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29717发布日期:2020-09-08 12:4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在胃与食管空肠做完肿瘤切除手术后要吻合在一起时,下端的食管空肠必须要拉起来,防止落入脏器下方,同时也为引流和与胃部吻合提供条件。在现有的手术过程中,通常是以钛合金钉封闭食管下端,然后采用两根缝合线连接食管下端并向尾侧牵引。因此,这一操作一般来说需要两个人来完成,其中一个人握持带有缝合线的工具提拉食管下端,另一个人来完成相应的器械吻合、手工逢合等工作。采用悬线提拉食管下端至少存下以下问题:1、人员配合方面,由于采用悬线进行提拉时需要两个人配合完成整个操作,而由于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容易导致动作不到位。2、稳定性问题,由于采用两根线进行提拉操,线的晃动和偏移都会影响整个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高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临床上在吻合术中使用缝合线进行提拉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

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包括支撑单元、连接杆和操作单元,所述连接杆包括位于其延伸方向上的连接杆第一端和连接杆第二端,所述支撑单元为设置于连接杆第一端的硬质结构,所述操作单元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第二端;其中,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连接杆为活动连接,所述支撑单元相对所述连接杆活动使得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至少两种可切换的锁定状态,所述操作单元与所述支撑单元连接控制所述支撑单元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与锁定;其中,在第一锁定状态下所述支撑单元朝向所述连接杆的周侧伸出两个支撑端,所述两个支撑端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连接杆轴向;在第二锁定状态下所述支撑单元整体沿所述连接杆轴向分布且整体尺寸小于等于所述连接杆的周向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为40cm-60cm,所述连接杆的周向上位于外周的两点之间的连线的最大长度为4mm-5mm;所述两个支撑端的距离为24mm-30mm。在此种设置中,对其中的具体尺寸进行了具体的设计,使得该结构可以更好的应用于胃与食管空肠的吻合术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最外侧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圆柱结构的直径为4mm-5mm。此种设置中,其中的连接杆的最外侧设置有中空圆柱结构,圆柱结构进入到食管中更加方便,并且由于圆柱结构没有棱角可以避免划伤食管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杆,所述连接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其中所述固定杆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活动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中空内部,活动杆第二端与所述操作单元连接;其中,活动杆第一端和固定杆第一端分别在不同的位置与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在此种设置中,其中的支撑单元具体设置为支撑杆,并且将连接杆设置为活动杆和固定杆,通过活动杆相对固定杆的运动实现支撑杆在两种锁定状态下的切换,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并且稳定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圆柱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为圆弧面。此种设置中,将支撑杆设置为圆柱结构并且两端为圆弧面,当支撑杆的两端对食管进行支撑时,圆弧面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食管内壁,避免挫伤和划伤的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杆,其中所述固定杆为中空圆柱结构,所述活动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的中空内,活动杆第二端与所述操作单元连接;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四个互连杆,四个互连杆通过各自的端部接龙式铰接;在四个互连杆中包括两个第一互连杆和两个第二互连杆,第一互连杆的长度小于第二互连杆的长度,两个第一互连杆相邻设置;其中,两个第一互连杆的连接处与活动杆第一端可转动连接;两个第二互连杆的连接处与固定杆第一端可转动连接;在固定杆的轴向方向上,所述活动杆第一端位于所述固定杆的两个端部之间。此种设置中,采用四个互连杆的结构形成支撑单元,其中两个第一互连杆处于一条直线上并与活动杆的轴向垂直时,两个第一互连杆所在的直线的两个端部为支撑单元的支撑端,两个第二互连杆与该直线组成三角形,因此可以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单元包括手持部和操作部;其中,所述手持部为与所述固定杆第二端贯通连接的中空圆柱结构,所述手持部的外周直径大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周直径,所述操作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持部中空内的顶杆,所述活动杆的第二端延伸到所述手持部的中空内并与顶杆第一端相接;通过控制所述顶杆在所述手持部中空内的往复运动带动所述活动杆在所述固定杆中空内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所述支撑单元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在此中设置中,其中设置了直径相对较大的手持部,方便抓握;顶杆的设置在顶杆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支撑单元在两种锁定状态下的切换,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部还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包括中空的圆柱杆部和连接于圆柱杆部第一端的旋转头,所述圆柱杆部的中空贯通所述旋转头;所述圆柱杆部伸入所述手持部的中空内,顶杆第二端伸入所述旋转件的中空内,所述旋转件仅可沿所述手持部周向相对所述手持部做转动运动,所述顶杆仅能沿所述手持部轴向运动;所述旋转件的中空位置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顶杆第二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在此种设置中,对操作部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其中旋转件与顶杆采用螺纹进行连接,旋转件的转动带动所述顶杆沿所述手持部轴向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活动杆在所述固定杆中空内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所述支撑单元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螺纹还具有定位和锁定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还包括在圆柱杆部第二端的外周壁上沿圆柱杆部周向设置的限位块,所述手持部与所述限位块对应的位置的内周上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限位块可以在所述环状凹槽中绕所述圆柱杆部的轴心转动,所述环状凹槽限制所述限位块在所述手持部轴线方向的位置。在此中设置中,采用限位块和环状凹槽的设置,实现了旋转件相对于手持部可以转动不可轴向移动的功能,结构简单而巧妙。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部还包括固定头、弹簧和拉动件,其中,所述固定头用于封堵所述手持部远离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手持部的中空内,弹簧第一端与顶杆第二端相抵,弹簧第二端与所述固定头相抵;顶杆第二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凸杆,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沿周向贯穿的限位槽,所述凸杆由所述限位槽伸出,所述拉动件与所述凸杆连接并可带动所述顶杆沿所述固定杆的轴向往复运动。在此种设置中,为操作部另外一种实现方式,采用固定头、弹簧和拉动件的结合,在弹簧处于自由状态和压缩状态时切换支撑单元所处的不同的锁定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中提供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在处于第二锁定状态时由食管残端伸入到食管内,然后通过操作部使得提拉装置切换到第一锁定状态,支撑单元朝向连接杆的周侧伸出两个支撑端对食管壁进行支撑。提拉装置处于第一锁定状态的情况下无需操作者持续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使得操作者一人实现吻合术的整个过程,避免了两人操作所导致的人员配合不好导致的动作不到位的问题;同时由于其中的支撑单元为硬质结构,两个支撑端可以很好的撑住食管,从而可以实现对食管进行稳定的提拉动作,保证了整个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第一锁定状态);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支撑单元处的局部放大前视示意图(第一锁定状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支撑单元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第一锁定状态);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的支撑单元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第二锁定状态);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清洗单元和操作单元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的透视效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活动杆和顶杆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手持部和操作部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整体结构前视示意图(第一锁定状态);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支撑单元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第一锁定状态);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的支撑单元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第二锁定状态);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支撑单元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第一锁定状态);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整体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手持部和操作部连接处的局部放大透视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手持部和操作部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手持部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拉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支撑单元;110、支撑杆;111、第一连接点;112、第二连接点;120(120')、支撑端;130、第一互连杆;140、第二互连杆;150、帽体;200、连接杆;201、连接杆第一端;202、连接杆第二端;210、固定杆;211、固定杆第一端;212、固定杆第二端;220、活动杆;221、活动杆第一端;222、活动杆第二端;223、圆柱形结构;300、操作单元;310、手持部;311、环状凹槽;312、限位槽;320、操作部;321、旋转件;3211、圆柱杆部;3212、旋转头;3213、外螺纹;3214、限位块;330、顶杆;331、顶杆第一端;332、顶杆第二端;333、凸杆;334、圆柱形槽;335、限位盖;336、圆孔;340、固定头;341、圆柱形凹槽;350、弹簧;351、弹簧第一端;352、弹簧第二端;360、拉动件;361、套杆;362、拉动把手;3621、子把手;363、孔;400、清洗单元;410、冲洗口;420、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中的实施例进行具体的说明,部分结构未采用附图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得出。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的整体结构前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包括支撑单元100、连接杆200和操作单元300,连接杆200包括位于其延伸方向上的连接杆第一端201和连接杆第二端202,支撑单元100为设置于连接杆第一端201的硬质结构,操作单元300设置于连接杆第二端202;其中,支撑单元100与连接杆200为活动连接,支撑单元100相对连接杆200活动使得支撑单元100包括至少两种可切换的锁定状态,操作单元300与支撑单元100连接控制所述支撑单元100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与锁定;其中,在第一锁定状态下支撑单元100朝向连接杆200的周侧伸出两个支撑端120,两个支撑端120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连接杆200轴向;在第二锁定状态下支撑单元100整体沿连接杆200轴向分布且整体尺寸小于等于连接杆200的周向尺寸。

图2为本实施例中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支撑单元100处的局部放大前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支撑单元100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在图1-3中的支撑单元100均处于第一锁定状态,图4为本实施例中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支撑单元100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其中支撑单元100处于第二锁定状态)。在使用时,在其中的支撑单元100处于第二锁定状态(图4)时,支撑单元100由食管残端伸入到食管内,然后通过操作部320使得支撑单元100切换到第一锁定状态,此时,支撑单元100朝向连接杆200的周侧伸出两个支撑端120对食管壁进行支撑。提拉装置中的支撑单元100处于第一锁定状态的情况下无需操作者持续进行操作,只需将处于第一锁定状态的提拉装置固定到合适的位置即可。这样就可以能够使得操作者一人实现吻合术的整个过程,避免了两人操作所导致的人员配合不好导致的动作不到位的问题;同时由于其中的支撑单元100为硬质结构,两个支撑端120可以很好的撑住食管,从而可以实现对食管进行稳定的提拉动作,保证了整个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一步优选的,其中的支撑单元100和连接杆200与食管接触的位置,均为圆角结构。圆角结构的设置使得支撑单元100食管残端伸入到食管内的过程更加方便,并且可以避免尖锐结构对食管造成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还对提拉装置某些关键尺寸做了优化,例如其中连接杆200的长度为40cm-60cm,连接杆200的周向上位于外周的两点之间的连线的最大长度为4mm-5mm;两个支撑端120的距离为24mm-30mm。通过对提拉装置中的连接杆200以及两个支撑端120的距离进行限定,使得该结构可以更好的应用于胃与食管空肠的吻合术中。进一步优选的,其中连接杆200的长度可以为45cm-55cm,进一步的连接杆200的长度可以为50cm;在吻合术使得提拉装置在吻合术中使用时满足手术要求,并且操作方便。进一步的,其中两个支撑端120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4mm-26mm,其中两个支撑端120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为25mm;两个支撑端120之间的距离的选择,使得该支撑端120可以很好支撑柱食管的同时,避免由于过度支撑伤到食管。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200的最外侧为中空圆柱结构,圆柱结构的直径为4mm-5mm。其中的连接杆200的最外侧设置有中空圆柱结构,圆柱结构进入到食管中更加方便,并且由于圆柱结构没有棱角可以避免划伤食管内壁;4mm-5mm的尺寸在保证连接杆200具有一定强度的同时也更适应现有的生产技术。

本实施例还对其中的支撑单元100做了个更为具体的设计,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单元100包括支撑杆110,连接杆200包括固定杆210和活动杆220,其中固定杆210为中空圆柱结构,活动杆220设置于固定杆210的中空内部,活动杆第二端222与操作单元300连接;其中,活动杆第一端221和固定杆第一端211分别在不同的位置与支撑杆110活动连接;如图所示,活动杆第一端221通过第一连接点111与支撑杆110连接,固定杆第一端211通过第二连接点112与支撑杆110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单元100具体设置为支撑杆110,并且将连接杆200设置为活动杆220和固定杆210,通过活动杆220相对固定杆210的运动实现支撑杆110在两种锁定状态下的切换,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并且稳定性高;其中活动杆220位于固定杆210的内部,使得提拉装置整体结构简洁。在本实施例中,其中支撑杆110的两端即为支撑单元100的两个支撑端120,在使用时支撑杆110的两端与食管内壁接触从而支撑食管壁。本实施例还对其中的支撑杆110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其中的撑杆采用圆柱结构,支撑杆110的两端为圆弧面;将支撑杆110设置为圆柱结构并且两端为圆弧面,当支撑杆110的两端对食管进行支撑时,圆弧面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食管内壁,避免挫伤和划伤的发生。

本实施例还对其中的操作单元300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图5为本实施例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清洗单元400和操作单元300部分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的透视效果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操作单元300包括手持部310和操作部320;其中,手持部310为与固定杆第二端212贯通连接的中空圆柱结构,手持部310的外周直径大于固定杆210的外周直径,操作部320包括设置于手持部310中空内的顶杆330,活动杆220的第二端延伸到手持部310的中空内并与顶杆第一端331相接;通过控制顶杆330在手持部310中空内的往复运动带动活动杆220在固定杆210中空内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支撑单元100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其中设置了直径相对较大的手持部310,方便抓握;顶杆330的设置在顶杆330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支撑单元100在两种锁定状态下的切换,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活动杆220和顶杆330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手持部310和操作部320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如图5-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操作部320还包括旋转件321,旋转件321包括中空的圆柱杆部3211和连接于圆柱杆部3211第一端的旋转头3212,圆柱杆部3211的中空贯通旋转头3212;圆柱杆部3211伸入手持部310的中空内,顶杆第二端332伸入旋转件321的中空内,旋转件321仅可沿手持部310周向相对手持部310做转动运动,顶杆330仅能沿手持部310轴向运动;旋转件321的中空位置设置有第一内螺纹,顶杆第二端33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3213。本实施例中的旋转件321与顶杆330采用螺纹进行连接,通过旋转件321的转动带动顶杆330沿手持部310轴向运动,进而带动活动杆220在固定杆210中空内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支撑单元100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通过简单的螺纹结构实现定位和锁定的功能,结构巧妙且易于实现。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旋转件321仅可沿手持部310周向相对手持部310做转动运动”的功能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其中旋转件321还包括在圆柱杆部3211第二端的外周壁上沿圆柱杆部3211周向设置的限位块3214,手持部310与限位块3214对应的位置的内周上设置有环状凹槽311,限位块3214可以在所述环状凹槽311中绕圆柱杆部3211的轴心转动,环状凹槽311限制限位块3214在手持部310轴线方向的位置。本实施例通过采用限位块3214和环状凹槽311的设置,实现了旋转件321相对于手持部310可以转动不可轴向移动的功能,结构简单而巧妙。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活动杆第二端222为截面积大于活动杆220其他部分截面积的圆柱形结构223,顶杆第一端331设置有用于容纳活动杆第二端222的圆柱形槽334,还设置有覆盖圆柱形槽334的槽口的限位盖335,限位盖335的中心设置有贯穿限位盖335的圆孔363,其中圆柱形槽334的截面积大于活动杆第二端222的截面积,圆柱形槽334的截面积小于圆孔363的截面积,活动杆220其他部分截面积小于圆孔363的截面积;其中限位盖335将活动杆第二端222的圆柱形结构223限制在活动杆第二端222的圆柱形槽334,并且阻止圆柱形结构223在圆柱形槽334的轴向移动。这样的设置中,其中活动杆第二端222可以相对顶杆第一端331在顶杆330的径向运动,而不能沿顶杆330轴向运动。如图1和图4-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提拉装置还可以包括清洗单元400,其中连接杆200包括为中空圆柱结构的固定杆210,固定杆第二端212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开口,开口连通到固定杆210的中空;清洗单元400包括冲洗口410和用于密封所述冲洗口410的盖子420,冲洗口410为围绕开口设置在固定杆210外周上的中空圆柱。其中冲洗单元的设置可以方便对提拉装置整体进行冲洗和消毒,具体的在完成吻合手术之后,可以从冲洗口410向固定杆210的中空中注入清洗液和消毒液,从而实现对固定杆210内部的冲洗和消毒,使得该提拉装置可以反复应用于手术中。

实施例2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

图9为本实施例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整体结构前视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包括支撑单元100、连接杆200和操作单元300,连接杆200包括位于其延伸方向上的连接杆第一端201和连接杆第二端202,支撑单元100为设置于连接杆第一端201的硬质结构,操作单元300设置于连接杆第二端202;其中,支撑单元100与连接杆200为活动连接,支撑单元100相对连接杆200活动使得支撑单元100包括至少两种可切换的锁定状态,操作单元300与支撑单元100连接控制所述支撑单元100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与锁定;其中,在第一锁定状态下支撑单元100朝向连接杆200的周侧伸出两个支撑端120’,两个支撑端120’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连接杆200轴向;在第二锁定状态下支撑单元100整体沿连接杆200轴向分布且整体尺寸小于等于连接杆200的周向尺寸。图10和图11均为本实施例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支撑单元100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在图9-10中支撑单元100处于第一锁定状态,图11中的支撑单元100处于第二锁定状态。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支撑单元100的具体结构。

具体的如图9-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200包括固定杆210和活动杆220,其中固定杆210为中空圆柱结构,活动杆220设置于所述固定杆210的中空内,活动杆第二端222与操作单元300连接;支撑单元100包括四个互连杆,四个互连杆通过各自的端部接龙式铰接;在四个互连杆中包括两个第一互连杆130和两个第二互连杆140,第一互连杆130的长度小于第二互连杆140的长度,两个第一互连杆130相邻设置;其中,两个第一互连杆130的连接处与活动杆第一端221可转动连接;两个第二互连杆140的连接处与固定杆第一端211可转动连接;在固定杆210的轴向方向上,活动杆第一端221位于固定杆210的两个端部之间。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互连杆的结构形成支撑单元100,其中两个第一互连杆130处于一条直线上并与活动杆220的轴向垂直时,两个第一互连杆130所在的直线的两个端部为支撑单元100的支撑端120’,两个第二互连杆140与该直线组成三角形,因此可以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

优选的,如图10所示其中活动杆220为圆柱结构,两个第一互连杆130与活动杆第一端221的连接处,其中活动杆第一端221处设置有贯穿活动杆220周向的凹槽,该凹槽用于容纳两个第一互连杆130的连接处。优选的,第一互连杆130与第二互连杆140的连接处,第一互连杆130和第二互连杆140均为圆弧面,即支撑单元100用于支撑食管的支撑端120’为圆弧状,可以避免伤到食管。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套设与固定杆第一端211的帽体150,该帽体150的端面为球面。这样的设置可以避免活动杆第一端221划伤胃管,进一步增强该提拉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其他未进行展开描述的部分,例如其中的操作单元300和清洗单元400,与实施例1中的操作单元300和清洗单元400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3一种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

图13为本实施例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整体结构前视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包括支撑单元100、连接杆200和操作单元300,连接杆200包括位于其延伸方向上的连接杆第一端201和连接杆第二端202,支撑单元100为设置于连接杆第一端201的硬质结构,操作单元300设置于连接杆第二端202;其中,支撑单元100与连接杆200为活动连接,支撑单元100相对连接杆200活动使得支撑单元100包括至少两种可切换的锁定状态,操作单元300与支撑单元100连接控制所述支撑单元100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与锁定;其中,在第一锁定状态下支撑单元100朝向连接杆200的周侧伸出两个支撑端120’,两个支撑端120’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连接杆200轴向;在第二锁定状态下支撑单元100整体沿连接杆200轴向分布且整体尺寸小于等于连接杆200的周向尺寸。在图13中支撑单元100处于第一锁定状态。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单元100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2中的支撑单元100的具体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200与实施例2中的连接杆200与实施例2相同。本实施例中的操作单元300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有一定的不同之处。

图14为本实施例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手持部310和操作部320连接处的局部放大透视示意图;图15为本实施例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手持部310和操作部320连接处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如图13-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操作单元300与实施例1和2的相同之处在于包括手持部310和操作部320;其中,手持部310为与固定杆第二端212贯通连接的中空圆柱结构,手持部310的外周直径大于固定杆210的外周直径,操作部320包括设置于手持部310中空内的顶杆330,活动杆220的第二端延伸到手持部310的中空内并与顶杆第一端331相接;通过控制顶杆330在手持部310中空内的往复运动带动活动杆220在固定杆210中空内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支撑单元100在两种锁定状态之间的切换。

本实施例中的操作单元300与实施例1和2中的操作单元300不同,如图14和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顶杆330为固定连接在活动杆第二端222的圆柱结构,顶杆330的直径略小于手持部310中空的直径。本实施例中的操作部320还包括固定头340、弹簧350和拉动件360,其中,固定头340用于封堵手持部310远离固定杆210的一端,弹簧350设置于手持部310的中空内,弹簧第一端351与顶杆第二端332相抵,弹簧第二端352与所述固定头340相抵;顶杆第二端33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凸杆333,手持部310上设置有沿周向贯穿的限位槽312,凸杆333由限位槽312伸出,拉动件360与凸杆333连接并可带动顶杆330沿固定杆210的轴向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的操作部320采用固定头340、弹簧350和拉动件360的结合,在弹簧350处于自由状态和压缩状态时切换支撑单元100所处的不同的锁定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的,当其中的支撑单元100处于第一锁定状态时,其中弹簧350处于自由状态;当第二支撑单元100处于第二锁定状态时,其中弹簧350处于压缩状态。通过这样的设计,在使用时,通过需要拉动其中的老大拉动件360,压缩弹簧350,使得支撑单元100处于第二锁定状态并进入到伸入到食管中;在需要支撑单元100支撑食管时,松开拉动件360,弹簧350会自动伸长到自由状态,此时支撑单元100处于第一锁定状态,支撑食管壁。支撑单元100处于第一锁定状态时瘫痪处于自由状态,无需对拉动件360进行操作即可锁定到这一状态,因此便于手术操作。

如图13-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提拉装置还可以包括清洗单元400,其中连接杆200包括为中空圆柱结构的固定杆210,固定杆第二端212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开口,开口连通到固定杆210的中空;清洗单元400包括冲洗口410和用于密封所述冲洗口410的盖子420,冲洗口410为围绕开口设置在固定杆210外周上的中空圆柱。其中冲洗单元的设置可以方便对提拉装置整体进行冲洗和消毒,具体的在完成吻合手术之后,可以从冲洗口410向固定杆210的中空中注入清洗液和消毒液,从而实现对固定杆210内部的冲洗和消毒,使得该提拉装置可以反复应用于手术中。

图16为本实施例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手持部310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17为本实施例中的吻合术中使用的提拉装置中的拉动件36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4-17所示,本实施例中拉动件360包括套杆361和拉动把手362,其中套杆361为套设于手持部310的外侧的中空结构,套杆361上设置有容纳凸杆333的孔363,凸杆333的端部设置于孔363中,拉动把手362设置于套杆361的外侧。在实施例中,通过拉动把手362带动套杆361沿手持部310轴向滑动,进而实现支撑单元100在两种锁定状态下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优选的,拉动把手362包括两个位于套杆361两侧的两个子把手3621,固定头340整体为柱状结构,柱状结构的侧面上设置有圆柱形凹槽341,手持部310远离固定杆210的一端通过圆柱形凹槽341与固定头340相连接;拉动把手362、固定头340以及位于拉动把手362和固定头340之间的结构整体呈“工”字形。“工”字形的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这样的结构可以方便使用者单手完成支撑单元100在两种锁定状态下的切换。更为具体的,其中手持部310远离固定杆210的一端的外壁与圆柱形凹槽341的内壁至之前为固定连接,例如可以同螺纹进行紧固连接,也可以采用胶水粘结或者采用其他可能方式进行连接。

上述实施例1-3的具体内容仅仅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而不是作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具体限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其中的任意本发明中的任意特征进行组合,得到的不同于实施例1-3的具体实施例;只要主旨与本发明相同,这样的设计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可以将实施例1中的支撑单元与实施例3中的操作单元综合到一起得到的实施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为了使得本发明的内容尽量简略和清楚,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