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啄灸式电子艾灸仪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84352发布日期:2020-06-12 16:47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啄灸式电子艾灸仪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啄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啄灸式电子艾灸仪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啄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故称啄灸。使用时,操作人员直接手拿点燃的艾条,对需治疗人员艾灸部位的皮肤进行远近接触,艾条存在明火现象,易烫伤操作人员和需治疗人员,而且明火易发生火灾灯危险,危险系数极高且艾条的有限成分散发至空气中,而对需治疗人员的治疗效果欠佳。

对操作人员的实施要求较高,无法在家庭中使用,只能在专业艾灸馆中进行,使用地点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啄灸式电子艾灸仪及其实现方法,通过风扇的脉冲式吹风,实现了热量在人体艾灸部位的变化,使艾饼或者艾绒的有效成分更有效的作用在人体艾灸部位及其周围。在结构上分为上盒体和下盒体,将加热、保温空间与控制部件空间安全隔离,大大提高了艾灸仪的安全性;在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设置缝隙,缝隙用于风扇总成进风,一部分风经加热后吹在艾饼或者艾绒上,艾饼或者艾绒不仅受到加热片提供的热量,还受到热风提供的热量,对艾饼或者艾绒充分加热,大大提高了艾饼或者艾绒有效成分的散发;另一部分风未被加热直接排出,冷热风相结合排出,避免排出风的温度过高,烫伤操作人员或者使用人员的皮肤;无论是艾灸馆还是在家庭中,均可简易操作,使用地点不受限;体积小,无需外接电源,便于携带,随取随用,佩戴舒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啄灸式电子艾灸仪,包括位于上部的上盒体和连接在上盒体下部的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设置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下盒体内设置有风扇总成、加热仓,所述下盒体的下盒体顶壁上设置有风扇安装口,所述风扇安装口内安装有风扇总成;所述风扇总成位于加热仓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仓包括仓顶壁、加热仓固定架、仓底壁,所述加热仓固定架用于固定仓顶壁和仓底壁;仓顶壁、加热仓固定架、仓底壁之间形成连通的风道。

进一步地,所述仓顶壁为上凸的腔体结构,上凸的腔体结构形成进风通道,所述仓顶壁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风扇总成容纳孔;所述仓底壁为下凸的腔体结构,下凸的腔体结构形成出风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仓固定架通过多个支撑筋与中间面板相连接,支撑筋与中间面板之间形成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面板的底面周边上设置有加热片支撑,所述仓底壁的中部设置有放置艾饼或者艾绒的仓底壁口,仓底壁口下沿和加热片支撑之间固定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的中部设置有加热片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总成包括风扇固定壳和叶片;所述仓顶壁的内侧设置有导流片,支撑筋倾斜设置,导流片倾斜度与风扇叶片外边缘的切线相重合;支撑筋的倾斜角度与导流片的倾斜角度重合;所述中间面板的底面上且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仓底壁的外部上固定设置有灯光电路板,所述灯光电路板电连接灯珠。

进一步地,所述上盒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芯片ic1,芯片ic1连接检测电池温度模块、采集温度模块、灯光控制模块、风扇控制模块、加热片控制模块。芯片ic1经充放电模块连接电源总成;

所述芯片ic1的1脚分别电连接电源vcc、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还电连接芯片ic1的12脚、芯片ic1的35脚和36脚;芯片ic1的1脚还连接电容c32的一端,电容c3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ic1的7脚连接接线端子p1的1脚,接线端子p1的1脚还经电阻r2连接电源vcc;接线端子p1的1脚还经电容c4接地;接线端子p1的2脚接地;芯片ic1的8脚经电阻r13接地;电阻r13还经电阻r12连接电源vcc;电阻r13还经电容c8接地;芯片ic1的12脚还连接电容c34的一端,电容c3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ic1的13脚接地;芯片ic1的22脚连接电阻r40的一端,电阻r4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4的一端、三极管q3的第一脚,电阻r4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第二脚,三极管q3的第二脚接地;三极管q3的第三脚连接接线端子p6的2脚,接线端子p6的1脚连接电源vout;芯片ic1的24脚连接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3的另一端接地;芯片ic1的26脚连接电阻r46的一端,电阻r4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1的一端、三极管q5的第一脚,电阻r5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第二脚,三极管q5的第二脚接地;三极管q5的第三脚连接接线端子p8的2脚,接线端子p8的1脚连接电源vout;芯片ic1的29脚连接电容c33的一端,电容c33的另一端接地;

芯片ic1的30脚分别连接电容c35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电容c35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31脚、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32脚、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容c22的另一端还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

芯片ic1的33脚分别连接芯片ic1的34脚、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5的一端还接地,电容c2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芯片ic1的37脚分别连接晶振y1的3脚、电容c10的一端,晶振y1的2脚分别连接晶振y1的4脚和接地;晶振y1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c13的一端、芯片ic1的38脚;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和接地;芯片ic1的39脚经电容c18接地;芯片ic1的45脚分别连接电容c12的一端、晶振y1的一端,晶振y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46脚的一端、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和接地;芯片ic1的47脚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mos管q1的第一脚,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mos管q1的第二脚和接地;mos管q1的第三脚连接接线端子p1的2脚,接线端子p1的1脚连接电源vout;

降压电路连接充放电模块,所述充放电模块包括芯片u4,芯片u4的1脚分别连接电阻r18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芯片u4的21脚、芯片u4的25脚、芯片u4的26脚;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和接地;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0的另一端、电容c21的另一端、芯片u4的6脚、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6的一端、芯片u3的1脚,芯片u3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26的另一端、芯片u3的3脚;芯片u3的4脚和5脚均接地;芯片u4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27的一端、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29的一端、电容c30的一端、电容c31的一端、降压电路、芯片u4的3脚、芯片u4的20脚、芯片u4的19脚、芯片u4的18脚;电容c2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8的另一端、电容c29的另一端、电容c30的另一端、电容c31的另一端;芯片u4的4脚连接电容c16的一端、电容c17的一端、芯片u4的5脚;电容c1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7的另一端、电容c19的一端和接地;电容c1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4的13脚、电阻r21的一端;芯片u4的12脚分别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2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芯片u4的11脚分别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电阻r23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芯片u4的10脚分别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3的一端;芯片u4的9脚分别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电阻r25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4的一端;

电阻r2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6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2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3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4的另一端;芯片u4的7脚经电阻r16连接芯片ic1的4脚;芯片u4的22脚接地;芯片u4的8脚接地;芯片u4的23脚、芯片u4的24脚、芯片u4的27脚、芯片u4的28脚、芯片u4的29脚并联接地;芯片u4的14脚连接电阻r27;芯片u4的15脚连接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8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28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4的14脚,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4的16脚;芯片u4的17脚分别连接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穿过电阻r34连接电源vout;电阻r32的另一端穿过电阻r35连接电源vout。

本发明还一种啄灸式电子艾灸仪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机,加热片开始预热,控制电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加热片的检测温度为n,判断检测温度n是位于预设温度范围p1~p2,p1<p2,当检测温度n是小于预设温度p1时,执行步骤二,当检测温度n位于预设温度p1与p2之间时,执行步骤三;

当加热片的检测温度n大于预设温度p2时,加热片停止加热,当检测温度n小于预设温度p2时,加热片继续加热;

步骤二:加热片继续加热;

步骤三:风扇开始启动,转速为3000~6000转/分钟,风扇转动1~5秒后停止转动,停止转动1~5秒后开始启动,进入下一循环;通过风扇的脉冲式吹风,实现了热量在人体艾灸部位的变化;

步骤四:使用完毕关机;

其中,步骤一中,p1和p2可根据使用人员需要,自行设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啄灸式电子艾灸仪及其实现方法,通过风扇的脉冲式吹风,实现了热量在人体艾灸部位的变化,使艾饼或者艾绒的有效成分更有效的作用在人体艾灸部位及其周围。在结构上分为上盒体和下盒体,将加热、保温空间与控制部件空间安全隔离,大大提高了艾灸仪的安全性;在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设置缝隙,缝隙用于风扇总成进风,一部分风经加热后吹在艾饼或者艾绒上,艾饼或者艾绒不仅受到加热片提供的热量,还受到热风提供的热量,对艾饼或者艾绒充分加热,大大提高了艾饼或者艾绒有效成分的散发;另一部分风未被加热直接排出,冷热风相结合排出,避免排出风的温度过高,烫伤操作人员或者使用人员的皮肤;无论是艾灸馆还是在家庭中,均可简易操作,使用地点不受限;体积小,无需外接电源,便于携带,随取随用,佩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啄灸式电子艾灸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啄灸式电子艾灸仪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啄灸式电子艾灸仪的另一视角爆炸图;

图4是加热仓的爆炸图;

图5是加热仓的剖视图;

图6是顶壁的仰视图;

图7是加热仓固定架的俯视图;

图8是加热仓固定架的仰视图;

图9是芯片ici的电路连接图;

图10是灯光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11是风扇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12是加热片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13是采集温度模块的电路图;

图14是检测电池温度模块的电路图;

图15是充放电模块的电路图;

图16是充放电模块的另一部分电路图;

1-上盒体,2-缝隙,21-上盒体底壁,22-下盒体顶壁,23-风扇安装口,3-下盒体,4-顶盖,5-电路板,6-电源总成,7-风扇总成,8-加热仓,81-顶壁,810-进风通道,82-加热仓固定架,820-通风孔,821-支撑筋,822-中间面板,823-支撑凸起,824-加热片支撑,83-仓底壁,830-出风通道,84-加热片,85-风扇总成容纳孔,86-导流片,87-限位环,88-仓底壁口,89-加热片通孔,9-灯光电路板,10-底盘,11-硅胶垫,100-艾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啄灸式电子艾灸仪

参见图1至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啄灸式电子艾灸仪,包括位于上部的上盒体1和连接在上盒体1下部的下盒体3,所述上盒体1和下盒体3之间设置有间隙2,所述间隙2为下盒体3的进风口。上盒体1和下盒体3合在一起构成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结构的艾灸仪。

所述缝隙2最小高度为2mm,优选为3~5mm。缝隙2的高度小于2mm时,下盒体3的进风风阻高且风流紊乱。若是缝隙2的高度过大,不仅体积大而且美观性差。在结构上分为上盒体和下盒体,将加热、保温空间与控制部件空间安全隔离,大大提高了艾灸仪的安全性。

所述上盒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4。所述盖板4上设置有显示屏开窗和按键。

所述上盒体1内设置有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固定在上盒体底壁21上,可采用插接方式或者螺丝固定等方式均可。

所述上盒体1内还设置有电源总成6,所述电源总成6设置在电路板5和上盒体底壁21之间,可采用粘接等任何固定的方式均可。所述电源总成6优选锂电池。无需外接电源,体积小,便于携带,随取随用,佩戴舒适。

所述电路板5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显示的内容通过盖板4上的显示屏开窗进行显示,显示温度或温度档位和/或风扇状态。

所述下盒体3内设置有风扇总成7、加热仓8、灯光电路板9。所述风扇总成7位于加热仓8的上方。

具体的,所述下盒体3的下盒体顶壁22上设置有风扇安装口23,所述风扇安装口23内安装有风扇总成7,所述风扇总成7包括风扇固定壳和叶片,所述风扇固定壳优选为正方形。

所述加热仓8包括仓顶壁81、加热仓固定架82、仓底壁83。所述加热仓固定架82的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限位环87,位于顶面和底面的限位环87用于固定仓顶壁81和仓底壁83。仓顶壁81和加热仓固定架82之间、加热仓固定架82和仓底壁83之间均通过螺丝可拆卸的固定在一起。

所述仓顶壁81为上凸的腔体结构,上凸的腔体结构形成进风通道810,

所述仓顶壁8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风扇总成容纳孔85,所述风扇总成容纳孔85的形状与风扇固定壳的形状相适配。

所述仓顶壁81的内侧设置有导流片86,所述导流片86倾斜设置,导流片86倾斜度与风扇叶片外边缘的切线相重合。

所述加热仓固定架82通过多个倾斜设置的支撑筋821与中间面板822相连接。支撑筋821与中间面板822之间形成通风孔820;支撑筋821的倾斜角度与导流片86的倾斜角度重合。

所述中间面板822的底面上且位于中部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凸起823。支撑凸起823设置有多个且成环形排布。

所述中间面板822的底面周边上还设置有加热片支撑824。

所述中间面板822的底面上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仓底壁83为下凸的腔体结构,下凸的腔体结构形成出风通道830,所述仓底壁83的中部设置有放置艾饼100或者艾绒的仓底壁口88,仓底壁口88下沿和加热片支撑824之间固定设置有加热片84。所述加热片84的中部设置有加热片通孔89。

所述仓底壁83的外部上固定设置有灯光电路板9,所述加热片84优选用mch陶瓷加热片。

所述灯光电路板9电连接灯珠。灯珠能够发出红光和/或红外线照射皮肤。风扇启动时,灯珠发光,灯珠发光时,照射人体艾灸部位,辅助艾灸;风扇停止转动时,灯珠熄灭。

所述下盒体3的底壁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底盘10,所述下盒体3的底部还设置有硅胶垫11,所述硅胶垫11位于底盘10的外侧。

风扇总成7的导线、加热片84的导线、灯光电路板9的导线,温度传感器的导线均穿过下盒体顶壁22、上盒体底壁21连接在电路板5上,电路板5电连接电源总成6。

工作时,风扇总成7将风吹入进风通道810,然后经加热仓固定架82上的通风孔820后分流,一部分风依次经过加热片84和中间面板822之间的缝隙、加热片通孔89、加热片84和艾饼100或者艾绒之间的缝隙由仓底壁口88排出;另一部分风依次经过出风通道830、仓底壁口88排出。将风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加热片84,使凉风变成热风并将热风吹在艾饼100或者艾绒上,艾饼100或者艾绒不仅受到加热片提供的热量,还受到热风提供的热量,大大提高了艾饼100或者艾绒有效成分的散发;另一部分风未被加热片84加热直接排出,冷热风相结合排出,避免排出风的温度过高,烫伤操作人员或者使用人员的皮肤。

所述电路板5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芯片ic1,所述芯片ic1的型号为nrf51802qfaa,采用市售方式取得。

芯片ic1连接检测电池温度模块、采集温度模块、灯光控制模块、风扇控制模块、加热片控制模块。芯片ic1经充放电模块连接电源总成。

所述芯片ic1的1脚分别电连接电源vcc3.3v、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还电连接芯片ic1的12脚、芯片ic1的35脚和36脚。

芯片ic1的1脚还连接电容c32的一端,电容c32的另一端接地。

芯片ic1的7脚连接接线端子p1的1脚,接线端子p1的1脚还经电阻r2连接电源vcc3.3v。

接线端子p1的1脚还经电容c4接地。

接线端子p1的2脚接地。

芯片ic1的8脚经电阻r13接地。

电阻r13还经电阻r12连接电源vcc3.3v。

电阻r13还经电容c8接地。

芯片ic1的12脚还连接电容c34的一端,电容c34的另一端接地。

芯片ic1的13脚接地。

芯片ic1的22脚连接电阻r40的一端,电阻r4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4的一端、三极管q3的第一脚,电阻r4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第二脚,三极管q3的第二脚接地;三极管q3的第三脚连接接线端子p6的2脚,接线端子p6的1脚连接电源vout。

芯片ic1的24脚连接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3的另一端接地。

芯片ic1的26脚连接电阻r46的一端,电阻r4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1的一端、三极管q5的第一脚,电阻r5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第二脚,三极管q5的第二脚接地;三极管q5的第三脚连接接线端子p8的2脚,接线端子p8的1脚连接电源vout。

芯片ic1的29脚连接电容c33的一端,电容c33的另一端接地。

芯片ic1的30脚分别连接电容c35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电容c35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31脚、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32脚、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容c22的另一端还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

芯片ic1的33脚分别连接芯片ic1的34脚、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5的一端还接地,电容c2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3.3v。

芯片ic1的37脚分别连接晶振y1的3脚、电容c10的一端,晶振y1的2脚分别连接晶振y1的4脚和接地。

晶振y1的1脚分别连接电容c13的一端、芯片ic1的38脚。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和接地。

芯片ic1的39脚经电容c18接地。

芯片ic1的45脚分别连接电容c12的一端、晶振y1的一端,晶振y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ic1的46脚的一端、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和接地。

芯片ic1的47脚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mos管q1的第一脚,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mos管q1的第二脚和接地;mos管q1的第三脚连接接线端子p1的2脚,接线端子p1的1脚连接电源vout。

降压电路连接充放电模块,所述充放电模块包括芯片u4,芯片u4的型号为eta6980,芯片u4采用市售方式取得。

芯片u4的1脚分别连接电阻r18的一端、电感l2的一端、芯片u4的21脚、芯片u4的25脚、芯片u4的26脚;

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和接地;

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0的另一端、电容c21的另一端、芯片u4的6脚、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6的一端、芯片u3的1脚,芯片u3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26的另一端、芯片u3的3脚;芯片u3的4脚和5脚均接地;芯片u3的型号为xb7608aj,且采用市售方式取得。

芯片u4的2脚分别连接电容c27的一端、电容c28的一端、电容c29的一端、电容c30的一端、电容c31的一端、降压电路、芯片u4的3脚、芯片u4的20脚、芯片u4的19脚、芯片u4的18脚;电容c2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8的另一端、电容c29的另一端、电容c30的另一端、电容c31的另一端。

芯片u4的4脚连接电容c16的一端、电容c17的一端、芯片u4的5脚;电容c1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7的另一端、电容c19的一端和接地;

电容c1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芯片u4的13脚、电阻r21的一端;

芯片u4的12脚分别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电阻r22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

芯片u4的11脚分别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电阻r23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2的一端;

芯片u4的10脚分别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电阻r24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3的一端;

芯片u4的9脚分别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电阻r25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4的一端;

电阻r2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6的一端和接地;

电阻r2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2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3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4的另一端;

芯片u4的7脚经电阻r16连接芯片ic1的4脚;

芯片u4的22脚接地;

芯片u4的8脚接地;

芯片u4的23脚、芯片u4的24脚、芯片u4的27脚、芯片u4的28脚、芯片u4的29脚并联接地。

芯片u4的14脚连接电阻r27;

芯片u4的15脚连接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8的一端、电阻r30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28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4的14脚,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4的16脚;

芯片u4的17脚分别连接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电阻r31的另一端穿过电阻r34连接电源vout;电阻r32的另一端穿过电阻r35连接电源vout。

电路原理:芯片ic1连接采集温度模块,对加热片进行温度采集,并根据实时温度对加热片进行控制是否继续加热。芯片ic1控制加热片控制模块给加热片加热,同时灯光控制模块控制灯光电路板,使灯珠亮起;芯片ic1通过检测电池温度模块采集电池温度,防止电池温度过热而发生意外;充放电模块连接电源并给芯片ic1供电;芯片ic1控制风扇转动时间和转速,来实现啄灸功能。通过风扇的脉冲式吹风,实现了热量在人体艾灸部位的变化,使艾饼或者艾绒的有效成分更有效的作用在人体艾灸部位及其周围。

实施例2一种啄灸式电子艾灸仪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啄灸式电子艾灸仪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机,加热片开始预热,控制电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加热片的检测温度为n,判断检测温度n是位于预设温度范围p1~p2,p1<p2,当检测温度n是小于预设温度p1时,执行步骤二,当检测温度n位于预设温度p1与p2之间时,执行步骤三;

当加热片的检测温度n大于预设温度p2时,加热片停止加热,当检测温度n小于预设温度p2时,加热片继续加热。

步骤二:加热片继续加热;

步骤三:风扇开始启动,转速为3000~6000转/分钟,风扇转动1~5秒后停止转动,停止转动1~5秒后开始启动,进入下一循环。通过风扇的脉冲式吹风,实现了热量在人体艾灸部位的变化。

步骤四:使用完毕关机。

其中,步骤一中,p1和p2可根据使用人员需要,自行设置。

该实现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随时随地可使用,同时不受地点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啄灸式电子艾灸仪,通过风扇的脉冲式吹风,实现了热量在人体艾灸部位的变化,使艾饼或者艾绒的有效成分更有效的作用在人体艾灸部位及其周围。在结构上分为上盒体和下盒体,将加热、保温空间与控制部件空间安全隔离,大大提高了艾灸仪的安全性;在上盒体和下盒体之间设置缝隙,缝隙用于风扇总成进风,一部分风经加热后吹在艾饼或者艾绒上,艾饼或者艾绒不仅受到加热片提供的热量,还受到热风提供的热量,对艾饼或者艾绒充分加热,大大提高了艾饼或者艾绒有效成分的散发;另一部分风未被加热直接排出,冷热风相结合排出,避免排出风的温度过高,烫伤操作人员或者使用人员的皮肤;无论是艾灸馆还是在家庭中,均可简易操作,使用地点不受限;体积小,无需外接电源,便于携带,随取随用,佩戴舒适。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