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8355发布日期:2021-01-23 15:0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锻炼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0003]
孕妇在临盆前,为了胎儿的顺利降生,需要对孕妇的胯部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在生产时能够保持充足的体力;但是现有的锻炼设备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孕妇与锻炼设备配合过程较为麻烦,造成孕妇使用不便,造成孕妇的积极性较差;2、锻炼时,锻炼设备的转动中心不能有效的与孕妇的身高体型相对应,造成孕妇的锻炼过程较为不适,影响孕妇的锻炼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锻炼设备,便利性差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包括底板,底板上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座板和靠背;所述座板上转动连接有一对连接板,连接板上均转动连接有腿部托板;所述固定板上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带动靠背沿固定板转动且能够带动腿部托板沿连接板转动的翻转装置;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带动座板沿固定板转动的转动装置,座板上设有带动连接板转动的锻炼装置;所述锻炼装置包括传动结构,传动结构上连接有锻炼结构;所述锻炼结构包括能够对连接板的转动中心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上连接有带动连接板转动的锻炼组件。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7]
本发明在使用时,初始状态时,孕妇可选择坐在座板进行锻炼;孕妇坐在座板上,设置翻转装置实现靠背沿固定板转动以及腿部托板沿连接板转动,以及设置转动装置实现座板沿固定板转动,与此同时,腿部托板在翻转装置的作用下沿连接板转动,使孕妇可半卧位于本发明上进行锻炼;使孕妇在使用本发明时,能够方便的与本发明相配合进行锻炼,提高本发明锻炼的便利性,而且能够根据孕妇的情况,进行坐位锻炼以及半卧位进行锻炼,提高孕妇锻炼时的舒适性;另外通过调节组件调节连接板的转动中心与孕妇大腿的转动中心贴近,使孕妇锻炼更加的舒适。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轴测图;
[0009]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轴测图;
[0010]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1]
图4为本发明中转动装置和锻炼装置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12]
图5为本发明中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6为本发明中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7为本发明中传动组件的第一轴测图;
[0015]
图8为本发明中传动组件的第二轴测图;
[0016]
图9为本发明中锻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10为本发明中调节组件的轴测图;
[0018]
图11为本发明中锁止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12为本发明中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13为本发明中翻转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14为本发明中上传动结构和下传动结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2]
图15为本发明中上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16为本发明中下传动结构和调节杆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0024]
图17为本发明中下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1、万向轮,2、底板、3、固定板,4、翻转装置,401、腿部推杆,402、驱动杆,403、上传动结构,404、连接杆,405、主动杆,406、翻转电机,407、转轴,408、传动箱,409、蜗杆,410、下传动结构,411、减速齿轮组,412、不完全齿轮,413、传动杆,414、主动锥齿轮,415、蜗轮,416、翻转从动轮,417、限位板,418、限位圆盘,419、曲柄,420、连接块,421、滑动杆,422、移动槽;5、转动装置,501、转动电机,502、转动丝杆,503、转动杆,504、转动滑块;6、锻炼装置,601、锻炼电机,602、传动结构,603、调节滑块,604、锻炼结构,605、连接板,606、转动花键,607、花键筒,608、主动轮,609、从动轮,610、调节花键,611、往复锻炼丝杆,612、锻炼滑块,613、往复调节丝杆,614、锻炼棘齿,615、锻炼棘轮,616、锻炼转盘,617、调节棘轮,618、调节棘齿,619、调节转盘,620、调节筒,621、调节杆,622、锻炼牵引杆,623、调节斜坡,624、直线棘轮,625、复位斜坡,626、锻炼转动杆,627、弹片,628、固定卡槽,629、复位卡槽,630、转动块,631、固定杆;7、扶手,8、靠背,9、座板,10、固定带,11、腿部托板,1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如图1-17所示,包括底板2,底板2上固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上转动连接有座板9和靠背8;所述座板9上转动连接有一对连接板605,连接板605上均转动连接有腿部托板11;所述固定板3上固接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上设有带动靠背8沿固定板3转动且能够带动腿部托板11沿连接板605转动的翻转装置4;所述支撑板12上还设有带动座板9沿固定板3转动的转动装置5,座板9上设有带动连接板605转动的锻炼装置6;所述锻炼装置6包括传动结构602,传动结构602上连接有锻炼结构604;所述锻炼结构604包括能够对连接板605的转动中心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上连接有带动连接板605转动的锻炼组件。通过调节组件调节连接板605的转动中心与孕妇大腿的转动中心
贴近,使孕妇锻炼更加的舒适。
[0027]
本发明在使用时,初始状态时,孕妇可选择坐在座板9进行锻炼;孕妇坐在座板9上,设置翻转装置4实现靠背8沿固定板3转动以及腿部托板11沿连接板605转动,以及设置转动装置5实现座板9沿固定板3转动,与此同时,腿部托板11在翻转装置4的作用下沿连接板605转动,使孕妇可半卧位于本发明上进行锻炼;使孕妇在使用本发明时,能够方便的与本发明相配合进行锻炼,提高本发明锻炼的便利性,而且能够根据孕妇的情况,进行坐位锻炼以及半卧位进行锻炼,提高孕妇锻炼时的舒适性。
[0028]
如图4所示,所述转动装置5包括与支撑板12固接的转动电机501,转动电机501的输出端固接有转动丝杆502;所述转动丝杆502上螺接有与支撑板12滑动连接的转动滑块504,转动滑块504上转动连接有一对转动杆503,一对所述转动杆503远离转动滑块504的一端与座板9转动连接;转动装置5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电机501带动转动丝杆502转动,转动丝杆502带动转动滑块504沿支撑板12滑动,转动滑块504通过转动杆503带动座板9沿固定板3转动,进而使孕妇处于半卧位状态,半卧位有利于血液循环,并增加肺潮气量而且还可减轻腹部张力,使病人舒适。
[0029]
如图5所示,所述传动结构602包括与固定板3固接的锻炼电机601,锻炼电机601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一万向节,第一万向节的输出端固接有转动花键606,转动花键606上滑动连接有花键筒607;所述花键筒607上连接有第二万向节,第二万向节的输出端固接有主动轮608;所述主动轮608上啮合有从动轮609,从动轮609上连接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上连接有调节花键610和往复调节丝杆613,调节花键610套设于往复调节丝杆613上,传动组件正转带动往复调节丝杆613转动,传动组件翻转带动调节花键610转动;所述调节花键610上滑动连接有往复锻炼丝杆611,往复锻炼丝杆611上螺接有锻炼滑块612,锻炼滑块612与锻炼组件相连接,往复调节丝杆613和往复锻炼丝杆611均为往复丝杆;所述往复调节丝杆613上螺接有调节滑块603,往复锻炼丝杆611与调节滑块603转动连接,调节滑块603与调节组件相连接。
[0030]
传动结构602在使用时,锻炼电机601通过第一万向节、转动花键606、花键筒607、第二万向节带动主动轮608转动,主动轮608带动从动轮609转动;从动轮609在锻炼电机601的作用下带动传动组件反转时,传动组件带动往复调节丝杆613转动,往复调节丝杆613通过调节滑块603带动调节组件对连接板605的转动中心进行调节,使连接板605的转动中心与孕妇大腿的转动中心贴近,使孕妇锻炼更加的舒适;与此同时,调节滑块603带动往复锻炼丝杆611沿调节花键610滑动;调节完成后,锻炼电机601正向转动,即从动轮609在锻炼电机601的作用下带动传动组件反转,传动组件通过调节花键610带动往复锻炼丝杆611转动,往复锻炼丝杆611通过锻炼滑块612带动锻炼组件动作,实现对孕妇胯部进行锻炼。
[0031]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从动轮609固接的锻炼棘轮615,调节花键610上固接有锻炼转盘616,锻炼转盘616上转动连接有与锻炼棘轮615相啮合的锻炼棘爪614,锻炼转盘616上设有与锻炼棘爪614相配合的锻炼复位弹簧;所述从动轮609远离锻炼棘轮615的面上固接有调节棘轮617,调节棘轮617和锻炼棘轮615的齿向相反,往复调节丝杆613上固接有调节转盘619,调节转盘619上转动连接有与调节棘轮617相啮合的调节棘爪618,调节转盘619上设有与调节棘爪618相配合的调节复位弹簧。
[0032]
传动组件在使用时,从动轮609反转时,从动轮609通过锻炼棘轮615与锻炼转盘
616上的锻炼棘爪614相配合带动调节花键610转动;与此同时,调节棘轮617沿调节棘爪618的脊背滑过;从动轮609正转时,通过调节棘轮617与调节转盘619上的调节棘爪618相配合带动往复调节丝杆613转动;通过设置传动组件,使一个电机即可带动调节组件和锻炼组件动作,降低本发明的成本。
[0033]
如图10和11所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连接板605固接的调节筒620,调节筒620内滑动连接有调节杆621,调节杆621远离调节筒620的一端与调节滑块603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62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630,转动块630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杆631,调节筒620上设有与固定杆631相配合的直线棘轮624;所述调节杆621上设有弹片627,转动块630上设有与弹片627相配合的固定卡槽628,转动块630上还设有与固定卡槽628相对应的复位卡槽629;所述直线棘轮624上连接有与复位卡槽629相对应的复位斜坡625,直线棘轮624另一端连接有与固定卡槽628相对应的调节斜坡623。
[0034]
调节组件在使用时,调节滑块603在往复调节丝杆613的作用下沿座板9滑动,调节滑块603带动调节杆621沿调节筒620滑动,固定杆631在直线棘轮624的作用下带动转动块630沿调节杆621转动,固定杆631与直线棘轮624相配合对调节杆621进行锁止;调节杆621在调节滑块603的作用下运动至固定杆631与复位斜坡625相接触,固定杆631在复位斜坡625的作用下,使弹片627卡入复位卡槽629内;调节滑块603在往复调节丝杆613的作用下反向移动时,固定杆631与直线棘轮624不配合,直至固定杆631在调节斜坡623的作用下再次转动,使弹片627卡入固定卡槽628内;此时调节滑块603在往复调节丝杆613的作用下正向移动,如此往复,实现对连接板605转动中心的调节。
[0035]
如图9所示,所述锻炼组件包括与锻炼滑块612转动连接的一对锻炼牵引杆622,调节杆621上均固接有锻炼转动杆626,锻炼牵引杆622与锻炼转动杆626转动连接,调节滑块603上设有与锻炼牵引杆622和锻炼转动杆626相对应的操作区;通过锻炼滑块612带动锻炼牵引杆622动作,锻炼牵引杆622通过锻炼转动杆626带动调节组件转动,调节组件带动连接板605转动,即带动孕妇腿部进行开合锻炼,对孕妇的胯部进行锻炼。
[0036]
如图12和13所示,所述翻转装置4包括与底板2固接的翻转电机406,翻转电机406的输出端固接有蜗杆409,蜗杆409上啮合有蜗轮415;所述蜗轮415同轴固接有上传动结构403和下传动结构410,固定板3上固接有与上传动结构403和下传动结构410相配合的传动箱408;所述上传动结构40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407,转轴407两端均固接有主动杆405,主动杆405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404,靠背8上固接有驱动杆402,驱动杆402与连接杆404转动连接;所述下传动结构410的输出端固接有曲柄419,支撑板1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21,滑动杆421上设有与曲柄419相配合的移动槽422,曲柄419上设有与移动槽422相配合的移动轴;所述滑动杆421上固接有一对连接块420,连接块420上均转动连接有腿部推杆401,腿部推杆401另一端与腿部托板11转动连接。
[0037]
若孕妇需要半卧位进行锻炼时,可使用翻转装置4实现靠背8沿固定板3转动以及腿部托板11沿连接板605转动,带动孕妇躺在座板9和靠背8上,使孕妇更加便利的进行锻炼,提高孕妇锻炼的积极性;在具体使用时,翻转电机406通过蜗杆409带动蜗轮415转动,蜗轮415同步带动上传动结构403和下传动结构410动作;上传动结构403带动转轴407转动,转轴407通过主动杆405带动连接杆404动作,连接杆404通过驱动杆402带动靠背8沿固定板3转动;与此同时,下传动结构410带动曲柄419转动,曲柄419通过移动轴和移动槽422相配合
带动滑动杆421沿支撑板12滑动,滑动杆421通过连接块420带动腿部推杆401动作,腿部推杆401带动腿部托板11沿连接板605转动,靠背8和腿部托板11同步动作,带动孕妇躺下。
[0038]
如图15所示,所述上传动结构403包括与蜗轮415同轴固接的减速齿轮组411,减速齿轮组41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万向节,第三万向节的输出端固接有传动杆413,传动杆413另一端固接有第四万向节,第四万向节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414,转轴407上固接有与主动锥齿轮414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减速齿轮组411包括与蜗轮415同轴设置的第一小齿轮,第一小齿轮上啮合有第一大齿轮;第一大齿轮同轴固接有第二小齿轮,第二小齿轮上啮合有第二大齿轮,第二大齿轮与第三万向节相连接;蜗轮415通过减速齿轮组411带动第三万向节转动,第三万向节通过传动杆413、第四万向节带动主动锥齿轮414转动,主动锥齿轮414通过从动锥齿轮带动转轴407转动;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下传动结构410包括与蜗轮415同轴固接的不完全齿轮412,不完全齿轮412上啮合有翻转从动轮416,翻转从动轮416与曲柄419同轴固接;蜗轮415通过不完全齿轮412与翻转从动轮416带动曲柄419转动,设置不完全齿轮412带动腿部托板11转动至水平状态后,蜗轮415继续转动,翻转从动轮416不再转动,上传动结构403继续动作,使靠背8可根据孕妇的舒适度进行调节,提高本发明的舒适性;所述不完全齿轮412同轴固接有限位圆盘418,翻转从动轮416同轴固接有与限位圆盘418相配合的限位板417;设置限位圆盘418与限位板417相配合对翻转从动轮416进行限位,提高本发明的稳定性。
[0039]
所述座板9和靠背8上均设有扶手7,扶手7设于座板9和靠背8的两侧,固定板3靠近靠背8的端部固接有与靠背8相配合的限位板417,座板9上的扶手7呈l型设置,设置扶手7提高本发明的安全性;所述底板2上设有万向轮1,靠背8上设有与万向轮1相对应的推手;所述连接板605和腿部托板11上均设有固定带10,固定带10包括刺毛固定带10和与刺毛固定带10相配合的圆毛固定带10,刺毛固定带10上设有刺毛魔术贴,圆毛固定带10上设有与刺毛魔术贴相配合的圆毛魔术贴;通过固定带10对孕妇的腿部进行固定,提高本发明的稳定性。
[0040]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0041]
本发明在使用时,初始状态时,孕妇可选择坐在座板9进行锻炼;若孕妇需要半卧位进行锻炼时,翻转电机406通过蜗杆409带动蜗轮415转动,蜗轮415通过减速齿轮组411带动第三万向节转动,第三万向节通过传动杆413、第四万向节带动主动锥齿轮414转动,主动锥齿轮414通过从动锥齿轮带动转轴407转动;转轴407通过主动杆405带动连接杆404动作,连接杆404通过驱动杆402带动靠背8沿固定板3转动;与此同时,蜗轮415通过不完全齿轮412与翻转从动轮416带动曲柄419转动,曲柄419通过移动轴和移动槽422相配合带动滑动杆421沿支撑板12滑动,滑动杆421通过连接块420带动腿部推杆401动作,腿部推杆401带动腿部托板11沿连接板605转动,靠背8和腿部托板11同步动作,带动孕妇躺下。
[0042]
锻炼时,首先对连接板605的转动中心进行调节,使连接板605的转动中心与孕妇大腿的转动中心贴近;锻炼电机601反转,锻炼电机601通过第一万向节、转动花键606、花键筒607、第二万向节带动主动轮608转动,主动轮608带动从动轮609正向转动;通过调节棘轮617与调节转盘619上的调节棘爪618相配合带动往复调节丝杆613转动,调节滑块603在往复调节丝杆613的作用下沿座板9滑动,调节滑块603带动调节杆621沿调节筒620滑动,固定杆631在直线棘轮624的作用下带动转动块630沿调节杆621转动,固定杆631与直线棘轮624相配合对调节杆621进行锁止;调节杆621在调节滑块603的作用下运动至固定杆631与复位
斜坡625相接触,固定杆631在复位斜坡625的作用下,使弹片627卡入复位卡槽629内;调节滑块603在往复调节丝杆613的作用下反向移动时,固定杆631与直线棘轮624不配合,直至固定杆631在调节斜坡623的作用下再次转动,使弹片627卡入固定卡槽628内;此时调节滑块603在往复调节丝杆613的作用下正向移动,如此往复,实现对连接板605转动中心的调节。
[0043]
调节完成后,锻炼电机601正转,锻炼电机601通过第一万向节、转动花键606、花键筒607、第二万向节带动主动轮608转动,主动轮608带动从动轮609反向转动;从动轮609通过锻炼棘轮615与锻炼转盘616上的锻炼棘爪614相配合带动调节花键610转动,调节花键610带动往复锻炼丝杆611转动;往复锻炼丝杆611带动锻炼滑块612沿座板9滑动,锻炼滑块612带动锻炼牵引杆622动作,锻炼牵引杆622通过锻炼转动杆626带动调节组件转动,调节组件带动连接板605转动,即带动孕妇腿部进行开合锻炼,对孕妇的胯部进行锻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