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3512发布日期:2020-08-18 16:5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严重疖痈、久不愈合的创面感染、体表溃疡、褥疮、化脓性中耳炎、及大面积烧伤等都属于临床常见病症,给患者造成身心双重伤痛。由于发生在体表,常规口服及静脉用抗感染药物疗效不佳,主要依赖于局部用药,但由于这类病症往往病程迁延,致病菌种复杂,抗菌谱系针对性较强的西药就存在很大局限性,于是各种中药制剂应运而生,有些在临床也收到了一定疗效。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抗炎生肌类中药制剂大多都是基于中医辩证施治的原理,采用多种植物类活血化瘀中药成分制成,疗效相对有限,偶见采用动物成分者,多为临时简单调配,并且效果不甚理想,存在副作用,如癜痕形成、色素沉着等,尚未见有含动物成分的成熟膏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具有祛腐消炎迅速、生肌能力强、伤口愈合快、使用方便、保质期长,无副作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疗效不佳,存在副作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15-25份,初生小鼠1-5份,油脂性基质70-84份,海螵蛸10-20份,白及5-15份,仙鹤草5-10份,亚乎奴12-18份,木鳖子1-6份,两面针1-2份,萹蓄0.5-1.5份,天花粉10-21份,射干2-10份,蓼大青叶0.1-0.8份,重楼2-6份,肉桂4-8份,荆芥0.2-3份,虎杖1-2份。优选地,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15-20份,初生小鼠1-5份,油脂性基质75-84份,海螵蛸10-15份,白及5-10份,仙鹤草5-8份,亚乎奴12-15份,木鳖子1-5份,两面针1-2份,萹蓄0.5-1.2份,天花粉10-18份,射干2-5份,蓼大青叶0.1-0.8份,重楼2-5份,肉桂5-8份,荆芥1-3份,虎杖1-2份。优选地,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18-20份,初生小鼠1-3份,油脂性基质75-80份,海螵蛸12-15份,白及6-10份,仙鹤草5-8份,亚乎奴13-15份,木鳖子2-5份,两面针1-2份,萹蓄0.5-1.2份,天花粉15-18份,射干3-5份,蓼大青叶0.5-0.8份,重楼2-5份,肉桂5-8份,荆芥1-3份,虎杖1-2份。优选地,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20份,初生小鼠2份,油脂性基质78份,海螵蛸13份,白及7份,仙鹤草6份,亚乎奴14份,木鳖子3份,两面针1.5份,萹蓄1份,天花粉16份,射干4份,蓼大青叶0.6份,重楼3份,肉桂6份,荆芥2份,虎杖1.5份。优选地,所述油脂性基质包括烃类、类脂类、油脂类、硅酮类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油脂性基质为蜂蜡、植物油、牛油、羊油、猪油、凡士林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初生小鼠为新出生、闭目、未有毛的鼠。一种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甘草15-25份,初生小鼠1-5份,油脂性基质70-84份,海螵蛸10-20份,白及5-15份,仙鹤草5-10份,亚乎奴12-18份,木鳖子1-6份,两面针1-2份,萹蓄0.5-1.5份,天花粉10-21份,射干2-10份,蓼大青叶0.1-0.8份,重楼2-6份,肉桂4-8份,荆芥0.2-3份,虎杖1-2份;b、将初生小鼠处死、洗净,粉碎,焙干,加入油脂性基质混合,得到混合油,再加入混合油质量4-6倍的水,熬制浓缩成浸膏ⅰ;c、将浸膏ⅰ、甘草、海螵蛸、白及、仙鹤草、亚乎奴、木鳖子、两面针、萹蓄、天花粉、射干、蓼大青叶、重楼、肉桂、荆芥、虎杖混合,得到混合料,加入混合料总质量8-10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1.5-2h,过滤,合并滤液,将浸泡液和合并后的滤液混合,浓缩成浸膏ⅱ,即得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优选地,所述浸膏ⅰ浓缩的相对密度为0.7-1.0;浸膏ⅱ浓缩的相对密度为1.20-2.0。本发明中药制剂的使用方法:将本发明药物涂于患处,涂药厚度约1-2mm,每日2-3次,一般不需包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抗感染能力强、创面修复快,托脓祛腐、消炎生肌、解毒止痛、抗风裂、抗干燥的功效,对严重疖痈、褥疮、化脓性中耳炎、大面积烧伤、各种创面感染化脓等多种顽固性体表炎症具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95.6%,总有效率98.89%,10天即可见效,而且无需手术、无损伤、恢复快,创面愈合后不留疤痕,降低就医成本,提升就医体验及心理感受,并且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保质期长的特点,便于临床推广应用。2、本发明是祖传治疗创伤后感染、褥疮、疖痈等的秘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经选而成。其中油脂类基质为辅药、载体;海螵蛸、白及、仙鹤草、亚乎奴、木鳖子、初生小鼠为君药,活血止痛,止血生肌,生肌敛疮;两面针、萹蓄、天花粉、射干、蓼大青叶、重楼、肉桂为臣药,辅助君药发挥治疗作用,消瘀散结,消肿排脓;荆芥、虎杖治痈疽初起,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甘草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诸药配合,消肿解毒,去腐生肌,活血通络,散瘀止痛、消炎止痒。肉桂与白及、射干搭配联用更好的消瘀散结,托里生肌,促进创面愈合,不留瘢痕;亚乎奴与天花粉、蓼大青叶搭配,帮助止痛止血,减少脓液的渗出,促进伤口更快愈合。3、本发明中药制剂中选用的甘草为豆科属植物甘草的根和根状茎,生于干燥草原及向阳山坡或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区。春、秋两季采挖,以秋季采挖为好,栽培品于播种3-4年后采挖,价格低廉;采挖后除去须根,晒干粉碎成100-200目细粉即可作为本发明的原料,其味甘、性平,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本发明选用的初生小鼠,为鼠科动物新生闭目未有毛的鼠,全年可捕捉,亦可人工养殖,其性味:甘、平、无毒;本发明辅药载体为油脂性基质为一大类强疏水性物质,包含烃类、类脂类、油脂类、硅酮类,各类油脂性基质均可作为本发明的原料,具润滑性,无刺激,对皮肤有软化保护作用,且性质稳定、不易长菌;其余组分作用如下: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射干:味苦,性寒。归肺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重楼: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蓼大青叶:味苦,性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祛风利湿,散瘀定痛,化痰止咳。用于疮痈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消肿排脓。用于疮痈肿毒,跌打瘀肿。荆芥: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止血。用于痈肿初起,痔疮肿痛,瘰疬。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归肺、肝、脾经。收敛止血,止痢,补虚,杀虫。亚乎奴:味苦,性温。归肝、脾经。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木鳖子:味苦、微甘,性温,有毒。归肝、脾、胃经。消肿散结,攻毒疗疮,生肌止痛。白及: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胃经。收敛止血,消散痈肿,生肌敛疮。萹蓄:味苦,性微寒。归膀胱经。利水通淋,杀虫止痒。两面针:辛、微温,有小毒。入肝、心二经。祛风通络、散瘀消肿、行气止痛、利水消肿。海螵蛸:咸,微温;用于收敛,止血,溃疡病,溃疡久不愈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所述油脂性基质为蜂蜡、植物油、牛油、羊油、猪油、凡士林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初生小鼠为1-3天新出生、闭目、未有毛的无菌鼠。实施例1一种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15份,初生小鼠5份,油脂性基质70份,海螵蛸20份,白及5份,仙鹤草10份,亚乎奴12份,木鳖子6份,两面针1份,萹蓄1.5份,天花粉10份,射干10份,蓼大青叶0.1份,重楼6份,肉桂4份,荆芥3份,虎杖1份。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上述重量份数准备原料;b、将初生小鼠处死、洗净,粉碎,焙干,加入固态猪油混合,得到混合油,再加入混合油质量4倍的水,熬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的浸膏ⅰ;c、将浸膏ⅰ、甘草、海螵蛸、白及、仙鹤草、亚乎奴、木鳖子、两面针、萹蓄、天花粉、射干、蓼大青叶、重楼、肉桂、荆芥、虎杖混合,得到混合料,加入混合料总质量8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将浸泡液和合并后的滤液混合,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ⅱ,即得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实施例2甘草25份,初生小鼠1份,油脂性基质84份,海螵蛸10份,白及15份,仙鹤草5份,亚乎奴18份,木鳖子1份,两面针2份,萹蓄0.5份,天花粉21份,射干2份,蓼大青叶0.8份,重楼2份,肉桂8份,荆芥0.2份,虎杖2份。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上述重量份数准备原料;b、将初生小鼠处死、洗净,粉碎,焙干,加入凡士林混合,得到混合油,再加入混合油质量6倍的水,熬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0.7的浸膏ⅰ;c、将浸膏ⅰ、甘草、海螵蛸、白及、仙鹤草、亚乎奴、木鳖子、两面针、萹蓄、天花粉、射干、蓼大青叶、重楼、肉桂、荆芥、虎杖混合,得到混合料,加入混合料总质量10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1.5h,过滤,合并滤液,将浸泡液和合并后的滤液混合,浓缩成相对密度为2.0的浸膏ⅱ,即得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实施例3一种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20份,初生小鼠3份,油脂性基质80份,海螵蛸12份,白及6份,仙鹤草6份,亚乎奴13份,木鳖子2份,两面针1.5份,萹蓄1份,天花粉15份,射干3份,蓼大青叶0.8份,重楼2份,肉桂5份,荆芥3份,虎杖1份。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上述重量份数准备原料;b、将初生小鼠处死、洗净,粉碎,焙干,加入质量比为1:1的蜂蜡和植物油,混合,得到混合油,再加入混合油质量5倍的水,熬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0.9的浸膏ⅰ;c、将浸膏ⅰ、甘草、海螵蛸、白及、仙鹤草、亚乎奴、木鳖子、两面针、萹蓄、天花粉、射干、蓼大青叶、重楼、肉桂、荆芥、虎杖混合,得到混合料,加入混合料总质量9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1.6h,过滤,合并滤液,将浸泡液和合并后的滤液混合,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5的浸膏ⅱ,即得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实施例4一种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18份,初生小鼠3份,油脂性基质75份,海螵蛸15份,白及10份,仙鹤草8份,亚乎奴15份,木鳖子5份,两面针2份,萹蓄1.2份,天花粉18份,射干5份,蓼大青叶0.5份,重楼5份,肉桂8份,荆芥1份,虎杖2份。所述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一种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20份,初生小鼠2份,油脂性基质78份,海螵蛸13份,白及7份,仙鹤草6份,亚乎奴14份,木鳖子3份,两面针1.5份,萹蓄1份,天花粉16份,射干4份,蓼大青叶0.6份,重楼3份,肉桂6份,荆芥2份,虎杖1.5份。所述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6一种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16份,初生小鼠4份,油脂性基质79份,海螵蛸11份,白及7份,仙鹤草8份,亚乎奴12份,木鳖子1份,两面针2份,萹蓄1份,天花粉14份,射干3份,蓼大青叶0.4份,重楼3份,肉桂6份,荆芥2份,虎杖1.5份。所述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1一种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20份,初生小鼠2份,油脂性基质78份,海螵蛸13份,白及7份,仙鹤草6份,亚乎奴14份,木鳖子3份,两面针1.5份,萹蓄1份,天花粉16份,射干4份,蓼大青叶0.6份,重楼3份,荆芥2份,虎杖1.5份。对比例2一种用于止血和创伤收口的中药制剂,由如下配比的原料制成:松香72-90%,幼鼠7-18%,植物油2-6%,白酒或酒精1-4%。对比例3一种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甘草20份,初生小鼠2份,油脂性基质78份,海螵蛸13份,仙鹤草6份,亚乎奴14份,木鳖子3份,两面针1.5份,萹蓄1份,天花粉16份,蓼大青叶0.6份,重楼3份,肉桂6份,荆芥2份,虎杖1.5份。临床试验1.本发明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制剂为祖传秘方,经过多年的多年临床经验,经选而成,下面是本发明临床收治患者的疗效观察结果,总共收治患者3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对比例1)、对比组2(对比例2)、对比组3(对比例3),其中治疗组9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28~57岁,病程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平均病程2年;对照组1(对比例1)、对比组2(对比例2)、对比组3(对比例3)均9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28~57岁,病程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平均病程2年。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诊断标准烧伤创面:创面损伤到真皮层但仍有真皮层残留的烧伤创面,皮肤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粘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褥疮:局部仅表现为红斑水肿,或苍白色、青灰色,境界清楚;有麻木感或触痛;皮肤颜色为深紫色或紫黑色,可出现水疱,疱壁破裂后形成浅表糜烂面。其他创面:皮肤红肿、伴随疼痛或刺痒,严重的表皮脱落,伴有溃脓。2.治疗方法:治疗组将本发明实施例5所制备的中药制剂涂于患处,涂药厚度约1-2mm,每日2-3次,不包扎,直至疗程结束,中途不更换药物,一个治疗疗程为10天。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分别采用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中所述中药组方,加水熬制成浸膏,涂于患处,涂药厚度约1-2mm,每日2-3次,不包扎,直至疗程结束,中途不更换药物,一个治疗疗程为10天。3.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治愈:创面愈合,无渗液,无流血,无红肿,无疼痛感。显效:渗液,流血,红肿,疼痛感明显改善。有效:渗液,流血,红肿,疼痛感有所减轻。无效:渗液,流血,红肿,疼痛感无改善或加重。平均痊愈时间:自治疗之日起至创面愈合时的总用时的平均值。4.综合疗效统计结果见下表1。表1综合疗效组别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率总有效率治愈后是否有突出或凹陷式瘢痕、色素沉着平均痊愈时间治疗组8621195.6%98.89%410-15天对照组142324346.7%52.2%3030-41天对照组238314842.2%46.7%3540-50天对照组345423950%56.7%2830-38天由上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中药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治愈率95.6%,总有效率98.89%。说明本发明中药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效果显著,同时本发明中药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和任何毒副作用,是广大患者的福音。通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以发现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后突出或凹陷式瘢痕的患者数量明显减少,由此说明,本发明中药在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治愈率,效果显著,同时无副作用,减少了治愈后突出或凹陷式瘢痕,解决了现有技术治疗体表顽固性炎症的中药效果不甚理想的问题。典型病例及疗效:病例1.张某,男,35岁。简要病史:3个月前曾不幸被烧伤,烧伤面积达10-20%,皮肤表面:皮肤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粘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一直未有好转。2018年3月来诊,采用本发明实施例5所制备的中药制剂涂于患处,涂药厚度约1-2mm,每日3次,不包扎,5天皮肤红肿、疼痛情况即明显减轻,15天后痊愈,皮肤表面无突出或凹陷式瘢痕。病例2.许某,男,52岁。简要病史:患褥疮半年,皮肤浅表糜烂,红肿,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的中药制剂涂于患处,涂药厚度约1-2mm,每日3次,不包扎,3天皮肤红肿、疼痛情况即明显减轻,在治疗10天后,彻底治愈,皮肤表面无突出或凹陷式瘢痕。病例3.徐某,女,48岁。简要病史:皮肤红肿、伴随疼痛或刺痒,伴有溃脓多年,多方治疗无果。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的中药制剂涂于患处,涂药厚度约1-2mm,每日3次,不包扎,在治疗12天后,即完全痊愈,皮肤表面无突出或凹陷式瘢痕。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