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供氧的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1034发布日期:2021-01-26 09:2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供氧的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急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供氧的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急救装置即紧急救治所用到医疗装置,泛指一切能在短时间内救命的装置。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医疗装置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一切能在短时间内救命的装置都是急救装置。
[0003]
急救呼吸机是呼吸机中的一种,用于对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紧急通气抢救,以及运转时对病人的机械通气。一体化气路设计,使用简单快捷,常用于急救场所和转运过程中(如救护车上)。
[0004]
现有的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一般只是用简单的氧气面罩罩在患者面部,通过规律的输送氧气来供患者呼吸,但现有的氧气面罩过于简单,患者吸气时,除了吸取氧气瓶内的氧气以外,还会吸入外界空气,而对于自主排出氧气的装置来说,吸取时会剩余一些氧气,并与呼出的废气混和排出面罩,氧气会有一定的浪费,且呼出的空气易进入氧气管内,对于有呼吸疾病的患者来说,呼出的废气会污染氧气管,而现有氧气面罩和氧气管并不是一次性的,进而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供氧的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氧气面罩过于简单,吸取时会剩余一些氧气,并与呼出的废气混和排出面罩,造成氧气浪费,且呼出的空气易进入氧气管内,进而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自动供氧的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包括机箱及其内部设置的供氧装置和电击急救装置,所述供氧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吸氧组件,且吸氧组件与驱动装置之间通过吸氧管连通。
[0007]
所述吸氧组件包括与吸氧管一端连通的塑胶面罩,所述塑胶面罩的内部可拆式卡合有一次性面罩,所述一次性面罩包括塑料壳,且塑料壳的外表面与塑胶面罩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塑料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塑料壳内腔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三角架,所述塑料壳内表面的前后两侧之间且位于两组三角架之间转动连接有两组第一转动片,所述三角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力丝,且弹力丝的一端与第一转动片的一侧压接,所述塑料壳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内出气口,所述塑料壳的顶部且位于内出气口的外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片。
[0008]
优选的,所述塑胶面罩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凸环,所述塑料壳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与凸环相扣合的翘边,所述塑胶面罩的两侧且与内出气口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外出气口。
[0009]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机箱内部的驱动箱,且驱动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箱,且活塞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
[0010]
优选的,所述活塞箱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有出气单向阀和进气单向阀,且出气单向阀的顶部与吸氧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单向阀的顶部连通有抽氧管。
[0011]
优选的,所述驱动箱内腔的底部从前到后依次固定连接有导向板和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前端贯穿导向板且固定连接有转动架,且转动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轴。
[0012]
优选的,所述滑动轴前端与活塞底部的中间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导向板的前侧开设有与滑动轴后端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滑槽包括左右两侧的弧线段以及上下两侧的水平段。
[0013]
优选的,所述机箱右侧的中间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套环,且套环内部贯穿有氧气瓶,所述机箱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在氧气瓶底部的缓冲底座,所述氧气瓶顶部气阀的左侧连通有气压表,且气压表的左侧与抽氧管的顶端连通。
[0014]
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座,所述机箱左侧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吸氧组件的收纳槽,所述机箱左侧的顶部且位于收纳槽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吸氧管外部的拉动把手,所述机箱正面的右上角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且机箱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储物袋。
[001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供氧的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
(1)通过将氧气面罩拆分成可反复使用的塑胶面罩以及一次性使用的一次性面罩,一次性面罩在一个患者使用后即可丢弃,可避免交差感染,而一次性面罩内部设置的第一转动片可在吸气时打开,呼气时闭合,第二转动片效果相反,进而可避免呼出的废气进入吸氧管内而造成对吸氧管内壁的污染,还能在吸气时避免吸入外界空气,使供应的氧气可充分利用,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
[0017]
(2)通过连杆往复机构推动活塞往复移动来实现抽排氧气的效果,可连续有节奏的提供氧气,而滑槽决定了活塞移动的规律,滑槽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段,使活塞在推送到两个极限位置时有短时间的停顿,能更好的匹配正常人的呼吸规律,同时在呼吸停顿过程中,第一转动片和第二转动片处均没有气流通过,进而给了第一转动片和第二转动片复位的缓冲时间,使其隔离气体的效果更好。
[0018]
(3)通过设置收纳槽可收纳吸氧组件,进而可达到一定的防尘效果,而设置储物袋可放置一些医用物品,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半剖视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吸氧组件的剖视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驱动装置的剖视图;
[0023]
图5为本发明滑槽的示意图。
[0024]
图中:1.机箱;2.供氧装置;3.电击急救装置;4.驱动装置;41.驱动箱;42.活塞箱;43.活塞;44.出气单向阀;45.进气单向阀;46.抽氧管;47.导向板;48.电机;49.转动架;
410.滑动轴;411.连杆;412.滑槽;4121.弧线段;4122.水平段;5.吸氧组件;51.塑胶面罩;511.凸环;512.外出气口;52.一次性面罩;521.塑料壳;522.进气口;523.三角架;524.第一转动片;525.弹力丝;526.内出气口;527.第二转动片;528.翘边;6.吸氧管;7.套环;8.氧气瓶;9.缓冲底座;10.气压表;11.移动座;12.收纳槽;13.拉动把手;14.控制面板;15.储物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6]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供氧的心脏内科急救呼吸装置,包括机箱1及其内部设置的供氧装置2和电击急救装置3,电击急救装置3带有电击器,设置在机箱1背面,为常见急救设备,未详细赘述,供氧装置2包括驱动装置4和吸氧组件5,且吸氧组件5与驱动装置4之间通过吸氧管6连通。
[0027]
参见图2和图3,吸氧组件5包括与吸氧管6一端连通的塑胶面罩51,塑胶面罩51的内部可拆式卡合有一次性面罩52,一次性面罩52包括塑料壳521,且塑料壳521的外表面与塑胶面罩51的内表面贴合,塑料壳521的顶部开设有进气口522,塑料壳52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三角架523,塑料壳521内表面的前后两侧之间且位于两组三角架523之间转动连接有两组第一转动片524,三角架5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力丝525,且弹力丝525的一端与第一转动片524的一侧压接,塑料壳521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内出气口526,塑料壳521的顶部且位于内出气口526的外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片527,通过将氧气面罩拆分成可反复使用的塑胶面罩51以及一次性使用的一次性面罩52,一次性面罩52在一个患者使用后即可丢弃,可避免交差感染,而一次性面罩52内部设置的第一转动片524可在吸气时打开,呼气时闭合,第二转动片527效果相反,进而可避免呼出的废气进入吸氧管6内而造成对吸氧管6内壁的污染,还能在吸气时避免吸入外界空气,使供应的氧气可充分利用,提高了氧气的利用率,塑胶面罩51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凸环511,塑料壳521外表面的底部设置有与凸环511相扣合的翘边528,塑胶面罩51的两侧且与内出气口526相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外出气口512。
[0028]
参见图4,驱动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在机箱1内部的驱动箱41,且驱动箱4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箱42,且活塞箱4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43,活塞箱42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有出气单向阀44和进气单向阀45,且出气单向阀44的顶部与吸氧管6的一端连通,进气单向阀45的顶部连通有抽氧管46,驱动箱41内腔的底部从前到后依次固定连接有导向板47和电机48,电机48输出轴的前端贯穿导向板47且固定连接有转动架49,且转动架4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轴410,滑动轴410前端与活塞43底部的中间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411,导向板47的前侧开设有与滑动轴410后端滑动连接的滑槽412,参见图5,滑槽412包括左右两侧的弧线段4121以及上下两侧的水平段4122,通过连杆往复机构推动活塞43往复移动来实现抽排氧气的效果,可连续有节奏的提供氧气,而滑槽412决定了活塞43移动的规律,滑槽412上下两部分的水平段4122,使活塞43在推送到两个极限位置时有短时间的停顿,能更
好的匹配正常人的呼吸规律,同时在呼吸停顿过程中,第一转动片524和第二转动片527处均没有气流通过,进而给了第一转动片524和第二转动片527复位的缓冲时间,使其隔离气体的效果更好。
[0029]
机箱1右侧的中间和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套环7,且套环7内部贯穿有氧气瓶8,机箱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在氧气瓶8底部的缓冲底座9,氧气瓶8可直接向上抽出,氧气瓶8顶部气阀的左侧连通有气压表10,且气压表10的左侧与抽氧管46的顶端连通,机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座11,机箱1左侧的顶部开设有放置吸氧组件5的收纳槽12,机箱1左侧的顶部且位于收纳槽1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套设在吸氧管6外部的拉动把手13,机箱1正面的右上角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4,控制面板14可控制电机48的转速,进而控制供氧的规律,且机箱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储物袋15,收纳槽12可收纳吸氧组件5,进而可达到一定的防尘效果,而设置储物袋15可放置一些医用物品,使用更方便。
[0030]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且各电器的型号参数不作具体限定,使用常规设备即可。
[0031]
使用时,将吸氧组件5罩在患者口鼻部,然后将设备通电,通过控制面板14控制电机48转动,进而通过转动架49带动滑动轴410顺着滑槽412移动,进而利用连杆411推拉活塞43,在拉动活塞43时,活塞箱42内产生负压,通过抽氧管46抽取氧气瓶8内的氧气,在推动活塞43时,活塞箱42内压强增大,将氧气通过吸氧管6排到吸氧组件5内;
[0032]
氧气进入一次性面罩52内后,先向两侧推开第一转动片524,然后向下流动被患者吸入,此时第二转动片527盖住内出气口526,再短暂停顿后开始呼出废气,此过程中两片第一转动片524在弹力丝525的推动下复位并贴紧,在呼气时,呼出的气流推动第二转动片527转动,并打开内出气口526,废气通过内出气口526和外出气口512排出到外部,即可完成一个呼吸的流程,以此往复即可正常供氧。
[0033]
每个患者使用结束后,将一次性面罩52直接拉出处理掉,下次使用时再更换新的一次性面罩52。
[003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