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4381发布日期:2020-08-18 17:0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尿道给药辅助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捷式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



背景技术:

尿道是从膀胱通向体外的管道。男性尿道细长,长约18cm,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止于尿道外口,行程中通过前列腺部、膜部和阴茎海绵体部,男性尿道兼有排尿和排精功能。尿道全程有两个弯曲,呈“s”形,第一个弯曲在尿道膜部,称为耻骨下弯曲,其角度为93°,第二个弯曲部位在耻骨前弯曲。当阴茎向前提向腹壁时,耻骨前弯曲即消失,因此,在尿道给药时,会将阴茎上提使耻骨前弯消失,目前上述操作是由医护人员手动完成的,但某些患者会有较重的心理抵触,同时,由于一只手已被占用,给药管的插入操作仅由单手完成,难度大,稳定性低,尿道受给药管损伤的概率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捷式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捷式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包括环形带,其特征在于:环形带底部设有v型片,环形带与v型带之间通过条形片连接,v型片上设有透槽,透槽内设有软质的围条,围条的两侧分别通过数根弹性第一拉绳与透槽连接,围条的两端交错而过形成一“环形套”,围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一拉绳的一端,第一拉绳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活动安装于环形带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所述的连接件为魔术贴。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所述的环形带和v型片上均设有供第一拉绳穿过的导线环。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所述的围条与人体接触面的一端开设数个通透的插孔,围条的非接触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数个t型结构的插条,插条与插孔分列于围条的两侧,插条分别从对应的插孔内穿过且与之卡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所述的围条与人体的接触面上设有数个弹性条。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所述的围条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拉绳的一端,第二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条形片后位于环形带的背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所述的v型片和环形带上均设有供第二拉绳穿过的导线环,第二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拉环,拉环的直径大于导线环的直径。

如上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所述的环形带为弹性材质。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既可用于尿道给药时阴茎的扶持,又可用于性功能障碍muse治疗后的阴茎按摩。使用时,将本装置穿戴在身,环形带位于腰部,v型片包裹阴茎根部和睾丸,条形片从双腿之间及股沟穿过,然后使阴茎穿过“环形套”并使尿道口露出,双手分别拉拽第一拉绳,可调节“环形套”的大小,以贴合患者阴茎,调节后通过连接件将第一拉绳的另一端固定于环形带上,此后,医护人员将给药管自尿道口轻轻插入即可,能够减少医护人员手部与患者阴茎的直接接触,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通过“环形套”可使患者阴茎斜朝上,满足消除耻骨前弯的需求,以免给药管插入时损伤尿道;另本装置在治疗性功能障碍时,pge1经尿道给药后(需边按摩阴茎边站立行走10-15分钟,以利pge1吸收),患者双手通过反复提拉第一线绳即可使“环形套”反复收紧,从而达到按摩效果,可双手置于腰部用手指勾动第一线绳的折弯处,此外,可将病号服或患者自身衣物穿戴于本装置外,无需裸露下体,无需为给药后患者提供单人密封环境,可提高医护空间资源利用率,同时,患者手部不与阴茎直接直接,能够避免病菌通过尿道口进入,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本发明所采用之结构设计简单有效,趋于医疗检查治疗用具一次性使用的发展形势,且不会过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在采用留置管给药时,可将留置管外接头置于v型片内,配合“环形套”固定阴茎,能够防止留置期间尿道与留置管分离,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和可推广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围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便捷式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如图所示,包括环形带1,其特征在于:环形带1底部设有v型片2,其开口朝上且两端均固定连接环形带1的底面前侧,采用缝制或超声点焊工艺均可,v型片2整体呈向前凸的弧形结构,以使患者阴茎与小腹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以更好的消除耻骨前弯,环形带1与v型带2之间通过条形片3连接,条形片3为软质材料,其一端固定连接环形带1的底面后侧,另一端固定连接v型片2的底部,v型片2上设有透槽4,透槽4位于尖端且前后两面均与外界相通,透槽4内设有软质的围条5,围条5的两侧分别通过数根弹性第一拉绳12与透槽4连接,透槽4的两侧均与弹性第一拉绳12的外端固定连接,弹性第一拉绳12的内端均与围条5固定连接,围条5的两端交错而过形成一“环形套”,其上端向前倾斜约60°,围条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第一拉绳12的一端,第一拉绳1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活动安装于环形带1上。本发明既可用于尿道给药时阴茎的扶持,又可用于性功能障碍muse治疗后的阴茎按摩。使用时,将本装置穿戴在身,环形带1位于腰部,v型片2包裹阴茎根部和睾丸,条形片3从双腿之间及股沟穿过,然后使阴茎穿过“环形套”并使尿道口露出,双手分别拉拽第一拉绳12,可调节“环形套”的大小,以贴合患者阴茎,调节后通过连接件将第一拉绳12的另一端固定于环形带1上,此后,医护人员将给药管自尿道口轻轻插入即可,能够减少医护人员手部与患者阴茎的直接接触,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通过“环形套”可使患者阴茎斜朝上,满足消除耻骨前弯的需求,以免给药管插入时损伤尿道;另本装置在治疗性功能障碍时,pge1经尿道给药后(需边按摩阴茎边站立行走10-15分钟,以利pge1吸收),患者双手通过反复提拉第一线绳6即可使“环形套”反复收紧,从而达到按摩效果,可双手置于腰部用手指勾动第一线绳6的折弯处,此外,可将病号服或患者自身衣物穿戴于本装置外,无需裸露下体,无需为给药后患者提供单人密封环境,可提高医护空间资源利用率,同时,患者手部不与阴茎直接直接,能够避免病菌通过尿道口进入,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本发明所采用之结构设计简单有效,趋于医疗检查治疗用具一次性使用的发展形势,且不会过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在采用留置管给药时,可将留置管外接头置于v型片2内,配合“环形套”固定阴茎,能够防止留置期间尿道与留置管分离,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和可推广性。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为魔术贴,环形带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魔术贴的勾面,第一拉绳12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魔术贴的毛面,勾面的长度远大于毛面的长度,且勾面宽度略大于毛面。此种方式能够很方便的实现第一拉绳12另一端的固定,将毛面撕下后握持在手里可对第一拉绳12拉拽,着力点较大,便于发力。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环形带1和v型片2上均设有供第一拉绳12穿过的导线环8。导线环8均与对应的环形带1或v型片2固定连接,当用户拉动第一拉绳12时,其沿导线环8来回移动,能够避免与患者身体摩擦造成不适。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围条5与人体接触面的一端开设数个通透的插孔9,围条5的非接触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数个t型结构的插条10,第一拉绳12的一端均为多股结构,插条10分别与其中一股连接,插条10与插孔9分列于围条5的两侧,插条10分别从对应的插孔9内穿过且与之卡合。插条10用以与插孔9卡合的竖向部分为硬质弹性材质,且竖向部分的长度大于插孔9的长度,插条10横向部分的宽度小于插孔9的长度,如此卡合后,可使围条5的接触面一端与非接触面一端接触,从而围成“环形套”,能够全方位的包裹阴茎,不管是从尿道给药的扶持效果上来说,还是从性功能障碍治疗的按摩效果上来说,都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围条5与人体的接触面上设有数个弹性条11。弹性条11优选用硅胶材质,通过粘接的方式与围条5连接即可,用户在对患处进行按摩时,能够增强患处的局部触感,将弹性条11设为曲型,如s型,可增加与患处接触面,以进一步增强按摩效果。

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围条5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拉绳7的一端,第二拉绳7的另一端绕过条形片3后位于环形带1的背部。第二拉绳7的一端为双股结构,围条5的底部前方两侧分别与其中一股连接,用户向上提拉第二线绳7的另一端,可带动“环形套”向下移动,由于“环形套”包裹于阴茎外周,与包皮接触,因此当其向下移动时可带动包皮向下移动以露出尿道口。

更进一步的,如图1或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v型片2和环形带1上均设有供第二拉绳7穿过的导线环8,第二拉绳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拉环13,拉环13的直径大于导线环8的直径。也就是说,拉环13无法从导线环8内穿过,拉环13优选亲肤性良好的软质材料,以免用户腰部接触支撑物的时候拉环13造成不适感。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环形带1为弹性材质。可直接选用弹性布料,也可采用纸尿裤的弹性裤腰设计,既能满足不同患者的腰围适应性,又能够具有较高的舒适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