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72674发布日期:2020-12-29 13:2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主要诱发原因是动脉硬化造成管腔狭窄、管道阻塞,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点。

目前,现有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西药普遍存在作用机理单一,副作用大,适用人群少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多成份、多环节、多靶点,且副作用小的特点,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血栓形成、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

姬松茸10~20份、茯苓酸10~15份、银杏提取物10~20份、三七总皂苷10~15份、槲皮素5~10份、丹参总酚酸10~15份、刺芒柄花素5~10份、乌梅肉10~15份。

优选地,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

姬松茸10份、茯苓酸10份、银杏提取物10份、三七总皂苷10份、槲皮素5份、丹参总酚酸10份、刺芒柄花素5份、乌梅肉10份。

优选地,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

姬松茸20份、茯苓酸15份、银杏提取物20份、三七总皂苷15份、槲皮素10份、丹参总酚酸15份、刺芒柄花素10份、乌梅肉15份。

优选地,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

姬松茸15份、茯苓酸12.5份、银杏提取物15份、三七总皂苷12.5份、槲皮素7.5份、丹参总酚酸12.5份、刺芒柄花素7.5份、乌梅肉12.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姬松茸粉碎至200目后,造粒,得粒径为25目~30目的微丸;

s2、将粉碎至200目,得乌梅粉,备用;

s3、以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黏合剂,开动机器,采用粉末层积法在微丸外部依次层积茯苓酸层、乌梅粉层、银杏提取物层、乌梅粉层、三七总皂苷层、乌梅粉层、槲皮素层、乌梅粉层、丹参总酚酸层、乌梅粉层、刺芒柄花素层、乌梅粉层,干燥,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基于茯苓酸、银杏提取物、三七总皂苷、槲皮素、丹参总酚酸、刺芒柄花素的纯度控制,其中,银杏提取物以银杏内酯、银杏总黄酮为标准。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具有多成份、多环节、多靶点,且副作用小的特点,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血栓形成、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所得:

s1、按重量份称取:姬松茸10份、茯苓酸10份、银杏提取物10份、三七总皂苷10份、槲皮素5份、丹参总酚酸10份、刺芒柄花素5份、乌梅肉10份;

s2、将姬松茸粉碎至200目后,造粒,得粒径为25目~30目的微丸;

s3、将粉碎至200目,得乌梅粉,备用;

s4、以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黏合剂,开动机器,采用粉末层积法在微丸外部依次层积茯苓酸层、乌梅粉层、银杏提取物层、乌梅粉层、三七总皂苷层、乌梅粉层、槲皮素层、乌梅粉层、丹参总酚酸层、乌梅粉层、刺芒柄花素层、乌梅粉层,干燥,即得。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所得:

s1、按重量份称取:姬松茸20份、茯苓酸15份、银杏提取物20份、三七总皂苷15份、槲皮素10份、丹参总酚酸15份、刺芒柄花素10份、乌梅肉15份;

s2、将姬松茸粉碎至200目后,造粒,得粒径为25目~30目的微丸;

s3、将粉碎至200目,得乌梅粉,备用;

s4、以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黏合剂,开动机器,采用粉末层积法在微丸外部依次层积茯苓酸层、乌梅粉层、银杏提取物层、乌梅粉层、三七总皂苷层、乌梅粉层、槲皮素层、乌梅粉层、丹参总酚酸层、乌梅粉层、刺芒柄花素层、乌梅粉层,干燥,即得。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备所得:

s1、按重量份称取:姬松茸15份、茯苓酸12.5份、银杏提取物15份、三七总皂苷12.5份、槲皮素7.5份、丹参总酚酸12.5份、刺芒柄花素7.5份、乌梅肉12.5份;

s2、将姬松茸粉碎至200目后,造粒,得粒径为25目~30目的微丸;

s3、将粉碎至200目,得乌梅粉,备用;

s4、以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黏合剂,开动机器,采用粉末层积法在微丸外部依次层积茯苓酸层、乌梅粉层、银杏提取物层、乌梅粉层、三七总皂苷层、乌梅粉层、槲皮素层、乌梅粉层、丹参总酚酸层、乌梅粉层、刺芒柄花素层、乌梅粉层,干燥,即得。

经试验验证,本发明所得的组合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血栓形成、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

姬松茸10~20份、茯苓酸10~15份、银杏提取物10~20份、三七总皂苷10~15份、槲皮素5~10份、丹参总酚酸10~15份、刺芒柄花素5~10份、乌梅肉10~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

姬松茸10份、茯苓酸10份、银杏提取物10份、三七总皂苷10份、槲皮素5份、丹参总酚酸10份、刺芒柄花素5份、乌梅肉10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

姬松茸20份、茯苓酸15份、银杏提取物20份、三七总皂苷15份、槲皮素10份、丹参总酚酸15份、刺芒柄花素10份、乌梅肉15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

姬松茸15份、茯苓酸12.5份、银杏提取物15份、三七总皂苷12.5份、槲皮素7.5份、丹参总酚酸12.5份、刺芒柄花素7.5份、乌梅肉12.5份。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姬松茸粉碎至200目后,造粒,得粒径为25目~30目的微丸;

s2、将粉碎至200目,得乌梅粉,备用;

s3、以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黏合剂,开动机器,采用粉末层积法在微丸外部依次层积茯苓酸层、乌梅粉层、银杏提取物层、乌梅粉层、三七总皂苷层、乌梅粉层、槲皮素层、乌梅粉层、丹参总酚酸层、乌梅粉层、刺芒柄花素层、乌梅粉层,干燥,即得。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茯苓酸、银杏提取物、三七总皂苷、槲皮素、丹参总酚酸、刺芒柄花素的纯度控制,其中,银杏提取物以银杏内酯、银杏总黄酮为标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构成:姬松茸10~20份、茯苓酸10~15份、银杏提取物10~20份、三七总皂苷10~15份、槲皮素5~10份、丹参总酚酸10~15份、刺芒柄花素5~10份、乌梅肉10~15份。本发明具有多成份、多环节、多靶点,且副作用小的特点,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血栓形成、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的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陆丽娜;康淑荷;王玉峰;孙初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民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1.05
技术公布日:2020.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