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SD手术牵引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2157发布日期:2020-10-20 17:0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ESD手术牵引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sd手术牵引器械。



背景技术:

esd手术是指内镜粘膜下切除术,是在胃镜或者肠镜下,对胃息肉或结肠息肉进行切除的微创手术,esd手术中对剥离组织牵拉操作手法有很多,但由于器械的局限性,操作过程难度大,不易准确抓取、移动及方向控制。故需要设计一种可控头部的esd手术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对于目前在esd手术过程中对黏膜组织牵拉器械的局限性,抓取头部无法实现旋转及弯曲动作,全部需要依靠内镜头部的弯曲进行抓取操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sd手术牵引器械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esd手术牵引器械,包括导向手柄、上盖、导向球、外套管、导向管和牵拉夹;所述外套管、导向管和牵拉夹沿轴向顺序连接,所述导向球与所述外套管固定连接,所述上盖套在所述导向球的外周、并被设置为可沿所述导向球的球形表面转动;所述导向手柄上连接有推拉索,所述推拉索沿轴向依次穿过所述上盖、导向球、外套管和导向管后与所述牵拉夹连接,且所述导向手柄能够沿所述推拉索的轴向往复运动;所述上盖上连接有若干牵引丝,每个所述牵引丝沿所述导向球的外周越过所述导向球与所述导向管的末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索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导向手柄和所述导向球之间具有适于轴向限位所述弹簧的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球的底部还固定有托架,所述外套管穿过所述托架并与所述托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还包括压盖以及与所述托架卡接固定的卡盖。

进一步的,所述esd手术牵引器械还包括套在所述导向球上的牵引手柄,所述牵引手柄被设置为可沿所述导向球的球形表面转动,牵引手柄的外表面设有适于所述牵引丝穿过的若干滑槽,所述压盖压在所述牵引手柄的外表面,所述卡盖罩设在所述压盖的外周。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与所述导向球之间具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内设有若干滚珠。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手柄的下部适于穿过所述导向柱、并沿所述导向柱的轴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球的上部具有适于所述上盖转动的球形表面,导向球的下部呈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所述托架固定在所述锥形结构上。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上设有两个适于手指穿过的手扣,所述导向手柄的顶部还设有适于拇指穿过的指套。

进一步的,所述牵拉夹包含固定座和两组钳爪组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导向管固定连接,每组钳爪组件包含端部相互铰接的拉杆和钳爪,两组所述钳爪组件的钳爪的中部同时与固定座导向管铰接,两组所述钳爪组件的拉杆同时与所述推拉索铰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esd手术牵引器械,结构简单,可以通过沿轴向推拉导向手柄使所述推拉索推拉所述牵拉夹,实现牵拉夹的打开或者关闭;可以通过若轴向旋转导向手柄实现所述牵拉夹的旋转;还可以通过侧向旋转上盖,利用所述牵引丝使所述导向管弯曲,从而将控制头部牵拉夹的旋转、弯曲、打开以及关闭的功能全部集成于本发明中,适用性更广。

(2)本发明中,所述推拉索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能够使推拉索自动复位,同时当导向手柄带动导向管角度偏转时,弹簧还能够抵消推拉索的径向偏移,避免推拉索弯曲,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中,所述牵引丝设置于套在导向球外周的牵引手柄上、并且在牵引手柄的顶端固定,当导向管未弯曲时,牵引丝与牵引手柄的连接点位于器械的中心轴上,这样大大降低了牵引丝和牵引手柄连接时焊接找点的难度。

(4)本发明设置有手扣和指套,利用能够灵活运动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操作器械,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esd手术牵引器械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esd手术牵引器械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c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esd手术牵引器械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esd手术牵引器械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d处放大图;

图10是图7所示esd手术牵引器械中的牵引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牵拉夹,101、第一钳爪,102、第一拉杆,103、第二钳爪,104、第二拉杆,105、固定座,2、导向管,3、外套管,4、托架,401、手扣,5、牵引丝,6、导向球,601、凹槽,7、卡盖,8、上盖,801、牵引手柄,8011、滑槽,802、压盖,803、导向柱,8031、上凸台,9、导向手柄,901、指套,902、下凸台,10、滚动槽,11、推拉索,12、空腔,13、滚珠,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所述器械处于使用状态时,中心轴垂直,且导向手柄位于上方,本发明中的表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术语“上”、“下”均以器械处于使用状态时的位置关系为标准。

如图1-图7所示,一种esd手术牵引器械,包括导向手柄9、上盖8、导向球6、外套管3、导向管2和牵拉夹1;外套管3、导向管2和牵拉夹1沿轴向顺序连接,导向球6与外套管3固定连接,上盖8套在导向球6的外周、并被配置为可沿导向球6的球形表面转动;导向手柄9上连接有推拉索11,推拉索11沿轴向依次穿过上盖8、导向球6、外套管3和导向管2后与牵拉夹1连接,且导向手柄9能够沿推拉索11的轴向往复运动;上盖8上连接有若干牵引丝5,每个牵引丝5沿导向球6的外周越过导向球6与导向管2的末端连接。

导向球6的外形大体呈球形,上盖8套在导向球6的外周是指上盖8与导向球6之间的径向距离固定,利用导向球6的球形表面使上盖8在不脱离导向球6的前提下向各个方向旋转,从而改变每个牵引丝5与导向管2末端的距离,实现导向管2的角度偏转(此时推拉索11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弯曲)。外套管3、导向管2和牵拉夹1沿一条直线布置,牵拉夹1用于直接抓取组织,外套管3起到引导直线运动的作用,导向管2能够弯曲,通过其端部的弯曲调节牵拉夹1的角度,导向手柄9作为操作端,导向手柄9上的推拉索11直接推动牵拉夹1,带动牵拉夹1张开或者关闭。

本实施例的esd手术牵引器械工作时,导向球6和外套管3为固定部件,通过控制导向手柄9和上盖8的运动带动牵拉夹1发生相应动作,导向球6本身主要用于实现上盖8的万向旋转,所述的上盖8的万向旋转是指上盖8绕导向球6的球心的旋转,由于牵引丝5的端部与上盖8固定,因此当上盖8旋转时,每个牵引丝5与导向管2的末端的距离发生改变,通过各个牵引丝5对导向管2的不同牵拉力作用,实现导向管2向各个方向的弯曲。

实施例1,一种esd手术牵引器械,如图1-6所示,包括导向手柄9、上盖8、导向球6、外套管3、导向管2和牵拉夹1;外套管3、导向管2和牵拉夹1沿轴向顺序连接,导向球6与外套管3固定连接,上盖8套在导向球6的外周、并沿导向球6的球形表面转动;导向手柄9上连接有推拉索11,推拉索11沿轴向依次穿过压盖802、导向球6、外套管3和导向管2后与牵拉夹1连接,且导向手柄9能够沿推拉索11的轴向往复运动;上盖8上连接有若干牵引丝5,每个牵引丝5沿导向球6的外周越过导向球6与导向管2的末端连接。

导向球6由球体结构经切削后形成,导向球6的顶部和底部切削后为导向手柄9和外套管3预留安装和活动空间,减小器械的尺寸,仅需要利用导向球6的中部球形面与上盖8配合即可。

上盖8和导向球6的中心均具有供推拉索11穿过的孔,推拉索11穿过导向球6后依次经过外套管3和导向管2的中心通道与牵拉夹1连接,牵拉夹1通常具有张开和闭合的功能,用于抓取人体内部组织,推拉索11由钢丝或镍钛合金丝制成。

推拉索11带动牵拉夹1张开或者闭合可以但不仅限于通过如下结构实现:牵拉夹1包含固定座105和两组钳爪组件,固定座105与导向管2固定连接,每组钳爪组件包含端部相互铰接的拉杆和钳爪,两组所述钳爪组件的钳爪的中部同时与固定座105导向管铰接,两组所述钳爪组件的拉杆同时与推拉索11铰接。如图3和图5所示,牵拉夹1包含第一钳爪组件和第二钳爪组件,第一钳爪组件包含第一拉杆102和第一钳爪101,第二钳爪组件包含第二拉杆104和第二钳爪103,第一拉杆102和第二拉杆104的上端同时与推拉索11的下端铰接,第一拉杆102的下端与第一钳爪101的上端铰接,第二拉杆104的下端和第二钳爪103的上端铰接,第一钳爪101和第二钳爪103的中部同时与固定座105导向管铰接,且第一拉杆102与第一钳爪101的铰接点和第二拉杆104与第二钳爪103的铰接点分列在推拉索11轴向两侧,当推拉索11向下运动时,第一拉杆102与第一钳爪101的铰接点和第二拉杆104与第二钳爪103的铰接点之间的距离增大,使第一钳爪101和第二钳爪103的下端相互远离,实现牵拉夹1的张开,相反,当推拉索11向上运动时,牵拉夹1闭合。

牵引丝5可以直接设置在导向球6的外周之间,只要保证牵引丝5沿球形表面设置即可,当上盖8旋转时,牵引丝5随上盖8一起运动,当上盖8偏离外套管3的中心轴时,每个牵引丝5与导向管2的末端之间的距离产生差异,距离较大的牵引丝5牵拉导向管2,使导向管2向该侧弯曲,如图2所示,牵引丝5设置有四根,四根牵引丝5分为两组,分别控制导向管2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内弯曲,四根牵引丝5的一端固定在上盖8的下方、另一端固定在导向管2的末端,所述导向管2的末端是指导向管2上远离操作者的一端。导向管2未弯曲时,每个牵引丝5与上盖8的连接点位于同一高度,保证结构对称。

上盖8和导向球6之间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限位,使上盖8在不脱离导向球6表面的情况下绕导向球6的球心旋转。导向手柄9沿轴向作往复运动,此时上盖8上或者导向球6上需要设置供导向手柄9往复运动、并且与导向手柄9的外径贴合的孔,避免导向手柄9晃动。本实施例中,上盖8的上端位于导向球6的上方,导向手柄9的往复运动空间位于上盖8内,因此上盖8的上端的中心孔径与导向手柄9适配。

上盖8沿导向球6的球面转动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上盖8与导向球6之间具有滚动槽10,滚动槽10内设有若干滚珠13。如图2和图6所示,滚动槽10由导向球6的径向一端沿着导向球6的球面延伸至径向另一端,滚珠13可以减少上盖8与导向球6之间的摩擦,滚动槽10可以为滚珠13的滚动方向提供导向作用。由于上盖8的转动主要用于带动牵引丝5运动,因此滚动槽10的延伸方向通常与牵引丝5的延伸方向相同。此时牵引丝5还可以借用滚动槽10,避免牵引丝5发生横向偏移。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牵引丝5位于导向球6表面,为避免与滚珠13干涉,牵引丝5需要固定在上盖8的下部,即每个牵引丝5在上盖8上的连接点不同,焊接找点时难度较大,为此,本实施例对牵引丝5的设置位置进行改进,同时上盖8与导向球6的球面转动实现方式也作相应改变:如图7-图10所示,上盖8包括压盖802以及与托架4卡接固定的卡盖7,卡盖7可以保证上盖8不脱离导向球6,具体来说,是保证压盖802不脱离导向球6的外表面,卡盖7罩设在压盖802的外周,此时上盖8与导向球6之间不用另外设置径向限位结构。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牵引手柄801,牵引手柄801套在导向球6上、并沿导向球6的球形表面转动。牵引手柄801的外表面设有适于牵引丝5穿过的若干滑槽8011,压盖802压在牵引手柄801的外表面。本实施例将用于引导牵引丝5移动的滑槽8011由导向球6的外周转移到牵引手柄801的外周,并通过压盖802使牵引丝5限位在滑槽8011内,同时,一方面取消了实施例1当中的滚珠13,简化结构,也避免了实施例1当中可能会产生滚珠13和牵引丝5干涉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四根牵引丝5与牵引手柄801的连接点统一设置在牵引手柄801的顶部,且当导向管2未弯曲时,该连接点位于器械的中心轴上,这样大大降低了牵引丝5和牵引手柄801连接时焊接找点的难度。压盖802可以采用焊接或者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固定在牵引手柄801的外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3和图9所示,牵引手柄801还包括设置在上端的导向柱803,导向柱803突出于半球状的牵引手柄801的外表面,整体呈空心柱状,导向手柄9的下部适于穿过导向柱803、并沿导向柱803的轴向往复运动。导向柱803的中心孔与导向手柄9的下部适配,用于对导向手柄9径向限位,避免导向手柄9晃动,例如设置为相互抵接配合。如图6和图9所示,导向柱803的中心孔内还设置有与导向手柄9的下凸台902配合的上凸台8031,下凸台902的外径大于上凸台8031的内径,上凸台8031沿导向柱803的内缘径向向内延伸,下凸台902沿导向手柄9的外缘径向向外延伸,下凸台902位于导向柱803的内部并卡在上凸台8031的下方,从而对导向手柄9向上拉升的高度进行限位。在实施例1的一体式上盖8结构下,导向柱803也一体设置在上盖8上,在实施例2的分体式上盖8结构下,导向柱803可以与牵引手柄801一体制作成型。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推拉索11与导向手柄9固定连接,当导向手柄9带动导向管2产生角度偏转时,推拉索11会产生弯曲,频繁使用后会影响推拉索11的顶推强度,另外,导向手柄9的上拉和下推都需要由人工完成,且由于器械使用状态下呈竖直状态,导向手柄9会在重力作用下始终向下推动牵拉夹1,操作灵活性很差,为此,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如下改进:推拉索11在导向手柄9这一段上套设有弹簧14,导向手柄9和导向球6之间具有适于轴向限位弹簧14的空腔12。空腔12可以由导向手柄9和导向球6围成,此时导向手柄9需要始终伸入导向球6;空腔12也可以由导向球6、上盖8和导向球6共同围成,此时导向手柄9只需要伸入上盖8即可。

如图6、图8和图9所示,导向球6的上部切削、并在中心挖出放置弹簧14一端的凹槽601,弹簧14的另一端顶在导向手柄9的端部,空腔12由导向球6、上盖8和导向球6共同围成,导向手柄9在上盖8的导向柱803内往复运动,即导向手柄9不伸入导向球6,凹槽601和导向柱803共同对弹簧14轴向限位。弹簧14可以抵消推拉索11的弯曲变形。当向下按压导向手柄9时,弹簧14收缩,牵拉夹1张开,当释放导向手柄9时,在弹簧14恢复力作用下,导向手柄9自动向上拉升推拉索11,牵拉夹1逐渐闭合。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导向球6的底部还固定有托架4,外套管3穿过托架4并与托架4转动连接。本实施例通过托架4的设置将外套管3的入口隐藏,密封效果好,且增加外套管3和导向球6与相邻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连接强度得到提高。外套管3与托架4转动连接,此时绕器械的中心轴旋转导向手柄9时,推拉索11、外套管3、导向管2和牵拉夹1一并同步旋转,其余部件保持固定。

作为优选的,导向球6的上部具有适于上盖8转动的球形表面,导向球6的下部呈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托架4固定在所述锥形结构上,最大限度节约器械的尺寸。

作为优选的,托架4上设有两个适于手指穿过的手扣401,导向手柄9的顶部还设有适于拇指穿过的指套901。如图7所示,导向手柄9的顶部呈u型结构,指套901铰接在该u型结构上,便于大拇指旋转操作,当推拉索11由钢丝制成时,推拉索11可以延伸到导向手柄9的顶部、并铆接在所述u型结构上。

当使用器械时,大拇指穿过指套901,中指和食指分别穿过两个手扣401,大拇指旋转时(向偏离器械的中心轴方向旋转),导向手柄9会带动上盖8转动,继而牵拉牵引丝5,使导向管2在牵引丝5的牵拉下弯曲,导向管2的弯曲方向与大拇指的旋转方向相反,例如,如图8所示,若向左侧旋转大拇指,则右侧的牵引丝5牵拉导向管2的右端,则弯曲软向右端弯曲。当沿轴向按压大拇指时,导向手柄9带动推拉索11上下运动,以实现牵拉夹1的张开或者闭合。当大拇指脱开指套901,直接绕中心轴旋转导向手柄9时,可实现牵拉夹1的同步旋转。

作为优选的,上盖8的外周还设有与托架4卡接固定的卡盖7。卡盖7可以保证上盖8不脱离导向球6,此时上盖8与导向球6之间不用另外设置径向限位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