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房角流出通道Schlemm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13228发布日期:2021-01-23 22:1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房角流出通道Schlemm的制作方法
适用于房角流出通道schlemm

s管全周动态测定的oct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射式的参考臂和无环形器设计实现高穿透高分辨率的扫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及其方法,适用于房角流出通道schlemm

s管全周动态测定。


背景技术:

[0002]
青光眼已成为继白内障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同时也是第一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具体发病机制仍未阐明清楚,但目前可以明确眼内压(iop)升高是青光眼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而房水流出道(主要是小梁网流出通道)的阻力改变是影响iop改变的主要因素。经过140余年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明确了房水流出主要的阻力部位在于schlemm管(schlemm canal,sc),sc又称巩膜静脉窦,房水通过小梁网进入sc后,经过集液管汇入巩膜内静脉。sc是将房水汇入循环系统的重要通路,也是前房内维持血-房水屏障的重要结构。该部位所提供的阻力占总流出通道阻力的75%-90%。目前,已有理论揭示其产生阻力的原因,如管腔大小、小孔的密度等。
[0003]
目前已有的检测和评价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早期对于sc的探索中,由于sc位置隐蔽、体积很小,加上技术的限制,长期以来,人们对小梁网和schlemm

s管的研究主要是离体的手段,包括普通光学显微镜(光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这些方法能很好的反映小梁网和schlemm

s管的离体形态,但却不能反映小梁网和schlemm

s管在体的功能。在体评估的方法目前包括ubm和oct。其中ubm操作时,超声探头需要接触检查区域,对眼球具有一定压迫,可能导致schlemm

s管的细微形态改变,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oct是一种基于低相干光学干涉原理的新型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非接触性和无损探测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领域。谱域oct利用光谱仪探测系统获取干涉光谱信号,经傅里叶变换的方法获取深度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成像速度和成像灵敏度。但目前已有的oct技术受限于扫描速度和穿透深度、分辨率等因素,仅能对oct进行局部较低分辨率的静态测定。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房角流出通道schlemm

s管全周动态测定的oct成像系统。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房角流出通道schlemm

s管全周动态测定的oct成像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光源、第一光纤耦合器、样品臂、参考臂、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三光纤耦合器、平衡探测器;所述光源用于输出光线;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与光源对应设置,光线经第一光纤耦合器后分为样品臂光线与参考臂光线,样品臂光线进入样品臂,参考臂光线进入参考臂;
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与参考臂对应设置,参考臂光线经过参考臂后输送至第二光纤耦合器;所述第三光纤耦合器与第一光纤耦合器和第二光纤耦合器对应设置,样品臂光线的反射光与参考臂光线能在第三光纤耦合器中相干涉;所述平衡探测器连接第三光纤耦合器与控制中心,能提取信号并发送至控制中心。
[0006]
所述光源为中心波长为1060nm、宽带100nm的扫频源光源,扫描速度为200khz,所述光源与控制中心连接。
[0007]
所述参考臂包括第一准直镜、第二准直镜,第一准直镜与第一光纤耦合器对应设置,第二准直镜与第二光纤耦合器对应设置,参考臂光线经第一准直镜投出后由第二准直镜接收至第二光纤耦合器中。
[0008]
所述参考臂还包括色散补偿器。
[0009]
所述参考臂还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与第二反射镜对称设置。
[0010]
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连接有偏振控制器。
[0011]
所述样品臂包括第三准直镜、第一扫描振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二扫描振镜、第三透镜,样品臂光线依次经过第三准直镜、第一扫描振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二扫描振镜、第三透镜后进入人眼进行反射。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利用透射式的参考臂结构,无需使用环形器,从而避免了环形器的窄宽带限制,最大限度地保留轴向分辨率,从而实现schlemm

s管的观察和测量。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oct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样品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参考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适用于房角流出通道schlemm

s管全周动态测定的oct成像系统,包括控制中心1、光源2、第一光纤耦合器3、样品臂4、参考臂5、第二光纤耦合器6、第三光纤耦合器7、平衡探测器8。
[0017]
所述控制中心1为电脑,用于控制以及后续图像的分析与处理。
[0018]
所述光源2为中心波长为1060nm、宽带100nm的扫频源光源,扫描速度为200khz,1060nm可穿透巩膜与眼前段色素组织,达到schlemm

s管,所述光源2与控制中心1连接,可在控制中心1的控制下和反馈下在短时间内周期性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波,速度可达几十万赫兹甚至更高,可在不同眼位对schlemm管进行快速动态测定。
[0019]
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3设置在光源2前方,光线经第一光纤耦合器3后分为样品臂光线与参考臂光线,样品臂光线进入样品臂4,参考臂光线进入参考臂5。
[0020]
所述样品臂4包括第三准直镜41、第一扫描振镜42、第一透镜43、第二透镜44、第二
扫描振镜45、第三透镜46,样品臂光线依次经过第三准直镜41、第一扫描振镜42、第一透镜43、第二透镜44、第二扫描振镜45、第三透镜46后进入人眼后进行反射。
[0021]
其中,第一扫描振镜42和第二扫描振镜45,能够使得样品臂光线发生转折,第一透镜43与第二透镜44焦距相同,从而实现扫描振镜的4f成像,减少光学畸变,第三透镜46则用于焦距调整,使样品臂光线的焦距能够落于成像所需的部位。
[0022]
所述参考臂5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准直镜51、色散补偿器53、第一反射镜54、第二反射镜55、第二准直镜52,所述第一准直镜51与第一光纤耦合器3对应设置,能够接收参考臂光线并将其投出,经第一准直镜51投出的参考臂光线经色散补偿器53对相应样品臂区域的透镜光程进行补偿,所述第一反射镜54与第二反射镜55对称设置,能将光线参考臂偏转,从而减少占用空间,所述第二准直镜52与第二光纤耦合器6对应设置,参考臂光线依次经过第一准直镜51、色散补偿器53、第一反射镜54、第二反射镜55后由第二准直镜52接收至第二光纤耦合器6。
[0023]
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6用于光程差匹配,其根据长度需求和参考臂反射光强度需要进行选择,实现样品臂和参考臂的光程差匹配。
[0024]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6连接有偏振控制器9,调整光线的偏振性质。
[0025]
所述第三光纤耦合器7与第一光纤耦合器3和第二光纤耦合器6对应设置,可以接收样品臂光线的反射光与参考臂光线,在此,样品臂光线的反射光与参考臂光线能相干涉,第三光纤耦合器7宜选择50:50的分光效能规格。
[0026]
所述平衡探测器8连接第三光纤耦合器7与控制中心1,能提取信号并发送至控制中心1,所述平衡探测器8能通过两个光学输入信号相减消除共模噪声,从干扰噪声本底中提取时减小光信号路径中的变化并通过控制中心1进行后续信号处理分析。
[0027]
上述适用于房角流出通道schlemm

s管全周动态测定的oct成像系统的成像过程如下:光源2射出光线,光线经第一光纤耦合器3后一分为二,其中一束为样品臂光线,样品臂光线依次经过第三准直镜41、第一扫描振镜42、第一透镜43、第二透镜44、第二扫描振镜45、第三透镜46后进入人眼,形成反射光按原路返回至第一光纤耦合器3后进入第三光纤耦合器7,另一束为参考臂光线,参考臂光线依次经过第一准直镜51、色散补偿器53、第一反射镜54、第二反射镜55、第二准直镜52、第二光纤耦合器6后进入第三光纤耦合器7,在此,样品臂光线的反射光与参考臂光线想干涉,随后平衡探测器8通过两个光学输入信号相减消除共模噪声,从干扰噪声本底中提取时减小光信号路径中的变化并通过控制中心1进行后续信号处理分析。
[0028]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透射式的参考臂结构,无需使用环形器,从而避免了环形器的窄宽带限制,最大限度地保留轴向分辨率,从而实现schlemm

s管的观察和测量。
[002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1]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发明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发明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发明,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