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0175发布日期:2020-07-29 02:3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床。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一些心脏病患者在病发时,由于现场救助器材较为简陋,需要将患者自护理床移至转运床上或将患者自转运床移到护理床上,现有的护理床在转运时,容易使患者产生不适,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且现有的科护床不具备翻身装置,患者需要经常翻身,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劳动强度。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医护人员或家属移动患者位置、便于患者翻身、大大降低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劳动强度的心内科护理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医护人员或家属移动患者位置、便于患者翻身、大大降低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劳动强度的心内科护理床。

本发明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心内科护理床,包括床体框架、设于床体框架头部、尾部的床头板、床尾板、设于床体框架下方的支撑框架、以及设于支撑框架下端的可制动转轮;所述床体框架的头、尾两端分别通过支撑轴与支撑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床体框架、支撑框架的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床体框架向左/向右倾斜的倾斜驱动部件、还设有对床体框架支撑和减震的支撑减震部件,所述床体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插装床侧板的侧板支撑架,所述床侧板可沿侧板支撑架上下移动并通过锁紧螺栓固定,所述床体框架为中部开设有翻动空间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床体框架的上方铺设有可折叠床垫,所述翻动空间内设有带动可折叠床垫翻动的翻动部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支撑底板、固接于支撑底板的头、尾两端的支撑座,所述所述床体框架的头、尾两端分别通过支撑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倾斜驱动部件包括固接于床体框架下端的半环形的固定环,转动安装于两个支撑座之间的转轴,所述固定环的内缘匹配设有齿条,所述转轴上装配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固定环内并与齿条相啮合,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座上还设有与转轴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转轴与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固定环与转轴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减震部件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分别两两设于所述床体框架的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减震部件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支撑减震部件包括“倒v型”的支撑杆、设于支撑杆下方设有底座,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中心可转动的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上端与床体框架的下端相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两个下端分别与两个滑座的上端相铰接,所述底座上沿其长度设有至少两根滑杆,所述滑座滑动安装于滑杆上,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底座的下端与支撑底板相固接,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有一中间部位呈交叉状态并相互转动连接的x型折叠架、以及对称设于支撑杆的下端两侧的滑轨,所述折叠架的端部分别卡接于与其对应的滑轨内并与滑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侧板支撑架靠近床体框架的一侧通过至少三个铰链与床体框架的侧壁相连,所述侧板支撑架与床体框架之间设有调节侧板支撑架倾斜角度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侧板支撑架、床体框架相铰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侧板支撑架呈中部贯穿的壳体结构,所述床侧板插设于侧板支撑架内,所述床侧板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锁定孔,所述锁紧螺栓贯穿侧板支撑架的侧壁并与侧板支撑架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伸入到侧板支撑架内的一端可抵住锁定孔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床体框架的翻动空间的上下端分别固接有支撑床板,所述支撑床板均匀开设有中空床板槽的格栅板结构,所述中空床板槽与支撑床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翻动部件位于两个支撑床板之间,且沿床体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翻动部件包括翻动框架、沿翻动框架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的翻动轴,所述翻动框架为均匀开设有中空翻动槽的格栅板结构,所述中空床板槽、中空翻动槽一一上下对应设置,每个所述中空翻动槽内均设有一翻动板,所述翻动板与翻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床体框架的头、尾两端分别沿其宽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滑动通槽,所述滑动通槽内的上下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式设有轨道,所述翻动框架的头、尾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两个与之垂直的翻动框架支撑杆,所述翻动框架支撑杆的端部分别铰接一滑轮,所述滑轮伸入到滑动通槽内并与其对应的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翻动轴的其中一端穿出滑动通槽并与翻动手柄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翻动框架的左侧通过至少两个复位弹簧与床体框架相连,所述翻动框架的右侧连有两个拉绳,所述床体框架的右侧设有两个通管,两个所述拉绳分别一一穿过两个通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可折叠床垫由多个拼接床垫依次拼接而成,相邻的两个拼接床垫之间相互铰接,所述拼接床垫的长度方向与床体框架的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中,当将床侧板在侧板支撑架上上移时,床侧板可作为床体侧挡板使用,防止患者跌落至护理床下方,当将床侧板在侧板支撑架上下移时,可便于患者上下床。

2.本发明中,床体框架的头、尾两端分别通过支撑轴与支撑框架转动连接,通过倾斜驱动部件调节床体框架向左/向右倾斜,此时支撑减震部件随之压缩或伸长,支撑减震部件的设置还有助于降低护理床的震动感,使得护理床更加平稳,从而减小患者的不适感。

3.本发明中,当需要移动不便移动的患者时,通过倾斜驱动部件调节床体框架向左/向右倾斜,通过调节侧板支撑架、床侧板的倾斜角度,侧板支撑架可作为过渡板,从而便于医护人员或家属移动患者位置,大大降低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劳动强度。

4.本发明中,翻动空间内设有带动可折叠床垫翻动的翻动部件,通过翻动部件可带动其上方的可折叠床垫翻动,继而带动躺在可折叠床垫上方的患者进行翻身,提高了对病人翻身效率,经常翻身可防止患者产生褥疮,适用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使用,大大降低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劳动强度。

5.本发明可调节翻动框架位于翻动空间内的位置,从而便于对床体的不同位置的患者进行助力翻身,减轻了医护人员或家属为病人翻身的难度和工作量。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发明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拆除可折叠床垫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拆除支撑床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撑床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沿b-b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支撑减震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床侧板沿侧板支撑架上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框架、2.床头板、3.床尾板、4.可制动转轮、5.支撑轴、6.侧板支撑架、7.床侧板、8.锁紧螺栓、9.支撑底板、10.支撑座、11.固定环、12.转轴、13.齿条、14.齿轮、15.驱动电机、16.支撑杆、17.底座、18.滑座、19.滑杆、20.折叠架、21.滑轨、22.铰链、23.电动伸缩杆、24.锁定孔、25.支撑床板、26.中空床板槽、27.翻动框架、28.翻动轴、29.中空翻动槽、30.翻动板、31.滑动通槽、32.轨道、33.翻动框架支撑杆、34.滑轮、35.翻动手柄、36.复位弹簧、37.拉绳、38.通管、39.拼接床垫。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发明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就结合图1-图10来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一种心内科护理床,包括床体框架1、设于床体框架1头部、尾部的床头板2、床尾板3、设于床体框架1下方的支撑框架、以及设于支撑框架下端的可制动转轮4;所述床体框架1的头、尾两端分别通过支撑轴5与支撑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床体框架1、支撑框架的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床体框架1向左/向右倾斜的倾斜驱动部件、还设有对床体框架1支撑和减震的支撑减震部件,所述床体框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插装床侧板7的侧板支撑架6,所述床侧板7可沿侧板支撑架6上下移动并通过锁紧螺栓8固定,所述床体框架1为中部开设有翻动空间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床体框架1的上方铺设有可折叠床垫,所述翻动空间内设有带动可折叠床垫翻动的翻动部件。

工作原理:如图1-10所示,患者躺在床体框架1的可折叠床垫上,支撑框架的下端设有可制动转轮4可将护理床进行移动,床体框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插装床侧板7的侧板支撑架6,床侧板7可沿侧板支撑架6上下移动并通过锁紧螺栓8固定,当将床侧板7在侧板支撑架6上上移时(如图10所示),床侧板7可作为床体侧挡板使用,防止患者跌落至护理床下方,当将床侧板7在侧板支撑架6上下移时(如图9所示),可便于患者上下床;床体框架1的头、尾两端分别通过支撑轴5与支撑框架转动连接,床体框架1、支撑框架的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床体框架1向左/向右倾斜的倾斜驱动部件,床体框架1、支撑框架的之间还设有对床体框架1支撑和减震的支撑减震部件,当患者属于不便移动的患者,且需要将患者自护理床移至转运床上或将患者自转运床移到护理床上时,可首先通过倾斜驱动部件调节床体框架1向左/向右倾斜,此时支撑减震部件随之压缩或伸长,支撑减震部件的设置还有助于降低护理床的震动感,使得护理床更加平稳,从而减小患者的不适感,然后通过调节侧板支撑架6的倾斜角度,床侧板7随之倾斜,从而便于医护人员或家属移动患者位置,大大降低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劳动强度;床体框架1为中部开设有翻动空间的矩形框架结构,翻动空间内设有带动可折叠床垫翻动的翻动部件,通过翻动部件可带动其上方的可折叠床垫翻动,继而带动躺在可折叠床垫上方的患者进行翻身,提高了对病人翻身效率,经常翻身可防止患者产生褥疮,适用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使用,减轻了医护人员或家属为病人翻身的难度和工作量,大大降低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劳动强度。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发明中考虑,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支撑底板9、固接于支撑底板9的头、尾两端的支撑座10,所述所述床体框架1的头、尾两端分别通过支撑轴5与支撑座10转动连接。所述倾斜驱动部件包括固接于床体框架1下端的半环形的固定环11,转动安装于两个支撑座10之间的转轴12,所述固定环11的内缘匹配设有齿条13,所述转轴12上装配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位于固定环11内并与齿条13相啮合,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座10上还设有与转轴12连接的驱动电机15,所述转轴12与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固定环11与转轴12垂直设置。驱动电机15可带动转轴12在两个支撑座10之间转动,齿轮14随之转动,由于齿轮14位于固定环11内并与齿条13相啮合,床体框架1可随固定环11以支撑轴5为中心轴发生转动,继而通过倾斜驱动部件调节床体框架1向左/向右倾斜。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发明中考虑,所述支撑减震部件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分别两两设于所述床体框架1的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减震部件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支撑减震部件包括“倒v型”的支撑杆16、设于支撑杆16下方设有底座17,所述支撑杆16的上端中心可转动的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上端与床体框架1的下端相铰接,所述支撑杆16的两个下端分别与两个滑座18的上端相铰接,所述底座17上沿其长度设有至少两根滑杆19,所述滑座18滑动安装于滑杆19上,所述滑杆19上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底座17的下端与支撑底板9相固接,所述支撑杆16的下方设有一中间部位呈交叉状态并相互转动连接的x型折叠架20、以及对称设于支撑杆16的下端两侧的滑轨21,所述折叠架20的端部分别卡接于与其对应的滑轨21内并与滑轨21滑动连接。当倾斜驱动部件调节床体框架1向左/向右倾斜时,两两设于所述床体框架1的下方的左右两侧的支撑减震部件随之压缩或伸长,支撑减震部件包括“倒v型”的支撑杆16、设于支撑杆16下方设有底座17,当支撑减震部件随之压缩时,支撑减震部件中的两个滑座18沿滑杆19相互远离移动,减震弹簧随之形变,折叠架20随之形变,当支撑减震部件随之伸长时,支撑减震部件中的两个滑座18沿滑杆19相互靠近移动,减震弹簧随之形变,折叠架20随之形变,支撑减震部件既可起到支撑作用又可起到减震作用。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发明中考虑,所述侧板支撑架6靠近床体框架1的一侧通过至少三个铰链22与床体框架1的侧壁相连,所述侧板支撑架6与床体框架1之间设有调节侧板支撑架6倾斜角度的电动伸缩杆23,所述电动伸缩杆23的两端分别与侧板支撑架6、床体框架1相铰接。当电动伸缩杆23伸长时,与之连接的侧板支撑架6可以铰链22为轴朝上倾斜,当电动伸缩杆23缩短时,与之连接的侧板支撑架6可以铰链22为轴朝下倾斜,侧板支撑架6的倾斜角度发生改变时,床侧板7随之倾斜,侧板支撑架6可作为过渡板,便于医护人员或家属移动患者位置,大大降低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劳动强度。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发明中考虑,所述侧板支撑架6呈中部贯穿的壳体结构,所述床侧板7插设于侧板支撑架6内,所述床侧板7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锁定孔24,所述锁紧螺栓8贯穿侧板支撑架6的侧壁并与侧板支撑架6的侧壁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8伸入到侧板支撑架6内的一端可抵住锁定孔24内。床侧板7可沿侧板支撑架6上下移动并通过锁紧螺栓8固定,当将床侧板7在侧板支撑架6上上移时(如图10所示),床侧板7可作为床体侧挡板使用,防止患者跌落至护理床下方,当将床侧板7在侧板支撑架6上下移时(如图9所示),可便于患者上下床。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发明中考虑,所述床体框架1的翻动空间的上下端分别固接有支撑床板25,所述支撑床板25均匀开设有中空床板槽26的格栅板结构,所述中空床板槽26与支撑床板25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发明中考虑,所述翻动部件位于两个支撑床板25之间,且沿床体框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翻动部件包括翻动框架27、沿翻动框架27的长度方向转动连接的翻动轴28,所述翻动框架27为均匀开设有中空翻动槽29的格栅板结构,所述中空床板槽26、中空翻动槽29一一上下对应设置,每个所述中空翻动槽29内均设有一翻动板30,所述翻动板30与翻动轴28固定连接。当翻动轴28在翻动框架27上转动时,翻动板30随之发生倾斜,可带动其上方的可折叠床垫发生翻动,便于患者翻身。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发明中考虑,所述床体框架1的头、尾两端分别沿其宽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滑动通槽31,所述滑动通槽31内的上下端分别沿其长度方式设有轨道32,所述翻动框架27的头、尾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两个与之垂直的翻动框架支撑杆33,所述翻动框架支撑杆33的端部分别铰接一滑轮34,所述滑轮34伸入到滑动通槽31内并与其对应的轨道32滑动连接,所述翻动轴28的其中一端穿出滑动通槽31并与翻动手柄35相连。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发明中考虑,所述翻动框架27的左侧通过至少两个复位弹簧36与床体框架1相连,所述翻动框架27的右侧连有两个拉绳37,所述床体框架1的右侧设有两个通管38,两个所述拉绳37分别一一穿过两个通管38。医护人员可通过拉动拉绳37使得翻动框架27沿滑动通槽31内的轨道32滑动,继而调节翻动框架27位于翻动空间内的位置,从而对床体的不同位置的患者进行助力翻身,当需要固定翻动框架27的位置时只需将两个拉绳37打结即可,调节方便,当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时,只需摇动翻动手柄35即可带动翻动轴28在翻动框架27上转动,翻动板30随之发生倾斜,可带动其上方的可折叠床垫发生翻动,便于患者翻身。需要说明的是,还可在床体框架1上安装电动卷绳器,电动卷绳器与拉绳37相连,通过调节电动卷绳器的卷动状态即可调节翻动框架27位于翻动空间内的位置;还可在翻动框架27上安装电机,电机与翻动轴28相连,继而实现电机带动翻动板30发生倾斜。

更进一步的,还可在本发明中考虑,所述可折叠床垫由多个拼接床垫39依次拼接而成,相邻的两个拼接床垫39之间相互铰接,所述拼接床垫39的长度方向与床体框架1的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使用的驱动电机、电动伸缩杆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电路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详细阐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医护人员或家属移动患者位置、便于患者翻身、大大降低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劳动强度的心内科护理床。

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