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内物质的运动或位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74030发布日期:2020-10-28 12:26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活体内物质的运动或位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体内物质的运动或位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重力、摩擦力、库伦力、万有引力广泛分布作用在我们周围,很容易理解和观察到,包括磁场会产生磁力,用两块磁铁就很容易展示给我们看到、感觉到,电场也会产生作用力,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电力。由于这个电力只表现在带不同电性物质间或有差异电荷物质间,我们几乎不能直接或经常观察到,并不引起注意。但它实际存在。利用电力可以完成很多通常已知作用力无法完成的很多事情。外用药可以定位给药,快速、方便、高效且低毒。口服或静脉注射等内用药一般是全身作用,不能定位给药。给药的目标是治疗且尽量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一些病(比如癌症)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会损害正常细胞,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在选择口服化疗药物用于癌症治疗的时候,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诸如恶心呕吐、口干舌燥、食欲缺乏、手脚麻木、毛发脱落等等,大多数化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而骨髓抑制又常为抗肿瘤药物的剂量限制性毒性。骨髓抑制在早期可表现为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减少,严重时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可降低,不同的药物对骨髓作用的强弱、快慢和长短不同,所以反应程度也不同,同时患者还可有疲乏无力、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发热、出血等表现,导致患者生存质量普遍下降,甚至因不能耐受而被迫中止治疗。同时,化疗药物一般多是免疫抑制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机体免疫系统在消灭体内残存肿瘤细胞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免疫功能低下时,肿瘤不易被控制,反而加快复发或转移进程。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体内物质的运动或位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第一本发明提供一种活体内物质的运动或位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1)将活体置于电场发生装置中,所述电场发生装置包括接触电极和外电极,所述外电极包括1个以上异电极,异电极的位置可调;2)将所述活体与接触电极接触,使所述活体与所述接触电极形成等电位;3)调节电场的性能,以控制活体内的至少一种物质运动或控制活体内至少一种物质的位置。第二本发明提供一种使带电物质排出活体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1)将体内含有带电物质的活体置于电场发生装置中,所述电场发生装置包括接触电极和外电极,所述外电极包括1个以上异电极,异电极的位置可调;2)将所述活体与接触电极接触,使所述活体与所述接触电极形成等电位;3)调节电场的性能,以控制活体体内的带电物质,使带电物质排出活体。第三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场定位给药装置,所述电场定位给药装置至少包括:空间电场接触电极;空间电场外电极,用于与所述空间电场接触电极之间形成空间电场,包括2个以上异电极,各个异电极的位置可调,用于调整空间电场的覆盖面积;调控单元,用于调节控制空间电场的性能,包括电场强度、电场方向、电场脉冲频率以及电场范围中的一种或多种,并控制活体内带电制剂的运动轨迹。第四本发明提供前述电场定位给药装置在以下任一项或多项中的用途:(1)定位给药;(2)富集金属离子。第五本发明提供活体内离子型制剂的运动轨迹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待测活体空间电场接触电极连接,使待测活体与所述空间电场接触电极形成等电位;2)调整各个异电极的位置,以调整空间电场的覆盖面积;3)调节控制空间电场的性能,包括电场强度、电场方向、电场脉冲频率以及电场范围中的一种或多种,并控制活体内离子型制剂的运动轨迹。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活体内物质的运动或位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电场,可以对活体内的带电物质产生作用,使其按照预定的方式运动或排出体外,可以作用肿瘤细胞、作用生物体内药物、作用生物体内水、作用生物体内神经、作用生物体内重金属离子、作用生物体内离子、作用化学反应过程控制反应顺序、催化、阻止部分物质反应等。可以实现辅助生长、治疗、给药、消肿、改性、催化。本发明对人体安全,高场强需要高电压,而防止尖端放电是高场强静电学的尖端难题,采用等位电场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尖端放电,使产品设备符合国家规定。无需担心触电,等电位电场技术更安全。药物精确定位聚集,大大降低给药用量,提高局部范围给药效率,可以将静注药物量降低几倍至十几倍,在电场作用下,使药物靶向集中于病变处,这样,目标部位的药物浓度比其它部位高几百倍乃至上千倍,药物效果可以增大几十倍,适用性更强,应用更广泛。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发明电场定位给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发明电场定位给药装置电路原理图。图3显示为本发明电场定位给药装置验证实验流程图。图4显示为本发明电场对生物体内负电性组织作用力示意图(外电极为负电)。图5显示为本发明电场对生物体内负电性组织作用力示意图(外电极为正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定位给药的原理(1)离子型药物定向运动的原理离子型药物是带电体,带电体在电场中受到的库仑力ff=eq(i)(i)式中e:电场强度,单位为牛顿/库伦q:带电体的电荷量,有正负两种,其单位为库伦若q为正电荷,则f的方向与e的方向相同;若q为负电荷,则f的方向与e的方向相反。从(i)式可以看出,带有电荷的药物在电场中受到一个具有确定方向的力,当此力大于药物分子(或粒子)所受的其它的力时,带有电荷的药物粒子会按电场的方向做定向运动。(2)定位促进药物/药剂高效富集的原理当电场照射到定位给药部位(如脚掌),带电荷的离子型药物或药剂就会按电场的方向运动,穿过表皮,真皮,部分药剂经由毛细血管,其余药剂继续渗透毛细血管,最终汇集在定位部位(脚掌)。而空间电场覆盖区域与未覆盖区域自然形成的电场屏障或界限,在设定条件内确保离子型(带电荷)试剂处于病灶或治疗领域内,实施持续治疗。设定条件是指药剂计量;电场强度;作用时间等参数。与病灶组织交换而失去电荷活性的试剂或自然失活的试剂通过血管输送出电场屏蔽,主要经肾或肝脏代谢排出体外,部分通过汗腺或粪便代谢。药物分子从毛细血管进入各种组织的给药方式叫做自由扩散给药。扩散运动的理论已研究清楚,扩散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v=k×(c1-c2)(ii)式中v:扩散速度k:常数c1:毛细血管内壁药物浓度c2:毛细血管外壁药物浓度毛细血管的直径6×103~7×103nm,药物分子直径一般小于100nm,水分子的直径为0.2nm。在传统自由扩散中,扩散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药物传递慢且全身作用无法定向。而当带电药物分子在电场作用下,药物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向毛细血管外壁的方向运动,使得目标部位药物浓度大大增加(1000倍以上)。这样,c1在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该部位药物吸收速度提高、浓度大大增加。本发明提供的活体内物质的运动或位置的控制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1)将活体置于电场发生装置中,所述电场发生装置包括接触电极和外电极,所述外电极包括1个以上异电极,异电极的位置可调;2)将所述活体与接触电极接触,使所述活体与所述接触电极形成等电位;3)调节电场的性能,以控制活体内的至少一种物质运动或控制活体内至少一种物质的位置。进一步的,步骤3)中,调节电场的性能选自调整异电极的位置、电场强度、电场方向、电场脉冲频率以及电场范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活体为动物活体。进一步的,为哺乳动物。所述哺乳动物优选为啮齿目动物、偶蹄目动物、奇蹄目动物、兔形目动物、灵长目动物等。所述灵长目动物优选为猴、猿或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电极接地。进一步的,所述外电极不与待测活体接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异电极为点状探头。在电场中,控制活体内的至少一种物质聚集于电场作用的位置。所述物质带电。可选的,所述物质选自带电药剂、外来有害带电物质和生物体内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带电药剂为带电注射药剂、带电口服药剂和带电直肠给药药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口服给药、舌下注射,静脉注射,穴位注射,直肠滴入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各种给药方式的带电药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生装置还包括:供电电源,用于给所述发生装置提供电能;接触电极不影响异电极位置或通电情况的选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异电极的位置和/或电场的性能根据目标位点、目标浓度确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电源为高压输出电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电源为电池或直流电源dc通过震荡电路ac励磁升压变压器形成的高压输出电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场的电压为可调的0.001kv-120kv,电流输出为可调的0.001ma-10000ma,电场的工作距离为可调的0.1cm-100c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压根据作用深度以及电场距离取值;和/或,电流小于活体组织能够忍受的极限。所述电场的电源为直流电。直流高压电源正极等电位接通活体,负极接外电极,开启直流电源,使活体和电极间产生电场,电力同时产生,这个电力首先作用在生物体内带正电荷物质,这个物质首先被拉动,趋向负电极。产生电力大小取决电极间电压高低以及带电荷物质电量。利用生物体内带电差异,可以分别拉动带正电物质、正离子、导电物质、摩擦力小的导电物质。如图4和图5所示,如果将电极反接,活体等电位作为负极,外电极作为正极,开启直流电源,使活体和电极间产生电场,电力同时产生,这个电力首先作用在活体内带负电荷物质,这个物质首先被拉动,趋向正电极。产生电力大小取决电极间电压高低以及带电荷物质电量。利用生物体内带电差异,可以分别拉动带负电物质、负离子、导电物质、摩擦力小的导电物质。活体生物体内物质所带电荷以及导电能力存在差异,外加电场对这些物质电场引力就存在差异,带异电位高和导异电位能力强的物质引力大;可以先被移动或获得更大的电场力。反之物质滞后被电场力作用;且电场力相对弱;如果物质所带电荷与外电极相反,同样会出现反向斥力差异。本发明提供的使带电物质排出活体的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1)将体内含有带电物质的活体置于电场发生装置中,所述电场发生装置包括接触电极和外电极,所述外电极包括1个以上异电极,异电极的位置可调;2)将所述活体与接触电极接触,使所述活体与所述接触电极形成等电位;3)调节电场的性能,以控制活体体内的带电物质,使带电物质排出活体。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调节电场的性能选自调整异电极的位置、电场强度、电场方向、电场脉冲频率以及电场范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活体为动物活体。进一步的,为哺乳动物。所述哺乳动物优选为啮齿目动物、偶蹄目动物、奇蹄目动物、兔形目动物、灵长目动物等。所述灵长目动物优选为猴、猿或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电极接地。进一步的,所述外电极不与待测活体接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异电极为点状探头。在电场中,控制活体内的至少一种物质聚集于电场作用的位置。所述物质带电。可选的,所述物质选自外来有害带电物质和生物体内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生装置还包括:供电电源,用于给所述发生装置提供电能;接触电极不影响异电极位置或通电情况的选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异电极的位置和/或电场的性能根据目标位点、目标浓度确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电源为高压输出电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电源为电池或直流电源dc通过震荡电路ac励磁升压变压器形成的高压输出电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场的电压为可调的0.001kv-120kv,电流输出为可调的0.001ma-10000ma。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压根据作用深度以及电场距离取值;和/或,电流小于活体组织能够忍受的极限。所述电场的电源为直流电。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场定位给药装置,至少包括:空间电场接触电极;空间电场外电极,用于与所述空间电场接触电极之间形成空间电场,包括2个以上异电极,各个异电极的位置可调,用于调整空间电场的覆盖面积;调控单元,用于调节控制空间电场的性能,包括电场强度、电场方向、电场脉冲频率以及电场范围中的一种或多种,并控制活体内带电制剂的运动轨迹。进一步的,所述空间电场接触电极用于与待测活体相连接,使待测活体与所述空间电场接触电极形成等电位。进一步的,等电位接触点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脚掌,也可以是待测活体的其他部位或者是水润、导电脂等。所述待测活体为动物活体。进一步的,为哺乳动物。所述哺乳动物优选为啮齿目动物、偶蹄目动物、奇蹄目动物、兔形目动物、灵长目动物等。所述灵长目动物优选为猴、猿或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间电场接触电极接地。可选的,所述空间电场外电极可以与待测活体接触,也可以不与测活体接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异电极为点状探头。在所述空间电场中,所述带电制剂聚集于电场作用的位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带电制剂为带电药剂。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带电药剂为离子型注射药剂、离子型口服药剂和离子型直肠给药药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口服给药、舌下注射,静脉注射,穴位注射,直肠滴入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各种给药方式的离子型药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生装置还包括:供电电源,用于给所述发生装置提供电能;空间电场接触电极不影响异电极位置或通电情况的选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异电极的位置和/或空间电场的性能根据目标位点、目标浓度和/或用量确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电源为高压输出电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电源为电池或直流电源dc通过震荡电路ac励磁升压变压器形成的高压输出电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电源的电压为可调的0.001kv-120kv,电流输出为可调的0.001ma-10000ma,电场的工作距离为可调的0.1cm-100c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压根据作用深度以及电场距离取值;和/或,电流根据待测活体能够忍受的极限调整。本发明还提供前述电场定位给药装置在以下任一项或多项中的用途:(1)定位给药;(2)富集金属离子。可选的,用途(1)中,进行定位给药的药物或药剂包括但并不仅限于离子型(阳离子,阴离子)试剂与中性试剂(使用前实施离子交换或离子化处理)。本发明还提供活体内离子型制剂的运动轨迹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待测活体空间电场接触电极连接,使待测活体与所述空间电场接触电极形成等电位;2)调整各个异电极的位置,以调整空间电场的覆盖面积;3)调节控制空间电场的性能,包括电场强度、电场方向、电场脉冲频率以及电场范围中的一种或多种,并控制活体内带电制剂的运动轨迹。进一步的,等电位接触点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脚掌,也可以是待测活体的其他部位或者是水润、导电脂等。所述待测活体为动物活体。进一步的,为哺乳动物。所述哺乳动物优选为啮齿目动物、偶蹄目动物、奇蹄目动物、兔形目动物、灵长目动物等。所述灵长目动物优选为猴、猿或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间电场接触电极接地。可选的,所述空间电场外电极可以与待测活体接触,也可以不与测活体接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异电极为点状探头。在所述空间电场中,所述带电制剂聚集于电场作用的位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带电制剂为带电药剂。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带电药剂为带电注射药剂、带电口服药剂和带电直肠给药药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的,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口服给药、舌下注射,静脉注射,穴位注射,直肠滴入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各种给药方式的带电药剂。在所述空间电场中,所述离子型试剂向空间电场外电极的方向运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生装置还包括:供电电源,用于给所述发生装置提供电能;空间电场接触电极不影响异电极位置或通电情况的选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异电极的位置和/或空间电场的性能根据目标位点、目标浓度和/或用量确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电源为高压输出电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电源为电池或直流电源dc通过震荡电路ac励磁升压变压器形成的高压输出电源。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供电电源的电压为可调的0.001kv-120kv,电流输出为可调的0.001ma-10000ma,电场的工作距离为可调的0.1cm-100cm。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压根据作用深度以及电场距离取值;和/或,电流根据待测活体能够忍受的极限调整,定位给药范围包括空间电场覆盖区域。但不仅限于空间电场覆盖区域。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述的活体内物质的运动或位置的控制方法或一种使带电物质排出活体的方法中,所述电场发生装置为前述的电场定位给药装置。此时,所述接触电极是指所述空间电场接触电极,所述外电极是指空间电场外电极。验证实验4.1实验动物的准备选择月龄15-18周的大鼠70只,体重250-320克。由饲养员饲养,大鼠在开始试验前适应新环境2周。在此期间每周仔细观察与测量动物体重,所有入选动物均排除体重减轻等不适应环境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各10只大鼠,根据仪器所选参数电压不同分为a-f组共6组,分别实施0.1kv、1kv、3kv、10kv、30kv、120kv不同电场强度下的给药验证(n=10)。另行准备1组10只大鼠为对照组,实施心脏直接注射(不实施电场定位给药)。表1:入组实验动物的电场强度参数与实验前体重汇总分组明细abcdefg实施电场强度(kv)0.1131030120none体重(g)285±13.6292±16.3273±15.8297±14.9265±16.3271±18.5292±17.64.2实验流程图详见图3。4.2.1心电图检查仰卧位将鼠固定于平板上,观察大鼠无翻正反应后,称量大鼠重量,取10%水合氯醛按0.3ml/100g的量麻醉大鼠。利用powerlab系统采集心电图30分钟,简称治疗前30分钟。然后进行舌下静脉注射维拉帕米,剂量为1.0mg/kg(约300μg/大鼠:根据徐叔云教授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中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该注射剂量为人正常用药剂量的6倍)将定位给药装置的空间电场外电极安置于或照射大鼠的胸前部位,大鼠本身空间电场接触电极相连,且空间电场接触电极与大地相连,按要求给予不同电场强度的照射。1小时及24小时候后对大鼠行心电图检查,再次连续采集心电图信号30分钟,简称治疗后30分钟。4.2.2血液采集和生化指标检测1小时后心电图检查完毕后,各实施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固定于解剖台上,开腹,分离腹主动脉,于腹主动脉抽血2.5ml。37°加热处理30min后,1000rpm离心2min,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维拉帕米含量。表2:入组实验动物的电场强度参数与维拉帕米给药量4.2.3组织采集抽取血液后,处死大鼠,取出大鼠心脏,肝脏与肾脏,液氮速冻后备用(用于测量维拉帕米浓度测定)。4.2.4组织维拉帕米浓度测量(1)组织匀浆液的制备将肺、心脏中间组织从-80℃冰箱取出,将组织剪成小块并搅拌均匀,加入2倍重量的甲醇-水(1:1,v/v)混合溶液,匀浆5min。(2)离心设置转速1000rpm,工作温度4℃,离心时间10min。离心后取上清液,液氮或-80℃冰箱保存,待测。(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药品配置将维拉帕米标准品制成浓度为1、3、10、30、100,300ng/ml的标准系列溶液。称取10mg奥卡西平的对照品,用乙腈-水溶液(50:50,v/v)溶解,配成1mg/ml的奥卡西平储备液,用时加入乙腈水(50:50,v/v)稀释至浓度为1000ng/ml作为内标使用。(4)色谱条件色谱柱:poroshell120sb-c18柱(4.6×50mmi.d.,2.7μm);流动相:a相为5mm乙酸铵的0.2%甲酸水相;b相为乙腈,2min60%b等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4.6.5进样17μl,涡流混合40s,离心5min(15000rpm),进样5-10μl,lc-ms/ms分析。4.3统计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当各组基线数据呈正态分布时使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当数据不呈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法比较。均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表3:给药1hr后维拉帕米阳离子型试剂的分布情况分组明细abcdefg实施电场强度(kv)0.1131030120none血液中(μg)nonenone1.2±1.16.3±1.120.1±11.212.3±5.6120.3±13.8心脏(μg)nonenone6.5±2.131.5±2.1125.2±15.8205.2±6.8105.2±15.8肝脏(μg)nonenone0.9±0.51.3±0.63.3±0.97.3±2.15.3±1.5肾脏(μg)nonenone1.5±0.36.3±2.315.2±7.215.5±3.821.5±5.3给药开始前,给药箱通阳性电荷15分钟,使药剂附加阳性电荷,并确保电场给药期间,给药箱始终连接阳性电荷。电场给药1小时后,各组实验动物(各5只)安乐死后采血,取出心脏,肝脏与肾脏后。使用hplc液相分析技术实施检测。各器官组织与血液通过重量与血液体积补正后分别统计各组织中维拉帕米含量。g组(对照组)不实施电场给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心脏,给药开始1hr后,约1/3剂量残存于心脏,1/3经血行残存于血液组分,剩余主要经肾排泄排出体外。电场给药组当电场强度达到3kv时,开始出现给药效果。电场强度达到30kv时,给药效果已达到心脏直接注射效果。继续加大电场到120kv时,给药效果达到心脏直接注射剂量的约两倍,且剩余主要经肾排泄的功能维持不变。这一验证结果暗示阳离子型制剂采用专利所述电场给药模式下,有望代替现有静脉或患部直接注射的传统给药模式。避免了物理穿刺给患者带来附加痛苦的同时,伴随药剂用量的减少,医疗资源与患者自身负担的医疗支出与医保费用节俭。如上所述中性试剂或阳离子型试剂可以显著的增加收益人群。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阴性离子制剂是否可以带来同样的恩惠?为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在给药开始前,给药箱通阴性电荷15分钟,使药剂附加阴性电荷,并确保电场给药期间,给药箱始终连接阴性电荷。表4:给药1hr后维拉帕米阴离子型试剂的分布情况分组明细abcdefg实施电场强度(kv)0.1131030120none血液中(μg)nonenone1.1±1.35.3±1.718.3±9.211.3±7.5114.6±15.8心脏(μg)nonenone7.2±1.828.5±2.4113.2±23.1195.7±7.2112.3±21.7肝脏(μg)nonenone1.2±0.81.5±0.85.1±2.19.3±1.96.5±2.7肾脏(μg)nonenone1.8±1.25.3±1.718.3±5.821.5±1.819.3±6.1电场给药1小时后,各组实验动物(各5只)安乐死后采血,取出心脏,肝脏与肾脏后。使用hplc液相分析技术实施检测。各器官组织与血液通过重量与血液体积补正后分别统计各组织中维拉帕米含量。g组(对照组)不实施电场给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心脏,给药开始1hr后,约1/3剂量残存于心脏,1/3经血行残存于血液组分,剩余主要经肾排泄排出体外。与阳离子型试剂类似的效应在阴离子型试剂中得到证实。电场给药组当电场强度达到3kv时,开始出现给药效果。电场强度达到30kv时,给药效果已达到心脏直接注射效果。继续加大电场到120kv时,给药效果达到心脏直接注射剂量的约两倍。这一验证结果暗示阳离子型制剂采用专利所述电场给药模式下,有望代替现有静脉或患部直接注射的传统给药模式。避免了物理穿刺给患者带来附加痛苦的同时,伴随药剂用量的减少,能够节约医疗资源与患者自身负担的医疗支出与医保费用。需要各位同业或同行参与人员注意的是,作为电场作业的常识,当需要通过电场给药模式实施阳离子型试剂给药时,药剂需要确保阳性电荷,同时在给药端箱添加负电极,而负离子试剂给药时,则需要实施反向电极。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