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及其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70300发布日期:2020-12-29 13:1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及其监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及其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腕带是患者在住院期间重要的身份识别用具,医用腕带可以提供患者住院期间的病区、床号、姓名、登记号和性别等医疗信息,具有唯一性,可为医务人员信息核对提供方便,大大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目前临床使用的医用腕带通常为打印腕带,存在以下弊端:

1、一旦打印后,不可对患者信息进行修改,针对转床和转病区等情况不可及时进行信息更新。2、腕带采用粘贴或锁扣进行固定,固定后不可调整大小,容易在住院期间由于活动或搬运造成脱落,或由于大小不合适对患者造成皮肤损伤。3、针对特殊标识无法及时显示,临床通常针对特殊标识采取外贴标签方式,但外贴标大多容易脱落,为临床工作带来一定风险,特殊标识如:跌倒/坠床高风险、营养高风险、压疮高风险、药物过敏、特殊隔离、禁食、流食、中心静脉导管等。4、打印腕带通常字体较小,夜间或无家属时容易导致信息读写错误,造成临床事故。5、外出检查时通常需要加用心电监护,导致外出时线路增加,造成潜在皮肤损伤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及其监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打印腕带,具有患者信息不可更改、腕带大小不可调整以及不能实时监测患者生理参数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及其监测方法,其包括带体包括与腕带壳体相对的两端铰接的左连接带和右连接带,左连接带和右连接带的两侧边均设置有发光体,左连接带和右连接带通过扣合机构连接;

左连接带头部正面设置有卡位凹槽,右连接带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嵌入卡位凹槽的卡位凸起,卡位凹槽后方设置有容纳槽;

扣合机构包括扣合基座,扣合基座的顶端设置有扣合槽,且扣合基座两端设有与扣合槽连通的连接带口,扣合槽内相对的两个侧面上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凹槽,且固定凹槽与连接带口不处于同一平面内,扣合槽内设置有与扣合基座转动连接的扣件,且扣件上设置有嵌入固定凹槽的弹性件。

进一步地,安装区域中部设置有与触摸显示器底面平行的双向安装底板,且双向安装底板相对的两个侧面与安装区域的侧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安装区域底部设置有与双向安装底板平行的接触底板;

双向安装底板两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和体征监测装置,且控制器位于双向安装底板和触摸显示器之间,接触底板上设置有蓄电池和数据传输终端,且蓄电池和数据传输终端分别位于双向安装底板两侧的第一间隙内,腕带壳体侧面设置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充电接口,数据传输终端上方的安装区域的侧面上设置有定位终端,且定位终端和数据传输终端位于同一个第一间隙内;

体征监测装置包括体温监测模块、脉搏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呼吸监测模块和氧饱和度监测模块。

进一步地,腕带壳体的外形为长方体或圆柱体,腕带壳体的底端开有与患者腕部配合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腕带壳体侧面上设置有与蓄电池连接的照明灯,且照明灯与蓄电池之间设置有安装在腕带壳体侧面上的启闭开关。

进一步地,安装区域顶部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触摸显示器的触摸凸起。

进一步地,扣件包括与扣合基座转动连接的扣杆和一端套在扣杆上的扣动板,扣杆和扣动板组成的外形呈t字形。

进一步地,弹性件包括与扣动板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安装管,安装管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伸缩组件,且两个伸缩组件分别与连接绳的一端连接,连接绳中部与联动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安装管开有联动绳穿过的通孔,扣动板顶面铰接有与联动绳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拉动凸起,且拉动凸起与扣动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伸缩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嵌入固定凹槽的固定块和与安装管固定连接的圆形底座,伸缩杆上套有与固定块和圆形底座抵接的弹簧,连接绳与固定块连接。

进一步地,圆形底座和伸缩杆均开有连接绳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固定块的头部为半球头结构,且固定凹槽的截面呈弧形,固定凹槽所在的侧面上开有与其连通的导向槽。

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监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定位终端实时上传的数据,判断患者是否位于预定区域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6,否则,进入步骤s2;

s2、向医院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同时控制语音播放装置播放提示语音;

s3、按照预定间隔时间t接收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和位置信息,同时判断生命体征信息是否位于预定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6,否则,进入步骤s4

s4、向医院服务器发送急救信息、生命体征信息和位置信息,并播放急救提示语音,同时实时判断是否接收到医护就位信息,若是,则停止发送急救信息、生命体征信息和位置信息,并停止播放急救提示语音,之后进入步骤s5,否则,重复此步骤;

s5、按照预定时间间隔y判断是否接受到重置指令,若是,则进入待机模式,否则,重复此步骤;

s6、按照预定间隔时间s将生命体征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给医院服务器,并同时实时采集时间信息,根据医院服务器上传的交接班信息,判断时间信息是否符合交接班信息,若符合,则控制显示灯闪烁,直至医护人员从医院终端关闭,之后进入步骤s1,否则,重复此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触摸显示器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可显示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登记号和床号)和患者诊疗信息二维码,进行临床诊疗时,触摸诊疗信息二维码可放大诊疗信息二维码,通过pda扫描后执行该患者的医嘱,避免了医嘱出错以及不能快速识别诊疗信息二维码,导致医护人员护理强度增加;同时双击诊疗信息二维码可通过语音播放器播放患者的基本信息,便于临床进行身份识别,尤其是家属不配合或不方便进行基础信息核对的情形,极大地减少核对差错导致的护理工作量,有效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体征检测装置可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进行监测,通过监测的生命体征值的异常判断患者是或否危机,在病人危机时可通过语音播报装置发出报警声,引起护理人员的警觉,并通过数据传输终端将生命体征值发送至医院的服务器,引导医护人员前来查看患者情况。体征检测装置可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信息,患者时刻处于监控状态,避免因抢救不及时导致的医疗事故。

定位终端可实时监控患者是否位于设定区域内,当患者离开设定区域后通过数据传输终端向医院的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同时通过语音播报装置播放提示语音。离开设定区域后,按照预定间隔时间将患者的体征监测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至医院的服务器,返回预定区域后可停止发送体征监测信息和位置信息,并记录外出时间。保证了患者外出期间的病情监测以及位置监控,避免外出病情发作时不能及时找到患者而带来的医疗事故。

患者外出检查等情况导致诊疗活动延迟需要交接班,通过显示灯闪烁提示交接班的护理人员,避免护理人员遗忘。发光体在夜间黑暗环境中发出光,便于夜间医护人员查找电子腕带。

左连接带和右连接带分别从扣合基座两端的连接带口穿过,且伸入扣合槽内,左连接带位于右连接带下方,且右连接带可从左连接带穿过的连接带口穿过,以调节左连接带和右连接带围绕的环形带下,适用于不同腕部尺寸的患者。弹性件在扣件的作用下围绕扣件与扣合基座的铰接中心线转动,弹性件在两端嵌入固定凹槽后,弹性件与右连接带紧密接触,并将左连接带和右连接带牢牢的压紧在扣合槽内,确保左连接带和右连接带之间的牢固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及其监测方法的俯视图。

图2为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及其监测方法的腕带壳体剖视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及其监测方法的扣件正视图。

图4为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及其监测方法的左右连接带剖视图。

图5为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及其监测方法的左连接带俯视图。

图6为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及其监测方法的扣合基座的视图。

图7为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及其监测方法的弹性件剖视图。

其中,1、腕带壳体;2、带体;3、双向安装底板;4、接触底板;5、左连接带;6、右连接带;7、扣合基座;701、扣合槽;702、连接带口;703、固定凹槽;8、扣件;801、扣杆;802、扣动板;803、拉动凸起;9、弹性件;901、安装管;902、伸缩杆;903、固定块;904、圆形底座;10、触摸显示器;11、体征监测装置;12、数据传输终端;13、蓄电池;14、定位终端;1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图2所示,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其包括腕带壳体1,腕带壳体1相对的两端铰接有带体2,腕带壳体1顶端设有触摸显示器10和显示灯,腕带壳体1侧面设置有语音播放器,腕带壳体1相对的两端铰接有带体2。腕带壳体1的外形为长方体,腕带壳体1的底端开有与患者腕部配合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和弧形平板能够更好的匹配患者的腕部,增加患者与电子腕带的接触面积,提高电子腕带的稳定性,可使腕带壳体1位于患者手背上方。

腕带壳体1内部设有安装区域,且安装区域内设有控制器、体征监测装置、供电模块、定位数据终端和数据传输终端,触摸显示器10、显示灯、体征监测装置、供电模块、定位数据终端和数据传输终端均与控制器连接,供电模块采用蓄电池,通过蓄电池为整个电子腕带供电。安装区域顶部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触摸显示器10的触摸凸起。安装区域中部设置有与触摸显示器10底面平行的双向安装底板3,且双向安装底板3相对的两个侧面与安装区域的侧面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安装区域底部设置有与双向安装底板3平行的接触底板4。

如图2所示,双向安装底板3两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器15和体征监测装置11,体征监测装置11包括体温监测模块、脉搏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呼吸监测模块和氧饱和度监测模块,且体温监测模块、脉搏监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呼吸监测模块和氧饱和度监测模块均与控制器15连接,体温监测模块可采用温度传感器,脉搏监测模块采用压电薄膜动态应变传感器,血压监测模块采用光电传感器,呼吸监测模块采用呼吸传感器,氧饱和度监测模块采用血氧饱和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温度和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避免病情恶化时,护理人员不能及时获知并处置。

控制器15位于双向安装底板3和触摸显示器10之间,接触底板4上设置有蓄电池13和数据传输终端12,且蓄电池13和数据传输终端12分别位于双向安装底板3两侧的第一间隙内,腕带壳体1侧面设置有与蓄电池13电连接的充电接口,数据传输终端12上方的安装区域的侧面上设置有定位终端14,且定位终端14和数据传输终端12位于同一个第一间隙内,触摸显示器10、定位终端14、体征监测装置11、数据传输终端12和蓄电池13均与控制器15连接。控制器15可以采用plc,定位终端14可以采用gprs定位器,数据传输终端12可以采用indtu332系列工业无线数据终端或手机。

如图1所示,腕带壳体1顶端设置有显示灯,且显示灯位于触摸显示器10旁,腕带壳体1侧面设置有语音播放器,且语音播放器与充电接口位于同一侧面内,显示灯和语音播放器均与控制器15连接。语音播放器为微型喇叭,且通过蓄电池13供电,用于播放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等语音信息,以及触摸显示器10可通过特殊颜色文字显示患者特殊提示信息,如:跌倒/坠床高风险、营养高风险、压疮高风险、药物过敏、特殊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接触隔离)、禁食、流食、半流食、中心静脉导管等,当患者有特殊信息提示时,可在显示屏边缘24小时显示提示卡,方便医务人员在执行诊疗操作时可通过腕带查对,实时提醒医务人员该患者需重点关注哪些方面问题,尤其是在患者外出检查或非计划外出时进行提示。腕带壳体1侧面上设置有与蓄电池13连接的照明灯,且照明灯与蓄电池13之间设置有安装在腕带壳体1侧面上的启闭开关,照明灯可采用微型灯,启闭开关采用按键开关,通过照明灯在夜间为患者提供光照,避免摔倒。

如图4和5所示,带体2包括与腕带壳体1相对的两端铰接的左连接带5和右连接带6,左连接带5头部正面设置有截面呈t形的卡位凹槽,右连接带6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嵌入卡位凹槽的卡位凸起,卡位凹槽后方设置有容纳槽。卡位凹槽和卡位凸起能够实现左连接带5和右连接带6相互卡位锁定,对于不同的患者而言,选择右连接带6上不同位置处的卡位凸起,以匹配不同患者。容纳槽与卡位凹槽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卡位凸起之间的间距,容纳槽用于容纳未嵌入卡位凹槽内的卡位凸起。左连接带5和右连接带6的两侧边均设置有发光体,发光体可使医护人员夜晚快速找到电子腕带。本方案中,左连接带5和右连接带6的正面均为不与患者手腕接触的一面,与患者手腕接触的一面为背面。

左连接带5和右连接带6通过扣合机构连接,如图6所示,扣合机构包括扣合基座7,扣合基座7的顶端设置有扣合槽701,且两端扣合基座7与扣合槽701连通的连接带口702,扣合槽701内相对的两个侧面上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凹槽703,且固定凹槽703与连接带口702不处于同一平面内,扣合槽701内设置有与扣合基座7转动连接的扣件8,且扣件8上设置有嵌入固定凹槽703的弹性件9。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扣件8包括与扣合基座7转动连接的扣杆801和一端套在扣杆801上的扣动板802,扣杆801和扣动板802组成的外形呈t字形。

如图7所示,弹性件9包括以扣动板802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安装管901,安装管901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伸缩组件,且两个伸缩组件通过连接绳连接,连接绳与联动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安装管901开有联动绳穿过的通孔,扣动板802顶面铰接有与联动绳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拉动凸起803,且拉动凸起803与扣动板802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使用时,操作人员用手带动拉动凸起803转动,使复位弹簧被拉伸,在此过程中,拉动凸起803带动联动绳移动,联动绳驱动连接绳带动伸缩组件向安装管901的中部移动,将伸缩组件的配合部与固定凹槽703分离,安装管901不再对右连接带6压紧,电子腕带可从患者手上取下。

具体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902,伸缩杆902两端分别设置有嵌入固定凹槽703的固定块903和与安装管901固定连接的圆形底座904,伸缩杆902上套有与固定块903和圆形底座904抵接的弹簧,连接绳与固定块903连接。圆形底座904和伸缩杆902均开有连接绳穿过的通孔。固定块903的头部为半球头结构,且固定凹槽703的截面呈弧形,固定凹槽703所在的侧面上开有与其连通的导向槽。球头结构的固定块903与扣合基座7的接触面积小,固定块903嵌入固定凹槽703的过程中摩擦阻力小,便于操作。导向槽使固定块903准确的嵌入固定槽中。

伸缩组件工作时,固定块903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向背离圆形底座904的方向运动,固定块903在与扣合槽701的侧面滑动且进入固定槽703的过程中,弹簧被压缩,当固定块903嵌入固定槽703后,固定块903在弹簧的作用下,牢牢的嵌入固定槽703中,安装管901将左连接带5和右连接带6牢牢的固定住。进步一地,为了提高扣合机构对左连接带5和右连接带6的压紧效果,在扣动板802的底面设置有截面呈三角形的扣压凸起。

一种多功能医用电子腕带监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定位终端实时上传的数据,判断患者是否位于预定区域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6,否则,进入步骤s2;

s2、向医院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同时控制语音播放装置播放提示语音;

s3、按照预定间隔时间t接收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和位置信息,同时判断生命体征信息是否位于预定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6,否则,进入步骤s4

s4、向医院服务器发送急救信息、生命体征信息和位置信息,并播放急救提示语音,同时实时判断是否接收到医护就位信息,若是,则停止发送急救信息、生命体征信息和位置信息,并停止播放急救提示语音,之后进入步骤s5,否则,重复此步骤;

s5、按照预定时间间隔y判断是否接受到重置指令,若是,则进入待机模式,否则,重复此步骤;

s6、按照预定间隔时间s将生命体征信息和位置信息发送给医院服务器,并同时实时采集时间信息,根据医院服务器上传的交接班信息,判断时间信息是否符合交接班信息,若符合,则控制显示灯闪烁,直至医护人员从医院终端关闭,之后进入步骤s1,否则,重复此步骤。

步骤s4中的医护就位信息为:医护人员到患者旁边后,通过触摸显示器10操作系统,给予就位信息,除此还可以通过医院终端发送至控制器。交接班信息中包含医护人员下班以及当天检查科目的时间信息,到相应的时间节点,显示灯闪烁,提醒接班人员及时接班,并且患者不能自主熄灭,只能从医院终端关闭,避免未接班,同时闪烁时间超过预定时间m后,发送提示信息到医院服务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