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辟邪防疫的民族药组合物

文档序号:26669885发布日期:2021-09-17 22:17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1.本技术涉及一种民族药组合物,尤其是涉及一种辟邪防疫的民族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2.空气是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媒介,中医很早就认识到疾病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传染。如《温疫论
·
原病》云:“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
……
邪自口鼻而入”。即疫病多从口鼻而入。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用芳香药物预防疾病的经验。如《本草纲目》中记载有:“苍术山岚瘴气,温疾恶气,弧灾。烧烟熏,去鬼邪”;又有如《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端午节时,人们“采艾以为人形,悬于门户上,以禳毒气”;以及《帝京岁时纪胜》中说“五月五日,细切蒲根,拌以雄黄曝以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洒床间帐,以避毒虫,是日,多采诸药品蓄之”。这些均是因为芳香药物有避秽化浊作用,“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芳香中药可借其芳香之气,鼓舞人体正气,辟除秽浊、疫疠之气以达到消毒的目的。研究发现挥发油多属于小分子物质,在空气中特别活跃,扩散力很强,可直接作用于蛋白质上的氨基、巯基等部位,使微生物新陈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同时可以分解空气中氨(n3h)和硫化氢(h2s)等臭气成分,并可调节人体上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进而达到消毒兼清新空气的作用。中医药对付传染病有上千年的历史,内外合治。防疫随身贴,内含芳香中药挥发油,绿色环保、低毒高效,简单方便,具有天然、无毒、气味芳香、安全,适合在人员密度大、易污染的环境中应用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研究价值及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辟邪防疫的民族药组合物,其原料药包括:云香草、野拔子、凤尾茶、山奈、樟木子、草果。
4.进一步的,组合物还可以包括鹅不食草、臭灵丹、石菖蒲、艾叶。
5.本发明的民族药组合物具有芳香辟秽、扶正驱邪、化湿醒脾、解郁开窍的功效。本方来源于云南民间,是云南民族中药运用于临床的体现,临床运用观察发现其具有改善焦虑脑电波,改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促进胃肠功能的作用。
6.现代药理研究此方水煎液及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活性。该方水煎剂及挥发油对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茵、绿脓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福氏志贺菌抑菌、白色念株菌等细菌及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7.各原料药的来源如下:
8.(1)芸香草:
9.芸香草芳香、味辛,微苦,性温,具有解表,利湿,止咳平喘的功效。《云南中草药》:“清暑透表,利湿和胃。主治伤暑,夏月感冒,淋症。”10.芸香草其全草含挥发油,可用于杀虫和消毒剂,常用作皂用和化妆品用香精[1]。研究发现芸香草含酸性皂甙类物质、鞣质、黏液质、酚性物质等,其挥发油中的芸香油和胡椒酮,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十余种细菌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2]。芸香草
多酚以极性酚为主,极性酚显著高于弱极性酚含量。芸香草提取物对dp-ph
·
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力的大小也与溶剂极性密切相关,总的来说,极性越强的多酚,其抗氧化活性也越强[3]。
[0011]
[1]程必强,许勇,喻学俭,丁靖垲,.六种香茅属植物资源及精油成分[j].香料香精化妆品,1994(3):6-10.
[0012]
[2]傅维康.黄蘖、芸香草和中国古代文化[j].医古文知识,2004,21(2):8-9.
[0013]
[3]木妮热
·
依布拉音,尤努斯江
·
吐拉洪,杨艳梅,尚月梅.芸香草不同极性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3):7738-7740.
[0014]
(2)野拔子:
[0015]
野拔子具有解表退热,化湿和中。《全国中草药汇编》:“疏风解表,利湿。主治感冒,头痛,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0016]
野拔子含芳香油,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化积功效,主治烂疮、伤风感冒、消化不良、腹痛腹胀等[1]。研究发现其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杀菌作用[2]。研究发现野拔子不同方式提取液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均有抗菌作用。发现野拔子水提取液对104~105cfu/ml菌量的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乙醇提取液对104~105cfu/ml菌量的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但对绿脓杆菌和沙门氏菌作用较弱[3]。黄彬弟等[4]将野巴子精油做抑制菌类生长发育实验,结果表明野巴子精油对细菌和真菌是不多见的防除剂。
[0017]
[1]云南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0018]
[2]赵勇,李庆春,赵焱,陈业高.野拔子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144-1146.
[0019]
[3]蒋桂华,杨莎,兰志琼,等.野巴子不同提取液体外抗菌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01):178-179.
[0020]
[4]黄彬弟,郑尚珍,沈序维.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研究细皱香薷精油化学成分[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4,30(1):34.
[0021]
(3)凤尾茶
[0022]
凤尾茶,为唇形科香薷属半灌木状多年生矮小草本植物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neri van’t.)的干燥全草。目前凤尾茶主要分布在云南、甘肃、贵州、青海等地,生于海拔1200—3000m的山坡、路旁草丛中或灌木下。凤尾茶是一种在我国滇南地区民间流传已久的古茶,滇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将其嫩尖和叶作为日常茶饮,在该地区应用广泛且有不同的别称:如野山茶、小山茶、东紫苏、铁线夏枯草(云南昆明)、小香茶、小松毛茶、锈山茶(云南曲靖)、云松茶、牙刷草(云南玉溪)、鸭子草(云南双柏)、土茶(云南贡山)等。凤尾茶性平、味辛,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三萜、挥发油等。具发散解表、理气和胃等功效。主治外感风寒,感冒发热,头痛身痛,咽喉痛,虚火牙痛,消化不良,肚泻,目痛,急性结膜炎,尿闭及肝炎等症。
[0023]
(4)山奈
[0024]
山奈,别名:冷水丹、高脚细辛、狗肉香,拉丁文名:saruma henryi oliv.马兜铃科、山奈属多年生直立草本,被灰棕色短柔毛,根状茎粗壮,有多数细长须根。叶心形,顶端
短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和边缘均被柔毛;雄蕊与花柱近等高,花药长圆形,药隔不伸出;心皮大部离生,花柱不明显,柱头细小,着生于心皮腹缝线上。蒴果蓇葖状,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性味:味甘淡微苦辛,气香,性平,无毒。
[0025]
功效:内服消风散气解暑,利尿通淋去积。入小肠膀胱经。外治痈肿疔疖等。
[0026]
主治:沙石淋,小便不利,尿血,风湿水肿,伤风头痛,风嗽,胃痛,久积疾痛。
[0027]
(5)樟木子:
[0028]
樟木子具有祛风散寒,温胃和中,理气止痛之功效。《香港中草药》:“祛风散寒,温中健胃。治胃腹冷痛,食滞,腹胀,胃肠炎。”[0029]
樟木子现代药理作用具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温和的刺激及防腐作用[1]。
[0030]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0031]
(6)鹅不食草
[0032]
别名鸡肠草、鹅不食、石胡荽、野园荽、地芫荽、满天星、沙飞草、地胡椒、山胡椒、大救驾、三节剑、连地稗、球子草等。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肺、肝经,功效:祛风通窃、解毒消肿。主治:感冒、头痛、鼻渊、鼻息肉、咳嗽、喉痹、耳聋、目赤翳膜、疟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毒、疥癣。
[0033]
(7)臭灵丹
[0034]
臭灵丹又名鹿耳林或大黑药,菊科六棱菊属植物臭灵丹laggera pterodonta(dc.)benth.,以根或全草入药。
[0035]
《滇南本草》:治风热积毒,痈疽,疮疔,疥癞,血风癣疮。
[0036]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肿拔脓。治咽喉炎,口腔炎,支气管炎,疟疾,跌打损伤,烫烧伤,疮疔肿毒,蛇咬伤,疗毒。
[0037]
《云南中草药》: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口腔炎,防治流感。
[0038]
(8)石菖蒲:
[0039]
石菖蒲,具有芳香辟秽、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和胃之功效。
[0040]
《本草纲目》:“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痫,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疽。捣叶服,解巴豆,大戟毒。”[0041]
研究发现挥发油是石菖蒲的主要有效部位[1]。石菖蒲与水为1:7的比例,提取7h,挥发油得率高,累计得率这95%以上。抑菌试验表明石昌蒲挥发油对表皮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以及福氏志贺菌抑菌作用最强[2]。石菖蒲微波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茵、铜绿假单胞菌抗菌作用较为明显。其次对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宋内志贺菌、表皮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不动杆菌、福氏志贺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对絮状表皮癣菌、黑色毛癣菌、白色念株菌等十余种真菌和结核杆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
[0042]
[1]吴启端,吴清和.石菖蒲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17(6):477-480.
[0043]
[2]郑韵芳,余阿妹,许诗仪,等.石菖蒲挥发油体外抗菌活性及抗炎作用研究[j].海峡药学,2015,027(010):260-263.
[0044]
[3]邱腾颖,郑韵芳,杨宏芳,等.石菖蒲微波水提液体外抗菌作用研究[j].海峡药
100g、艾叶10-100g。
[0062]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辟邪防疫的民族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云香草40-80g、野拔子40-200g、凤尾茶20-100g、山奈5-30g、樟木子20-100g。
[0063]
进一步的,该民族药组合物中,还可以添加鹅不食草10-60g、臭灵丹10-60g、石菖蒲10-60g、艾叶10-60g。
[0064]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辟邪防疫的民族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云香草40g、野拔子40g、凤尾茶20g、山奈5g、樟木子20g。
[0065]
进一步的,该民族药组合物中,还可以添加鹅不食草10g、臭灵丹10g、石菖蒲10g、艾叶10g。
[0066]
将所述的民族药组合物通过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
[0067]
所述的制剂可以选自油剂、纯露剂、乳剂、香囊剂、药用泡腾片、药用敷料贴、贴剂、酊剂、气雾剂、汤剂或其他常用的外用制剂。
[0068]
本发明的民族药组合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比例称取各原料药,粉碎,混合,按照与水重量比1:5-10,优选1:7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离挥发油,挥发油存于铝制密封罐备用,蒸馏液作为纯露密封备用。
[0069]
所述组合物的油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需将所得挥发油与稀释基础油照1%-20%重量比例充分搅拌、混合,静置所获得的溶液24-48小时,分装于避光玻璃瓶或铝制密封罐保存。
[0070]
所述的稀释基础油选自甜杏仁油、霍霍巴油、椰子油。
[0071]
使用时,按需进行身体涂抹,或者将医药棉片放置在油剂内,将泡制后的医药棉片放置在防水贴上,并将保护胶纸与防水贴相贴合,固定在相应的穴位,每日2-6小时,5天一个疗程。
[0072]
所述组合物的纯露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药材与水按1:5-10比例放入多功能提取罐蒸馏提取,制得蒸馏液,再用板框压滤机过滤,灌装灭菌,即得。
[0073]
所述的灭菌条件是100℃,60min。
[0074]
纯露剂为外用擦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等部位,每日2-3次,7天一个疗程。
[0075]
所述组合物的乳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乳化剂与适量注射用水混合,然后转移至高速组织捣碎机内,第一次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加入温热的所得挥发油1%-20%,第二次搅拌,制备初乳,加入注射用水1000ml,转入高压乳匀机内(40mpa)匀化三次,滤过,取滤液,灌封,灭菌,即得。
[0076]
所述的乳化剂选自豆磷脂、甘油。
[0077]
第一次搅拌条件为:搅拌2次,第一次5min,第二次2min。
[0078]
第二次搅拌条件为:搅拌3次,每次2min。
[0079]
乳剂可用于皮肤涂抹,也可用于穴位敷贴。每日2-3次,5天一个疗程。
[0080]
所述组合物的香囊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药材经过净选后,根据药材质地适当粉碎成一定规格的粗粉,将药粉按10%-20%比例与敷料混合,放入透气性良好的香囊中,随身携带,每月更换1次药粉。
[0081]
所述的敷料选自滑石粉、硅藻土、丙烯酸树脂、淀粉聚合物。
[0082]
所述的香囊材料为各类丝绸、棉布、网格布等,对皮肤无刺激性,有良好的通透性,
美观。
[0083]
所述组合物的药用泡腾片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纯露浓缩成浸膏,再干燥成药粉,加入粘合剂与辅料压缩成5-20g片剂,避光密封保存。
[0084]
所述的粘合剂选自甘露醇、淀粉。
[0085]
所述的辅料选自碳酸氢钠、酒石酸。
[0086]
用时溶入500-5000ml水中,泡浴,每次10-20分钟,每周2-3次。
[0087]
所述组合物的药用敷料贴的制备方法为:按质量百分比分别取1-20%的挥发油、1-3%的表面活性剂、10-90%的基质、10-90%的水,首先将上步称取的挥发油溶于1/5量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基质及剩余的水,搅拌均匀,真空脱气,转移性涂布于聚氯脂膜底基裱背材料上,即得到药用敷料贴。
[0088]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吐温80。
[0089]
所述的基质选自纤维素类医用敷料基质、海藻酸医用敷料基质和水凝胶医用敷料基质。
[0090]
所述组合物的贴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纯露浓缩成浸膏,取粘合剂加入水,静置24-48小时,充分溶胀,得凝胶a;取凝胶基质,加入水,静置24-48小时,充分溶胀后在90℃水浴上溶解,得凝胶b;在70℃水浴上混合凝胶a和凝胶b,搅拌至凝胶混合均匀,加入保湿剂,充分搅拌,之后加入备用的挥发油和浸膏,搅拌至充分混匀,最后加入促渗剂,充分搅拌混匀后即得含药基质层。取含药基质层趁热涂布于背衬层上,干燥后覆上防粘层,切割成适宜的大小,包装即得。
[0091]
所述的粘合剂选自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0092]
所述的凝胶基质为聚乙烯醇。
[0093]
所述的保湿剂选自聚乙二醇400和甘油。
[0094]
所述的促渗剂选自氮酮和丙二醇。
[0095]
所述组合物的酊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挥发油按1%-20%浓度加入无水乙醇搅拌,放入玻璃或者铝制喷雾罐中备用。
[0096]
衣物喷洒或者空气喷洒,每平方米(立方米)1-2喷,每日1-2次,7天一疗程。
[0097]
所述组合物的气雾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挥发油与发泡剂、乳化增稠剂等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混合制成挥发油浓度为5%-10%乳剂,分装金属气雾剂罐体中,每瓶压灌法充填适量抛射剂,密封即得。
[0098]
所述的发泡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泊洛沙姆。
[0099]
所述的乳化增稠剂选自甘油。
[0100]
气雾剂喷射后产生大量泡沫,尤其适用于人体腔道给药,或粘膜给药。泡沫膜可以减轻药物对炎症粘膜的物理和化学刺激,提高患者顺应性。每日2-3次,3天一个疗程。
[0101]
综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限于对新型冠状病毒了解不够清楚全面,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中医古籍中记载芳香类中药常用于预防瘟疫,明《本草经疏》言:“芳香之气,能避一切恶邪”,具有芳香化湿,扶助正气,辟邪祛秽之用,适用于尚未感受邪气的易感人群。现代药理研究也显示一些芳香避秽作用的药物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对抑制病毒、细菌的活力有一定的作用,主要起效成分为其挥发油。
[0102]
本产品高效,无毒,无刺激,价格低廉,随身携带,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应用的依
从性,扩大使用范围,从而发挥避秽浊、防御疾病的功效。可用于预防疫疠邪气,时疫病毒,瘟疫,岚山障疠,流感病毒等。
具体实施方式
[0103]
实施例1油剂
[0104]
按比例称取云香草400g、野拔子400g、凤尾茶200g、山奈50g、樟木子200g、草果100g、石菖蒲100g、艾叶100g。粉碎,混合,按照与水重量比1:7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离挥发油,将所得挥发油与甜杏仁油照10%比例充分搅拌、混合,静置所获得的溶液24小时,分装于避光玻璃瓶或铝制密封罐保存。
[0105]
实施例2纯露剂
[0106]
云香草40g、野拔子40g、凤尾茶20g、山奈5g、樟木子20g,粉碎,混合,将药材与水按1:8比例放入多功能提取罐蒸馏提取,制得蒸馏液,再用板框压滤机过滤,灌装,100℃,60min灭菌,即得。
[0107]
实施例3乳剂
[0108]
分别称取云香草40g、野拔子40g、凤尾茶20g、山奈5g、樟木子20g、鹅不食草10g、臭灵丹10g、石菖蒲10g、艾叶10g,粉碎过60目筛,混合。按照与水重量比1:7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离挥发油。
[0109]
将豆磷脂、温热的甘油与适量注射用水混合,然后转移至高速组织捣碎机内,搅拌2次,第一次5min,第二次2min,使其分散均匀,加入温热的所得挥发油20%,搅拌3次,每次2min制备初乳,加入注射用水1000ml,转入高压乳匀机内(40mpa)匀化三次,滤过,取滤液,灌封,灭菌,即得。
[0110]
实施例4香囊剂
[0111]
云香草50g、野拔子60g、凤尾茶20g、山奈10g、樟木子30g、鹅不食草40g、臭灵丹20g、石菖蒲50g、艾叶10g。
[0112]
将上述药材经过净选后,根据药材质地适当粉碎成一定规格的粗粉,将药粉按20%比例与敷料混合,放入透气性良好的网格布香囊中。
[0113]
实施例5药用泡腾片
[0114]
分别称取云香草50g、野拔子60g、凤尾茶20g、山奈5g、樟木子30g、鹅不食草20g、臭灵丹10g、石菖蒲15g、艾叶10g,粉碎过60目筛,混合。按照与水重量比1:7进行水煎煮3次,每次30min。水煎液过滤,浓缩成浸膏。
[0115]
将所述的浸膏干燥成药粉,加入甘露醇、淀粉与碳酸氢钠、酒石酸压缩成5-20g片剂,避光密封保存。
[0116]
实施例6药用敷料贴
[0117]
按比例称取云香草60g、野拔子60g、凤尾茶30g、山奈5g、樟木子20g、草果10g、鹅不食草10g、臭灵丹20g,粉碎,混合,按照与水重量比1:7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离挥发油。按质量百分比分别取10%备用的挥发油、3%的吐温80、23%的纤维素类医用敷料基质、海藻酸医用敷料基质和水凝胶医用敷料基质的混合物、64%的水,首先将上步称取的挥发油溶于1/5量水中,加入吐温80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纤维素类医用敷料基质、海藻酸医用敷料基质和水凝胶医用敷料基质的混合物及剩余的水,搅拌均匀,真空脱气,转移性涂布于
聚氯脂膜底基裱背材料上,即得到药用敷料贴。
[0118]
实施例7贴剂
[0119]
按比例称取云香草400g、野拔子400g、凤尾茶200g、山奈50g、樟木子200g、草果100g、鹅不食草100g、臭灵丹100g粉碎,混合,按照与水重量比1:7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离挥发油,蒸馏液浓缩成浸膏备用。
[0120]
取海藻酸钠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k30 10份,混合后加入20份水,静置24小时,充分溶胀,得凝胶a;取聚乙烯醇5份,加入15份水,静置24小时,充分溶胀后在95℃水浴上溶解,得凝胶b。在70℃水浴上混合凝胶a和凝胶b,搅拌至凝胶混合均匀,加入5份聚乙二醇400,充分搅拌,之后加入备用的挥发油和浸膏,搅拌至充分混匀,最后加入1份氮酮、3份丙二醇,充分搅拌混匀后即得含药基质层。取含药基质层趁热涂布于背衬层上,干燥后覆上防粘层,切割成适宜的大小,包装即得。
[0121]
实施例8酊剂
[0122]
按比例称取云香草400g、野拔子400g、凤尾茶200g、山奈50g、樟木子2200g、草果10-100g、鹅不食草100g、臭灵丹100g、石菖蒲100g、艾叶100g粉碎,混合,按照与水重量比1:7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离挥发油,将挥发油加入无水乙醇按15%浓度搅拌,放入玻璃或者铝制喷雾罐中备用。
[0123]
实施例9喷雾剂
[0124]
按比例称取云香草400g、野拔子400g、凤尾茶200g、山奈50g、樟木子2200g、草果10-100g、鹅不食草100g、臭灵丹100g、石菖蒲100g、艾叶100g粉碎,混合,按照与水重量比1:9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所述挥发油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混合,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混合制成挥发油浓度为10%乳剂,分装金属气雾剂罐体中,每瓶压灌法充填适量抛射剂,密封即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