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卵管介入辅助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3262发布日期:2020-09-23 01:2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卵管介入辅助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不孕不育治疗装置,特别是一种输卵管介入辅助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宫腔导入器是利用导丝进行输卵管疏通时不可缺少的辅助器械,但现有的宫腔导入器多为简单的管状结构,在其进入宫颈过程中,容易对宫颈造成一定的损伤,且导丝介入过程中容易受到宫腔导入器端部的阻挡和人体组织的阻挡,从而造成导丝难以顺利介入的情况;同时,由于导丝需要具备一定的柔韧度,因此其进入人体后很难掌握方向,现有宫腔导入器中存在的常见导向机构为多通道导向方式,虽然具备一定的导向效果,但导向精度差,无法实时调整导丝方向,且导丝头部在多通道交叉处难以对准预定通道,使用效果不佳。

此外,现有的宫腔导入器只能起到宫颈支撑作用,使用时难以保证其位置的稳定,一旦患者腹部用力,极有可能将导入器吸入或退出宫腔,导致导入操作的中断,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卵管介入辅助治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易损伤人体、易阻挡导丝、导丝方向难以控制和宫腔导入器位置不稳定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条状握杆和置于握杆一端的探入器,所述的探入器由套筒和流线型的端帽组成,所述的端帽置于套筒的内侧,套筒的一端与端帽轴向滑动连接,套筒的另一端与握杆平滑连接使所述探入器整体轮廓呈流线型;所述的端帽为空腔结构,所述套筒内侧有与套筒长度方向一致的空心导杆,空心导杆的一端与握杆连接,空心导杆的另一端滑动贯穿端帽而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端帽上有与空心导杆的另一端对应的穿出孔,当端帽在套筒上滑动时,空心导杆的另一端滑入或滑出所述空腔;所述的握杆上有与端帽的滑动方向一致的丝杠,丝杠与套筒沿丝杠的轴线转动连接,丝杠的一端置于套筒内并与端帽螺纹连接,丝杠的另一端贯穿握杆并设有置于握杆外部的旋柄,丝杠用于控制端帽与套筒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空心导杆的另一端与空腔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的握杆上有注液通道,注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端帽的空腔经置于套筒内侧的导管连通,注液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本发明利用分体伸缩的流线型探入器,不仅可以避免探入器进入人体时对局部组织造成损伤,还可以在导丝导入前利用端帽回缩实现局部组织的合拢,从而避免了组织在探入器端部的挤压和堆集,有效防止了导丝被局部组织和端帽空腔阻挡的问题,保证了导丝的顺利导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轴测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不含导管和硅胶套)。

图7为本发明使用时的立体结构剖视图((图中不含导管和硅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7给出,本发明包括条状握杆1和置于握杆1一端的流线型胶囊状探入器,所述的探入器由与握杆1同轴设置的套筒2和流线型的端帽3组成,所述的端帽3置于套筒2的内侧,套筒2的一端与端帽3轴向滑动连接,套筒2的另一端与握杆1平滑连接使所述探入器整体轮廓呈流线型,以便于插入身体内部,避免对身体造成器械性损伤;所述的端帽3为空腔结构,所述套筒2内侧有与套筒2长度方向一致的空心导杆4,空心导杆4的一端与握杆1连接,空心导杆4的另一端滑动贯穿端帽3而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端帽3上有与空心导杆4的另一端对应的穿出孔5,当端帽3在套筒2上滑动时,空心导杆4的另一端滑入或滑出所述空腔;所述的握杆1上有与端帽3的滑动方向一致的丝杠6,丝杠6与套筒2沿丝杠6的轴线转动连接,丝杠6的一端置于套筒2内并与端帽3螺纹连接,丝杠6的另一端贯穿握杆1并设有置于握杆1外部的旋柄7,丝杠6用于控制端帽3与套筒2之间的相对位置,当探入器进入人体前,利用丝杠6的螺纹传动控制端帽3向远离套筒2方向滑动,使空心导杆4的另一端置于空腔内,可以避免空心导杆4的端部对人体造成损伤,当探入器进入人体预定位置后,利用丝杠6控制端帽3向靠近套筒2方向滑动,使空心导杆4的另一端逐渐伸出于空腔外,此时由于空心导杆4自身没有产生移动,当端帽3滑动让位时,周围的部分人体组织缓慢贴合于空心导杆4上,不会与空心导杆4的端部产生错位摩擦,因此不会使人体组织受到伤害,同时,由于人体组织先被端帽3撑开而后缓慢贴合收拢,故人体组织不会堆集于空心导杆4的端部位置,使空心导杆4端部的导丝出口不易被人体组织阻塞,利于导丝顺利进入宫腔,此外,经空心导杆4伸入导丝时,导丝不会受到端帽3的意外阻挡,保证导丝伸入操作的顺利;所述的握杆1上有注液通道8,注液通道8的一端与所述端帽3的空腔经置于套筒2内侧的导管9连通,注液通道8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以便于将注液通道8接入注液装置如活塞针管、滴液瓶、输液泵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心导杆4的另一端有置于所述端帽3的空腔内的导向盘,导向盘的轴线与空心导杆4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的导向盘由定盘10和动盘11同轴转动连接构成,定盘10上有沿其自身轴线方向开设的沉槽12,定盘10与空心导杆4的另一端连接且空心导杆4的内孔与所述沉槽12贯通,动盘11置于所述沉槽12的开口一侧,且动盘11上有置于沉槽12内并沿动盘11的轴切面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凸台13,弧形凸台13的弧形向动盘11的内侧凸起,所述动盘11上有置于两个弧形凸台13之间并沿动盘11的径向设置的导丝穿孔14,初始状态下,导丝穿孔14与空心导杆4同轴对应,所述的定盘10上有与导丝穿孔14对应的扇形让位通槽15,当动盘11在定盘10上转动时,导丝穿孔14始终与让位通槽15贯通,从而使导丝顺利穿出至导向盘外部;所述的穿出孔5与导向盘匹配对应,以保证导向盘顺利伸出至端帽3外部;所述的握杆1上有导向控制部件,所述导向控制部件与动盘11传动连接,通过导向控制部件控制动盘11的转动,从而连贯地改变导丝穿孔14的方向,实现导丝的精确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筒2的一端有沿套筒2的轴线圆周分布的多个条形板16,套筒2上有与多个条形板16一一对应匹配的多个容置槽,容置槽与套筒2内侧连通,条形板16置于对应的容置槽内;所述条形板16的靠近套筒2中部的一端与套筒2经转轴17铰接使条形板16的另一端向外转动,条形板16上有置于套筒2内侧的凸轮直槽18,凸轮直槽18的槽口朝向与所述转轴17的轴向一致,凸轮直槽18的远离套筒2中部的一端向套筒2外侧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的端帽3上有与凸轮直槽18一一对应匹配的凸轮推杆19,所述凸轮推杆19置于对应的凸轮直槽18内,当端帽3在套筒2上滑动时,多个条形板16经对应的凸轮推杆19与凸轮直槽18的传动而产生同步转动,实现多个条形板16的伞状外翻,使条形板16的外侧面与宫颈口处的子宫内壁紧密贴合,实现套筒2的定位,避免探入器脱离宫颈口而影响后续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筒2的另一端有沿套筒2的轴线圆周分布的多个条形板16,套筒2上有与多个条形板16一一对应匹配的多个容置槽,容置槽与套筒2内侧连通;所述条形板16的靠近套筒2中部的一端与套筒2经转轴17铰接使条形板16的另一端向外转动,条形板16上有置于套筒2内侧的凸轮直槽18,凸轮直槽18的槽口朝向与所述转轴17的轴向一致,凸轮直槽18的远离套筒2中部的一端向套筒2外侧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的套筒2内侧有与套筒2轴线方向一致的联动环20,联动环20上有与凸轮直槽18一一对应匹配的凸轮推杆19,所述凸轮推杆19置于对应的凸轮直槽18内;所述的握杆1上有与丝杠6同轴设置的轴套21,轴套21与握杆1(或丝杠6)沿轴套21的轴线转动连接,轴套21的一端置于套筒2内并与联动环20经螺纹连接,轴套21的另一端贯穿握杆1并设有置于握杆1与旋柄7之间的调节柄22;所述的轴套21上的螺纹与丝杠6上的螺纹旋向相反;通过调节柄22控制轴套21转动,由于联动环20在凸轮槽18与凸轮推杆19的限制作用而无法转动,因此联动环20与轴套21之间产生螺纹传动,使凸轮推杆19在对应的凸轮直槽18内滑动,从而使多个条形板16经对应的凸轮推杆19与凸轮直槽18的传动而产生同步转动,实现多个条形板16的伞状外翻,使条形板16的外侧面与宫颈口处的阴道内壁紧密贴合,实现套筒2的定位,避免探入器滑入宫腔内部而造成意外伤害;所述导管9滑动贯穿联动环20,或联动环20上开设中继孔23以确保导管9的正常连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筒2内侧有隔板24,所述空心导杆4与导管9贯穿隔板24,所述丝杠6与隔板24转动连接,隔板24将套筒2分割成沿轴向分布的两个互不相通的腔室,避免造影液经套筒2内侧回流而影响医护人员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控制部件为旋钮25,旋钮25与握杆1沿旋钮25的轴线转动连接;所述的握杆1上有与握杆1滑动连接的滑杆26,滑杆26的一端依次滑动贯穿握杆1和端帽3而置于所述端帽3的空腔内,且滑杆26的一端与动盘11经曲柄连杆机构27传动连接;所述的握杆1上有与旋钮25同轴连接的齿轮28,滑杆26的另一端有与齿轮28匹配啮合的齿条29,齿条29的长度方向与滑杆26的滑动方向一致;在动盘11的有效转动范围内(即导丝穿孔14与让位通槽15保持贯通的范围内),所述曲柄连杆机构27的转动区间不包含所述曲柄连杆机构27的死点位置;通过转动旋钮25,使动盘11在上述齿轮齿条机构和曲柄连杆机构的联动作用下产生转动,实现导丝穿孔14方向的改变。

进一步地,所述的端帽3由远离套筒2中部的壳状帽体30和靠近套筒2中部的并与套筒2轴向一致的圆盘31构成,所述的圆盘31与帽体30沿套筒2的轴向限位滑动连接,使帽体30与圆盘31之间形成端帽3的空腔;所述空心导杆4滑动贯穿圆盘31,所述穿出孔5置于帽体30上,所述丝杠6与圆盘31经螺纹连接,所述的凸轮推杆19置于圆盘31上;当丝杠6转动时,圆盘31经螺纹传动而产生轴向移动,从而与帽体30之间产生滑动,当圆盘31与帽体30滑动至限位位置后,帽体30随圆盘31同步移动,该部分设置使得帽体30产生延时移动,从而避免其有条形板16之间产生摩擦或干涉而影响使用效果;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还可在帽体30与圆盘31之间增设弹簧,使端帽3向外伸出时,帽体30与条形板16之间也可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筒2外围套设有硅胶套32,所述硅胶套32的一端与套筒2的中部连接,硅胶套32的另一端与端帽3连接,硅胶套32可以提供更加柔软亲肤的触感,防止端帽3和套筒2对身体造成器械性损伤,并可防止端帽3在套筒2上滑动时造成组织夹伤。

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筒2外围套设有硅胶套32,所述硅胶套32的一端与套筒2的中部连接,硅胶套32的另一端与端帽3连接,从而将多个条形板16完全包覆其中,既可以提高触感的舒适度,又可以防止条形板16的转动对组织产生夹伤,同时还可以使条形板16张开时,硅胶套32随之张开而与宫颈口处的子宫内壁紧密、全面地贴合,实现宫腔的临时密封,防止造影液外溢。

进一步地,所述的握杆1远离探入器的一端有挡板33,挡板33可以用于扶握以维持整个装置的稳定,还可以防止装置滑入体内难以取出。

本发明使用时,手握握柄1将探入器伸入宫颈,注液通道8用于向宫颈内灌注造影液,以便于对宫腔进行扫描观察,旋转旋柄7使丝杠6转动,从而改变空心导管4端部与端帽3空腔的相对位置,以便于导入导丝,同时还可以实现套筒2一端条形板16的展开状态,实现探入器的单向防挤出定位;旋转调节柄22使轴套21转动,可以实现套筒2另一端条形板16的展开状态,实现探入器的单向防吸入定位;根据实际需要,同时旋转旋柄7和调节柄22,可实现套筒2两端条形板16的同步展开;根据患者宫腔和阴道的形状差异,单独旋转旋柄7和调节柄22,可以对套筒2两端的条形板16展开角度进行独立调节,以确保条形板16与宫腔或阴道形状的贴合,达到更加稳定的定位效果,借助于硅胶套32,还可实现宫腔的临时密封,防止造影液外溢而影响扫描显影效果。

转动旋钮25,使动盘11在齿轮28、齿条29和曲柄连杆机构27的联动作用下产生转动,从而改变导丝穿孔14的方向,实现导丝的精准导向和实时、连续的调节,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效率,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可以避免探入器进入人体时对局部组织造成损伤,同时利用端帽回缩避免了组织在探入器端部的挤压和堆集,有效防止导丝被局部组织和端帽空腔阻挡的问题,保证了导丝的顺利导入。

本发明利用导向盘,实现了导丝角度的实时、连贯调节,确保导丝角度的精准控制,可以显著改善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对导丝角度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使手术过程大大缩短,为患者减轻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本发明利用多个条形板的伞状撑开,使得探入器稳定卡在宫颈内,以便于医护人员专心进行导丝介入治疗,避免探入器与宫颈意外脱离而导致手术中断或对患者产生不必要的伤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