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电极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9053发布日期:2020-06-26 22:49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电电极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心电电极片。



背景技术:

电极片种类繁多,包括按摩电极片,理疗电极片,导电电极片,自粘式电极片,粘胶电极片,无纺布电极片,心电电极片,医用电极片,硅胶电极片,发热电极片等等。心电电极片与心电监护设备配套使用,用以监视患者生命体征的各项数据。

心电监护是监测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手段。普通心电图只能简单观察描记心电图当时短暂的心电活动情况。而心电监护则是通过显示屏连续观察监测心脏电活动情况的一种是无创的监测方法,可适时观察病情,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并指导实时处理,因此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塞,各种心律失常等有重要使用价值。

现阶段临床上使用的心电电极片,大多为一次性使用,颜色单一,无法直观辨别患者心律性质;当患者出汗较多时,心电电极片粘性差,且汗水容易造成干扰波,无法准确判断患者心电波形,容易产生误判,造成医疗纠纷;且患者粘贴处皮肤容易出现局部过敏、水泡、破溃、压力性损伤等问题,何时更换电极片,没有明确标准,更换频繁,容易造成浪费且增加了医疗成本,更换滞后,影响测量精度,容易造成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极片,尤其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专门适用于心电监护,具有指示功能,方便医护人员直观辨别患者心律性质,吸水性好,干扰性小,具有更换提醒功能,透气性好的一种心电电极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电电极片,包括电极片本体,所述电极片本体为多层结构,所述电极片本体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粘贴层、吸附层、指示层、导电层、电极层和标识层,所述粘贴层用以与患者皮肤接触固定,所述吸附层用以吸附患者皮肤表面液体,所述指示层用以显示所述吸附层湿度,所述导电层用以传递患者体内生物电,所述电极层用以引出患者体内生物电,所述标识层用以显示患者心律性质。

进一步的,所述粘贴层与所述吸附层为一体结构,材质为水胶体。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层为湿度检测试纸。

进一步的,所述湿度检测试纸为氯化亚钴试纸,所述氯化亚钴试纸随着所述吸附层相对湿度值的变化分别由蓝色逐渐变成粉红色。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层包括置于外侧的导电体和置于所述导电体中部边缘的接线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为金属连接扣。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包括隔离膜和置于所述隔离膜外侧的织物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标识层上设有指示字母,所述指示字母为患者心律性质的中文简拼,所述指示字母带有颜色,不同所述指示字母颜色各不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片本体为片状,所述电极片本体的形状为对应所述指示字母轮廓状。

进一步的,还包括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与所述粘贴层连接,所述保护膜上设有拉片,方便取下所述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上设有所述指示字母对应的症状简称,所述症状简称置于所述保护膜背面或所述拉片上。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敷料设置为水胶体材质,具有吸收创面渗液和患者皮肤表面汗液的能力,减小干扰,提高了测量精度,具有粘性,易于固定,将粘贴层与吸附层设置为一体结构,水胶体敷料可防治压疮,阻隔细菌入侵,避免患者出现皮肤过敏、水泡、破溃、压力性损伤等症状。

2、本发明通过在水胶体表面设置湿度检测试纸,试纸颜色随着环境相对湿度值的变化分别由蓝色逐渐变成粉红色,通过将试纸颜色与对照卡中颜色对照比较,了解水胶体的吸水情况,从而了解水胶体的粘固度,判断是否更换电极片本体,避免电极片本体粘贴不牢或使用时间过长,影响测量精度,造成医疗事故。

3、本发明将接线端子设置为金属连接扣,生产成本低,安装和拆卸方便,实用性强,适合推广应用。

4、本发明通过将患者心律性质的中文简拼设置为颜色各不相同的指示字母,置于电极片本体表层,同时,将电极片本体的形状设置为中文简拼的轮廓样式,方便医护人员直观的通过字母颜色和中文简拼判断患者的心律性质,方便快捷,减少护理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安全便捷。

5、本发明将保护膜与电极片本体结合后,便携性强,保护膜上设有拉片,方便取下保护膜,保护膜背面或拉片上设置患者心律性质的中文简称,方便医护人员了解电极片本体的适应症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标识层各指示字母示意图。

图8-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膜与电极片本体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极片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标识层2、电极层3、织物电极

4、金属连接扣5、导电层6、指示层

7、吸附层8、粘贴层9、电极片本体

10、离型膜11、导电体12、指示字母。

13、保护膜14、拉片15、正极片

16、负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心电电极片,包括电极片本体9,电极片本体9为多层结构,电极片本体9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粘贴层8、吸附层7、指示层6、导电层5、电极层2和标识层1。

粘贴层8用以与患者皮肤接触固定,粘贴层8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粘贴层8可以为双面胶、丙烯酸压敏胶、热熔胶等。

吸附层7用以吸附患者皮肤表面液体,患者皮肤表面液体包括但不限于汗液、创面渗液等。患者粘贴层8导致粘贴不牢,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患者长期出汗导致的。汗液,98~99%的成分主要是水,其比重约介于1.002~1.003之间,ph值4.2~7.5。氯化钠约为300毫克/100毫升。1~2%为少量尿素、乳酸、脂肪酸等。因此,吸附层7主要用于吸收汗液内的水分,吸附层7可以为多种结构,只要实现上述功能即可。吸附层7可以为海绵、无纺布、纱布等。

具体的,本实施例将粘贴层8与吸附层7设置为一体结构的水胶体材质。其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柔软、透气的特性,具有吸收创面渗液和患者皮肤表面汗液的能力,减小干扰,提高了测量精度,具有粘性,易于固定。同时底层敷料具有保护皮肤、吸收渗液、促进愈合的作用,可防治压疮,阻隔细菌入侵,避免患者出现皮肤过敏、水泡、破溃、压力性损伤等症状。

吸附层7用以吸附患者皮肤表面液体,提高粘贴层8的粘固度,当吸附层7到达吸附极限时,汗水导致粘贴层8的粘固度差,无法很好贴服,容易产生干扰波,无法准确判断心电波形,容易错失抢救时机。

指示层6用以显示吸附层7湿度,当吸附层7到达吸附极限时,医护人员可通过指示层6更直观的发现,从而及时更换电极片本体9。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指示层6为湿度检测试纸,优选的,湿度检测试纸为氯化亚钴试纸,氯化亚钴试纸随着吸附层7相对湿度值的变化分别由蓝色逐渐变成粉红色。医护人员通过将试纸颜色与对照卡中颜色对照比较,了解水胶体的吸水情况,从而了解水胶体的粘固度,判断是否更换电极片本体9,避免电极片本体9粘贴不牢或使用时间过长,影响测量精度,造成医疗事故。

导电层5用以传递患者体内生物电,具体的,导电层5包括置于外侧的导电体11和置于导电体11中部边缘的接线端子。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接线端子为金属连接扣4,本实施例将接线端子设置为金属连接扣4,生产成本低,与心电监护设备配合度高,安装和拆卸方便,实用性强,适合推广应用。

电极层2用以引出患者体内生物电,然后通过导电层5传输给心电监护设备,对其进行处理。本实施例的电极层2包括隔离膜10和置于隔离膜10外侧的织物电极3。

标识层1用以显示患者心律性质,便于医护人员更直观的了解患者心律性质,方便快捷,减少护理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安全便捷。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标识层1上设有指示字母12,指示字母12为患者心律性质的中文简拼,指示字母12带有颜色,不同指示字母12颜色各不相同。优选的,如图2-7所示,电极片本体9为片状,电极片本体9的形状为对应指示字母轮廓状。

具体的,如图2所示,当指示字母12为“fz”时,颜色为黄色,代表此患者的症状为房性期前收缩,简称房早,是早于基础心律而提前出现的房性异位搏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悸、心跳停顿,有些病人可能无任何症状。

如图3所示,当指示字母12为“fc”时,颜色为黄色,代表此患者的症状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病率还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如图4所示,当指示字母12为“sz”时,颜色为紫色,代表此患者的症状为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指心脏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早搏是因为心脏内某一部分的兴奋性过高而引起,若心房内有一处兴奋性过高而产生的早搏,便称为房性早搏;如在房室结或心室内有较高的兴奋点引起的早搏,则称为房室结性或室性早搏。按早搏发生的频度,每分钟在6次以上的,被称为频发性早搏,不足6次的为偶发性早搏。若早搏两两成双地出现,则称为二联律;若三个三个一组出现,则称为三联律。

如图5所示,当指示字母12为“ss”时,颜色为紫色,代表此患者的症状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由心室异位激动引起的心动过速,起始和终止突然,频率150~250次/分,规则,称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也称为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将频率大于100次/分、持续时间小于30秒的连续3个或3个以上心室搏动,若持续30秒以上称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率一般为55~110次/min,发作短暂,预后较好,极少发展为心室颤动,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

如图6所示,当指示字母12为“sc”时,颜色为紫色,代表此患者的症状为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心室颤动是指心室肌全呈蠕动状态,各部分心肌发生更快而不协调地颤动,完全丧失心脏整体收缩功能的严重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无排血,心音和脉搏消失,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阿-斯综合征发作和心源性猝死。

如图7所示,当指示字母12为“zz”时,颜色为黄色,代表此患者的症状为房室传导阻滞,指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称为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本实施例还包括保护膜13,保护膜13与电极片本体9的粘贴层8连接,方便存放,保护膜13上设有拉片14,方便取下保护膜13。保护膜13上设有指示字母对应的症状简称,如图8所示,症状简称置于拉片14上,或者如图9所示,症状简称置于保护膜13背面。

如图10所示,指示字母12由两个字母构成,也可以将电极片本体9设置为正极片15和负极片16,正极片15对应指示字母12的首字母,负极片16对应指示字母12的尾字母,正极片15连接心电监护设备正极,负极片16连接心电监护设备负极,正极片15与负极片16构成一组配套使用,用以显示患者心律性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待粘贴处皮肤,选取指示字母12与患者心律性质一致的电极片本体9,通过拉片14,取下保护膜13,将电极片本体9的粘贴层8粘贴到患者皮肤表面,将金属连接扣4通过导线与心电监护设备连接,用以监护患者生命体征的各项数据。

电极片本体9在使用期间,水胶体吸收患者粘贴处的汗水,需密切观察患者局部,待水胶体表面试纸颜色完全变成粉红色时,更换电极片本体9,避免电极片本体9粘贴不牢或使用时间过长,影响测量精度,造成医疗事故。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敷料设置为水胶体材质,具有吸收创面渗液和患者皮肤表面汗液的能力,减小干扰,提高了测量精度,具有粘性,易于固定,将粘贴层与吸附层设置为一体结构,水胶体敷料可防治压疮,阻隔细菌入侵,避免患者出现皮肤过敏、水泡、破溃、压力性损伤等症状。

2、本发明通过在水胶体表面设置湿度检测试纸,试纸颜色随着环境相对湿度值的变化分别由蓝色逐渐变成粉红色,通过将试纸颜色与对照卡中颜色对照比较,了解水胶体的吸水情况,从而了解水胶体的粘固度,判断是否更换电极片本体,避免电极片本体粘贴不牢或使用时间过长,影响测量精度,造成医疗事故。

3、本发明将接线端子设置为金属连接扣,生产成本低,安装和拆卸方便,实用性强,适合推广应用。

4、本发明通过将患者心律性质的中文简拼设置为颜色各不相同的指示字母,置于电极片本体表层,同时,将电极片本体的形状设置为中文简拼的轮廓样式,方便医护人员直观的通过字母颜色和中文简拼判断患者的心律性质,方便快捷,减少护理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安全便捷。

5、本发明将保护膜与电极片本体结合后,便携性强,保护膜上设有拉片,方便取下保护膜,保护膜背面或拉片上设置患者心律性质的中文简称,方便医护人员了解电极片本体的适应症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省时省力。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