折第一连接片13,将第一转接头1与管本体末端10连接,将气管吸管2置于患者体内的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将管本体起始端4与高流量吸氧装置5连接后,加温加湿后的空气氧气混合气,经过管本体3,进入气管导管或气管起开套管,为患者提供氧疗。

当患者需要通过鼻腔进行吸氧时,弯折第二连接片9,将第二转接头8与管本体末端10连接,将吸盘7固定到患者人中穴,将鼻腔吸管6两端的出气端32放入患者鼻孔内,将管本体起始端4与高流量吸氧装置5连接后,加温加湿后的空气氧气混合气,经过管本体3,进入患者鼻腔,为患者提供氧疗。

转接头14与管本体3连接时,将管本体末端10送入转接头空腔18内,直至卡扣26与卡扣垫圈22配合,通过密封卡簧23固定,将卡扣26固定在垫圈透孔24内。此时,限位板28与转接头14端面接触,环状凸台置于密封凹槽内。环状凸台为橡胶材质,密封性好。

加温加湿后的空气氧气混合气经转接头流入出气口17时会产生振动,本实施例选择将压力传感器29用作采集系统的敏感元件。数据采集的电路图如图7所示,a/d转换电路采用常用的芯片adc0809,芯片adc0809为控制器,压力传感器29的输出端接到adc0809的in0。由图7可知adc0809的通道选择地址a,b,c分别由89c51的p0.0~p0.2经地址锁存器74ls373输出提供。当p2.7=0时,与写信号wr共同选通adc0809。图7中ale信号与st信号连在一起,在wr信号的前沿写入地址信号,在其后沿启动转换。例如,当输出地址为7ff8h即可选通通道in0,实现对压力传感器29输出的模拟量进行转换。图7中adc0809的转换结束状态信号eoc接到89c51的int1引脚,当a/d转换完成后,eoc变为高电平,表示转换结束,产生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将转换好的数据送到指定的存储单元。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气管吸管和鼻腔吸管分别设置在两组转接头上,通过转接头与管本体的连接,实现吸氧方式的转换,当气管吸管所在的转接头与管本体连接时,加温加湿后的空气氧气混合气,经过气管吸管进入患者体内的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为患者提供氧疗。当鼻腔吸管所在的转接头与管本体连接时,患者通过鼻腔获得氧气,实现了气管吸氧和鼻腔吸氧双重模式,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2、本发明通过转接头将气管吸管或鼻腔吸管的中轴线与管本体的中轴线重合,避免氧气在流动过程中形成涡流,导致进入患者肺内的气流流速降低。将气管吸管的直径尺寸设计为小于或等于患者体内的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内直径的二分之一,可有效降低对呼气量的影响。

3、本发明通过内部连接装置与内部密封装置配合,通过外部连接装置与外部密封装置配合,实现转接头与管本体的双重密封,密封效果好,避免供氧过程中,氧气外泄,造成的资源浪费,导致医疗成本的增加。

4、本发明通过连接片在管本体末端连接转接头,操作方便。当使用气管吸管或鼻腔吸管时,安装上对应转接头即可,转接头通过连接片与管本体连接,避免丢失,一体包装,便携性强,使用效果好。

5、本发明通过在转接头出气口处设置压力传感器,当氧气流经出口处时会产生振动,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震动情况,从而实现氧气流量的监测,监测精度高,便于监测患者吸氧情况。

6、本发明将鼻腔吸管的两个出气端放入患者鼻孔内后,通过吸盘与患者人中穴固定,避免鼻腔吸管脱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面罩穿戴,省时省力。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