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野黄芩苷、黄芩苷和/或灯盏花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29926952发布日期:2022-05-07 11:2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包含野黄芩苷、黄芩苷和/或灯盏花素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包含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皮肤是人体和环境之间的主要屏障。众所周知,它具有许多保护功能,包括防止身体失水,防止来自环境外部的细菌和有毒物质等,因此,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
3.皮肤受伤时会刺激伤口愈合反应。在伤口愈合反应中,血凝块形成、炎症、再上皮化等各阶段相互协调,从而使皮肤尽快恢复正常状态。在这些不同阶段,再上皮化是至关重要的,其中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起着核心作用。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生物分子的作用。
4.当皮肤受伤时,血小板作为一线防守卫士,立即分泌各种生长因子来促进伤口愈合,例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等。这些生长因子在调节移行性角质形成细胞在伤口创面的收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5.开发有效的皮肤伤口愈合剂对于促进伤口愈合是有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包含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7.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
8.(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野黄芩苷和/或其类似物,其中所述类似物选自黄芩苷和灯盏花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9.(2)根据(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所述野黄芩苷或其类似物的摩尔比为1:(4000-12000)。
10.(3)根据(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血小板生长因子群。
11.(4)根据(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血小板生长因子群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所述野黄芩苷或其类似物的摩尔比为 1:(30000-150000)。
12.(5)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在制备用于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 /或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作用的药物或护肤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类似物选自黄芩苷和灯盏花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13.(5)根据(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作用包括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促进伤口修复和/或愈合、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特异性受体2及其介导的mapk信号通路。
14.(7)根据(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为用于治疗和/或缓解皮肤创伤和/或疤痕
的药物。
15.(8)根据(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护肤品为用于治疗和/或缓解皮肤创伤和/或疤痕的护肤品。
16.(9)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或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作用的药物或护肤品中的应用。
17.(10)根据(9)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作用包括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促进伤口修复和/或愈合、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特异性受体2及其介导的mapk信号通路。
18.(11)根据(9)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为用于治疗和/或缓解皮肤创伤和/或疤痕的药物。
19.(12)根据(9)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护肤品为用于治疗和/ 或缓解皮肤创伤和/或疤痕的护肤品。
20.(13)一种用于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或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作用的药物,包含(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21.(14)根据(13)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还包含可药用的辅料。
22.(15)根据(13)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为搽剂或注射剂的形式。
23.(16)一种用于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或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作用的护肤品,包含(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24.(17)根据(16)所述的护肤品,其中所述护肤品还包含一种或多种配方剂或添加剂。
25.(18)根据(16)所述的护肤品,其中所述护肤品为凝胶、乳液、水包油或油包水双相乳液、面膜、化妆水、浓缩液、精华露、纳米胶囊、脂质体或唇膏的形式。
2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27.本发明发现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可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生长因子群所诱导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本发明发现上述作用的机制为,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可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来促进上表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磷酸化,从而将其激活,并增加该受体下游信号通路mapk中erk的表达及磷酸化,同时增加角质形成细胞迁移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
28.基于以上发现,本发明提供了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在促进伤口愈合和修复方面的新用途,其可协同并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血小板生长因子群(sgc)在这方面的作用,从而可作为用于治疗和/或缓解皮肤创伤和/或疤痕的药物或化妆品,临床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良好。
29.此外,本发明还发现野黄芩苷无细胞毒性,安全性可靠。
附图说明
30.图1示出野黄芩苷的细胞毒性分析结果。
31.图2示出野黄芩苷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发的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划痕愈合的照片(a)及伤口愈合率量化结果(b)。
32.图3示出野黄芩苷促进血小板生长因子群诱发的角质形成细胞 (hacat)划痕愈合的照片(a)及伤口愈合率量化结果(b)。
33.图4示出野黄芩苷促进vegf(a)或sgc(b)诱发角质形成细胞迁移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转录水平的rt-pcr 量化结果图;
34.图5示出野黄芩苷与sgc联用可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特异性受体2(vegfr2)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中erk磷酸化的蛋白质印迹照片 (a和c)及对应的条带亮度量化图(b和d),其中图b和d的纵坐标为相对于基线的倍数,以空白对照组的条带亮度作为基线。
35.图6示出野黄芩苷(a)、黄芩苷(b)和灯盏花素(c)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子结合的计算机模拟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37.野黄芩苷又称为红盏花素,其植物来源为有唇形科植物黄芩的茎、叶以及半枝莲全草等,其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0038][0039]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野黄芩苷具有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及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临床用于脑血管病后瘫痪的治疗。但野黄芩苷对皮肤伤口愈合及其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均未见有报道。
[0040]
本发明发现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可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有效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生长因子群所诱导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
[0041]
本发明还发现上述作用的机制为,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可通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来有效促进上表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磷酸化,从而将其激活,并增加该受体下游信号通路mapk中erk的表达及磷酸化,因此能够激活vegfr2所介导的mapk信号通路,发挥其促进角质层细胞迁移的作用。在角质层细胞中,vegfr2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对于调控细胞的生存、增殖与迁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能够有效增加vegf 或sgc所促进的角质形成细胞迁移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9)的表达。
[0042]
因此,本发明发现了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可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生长因子群诱导伤口愈合的生物学功能,其可作为一种伤口愈合剂使用。
[0043]
基于上述发现,本发明提供了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在制备用于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或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作用的药物或护肤品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野黄芩苷的类似物选自黄芩苷和灯盏花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44]
黄芩苷的结构式如下式ii所示,灯盏花素的结构式如下式iii所示。
[0045][0045][0046]
上述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或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作用包括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促进伤口修复和/或愈合、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激活vegfr2及其介导的mapk信号通路。
[0047]
因此,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可以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促进伤口修复和/或愈合、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激活vegfr2、激活vegfr2介导的mapk信号通路。
[0048]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在制备用于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促进伤口修复和/或愈合、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激活vegfr2、和/或激活vegfr2介导的mapk信号通路的药物或护肤品中的应用。
[0049]
在本发明中,术语“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或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作用”是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生长因子群单独所发挥的功能相比,所述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使所述功能提高,并且所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生长因子群包括体内自身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生长因子群,以及外源使用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生长因子群。
[0050]
在本发明中,术语“血小板生长因子群”是指从全血中提取的富血小板血浆,其中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 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第4因子pf4和β-血小板球蛋白,这些成分分散于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生长因子群可以通过实
施例2中所述的方法获得。
[005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所述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缓解皮肤创伤和/或疤痕的药物中的应用。
[0052]
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所述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缓解皮肤创伤和/或疤痕的护肤品中的应用。
[0053]
基于本发明所述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的上述应用,野黄芩苷和/ 或其类似物可以单独成药或制成护肤产品,使用后,野黄芩苷和/或其类似物可以增强体内自身的vegf和sgc的效果;或者配合其他的vegf和/或sgc药物或产品使用,增强该vegf和/或sgc药物或产品的效果。野黄芩苷和/或其类似物也可以与vegf和/或sgc 一起制成药物或化妆品而联合使用。
[0054]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野黄芩苷和/或其类似物,其中所述野黄芩苷的类似物选自黄芩苷和灯盏花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5]
优选地,所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所述野黄芩苷或其类似物的摩尔比为1:(4000-12000)。在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的情况下,优选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两者之和的摩尔比为 1:(4000-12000)。
[005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药物组合物包含血小板生长因子群,血小板生长因子群包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这样的情况下,血小板生长因子群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所述野黄芩苷或其类似物的摩尔比可为1:(30000-150000)。在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的情况下,血小板生长因子群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两者之和的摩尔比可为1:(30000-150000)。
[0057]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或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作用的药物或护肤品中的应用。
[005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作用包括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迁移、促进伤口修复和/或愈合、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特异性受体2及其介导的mapk信号通路。
[005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为用于治疗和/或缓解皮肤创伤和/ 或疤痕的药物。
[0060]
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护肤品为用于治疗和/或缓解皮肤创伤和/或疤痕的护肤品。
[006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或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作用的药物,其包含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006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用于治疗和/或缓解皮肤创伤和/ 或疤痕。
[0063]
单剂的所述药物可以包含每日剂量的活性成分。
[0064]
在所述药物包含野黄芩苷和其类似物两者之一时,野黄芩苷的每日剂量可以为10-200mg;野黄芩苷的类似物的每日剂量可以为 10-200mg。在所述药物包含野黄芩苷和其类似物两者时,野黄芩苷和其类似物的组合的每日剂量可以为10-200mg。
[006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每日剂量可以为10-30μg。当所述药物包含血小板生长因子群时,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每日剂量可以为 10-100μg。
[0066]
根据实际应用,本发明的上述药物组合物可以包含用于配制单剂所述药物的量的
野黄芩苷和/或其类似物、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或血小板生长因子群,也可以包含用于配制多剂量所述药物的量的这些活性成分。
[0067]
所述药物可以为搽剂或注射剂的形式。
[0068]
所述药物还可以包含可药用的辅料。
[0069]
所述辅料可以根据所需剂型进行选择。例如,剂型为搽剂时,所述辅料可以为选自甘油、尿囊素、黄原胶、角鲨烷和苯氧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当剂型为静脉注射剂时,所述辅料可以为选自甘露醇、乳糖、右旋糖苷木糖醇山梨醇葡萄糖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70]
可药用的辅料在单剂药物中的含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本领域常用的范围内调整。
[007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或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作用的护肤品,其包含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007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护肤品用于治疗和/或缓解皮肤创伤和/ 或疤痕。
[0073]
单剂的所述护肤品可以包含每日剂量的活性成分。
[0074]
在所述护肤品包含野黄芩苷和其类似物两者之一时,野黄芩苷的每日剂量可以为10-200mg;野黄芩苷的类似物的每日剂量可以为 10-200mg。在所述护肤品包含野黄芩苷和其类似物两者时,野黄芩苷和其类似物的组合的每日剂量可以为10-200mg。
[007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每日剂量可以为10-30μg。当所述护肤品包含血小板生长因子群时,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每日剂量可以为 10-100μg。
[0076]
所述护肤品可以为凝胶、乳液、水包油或油包水双相乳液、面膜、化妆水、浓缩液、精华露、纳米胶囊、脂质体或唇膏的形式。
[0077]
所述护肤品还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配方剂或添加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配方剂或添加剂选自渗透剂、增稠剂、表面活性剂、缓和剂、聚二甲基硅氧烷、环甲硅油、乳化剂、防腐剂、油类、uv-a和 uv-b过滤剂、颜料、染料、成膜剂、矿物质和香料。
[0078]
配方剂或添加剂在单剂护肤品中的含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本领域常用的范围内调整。
[0079]
以下通过例子的方式进一步解释或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这些例子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0080]
例子
[0081]
以下除非特别说明,否则以下例子中所用实验方法均使用本领域的常规实验流程、操作、材料和条件进行。
[0082]
实施例1:细胞毒性分析
[0083]
为了评估野黄芩苷在角质层细胞中是否具有细胞毒性,以及是否会刺激皮肤细胞增生,使用mtt法进行检测,分析细胞存活率。
[0084]
人源hacat角质形成细胞(购自addexbio公司,圣迭戈)在补充有10%fbs、1%青霉素/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2天至 80%生长密度。培养皿底部贴壁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溶液进行消化,制成细胞悬浮液,并对其计数,然后制成细胞浓度为1
×
104个/ml的悬浮液并接种在96孔板上,每孔接种1000个细胞,放入co2培养箱(5%co2、37℃)中培养24小时。然后加入图2所示不同终浓度的野黄芩苷进行处理,继续培养24小时后,吸去96孔板中的培养基,加入0.5mg/ml的mtt溶液,放入培养箱中培养4小时。培育完毕,加入dmso溶液并
在摇床上振摇15分钟,测量570nm处吸光度进而分析细胞的生存活力。
[0085]
如图1所示,hacat角质形成细胞在0.5-100μm野黄芩苷的浓度下未显示出细胞数量的显著减少。该结果说明野黄芩苷不会对皮肤细胞产生不利影响,其安全性是可靠的。
[0086]
实施例2:角质形成细胞划痕实验
[0087]
接种5
×
105个/ml细胞于12孔板上,每孔接种5
×
105个细胞,待细胞融合单层达至100%时,以200μl移液枪头与孔壁垂直,在每个孔中的细胞融合单层上制造宽度相若的划痕,以此时间点为第0 小时。以1
×
pbs洗细胞三次,吸走划下的悬浮细胞碎片,加入无血清dmem培养基,其后加入不同药物处理:以单独用10μm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处理的细胞作为阳性对照,此浓度的vegf能够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划痕的闭合;以用vegf(10μm)及vegf抑制剂阿瓦斯丁(avastin,200μg/ml)处理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以不加任何药物处理(加入了等体积的dmem)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组1为单独用3μm野黄芩苷处理的细胞,实验组2为用10μmvegf及3μm野黄芩苷处理的细胞。将细胞放入co2培养箱(5% co2、37℃)中培养,在第0、20小时取样,拍照,用tscratch软件 (cse lab)分析量化细胞覆盖范围,以at0及at20表示,并计算第20小时的伤口愈合率,伤口愈合率的计算方法为:伤口愈合率(%) =(at0

at20)/at20
×
100%。
[0088]
如图2a和b所示,单独使用3μm的野黄芩苷不能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划痕的愈合,而实验组2的划痕在第20小时明显愈合,并且愈合速度明显比其他组快,说明3μm的野黄芩苷能增强vegf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迁移的作用。
[0089]
由于vegf在血小板生长因子群(sgc)中高度富集,因此用血小板生长因子群以相同方法对划痕的hacat细胞单层进行药物处理:以单独用高浓度0.5%(v/v)的sgc处理的细胞为阳性对照;以用0.5%(v/v)sgc及阿瓦斯丁(200μg/ml)处理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以不加任何药物处理(加入了等体积的dmem)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组1为用3μm的野黄芩苷和低浓度0.1%(v/v)的 sgc处理的细胞,实验组2为单独用3μm的野黄芩苷处理的细胞,实验组3为单独用低浓度0.1%(v/v)的sgc处理的细胞。
[0090]
如图3所示,与对照组相比,野黄芩苷和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组合物能显著促进hacat细胞在划痕间隙的迁移,表明野黄芩苷能够促进生长因子或血小板生长因子群诱导角质形成细胞迁移的作用。
[0091]
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的制备方法为:用抗凝剂采集人体全血后,将全血样本在4℃下以3800rpm离心20分钟。第一次离心后分离全血血浆。然后将血浆在4℃下以1250rpm离心10分钟。丢弃2/3的上清液作为贫血小板血浆,将其余1/3重悬,称为富血小板血浆 (prp)。在prp内添加10mm edta/egta蛋白酶抑制剂,用磁性支架(购自merck millipore公司,美国麻州伯灵顿)去除亚铁离子,通过一次冻融循环(-80℃10小时和37℃10分钟)剥离血小板,得到血小板生长因子群。紫外线灭菌约30分钟后,将该血浆样品在 labconco冷冻干燥系统(labconco,密苏里州)中真空下冷冻干燥16小时,并在4℃下储存以备使用。
[0092]
实施例3:野黄芩苷与vegf或sgc联用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迁移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
[0093]
为了进一步确认野黄芩苷与vegf或sgc联用对角质形成细胞迁移的作用,使用rt-pcr法测量mmp9基因的转录水平。首先,将hacat细胞制成细胞浓度为3
×
105个/ml的悬浮液并接种在12 孔板上,每孔接种3
×
105个细胞。放入co2培养箱(5%co2、37℃) 中培养24小
时,然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加药设置基本上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增加了用1μm的野黄芩苷和低浓度0.1%(v/v)sgc处理的细胞组(实验组4),以及用3μm的野黄芩苷和中浓度0.3%(v/v)sgc处理的细胞组(实验组5)。加药后继续培养24小时,从hacat细胞中提取mrna,并且使用用于 mmp9的引物进行rt-pcr。引物序列如下:mmp9 f-引物 5
’-
ggagcgagatccctccaaaat-3’(seq id no.1)和mmp9 r
-ꢀ
引物5
’-
ggctgttgtcatacttctcatgg-3’(seq id no.2)。
[0094]
如图4所示,野黄芩苷可显著促进vegf或sgc诱导的mmp9 基因的转录水平,其增强作用约为空白对照的130%。这些结果表明,通过增加mmp9的表达,野黄芩苷与vegf或sgc联用对于促进伤口愈合具有显著效果。
[0095]
实施例4:野黄芩苷特异性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特异性受体2 (vegfr2)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发挥其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0096]
采用蛋白质印迹实验评价野黄芩苷对血小板生长因子群中的 vegf依赖性伤口愈合的作用。将hacat细胞接种于12孔板内(1.5
ꢀ×
105细胞/孔),置于co2培养箱(5%co2、37℃)中培养24小时。加入无血清dmem饥饿培养3小时,分别加入0.5%(v/v)sgc、 0.1%(v/v)sgc、3μm的野黄芩苷、和0.1%(v/v)sgc与3μm 野黄芩苷的组合物。收集0、5、10分钟样本,使用低浓度裂解液 (100mm tris-cl ph6.8,8%十二烷基硫酸钠,0.2%溴酚蓝,20%甘油,400mm 2-巯基乙醇)对hacat细胞进行裂解,收集细胞裂解液,并于8%sds-page胶上样。蛋白质印迹所用抗体分别为:1:1000磷酸化phospho-vegfr2兔抗单克隆抗体(cst,2478s),1:1000 vegfr2兔抗单克隆抗体(cst,2479s),1:1000磷酸化 phospho-p44/42mapk(erk1/2)(cst,9101s),1:1000p44/42mapk (erk1/2)(cst,8544s)。
[0097]
结果如图5a-d所示。图5a和b显示野黄芩苷与低浓度sgc 联用可诱导vegfr2的磷酸化,其中空白对照组(不加药物但加入了等体积的dmem)以及低浓度sgc处理组的磷酸化vegfr2表达水平在5分钟、10分钟后没有显著变化,高浓度sgc处理组的磷酸化vegfr2表达水平在10分钟后约为0分钟的3倍,而0.1%(v/v) sgc与3μm野黄芩苷联用组的磷酸化vegfr2表达水平与阳性对照(单独加0.5%(v/v)sgc)相若,约为2.5倍。图5c和d显示野黄芩苷与低浓度sgc联用对该受体下游的erk磷酸化呈现出的诱导作用,其中0.1%(v/v)sgc与3μm野黄芩苷联用组的磷酸化erk 表达水平在10分钟后增加至约1.5倍,其效果与阳性对照组0.5% (v/v)sgc诱导的效果相若。
[0098]
实施例5:分子拟合实验
[0099]
采用分子结合软件(molecular docking,vina,phymol)考察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利用 pymol分子图像分析软件和swissdock工具模拟分子对接,发现野黄芩苷及其类似物:灯盏花素、黄芩苷可与vegf结合。结合亲和力数据由分子对接工具swissdock得出,详细步骤如下:
[0100]
1.输入靶蛋白vegf的pdb结构文件,本发明使用的vegf pdb 编号为3qtk。
[0101]
2.准备小分子(野黄芩苷、灯盏花素及黄芩苷)的小分子结构 mol2文件。
[0102]
3.在swissdock网站上分别上载pdb和mol2文件,点击提交,得出分子对接分数。如下表所示:
[0103][0104]
野黄芩苷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间的结构相互作用如图6a所示。野黄芩苷与vegf蛋白的结合亲和力在-5.57到-8.28之间,说明两者的结合亲和力较强。野黄芩苷类似物黄芩苷、灯盏花素与vegf 的结构相互作用分别如图6b和c所示,结合亲和力分别为
ꢀ-
5.59~-8.15,及-6.34~-8.26,说明两者的结合亲和力也较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