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染科临床用防交叉感染体温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5880发布日期:2020-11-25 17:34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染科临床用防交叉感染体温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感染科临床用防交叉感染体温计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属于恒温体质,当体温出现异常升高时,往往是我们的身体在向外发出预警信号,因此体温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的状况,而体温计就是我们较为常用的医用检测器材。然而,在医院、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中使用体温计为大量的受检者测量体温时,在缺乏足够的防护措施下,往往会造成交叉感染。现有技术中,对于交叉感染的防护,一般都是采用酒精棉球消毒,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频繁地用酒精棉球擦拭也会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造成了棉球的浪费;除此,对于体温计的收纳同样面临无法合理地清洁消毒的问题。因此,我们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感染科临床用防交叉感染体温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染科临床用防交叉感染体温计装置,解决现有的体温计在使用期间和收纳过程中的清洁消毒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感染科临床用防交叉感染体温计装置,主要为防交叉感染的体温计清洁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管和消毒盒,所述消毒盒一表面与若干收纳管卡装连接,所述消毒盒与收纳管内部相互连通;

所述收纳管为中空结构,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体与管盖之间铰接配合,所述管盖内表面安装有消毒光罩,所述消毒光罩内部安装有若干紫外灯,所述管盖一表面粘连有连接销;

所述管体一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连通至管体外部,且与管体内部存在间隔,所述连接销与固定槽之间卡扣配合,用于封闭、固定管盖;所述管体一管壁内部开设有连接腔道,所述连接腔道一端延伸至管体外部,一侧面连通至管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底表面粘连有安装卡板和若干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安装卡板的位置相适应,所述管体的内部与外部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相对两内侧面均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管体旋转配合;所述管体内部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与管体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包括托板、电源板和电导杆,所述电导杆为伸缩杆状结构,且与连接腔道嵌套配合,所述电导杆一端与管盖铰接,另一端与托板焊接,所述托板一表面与电源板焊接,所述电源板相对两侧面均焊接有齿板,所述齿板与传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一侧面开设有若干调节槽道,另一管壁内部开设有密封腔道,所述调节槽道与管体内部通过密封腔道相互连通,所述管体内部安装有若干齿条,所述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齿条与托架之间通过传动齿轮传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齿条一侧面粘连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周侧面粘连有密封条板,并延伸至密封腔道内部,所述密封条板与调节槽道的结构相适应;两所述连接凸起之间粘连有推板,便于使用者利用单手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并延伸至管体外部,且与管体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盒一表面开设有若干安装槽座,所述安装槽座与安装卡板的结构相适应,且相互卡装配合,所述安装槽座一表面开设有若干安装管口,所述安装管口与连通管的尺寸相适应,且相互卡装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一表面开设有托槽,所述电源板与紫外灯之间通过电导杆电性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收纳管和消毒盒对体温计进行两种不同工作状态时的消毒、清洁和保藏,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体温计时,避免频繁地用酒精棉球擦拭体温计,减轻了工作量的同时,还避免了对相关医用品的浪费;通过在收纳管中设置紫外灯,能够在连续使用的间隙,即插即拔,利用紫外光线杀菌的高效性,快速消毒,操作简单,以电能驱动光线代替酒精棉球,避免了浪费;通过将收纳体温计的收纳管安插于消毒盒表面,利用安装管口通过连通管向收纳管中注入酒精等消毒剂,能够在保藏前进行全方位地彻底消毒。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感染科临床用防交叉感染体温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感染科临床用防交叉感染体温计装置中收纳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感染科临床用防交叉感染体温计装置中收纳管的右视图;

图4为图3中剖面a-a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剖面b-b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剖面c-c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收纳管,2-消毒盒,101-管体,102-管盖,1021-紫外灯,1022-连接销,1011-固定槽,1012-连接腔道,1013-安装卡板,1014-连通管,1015-传动齿轮,103-托板,104-电源板,105-电导杆,1041-齿板,1016-调节槽道,1017-密封腔道,106-齿条,1061-密封条板,1062-推板,201-安装槽座,2011-安装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感染科临床用防交叉感染体温计装置,主要为防交叉感染的体温计清洁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管1和消毒盒2,消毒盒2一表面与若干收纳管1卡装连接,消毒盒2与收纳管1内部相互连通;

收纳管1为中空结构,包括管体101和管盖102,管体101与管盖102之间铰接配合,管盖102内表面安装有消毒光罩,消毒光罩内部安装有若干紫外灯1021,管盖102一表面粘连有连接销1022;

管体101一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011,固定槽1011连通至管体101外部,且与管体101内部存在间隔,连接销1022与固定槽1011之间卡扣配合,用于封闭、固定管盖102;管体101一管壁内部开设有连接腔道1012,连接腔道1012一端延伸至管体101外部,一侧面连通至管体101内部。

其中,管体101底表面粘连有安装卡板1013和若干连通管1014,连通管1014与安装卡板1013的位置相适应,管体101的内部与外部通过连通管1014相互连通。

其中,管体101相对两内侧面均安装有传动齿轮1015,传动齿轮1015与管体101旋转配合;管体101内部安装有托架,托架与管体101滑动配合。

其中,托架包括托板103、电源板104和电导杆105,电导杆105为伸缩杆状结构,且与连接腔道1012嵌套配合,电导杆105一端与管盖102铰接,另一端与托板103焊接,托板103一表面与电源板104焊接,电源板104相对两侧面均焊接有齿板1041,齿板1041与传动齿轮1015啮合。

其中,管体101一侧面开设有若干调节槽道1016,另一管壁内部开设有密封腔道1017,调节槽道1016与管体101内部通过密封腔道1017相互连通,管体101内部安装有若干齿条106,齿条106与传动齿轮1015啮合,齿条106与托架之间通过传动齿轮1015传动配合。

其中,齿条106一侧面粘连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周侧面粘连有密封条板1061,并延伸至密封腔道1017内部,密封条板1061与调节槽道1016的结构相适应;两连接凸起之间粘连有推板1062,便于使用者利用单手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并延伸至管体101外部,且与管体101滑动配合。

其中,消毒盒2一表面开设有若干安装槽座201,安装槽座201与安装卡板1013的结构相适应,且相互卡装配合,安装槽座201一表面开设有若干安装管口2011,安装管口2011与连通管1014的尺寸相适应,且相互卡装连接。

其中,托板103一表面开设有托槽,电源板104与紫外灯1021之间通过电导杆105电性连接。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感染科临床用防交叉感染体温计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体温计清洁收纳装置主要适用于常规体温计,即在连续使用体温计的间隙,将体温计插入收纳管1中;或在使用结束后,将收纳管1安装于消毒盒2表面;这两种使用过程均能够对体温计进行彻底消毒灭菌,并对收纳管1进行清洁;另外,消毒盒2内部主要安装有液泵和消毒剂,利用液泵将酒精等消毒剂通过连通管1014注入收纳管1中对管体101内部和体温计本身进行消毒;注意,管体101内部应为防水结构设计;

在使用时,首先打开管盖102,将体温计插入管体101内部,通过推动推板1062,利用齿条106与传动齿轮1015啮合,再与齿板1041啮合,使托架下降,将体温计收入管体101内部;而后关闭管盖,打开紫外灯1021,利用紫外光线对体温计进行迅速消毒灭菌;消毒后,打开管盖102,下压推板1062,以同样的传动原理将体温计推出管体101,继续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