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67887发布日期:2020-10-09 21:5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美白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因为“一白遮三丑”的传统美观念,亚洲女性对于美白的追求就像人类对于光明的追求一样从未停止,胭脂水粉几乎是每个成年女性的必备品,更是有遮瑕膏、粉底、散粉、定妆粉、粉饼等林林总总的粉饰家族,粉饰美白、粉饰太平。其实,美白就像是治病,治标不如治本,只有把内在肤质调理好,根治影响美白的罪魁祸首—黑色素。黑色素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黑色素颗粒通过黑色素细胞枝状突起向角质细胞转移,转移至角质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或形成色斑,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

而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限速酶,但目前针对酪氨酸酶的活性调控的研究还十分有限,缺少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抑制剂,此外,现有美白化妆品的美白成分成效一般,且有些添加大量化学美白成分的化妆品虽然能达到一定的美白效果,但是通常毒副作用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美白化妆品组合物,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烟酰胺1-15份;白茯苓提取物0.2-1份;光果甘草提取物0.01-0.3份;美白复合物0.1-3份;化妆品辅料基质60-95份。

其中,烟酰胺可以加速新陈代谢,促进含黑色素的角质细胞脱落;烟酰胺可以与已经产生的黑色素作用,减少其向表层细胞转移。因为只有黑色素被传递到角质细胞时,才会让皮肤变黑。而烟酰胺则可以作用于产生的黑色素,有效抑制黑色素从黑色素细胞向角质细胞传递,从而减少过度色素沉淀;烟酰胺还能够促进表皮层蛋白质的合成,改善肌肤质地。烟酰胺能促进表皮层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肌肤含水率;因此本发明加入适量的烟酰胺,促进含黑色素的角质细胞脱落,减少黑色素向表层细胞转移,促进表皮层蛋白质的合成。

光果甘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活性成分主要为三萜类、黄酮类、多糖类、氨基酸、生物碱和有机酸等化合物。光果甘草提取物一般来源于光果甘草的茎或根,主要成分是光果甘草素和光果甘草定,既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又能抑制多巴色素互变和dhica氧化酶的活性,具有与维生素e相似的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同时具有强抗氧化性,可以淡化色斑,因此本发明引入光果甘草提取物作为辅助美白、亮肤、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衰老、防紫外线的添加组分;

本发明中所用光果甘草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如下:称取光果甘草粉末适量,置于容器中;配制氨性醇溶液作为提取剂,其中乙醇体积分数为60%、氨体积分数为0.6%、去离子水体积分数为39.4%;料液比为m(光果甘草粉)∶v(氨性醇溶液)=1∶20g/ml,放置于75℃的恒温水浴中,提取2h后冷却过滤,保留清液,取滤渣再次放于容器中,加入上述配制的氨性醇溶液,料液比为m(滤渣)∶v(氨性醇溶液)=1∶1g/ml,回流提取3h后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减压蒸馏得膏状提取物后,用甲醇配成0.28-0.32mg/ml的光果甘草提取物,备用。

本发明采用以上优选的提取方式和提取物浓度是因为:经过反复实验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光果甘草提取物的浓度越高,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越强。但是超过一定浓度后,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稍有下降;且浓度过高不利于人体吸收,经济成本较高。因此,确定果甘草提取物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28-0.32mg/ml。

优选的,所述化妆品辅料基质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溶剂20-80份;保湿剂5-20份;流体调节剂0.01-3份;螯合剂0.01-1份;乳化剂0.3-7份;防腐剂和/或香精适量。

优选的,所述保湿剂选自:乙醇、甘油、丙二醇、双丙甘醇、1,3-丁二醇、海藻糖、木糖醇、甘油聚醚-26、β-葡聚糖、甲基葡糖醇聚醚-20、甲基葡糖醇聚醚-10、赤藓酮糖、乙酰壳糖胺、甜菜碱、尿囊素、透明质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流体调节剂选自:卡波姆、黄原胶、小核菌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选自:鲸蜡硬脂醇、十六醇、二十二醇、甘油硬脂酸酯、鲸蜡磷酸酯钾、山梨坦脂肪酸酯类、硬脂酰谷氨酸钠、聚甘油脂肪酸酯类、聚乙二醇聚硅氧烷类及其组合物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螯合剂选自edta-2na、edta-4na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所述防腐剂选自:苯氧乙醇、尼泊金酯类、咪唑烷基脲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美白复合物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去离子水30-50份;丁二醇20-50份;α-熊果苷0.1-1份;白芷提取物0.2-2份;茶油5-20份;甜杏仁油5-20份;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0.01-0.1份;柠檬酸0.1-1份;亚硫酸钠0.1-1份;维生素e0.1-1份。

由于一些中药美白成分具有药效显著、作用温和、副作用小、毒性低等优点,尤其发现茯苓和白芷两者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具有消除组织中过度色素堆积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的能力,具有较好的防止黑色素沉积作用,因此本发明中引入白茯苓和白芷的提取物,将两者与本发明中其他美白组分进行协同配合,实现对酪氨酸酶更强的抑制作用;

具体的,白芷提取物的制备采用如下方式:将适量白芷粉末加入搅拌容器中,搅拌下状态下,加入足量去离子水,30-40℃水浴加热提取6-10h,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浓缩,最终配得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7-1.2g/ml。

白茯苓提取物的制备采用如下方式:称取适量白茯苓粗粉,加入足量体积分数70%乙醇,在室温下超声(200hz)提取10-20min,过滤,滤渣重复上述操作2次,合并滤液、离心,取上清液浓缩,最终配得提取物质量浓度0.7-1.2g/ml。

上述提取物的提取过程中,其中白芷采用去离子水作为提取剂,而白茯苓采用乙醇作为提取剂,这是因为,本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白茯苓无水乙醇提取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能够达到93%以上,具有更好防止黑色素沉积作用;而通过实验发现白芷水提液比醇提液显示出更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因此本发明的白芷提取物为白芷水提液;白茯苓提取物为白茯苓无水乙醇提取液。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美白复合物中的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α-熊果苷、茶油等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美白作用,其中本发明选用茶油作为本发明的油脂类美白成分,是因为其抗氧化性强于其他市售橄榄油、深海鱼油、菜籽油等惯用油脂类美白成分;对其他功效成分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α-熊果苷和白芷提取物的经皮渗透效果,茶油均表现出较好的促进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美白化妆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美白化妆品组合物中各组分充分混合搅拌后得化妆品乳液。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化妆品,包括如上所述的美白化妆品组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美白复合物中的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α-熊果苷、茶油等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美白作用,其中茶油对其他功效成分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α-熊果苷和白芷提取物的经皮渗透效果,茶油均表现出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本发明采用具有以上美白成分的美白复合物,能够充分发挥各组分的美白功效;

本发明中的烟酰胺、白茯苓提取物、光果甘草提取物以及美白复合物中有效美白组分对提高皮肤明亮度呈现协同增效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黑色素的产生,且毒副作用小,能够辅助美白、亮肤、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衰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加以解释。

实施例1

一种美白化妆品组合物,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烟酰胺1份;0.7g/ml白茯苓无水乙醇提取液0.2份;0.28mg/ml光果甘草甲醇提取液0.01份;美白复合物0.1份;去离子水80份;甘油3份;尿囊素1.2份;1,3-丁二醇0.8份;卡波姆0.01份;edta-2na0.01份;甘油硬脂酸酯0.2;鲸蜡硬脂醇0.1份;苯氧乙醇适量;香精适量。

其中,美白复合物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去离子水30份;丁二醇20份;α-熊果苷0.1份;0.7g/ml白芷水提液0.2份;茶油5份;甜杏仁油20份;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0.1份;柠檬酸1份;亚硫酸钠1份;维生素e1份。

上述美白化妆品组合物制成的乳液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去离子水加入水锅,在快速搅拌状态下加入卡波姆,搅拌溶胀后加入甘油分散好的尿囊素、1,3-丁二醇、edta-2na,升温至85℃,保温搅拌20min;

2)将甘油硬脂酸酯、鲸蜡磷酸酯钾、苯氧乙醇加入油锅,升温至80℃,保温搅拌20min;

3)将上述水锅和油锅中搅拌好的置于乳化锅,高速均质10min,保温搅拌20min,冷却至45℃,加入烟酰胺、白茯苓无水乙醇提取液、光果甘草甲醇提取液、美白复合物、香精,搅拌20min,冷却至室温,检验合格后出料,制得乳液护肤品。

实施例2

一种美白化妆品组合物,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烟酰胺15份;1.2g/ml白茯苓无水乙醇提取液1份;0.32mg/ml光果甘草甲醇提取液0.3份;美白复合物3份;去离子水20份;甘油15份;尿囊素3.2份;甜菜碱2.8份;卡波姆3份;edta-2na1份;甘油硬脂酸酯3份;鲸蜡硬脂醇2份;十六醇2份;苯氧乙醇适量;香精适量。

其中,美白复合物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去离子水50份;丁二醇50份;α-熊果苷1份;1.2g/ml白芷水提液2份;茶油20份;甜杏仁油5份;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0.01份;柠檬酸0.1份;亚硫酸钠0.1份;维生素e0.1份。

上述美白化妆品组合物制成的乳液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去离子水加入水锅,在快速搅拌状态下加入卡波姆,搅拌溶胀后加入甘油分散好的甜菜碱、尿囊素、edta-2na,升温至85℃,保温搅拌20min;

将甘油硬脂酸酯、鲸蜡磷酸酯钾、十六醇、苯氧乙醇加入油锅,升温至80℃,保温搅拌20min;

将上述水锅和油锅中搅拌好的置于乳化锅,高速均质10min,保温搅拌20min,冷却至45℃,加入烟酰胺、白茯苓无水乙醇提取液、光果甘草甲醇提取液、美白复合物、香精,搅拌20min,冷却至室温,检验合格后出料,制得乳液护肤品。

实施例3

一种美白化妆品组合物,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烟酰胺1.5份;1g/ml白茯苓无水乙醇提取液0.5份;0.3mg/ml光果甘草甲醇提取液0.15份;美白复合物2份;去离子水48份;甘油5份;尿囊素0.5份;1,3-丁二醇4份;卡波姆0.2份;黄原胶0.2份;edta-2na0.03份;甘油硬脂酸酯2份;十六醇2;鲸蜡磷酸酯钾1.5份;苯氧乙醇适量;香精适量。

其中,美白复合物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去离子水43.5份;丁二醇35.6份;α-熊果苷0.26份;0.7g/ml白芷水提液1.23份;茶油9.6份;甜杏仁油5.7份;l-抗坏血酸-6-棕榈酸酯0.05份;柠檬酸0.37份;亚硫酸钠0.46份;维生素e0.63份。

上述美白化妆品组合物制成的乳液护肤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去离子水加入水锅,在快速搅拌状态下加入卡波姆,搅拌溶胀后加入甘油分散好的黄原胶、尿囊素、1,3-丁二醇、edta-2na,升温至85℃,保温搅拌20min;

将甘油硬脂酸酯、鲸蜡磷酸酯钾、十六醇、苯氧乙醇加入油锅,升温至80℃,保温搅拌20min;

将上述水锅和油锅中搅拌好的置于乳化锅,高速均质10min,保温搅拌20min,冷却至45℃,加入烟酰胺、白茯苓无水乙醇提取液、光果甘草甲醇提取液、美白复合物、香精,搅拌20min,冷却至室温,检验合格后出料,制得乳液护肤品。

对比例4-10

根据下表中各组分的含量,参照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对比例4-10的美白精华。

除下表中的组分之外,对比例4-10的美白乳液的其它组分及其具体重量份数,与实施例3相同。

上表中,白茯苓提取物为1g/ml白茯苓无水乙醇提取液;光果甘草提取物为0.3mg/ml光果甘草甲醇提取液;白芷提取物为0.7g/ml白芷水提液。

皮肤刺激性试验:

试验前24h,选用4只健康大鼠,每只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各剪3.0cm×3.0cm面积毛一块。取实施例4制得的护肤品乳液均匀涂于一侧剪毛区域上,另一侧作为空白对照,每天涂皮一次,并用温水清除残留物,连续涂皮14d。试验结果观察:涂皮期间,每天清洗后1h观察被涂皮肤反应情况,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进行评分。

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上述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乳液护肤品安全性极高,经对大鼠的皮肤测试,结果均无明显刺激性。

美白效果测试:

1、实验方法

筛选面部肤色较为暗淡的受试者90位,分为9个小组,分别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美白乳液、对比例4-10以及某一市售美白精华进行测试。试用测试产品前对其面部皮肤进行黑色素、色差数据采集和面部图像分析测试,数据作为皮肤本底值,连续使用产品4周。

分别于第1周、第2周、第4周时进行数据采集。利用皮肤色差测试探头及多功能皮肤测试系统(cl400和mpa6,德国ck)和皮肤红黑色素测试仪及测试探头(mexametermx18,德国ck公司)评测受试者使用化妆品(以及化妆品功效成分)前后皮肤明亮度(亮度)和皮肤黑色素含量的变化,从而确定化妆品(或功效成分)的美白效果。

2、评价指标

2.1皮肤黑色素含量mi值

基于光谱吸收的原理(rgb),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的光照在人体皮肤上后的放射量来确定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仪器的测量范围是0-999,测量数值越高,说明皮肤中黑色素含量越高。

2.2皮肤明亮度l*值

明亮度l*值用于表征白平衡,l*值越大,颜色越偏向白色,反之,颜色越偏向黑色。

3、测试结果

3.1皮肤黑色素含量mi值

△mi=tn-t0

式中,tn—受试区域的黑色素含量随时间变化数值;

t0—受试区域的黑色素含量起始值。

下表为使用测试产品一个月皮肤黑色素mi值测试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测试周期4周内,受试者使用实施例3的美白乳液后,皮肤黑色素△mi值呈明显降低趋势。且在第1周、第2周和第4周时,△mi低于对比例4-10的美白护肤品和市售美白护肤品,皮肤黑色素下降明显。并且,本发明的美白精华的△mi值明显优于对比例4-10。跟对比例4-10的△mi值相比,实施例3的△mi呈现协同增效的作用。

3.2皮肤明亮度l*值

△l*=tn-t0

式中,tn—受试区域明亮度随时间变化数值;

t0—受试区域明亮度的起始值。

下表为测试产品使用前后皮肤明亮度l*值统计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测试4周内,受试者使用含本发明的美白乳液后,皮肤明亮度△l*值呈升高趋势,且在第1周、第2周和第4周,与对比例4-10的美白乳液和某市售美白护肤品相比都有明显差异。另外,本发明的美白精华的皮肤明亮度△l*值明显优于对比例4-10。本发明的美白乳液对△l*提高皮肤明亮度呈现协同增效的作用,因此,说明本发明的美白精华具有提高皮肤明亮度的效果。

以上给出的实施例是实现本发明较优的例子,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做出的任何非本质的添加、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