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74311发布日期:2020-12-11 19:34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皮疹呈多形性。慢性期则局限,而且有浸润、肥厚、瘙痒剧烈等现象,容易复发,病因复杂。严重者,湿疹周围皮肤发生糜烂。患者病程长、瘙痒重、复发性强,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先多采用含有抗菌的药膏,如临床上外用咪康唑软膏、外用环丙沙星膏等治疗。此类药膏多含有化学刺激性成分,适应人群有限,一般通过涂抹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方式单一,人体吸收慢,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基于此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由黄芩、紫草、地肤子、橄榄油和蜂蜡组成,各组分按重量的配方如下:

相关组分的性能及其作用如下: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用于清除体内以及体表的湿温、湿热。

紫草:用于对皮肤表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进行抑制,起到抗真菌、抗炎作用,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透疹作用。

地肤子:用于体内的清热利湿,皮肤的祛风止痒的作用,同时对皮肤真菌具有很好抑制作用。

橄榄油:一方面用于提取黄芩、紫草和地肤子的有效成分,另一方面橄榄油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涂抹在皮肤上后,可以滋润止痒防过敏效果。

蜂蜡:主要用于药膏的基质,同时具有祛风润燥、和血解毒的功效,有利湿疹的治疗。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重量称取黄芩、紫草、地肤子、橄榄油和蜂蜡的各原料备用;

2)将橄榄油于中火煎煮至120度,下入黄芩、紫草、地肤子,炸至药枯为度捞出,形成含中药有效成分的油液,离火;

3)将步骤2)得到的油液冷却至60度,放入蜂蜡,搅拌均匀、静置冷却成膏,得到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

有效效果在于:采用组分少,制作方便简单,成本低,均采用中药提取物,对湿疹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人体无副作用,不含刺激性成分,药性温和,适应所有人群。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制备的外用药贴,包括药贴底布,所述药贴底布的周向设有多个贴耳,所述贴耳的一侧设有胶黏层;

所述药贴底布朝向胶黏层的一侧胶接有环形结构的弹性封圈,所述药贴底布位于弹性封圈的区域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弹性封圈内填充有用于治疗湿疹的药膏层,所述药膏层与药贴底布之间设有弹性垫板,所述弹性垫板上贯穿设有按摩柱,所述按摩柱轴线上贯穿设有呼吸孔,所述按摩柱的一端贯穿设置在药膏层内,另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药贴底布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药贴底布为无纺布制成,所述药贴底布与贴耳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贴耳上贯穿设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封圈为泡沫橡胶圈,其内部为中空体。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垫板为医用橡胶垫片,弹性垫板的半径与弹性封圈的内圈半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药膏层的表面与弹性封圈外表面以及按摩柱的端部处于同一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药贴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通过在药贴底布与药膏层之间设置弹性垫板,通过突出的按摩柱可对药膏层进行挤压按摩,使药膏层与皮肤更好的贴合,同时,弹性垫板的蠕动使按摩柱搅动药膏层,药膏层组分重新变换位置,使药膏层内部的组分与皮肤接触,有利皮肤对药分的吸收。

二,本发明采用设置透气孔、以及设置在药膏层中的呼吸孔有效提高药贴的透气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药贴及其制备方法,有益效果在于:该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药贴,可同步对患者进行治疗,药膏涂抹与患处,药贴敷在肚脐或颈部用于人体内部吸收,内外同步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无副作用,适应人群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关于药贴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关于药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药贴底布1、贴耳2、胶黏层3、弹性封圈4、通孔5、弹性垫板6、呼吸孔7、按摩柱8、药膏层9、透气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由黄芩、紫草、地肤子、橄榄油和蜂蜡组成,各组分按重量的配方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重量称取黄芩25g,紫草15g,地肤子60g,橄榄油300g,蜂蜡40g备用;

2)将橄榄油于中火煎煮至120度,下入黄芩、紫草、地肤子,炸至药枯为度捞出,形成含中药有效成分的油液,离火;

3)将步骤2)得到的油液冷却至60度,放入蜂蜡,搅拌均匀、静置冷却成膏,得到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由黄芩、紫草、地肤子、橄榄油和蜂蜡组成,各组分按重量的配方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重量称取黄芩30g,紫草40g,地肤子30g,橄榄油300g,蜂蜡40g备用;

2)将橄榄油于中火煎煮至120度,下入黄芩、紫草、地肤子,炸至药枯为度捞出,形成含中药有效成分的油液,离火;

3)将步骤2)得到的油液冷却至60度,放入蜂蜡,搅拌均匀、静置冷却成膏,得到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由黄芩、紫草、地肤子、橄榄油和蜂蜡组成,各组分按重量的配方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重量称取黄芩50g,紫草30g,地肤子20g,橄榄油300g,蜂蜡40g备用;

2)将橄榄油于中火煎煮至120度,下入黄芩、紫草、地肤子,炸至药枯为度捞出,形成含中药有效成分的油液,离火;

3)将步骤2)得到的油液冷却至60度,放入蜂蜡,搅拌均匀、静置冷却成膏,得到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

参见图1-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制备的外用药贴,包括药贴底布1,药贴底布1的周向设有多个贴耳2,贴耳2的一侧设有胶黏层3,贴耳2用于固定药贴底布1,药贴底布1与贴耳2为一体结构,药贴底布1为无纺布制成,贴耳2上贯穿设有透气孔10,透气孔10使贴耳2与皮肤粘贴处更加透气。

药贴底布1朝向胶黏层3的一侧胶接有环形结构的弹性封圈4,弹性封圈4为泡沫橡胶圈,其内部为中空体,药贴底布1位于弹性封圈4的区域设有多个通孔5,弹性封圈4内填充有用于治疗湿疹的药膏层9,药膏层9与药贴底布1之间设有弹性垫板6,弹性垫板6为医用橡胶垫片,弹性垫板6的半径与弹性封圈4的内圈半径相同,弹性垫板6上贯穿设有按摩柱8,按摩柱8轴线上贯穿设有呼吸孔7,按摩柱8的一端贯穿设置在药膏层9内,另一端穿过通孔5延伸至药贴底布1的外侧,药膏层9的表面与弹性封圈4外表面以及按摩柱8的端部处于同一平面上。通过外部按压按摩柱8,可使弹性垫板6在弹性封圈4内蠕动,一方面起到对皮肤按摩的作用,利于药分的吸收,另一方面,可使按摩柱8搅动药膏层9,使药膏层9内药分重新分配位置,使得药膏层9内部的药分与皮肤接触,提高药膏层9药效。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还另外提供了一种外用药贴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裁取无纺布构成药贴底布1,并在冲压机上冲压出通孔5和透气孔10。

2、将事先制作好的弹性封圈4胶接在药贴底布1上,并在弹性封圈4内置入弹性垫板6,使按摩柱8的一端插入通孔5延伸至外侧;

3、通过顶针封装在按摩柱8的呼吸孔7内,向弹性封圈4填充药膏层9,取出顶针便得到用于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组分少,制作方便简单,成本低,均采用中药提取物,对湿疹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人体无副作用,不含刺激性成分,药性温和,适应所有人群,该治疗湿疹的外用药膏、药贴,可同步对患者进行治疗,药膏涂抹与患处,药贴敷在肚脐或颈部用于人体内部吸收,内外同步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无副作用,适应人群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