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2154发布日期:2020-09-11 21:21阅读:15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19,covid-19)是指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2,sars-cov-2)感染所引起的以发热、失眠为主要首发症状的下呼吸道炎性综合征。该病早期常伴有失眠少痰、低热或不热,恶寒胸闷、身重乏力,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失眠痰稠、发热或高热、胸闷乏力、便秘腹胀,病情中期存在干咳、呛咳、身热不扬,喘息,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我国将covid-19纳入乙类传染病范畴,并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由于其潜伏期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但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发展迅速的特点。值得重视的是流病学证实每个年龄段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均没有抵抗性,只要满足传播条件均可被感染,但感染后大部分患者变现为确诊病例潜伏期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生可能与暴露时间、个人免疫状况、基础疾病等有关,自身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时则可能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者。包括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及有关院士在内的专业机构和专家都强调,必须重视无症状患者的筛选、隔离、随访、诊治,才可以防止该类患者造成的人群传染、自身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等。科学研究发现无症状感染患者同样具有强传染性,而且在我国疫情控制胜利阶段可能成为主要的人传人感染途径和长期潜伏风险。

尽管如此,目前,covid-19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而疫苗研发也遥遥无期。对于一些原有抗病毒药物的老药新用实验也并未取得理想临床疗效,并且显示出比较大的副作用,如瑞德西韦、克力芝、病毒靶向治疗药物或多药联用等均在临床试验中证实并非特效药物,针对ace2受体的靶向治疗药物也仅在药物研究过程中。临床救治过程表明,对于症状较重患者的激素冲击治疗也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并且可能出现股骨头坏死、免疫抑制等并发症。

古代中医虽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名,但其发病特点在中医温病相关古籍中早有记载,当属中医“寒湿(瘟)疫”范畴,该病通过飞沫及接触进行人传人间传播,符合《素问·刺法论篇》指出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的瘟疫论述;以寒湿气候背景及感染患者早期表现的寒湿之象来分析,如患者出现寒湿袭表、阻肺、碍脾表现的恶寒发热、干咳少痰、胸闷气短、脘痞腹泻当症状,表明该病属中医寒湿疫,而疫毒又可传变损及心、肝、肾,以寒湿伤阳为主线,兼有化热、变燥、伤阴、致瘀、闭脱等变证。中医对于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更无记载,此当属“有病无症”特殊病原群,但此时对于无症患者的干预治疗必然会面对“无症可辨”或“无证可辨”的棘手情况。

中医经典理论认为寒湿疫邪致病机理为寒湿这一天之常象太过为灾,正如《四圣心源》载:“六气五行,皆备于人身,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这就提示我们对于该病防治除应用隔离、防护及西药抗病毒治疗外,中医需要在“伏气外感”理论指导下,注重整体把握及辨证论治理念,进行“辨病论治”基础上发展“三因体质、辨体施治”、“以无示有、未病先防”防治技术。从病位来看,疫邪首侵脏器在肺。肺为呼吸之门户,厉气从口鼻而入,必然先伤于肺。《灵枢·经脉》中记载:“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说明肺有病必然传至胃肠,脏腑经络相互联系,常累及脾胃、大肠、心、肝、肾等脏腑,应根据三焦、六经及卫气营血辩证进行对病和辨体论治,以减低传染风险和疾病传变风险。

面对上述covid-19治疗的不足,中医药具有特有的优势,医院临床经验表明中医药治疗对该病初期及轻症无症状患者有确切效果。病初寒湿郁肺袭表,治宜化湿散寒、宣肺透邪、固表护卫;恢复期肺脾气虚,治宜清解余邪、宣肺运脾,扶正祛湿。中医在该病预防方面也显示出良好效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指出未病时要培固正气,强壮体质,避其毒气,及时针对因湿、因虚、因寒、因热体质制定祛湿解表为主的个性化治疗,防止疾病传变。经过中医药对病情辩证论治,我们发现中药一定程度能够协助covid-19轻症患者核酸转阴,促进ct影像肺部炎性渗出吸收,有利患者呼吸功能,长期使用安全且患者受益更多。因此全面开发安全有效而副作用少的中药制剂成为了目前covid-19药物研发的热点和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有效协助covid-19无症状患者核酸转阴,促进ct影像肺部炎性渗出吸收,有利患者呼吸功能,减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传染率和转重症率。本发明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兼阳虚、寒性体质病证;还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兼热性体质病证;再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兼湿性体质病证;再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兼阴虚、虚火体质病证;更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兼素体气虚、血瘀病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党参3-12份,炒白术3-10份,苍术3-10份,茯苓3-10份,陈皮3-10份,藿香3-10份,砂仁2-6份,瓜蒌皮6-15份,炙百部6-15份,生黄芪10-20份,防风3-10份,苦杏仁2-6份,片姜黄3-10份,清半夏6-15份。上述配伍方剂是本发明中药方剂用于治疗新冠病毒肺炎无症状患者的基础方剂。

进一步来说,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所述中药方剂的重量份配比组成是:党参5-10份,炒白术3-8份,苍术3-8份,茯苓3-8份,陈皮3-8份,藿香3-8份,砂仁2-5份,瓜蒌皮6-12份,炙百部6-12份,生黄芪10-18份,防风3-8份,苦杏仁2-5份,片姜黄3-8份和清半夏6-12份。

更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所述中药方剂的重量份配比组成是:党参6份,炒白术5份,苍术5份,茯苓5份,陈皮5份,藿香5份,砂仁3份,瓜蒌皮10份,炙百部10份,生黄芪15份,防风5份,苦杏仁3份,片姜黄5份和清半夏10份。

再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针对阳虚、寒性体质病证,所述中药方剂的重量份配比组成是:党参6份,炒白术5份,苍术5份,茯苓5份,陈皮5份,藿香5份,砂仁3份,瓜蒌皮10份,炙百部10份,生黄芪15份,防风5份,苦杏仁3份,片姜黄5份,清半夏10份,肉桂3份和干姜5份。

再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针对热性体质病证,所述中药方剂的重量份配比组成是:党参6份,炒白术5份,苍术5份,茯苓5份,陈皮5份,藿香5份,砂仁3份,瓜蒌皮10份,炙百部10份,生黄芪15份,防风5份,苦杏仁3份,片姜黄5份,清半夏10份,黄连5份和白茅根10份。

再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针对湿性体质病证,所述中药方剂的重量份配比组成是:党参6份,炒白术5份,苍术5份,茯苓5份,陈皮5份,藿香5份,砂仁3份,瓜蒌皮10份,炙百部10份,生黄芪15份,防风5份,苦杏仁3份,片姜黄5份,清半夏10份,佩兰10份和薏苡仁10份。

再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针对阴虚、虚火体质病证,所述中药方剂的重量份配比组成是:党参6份,炒白术5份,苍术5份,茯苓5份,陈皮5份,藿香5份,砂仁3份,瓜蒌皮10份,炙百部10份,生黄芪15份,防风5份,苦杏仁3份,片姜黄5份,清半夏10份,麦冬10份和黄精10份。

再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针对素体气虚、血瘀病证,所述中药方剂的重量份配比组成是:党参6份,炒白术5份,苍术5份,茯苓5份,陈皮5份,藿香5份,砂仁3份,瓜蒌皮10份,炙百部10份,生黄芪15份,防风5份,苦杏仁3份,片姜黄5份,清半夏10份,扁豆10份,芡实10份和丹参6份。

更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其用药剂型是汤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片剂或口服液剂。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所述的冠状病毒为covid-19;该名称为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名称简称,全称为“coronavirusdisease2019”。

再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用于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药方剂作为有效成分在制备治疗无症状核酸阳性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中药方剂的方解潜药医理阐述如下:

(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创造探索过程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具有病情变化骤然、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本发明研究团队采用中医药治疗手段,主要治疗核酸阳性确诊轻症患者。面对突发的人类生命健康的新型病毒攻击,结合中医药毒副作用小及擅长于整体论治等突出优势,根据临床实践钟发现,确诊的无症状患者舌苔多腻,ct有渗出,以湿邪为主要的病机,病位在肺。本发明研究团队迅速展开专家组方剂量论证,针对“阳性无症状”这一突出的临床表征,及其外感疫毒之因,治湿以健脾为化痰为功能主旨,此类经典药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败毒散”等繁多的药味配伍,经过病因病机、药味配伍、用药剂量及小样本的患者临床服用等发明创造筛选探索。最终,确定本发明中药基础方剂,在抗疫新冠肺炎实际使用中使用该中药方剂,适用于无症状患者,但ct检查肺上有表现,核酸检查阳性。全方由:党参,炒白术,苍术,茯苓,陈皮,藿香,砂仁,瓜蒌皮,炙百部,生黄芪,防风,杏仁,片姜黄,清半夏组成基础方。本方剂根据病证随之配伍剂量,是专门针对于covid-19无症状发病过程中卫表亏虚、寒湿疫毒外邪侵于肺卫、积于肺脏上焦、传于中焦脾胃,恋于肺卫络脉之中,虽无症状,疫毒犹存。黄芪、党参为君,黄芪补脾肺以去寒湿之邪,固卫表以绝寒湿外邪入侵,党参健脾益肺纠正脾肺气少,益气生津以防邪恋伤津,而要共同扶正抗邪;半夏、瓜蒌皮、白术、苍术、茯苓、陈皮为臣,半夏驱寒除湿、化除肺中之痰、温除脾胃湿寒、避免中焦阳损,瓜蒌皮化痰兼清微热,不使其助寒邪伤阳,更兼化黏着难出之痰利肺脏,白术、茯苓补脾渗湿又性温祛寒以除寒湿疫毒,苍术散寒燥湿、健脾避秽、祛风固表,陈皮燥化湿痰,解肺内寒湿痰浊,化脾胃湿浊之困;砂仁、防风、杏仁、片姜黄、炙百部为佐,砂仁温中化湿祛寒湿,防风疏散肺卫风邪固卫表,杏仁宣肺祛痰畅气道,姜黄辛温健脾化瘀而清络脉邪毒,百部炙后,增其温热之性、护肺之力,更便于祛痰外出、畅通息道、固护肺脏;诸药驱邪外出、益气固表;方中藿香为使,芳香化湿避浊,引导诸药,归于肺脾。纵观全方,诸药合用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增强正气,提高肺功能,以排肺毒,是该中药方剂的精妙之处。

(2)本发明中药方剂的疗效及方解分析

本研究团队在运用本方剂的基础上,经过在疫区医院及相关的抗疫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摸索,积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轻症患者的经验,针对covid-19的中医病机特点,现代医学治疗covid-19疗效欠佳且无特效药等不利现状,不断充实完善本中药方剂。针对covid-19轻症无症状患者,ct改变明显、核酸阳性等情况,将其辨证为疫毒袭表。而围绕伤寒论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辩证总结出该病无症状期的病机传变规律,即邪弱正虚,肺脾不足,气阴两虚,三焦失和。

析之:全方在注重寒湿疫毒恋于卫表,还兼顾三因体质、辨体论治、扶正祛邪。在针对湿邪困阻,气机不利,湿邪凝结成痞等病机治疗同时,还针对气虚体弱、脾胃湿困、痰阻气滞等寒湿疫邪滞留肺卫、脾胃、三焦等病机诊治。既注重补益机体正气,提高受损脏器的修复能力和耐受能力,又注意益气固表止汗,针对肌表腠理失固,提高卫表抗邪功能。

方中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内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另外,黄芪能增强抗自由基损伤和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能够提升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方中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心悸气短,津伤内热等,与君药配伍可补正气不足、纠正脾肺气少;二药为君,补阳益气以抵抗寒湿疫邪内侵,益气固表以增强卫气固护,补气生津以防补气燥热,共奏扶正抗邪之效。

方中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主治湿痰,寒痰证,呕吐,心下痞,结胸等。瓜蒌皮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经;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散结。主治肺热咳嗽,胸胁痞痛,咽喉肿痛等。与半夏相伍,润燥相得,是调整湿寒体质,清解肺部毒邪郁热的巧妙组合。方中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白术有健脾胃、壮身体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方中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功效。方中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药理学证实茯苓聚糖可增强免疫功能,能使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加强,并且还能抗病原体等。陈皮味辛、苦,性温,入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半夏、瓜蒌皮、白术、苍术、茯苓、陈皮六药共为臣,协助君药补气扶正、固表渗湿、散寒祛风,避免脾肺、卫表遭受寒湿疫邪侵淫。

方中砂仁味辛,性温,入脾、胃经,具有行气宽中,健脾化湿的功效。药理学证实砂仁复方制剂可抗心肌缺氧,调整免疫功能等。方中防风辛、甘,微温,入膀胱、肺、肝、脾经,故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芪、白术以益气祛邪,而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方中杏仁味苦,性温,有毒,入肺、大肠经,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等功效。方中片姜黄辛、苦,温,归肝经、脾经,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胸胁剌痛,风湿痹痛等。针对寒湿温疫毒虫邪气阻肺伤气,化裁组方时加用炙百部,借助其性甘、苦,微温,专归肺经之功,用于新久咳嗽、虚劳等症。砂仁、防风、杏仁、片姜黄、炙百部五药共同合用为佐,共成健脾益气、调中和胃、益气固表之剂,能调节气机停滞、增强素体正气、疏散内外寒湿瘀滞等功效。特别是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极易感染外邪者,以及脏腑气弱正气亏虚易于伤风受邪而致病情反复者有良好的疗效。

方中藿香性微温,味辛,专入脾肺二经,其气芳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治呕吐霍乱,以此快气,除秽恶痞闷,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辛能通利九窍,若岚瘴时疫用之,不使外邪内侵,有主持正气之力,凡诸气药,独此体轻性温,大能卫气,专养肺胃。以其为佐,兼用作使药,不仅祛湿化浊以抗寒湿疫毒,还可扶正固表以抵御外协,兼能行中上二焦之气以化湿邪,其专走脾肺二经之性而引导诸药直达卫表、肺脾等病所。

诸药配合,可收补气化痰、散寒化湿、固表强卫、运化中焦之功。针对各种体质合并卫虚腠理不密,中虚正气偏弱,肺虚风邪所范,脾虚湿气所伏,阳虚寒湿易停而设,加之正气不足表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常自汗淋漓、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的寒湿疫邪感染之象皆为该方药的证治范畴。

有益效果

为了准确阐释本发明申请中药方剂的临床显著效果,此处以医院临床疗效结果564例大样本临床病例观察研究,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无症状患者约有112例,占所有病人的19.9%,年龄分布22-58岁,其中男性72例,女性40例,所收治患者均系未见明显症状的轻症患者,所有患者核酸检测阳性。其中肺部轻度磨玻璃样炎性渗出者20例,占无症状患者的17.9%,轻度结节样炎性渗出者15例,占无症状患者的13.4%,轻度区域性炎性渗出者50例,占无症状患者的44.6%,中度多局灶性炎性渗出者20例,占无症状患者的17.9%,中度大面积炎性渗出者7例,占无症状患者的6.3%,双侧肺叶受累者80例,占无症状患者的71.4%,单侧肺叶受累者32例,占无症状患者的28.6%,炎性渗出伴有伴有支气管影者23例,占无症状患者的20.5%,炎性渗出伴少量胸腔积液者1例,占无症状患者的0.9%。经用该中药方剂治疗7-20天后,所收治的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轻症患者胸部ct提示炎性渗出明显或完全吸收,定期咽拭子核酸检查阳性转阴时间缩短,进而缩短了住院时间,未见一例因阴性复转阳性而再次入院者,所有轻症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数下降,淋巴细胞数逐步上升,淋白比随症状好转而上升,最终实现经应用中医药治疗的患者“零重症”、“零死亡”、“零复阳”的临床效果。提示本发明方剂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呼吸系统排痰、减轻下呼吸道炎性反应、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另外影像资料炎性渗出减少提示本方剂在抗炎基础有修复肺组织损伤、清除自由基、抑制促炎补体反应的作用。

具体根据临床总结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药方剂经过科学组方,探索性的运用,克服了治疗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轻症患者的难点。所述中药方剂配伍巧妙而精炼,经临床应用验证本药方剂能有效地预防covid-19轻症患者转变为重症,一定程度上保护肺部呼吸功能,长期使用缓解covid-19轻症患者多种缺氧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2)本发明中药方剂能够明显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轻症患者胸部ct提示炎性渗出,缩短咽拭子核酸检查转阴时间,阻断所有轻症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数下降,使淋巴细胞数逐步上升,淋白比随症状好转而上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方剂,已经在covid-19临床实践治疗中予以应用,大病例样本用于医院无症状阳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本发明中药方剂,并紧密遵从中医药辨证论治潜药而成。为此,择取一定代表性covid-19无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数据予以阐释本发明的可实施过程,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例1本发明无症状阳性新冠肺炎基础方中药方剂的制备

a.组成配比:党参6g,炒白术5g,苍术5g,茯苓5g,陈皮5g,藿香5g,砂仁3g,瓜蒌皮10g,炙百部10g,生黄芪15g,防风5g,苦杏仁3g,片姜黄5g,清半夏10g;

b.制备方法:取上述“a”中所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加水浸泡,置于提取罐中提取2次,提取1-2小时,过滤取液,并将所有过滤液相混合,浓缩至每ml含有1g生药量的原料液;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汤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片剂或口服液剂。

另,本发明所述中药方剂的“a组成配比”,还可以做如下方式实施,而制备方法采用上述“b”的相同方法:

a1.组成配比:党参5g,炒白术8g,苍术8g,茯苓3g,陈皮3g,藿香8g,砂仁5g,瓜蒌皮6g,炙百部12g,生黄芪18g,防风8g,苦杏仁5g,片姜黄3g,清半夏6g;

a2.组成配比:党参10g,炒白术3g,苍术3g,茯苓8g,陈皮8g,藿香3g,砂仁2g,瓜蒌皮12g,炙百部6g,生黄芪10g,防风3g,苦杏仁2g,片姜黄8g,清半夏12g;

a3.组成配比:党参3g,炒白术6g,苍术6g,茯苓10g,陈皮10g,藿香5g,砂仁3g,瓜蒌皮6g,炙百部6g,生黄芪10g,防风10g,苦杏仁6g,片姜黄5g,清半夏15g;

a4.组成配比:党参12g,炒白术10g,苍术10g,茯苓10g,陈皮3g,藿香10g,砂仁6g,瓜蒌皮15g,炙百部15g,生黄芪20g,防风10g,苦杏仁6g,片姜黄10g,清半夏15g。

实例2本发明无症状核酸阳性兼阳虚,寒性体质病证中药方剂的制备

a.组成配比:党参6g,炒白术5g,苍术5g,茯苓5g,陈皮5g,藿香5g,砂仁3g,瓜蒌皮10g,炙百部10g,生黄芪15g,防风5g,苦杏仁3g,片姜黄5g,清半夏10g,肉桂3g,干姜5g。

b.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a制备方法”。

实例3本发明无症状核酸阳性兼热性体质病证病证中药方剂的制备

a.组成配比:党参6g,炒白术5g,苍术5g,茯苓5g,陈皮5g,藿香5g,砂仁3g,瓜蒌皮10g,炙百部10g,生黄芪15g,防风5g,苦杏仁3g,片姜黄5g,清半夏10g,黄连5g,白茅根10g。

b.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a制备方法”。

实例4本发明无症状核酸阳性兼湿性体质病证中药方剂的制备

a.组成配比:党参6g,炒白术5g,苍术5g,茯苓5g,陈皮5g,藿香5g,砂仁3g,瓜蒌皮10g,炙百部10g,生黄芪15g,防风5g,苦杏仁3g,片姜黄5g,清半夏10g,佩兰10g,薏苡仁10g。

b.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a制备方法”。

实例5本发明无症状核酸阳性兼阴虚、虚火体质病证中药方剂的制备

a.组成配比:党参6g,炒白术5g,苍术5g,茯苓5g,陈皮5g,藿香5g,砂仁3g,瓜蒌皮10g,炙百部10g,生黄芪15g,防风5g,苦杏仁3g,片姜黄5g,清半夏10g,麦冬10g,黄精10g。

b.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a制备方法”。

实例6本发明无症状核酸阳性兼气虚、血瘀病证中药方剂的制备

a.组成配比:党参6g,炒白术5g,苍术5g,茯苓5g,陈皮5g,藿香5g,砂仁3g,瓜蒌皮10g,炙百部10g,生黄芪15g,防风5g,苦杏仁3g,片姜黄5g,清半夏10g,扁豆10g,芡实10g,丹参6g。

b.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a制备方法”。

实例7covid-19无症状兼阳虚,寒性体质临床病例疗效

蔡某某,性别:男,年龄:21岁。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天入院,患者2月15日检测核酸阳性,ct示肺部有渗出,现无特殊不适。脉浮滑而弱,舌苔薄白腻。中医辩证阳虚湿困。给予本发明上述“实施例2”所制得的中药方剂,连服两周。两周后血象正常,ct胸部炎性渗出吸收,核酸阴性。

实例8covid-19无症状兼热性体质病证临床病例疗效

黄某某,性别:男,年龄:19岁。反复发热半月余,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6天入院,2月10日查核酸阳性,ct肺纹理增粗,炎性渗出,后口服奥司他韦、连花清瘟胶囊,现无特殊不适。脉浮滑洪大有力,舌苔黄厚腻。中医辩证湿热内蕴。给予本发明上述“实施例3”所制得的中药方剂,连服两周。一周后ct胸部炎性渗出吸收,核酸阴性。

实例9covid-19无症状兼湿性体质临床病例疗效

潘某某,性别:男,年龄:40岁。确诊新冠肺炎1天,拟进一步治疗。因其父亲感染新冠肺炎,2月13日在酒店隔离,13日查ct异常,14日查新冠核酸阳性,住院治疗。平素体胖,体乏少动。入院胸部ct提示少许炎性渗出。脉沉滑,舌苔厚腻。中医辩证湿邪困阻。给予本发明上述“实施例4”所制得的中药方剂,连服两周。10天后ct胸部炎性渗出吸收,核酸阴性。

实例10covid-19无症状兼阴虚、虚火体质临床病例疗效

丁某某,性别:男,年龄:38岁。确诊新冠肺炎8天。2月7日查核酸阳性,查ct异常,后口服莫西沙星,现无特殊不适。平素体健,身体偏瘦,偶有夜间盗汗。入院胸部ct提示轻度炎性渗出。六脉浮细而数,舌干红,苔少,舌根苔腻。中医辩证虚火内扰。给予本发明上述“实施例5”所制得的中药方剂,连服两周。12天后ct胸部炎性渗出吸收,核酸阴性。

实例11covid-19无症状兼气虚、血瘀临床病例疗效

杨某某,性别:女,年龄:37岁。确诊新型冠状肺炎4天。4天前检测核酸阳性,后查胸部ct示肺部有渗出,无不适。平素懒言少动,月经不规律,量少有血凝块。脉沉细涩,舌淡,有瘀点,苔薄白。中医辩证气虚血瘀。给予本发明上述“实施例5”所制得的中药方剂,连服两周。15天后ct胸部炎性渗出完全吸收,核酸阴性。15天后睡眠质量良好,无力咳嗽消失,气短懒言好转,可长时间坐立行走,ct胸部炎性渗出完全吸收,核酸阴性。

实施例12covid-19无症状阳性肺炎临床病例疗效

皮某某,性别:男,年龄:35岁。确诊新型冠状肺炎11天。患者家中有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02.09社区予以隔离,02.15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02.17入住医院,入院ct提示左肺舌叶及双下肺炎症,予抗感染、抗病毒及中药治疗,02.23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以来,患者无发热、乏力、心慌、胸闷、气促、腹泻等症状,一般情况良好。脉浮大有力,舌淡,苔薄白。中医辩证无症状兼外感疫毒。给予本发明上述“实施例1a4”所制得的中药方剂,连服15天。10天后ct胸部炎性渗出完全吸收,核酸阴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