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91555发布日期:2021-01-08 14:4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内服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其起因通常因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症状:1.后脑强痛即头后部疼痛,连带颈部转动不灵活。2.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厚衣或覆厚被才觉得舒服。3.流清涕: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需要发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加盖厚被、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内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内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参6-12份,茯苓6-12份,甘草6-12份,枳壳6-12份,柴胡6-12份,前胡6-12份,独活6-12份,羌活6-12份,川穹6-12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参8份,茯苓8份,甘草8份,枳壳6份,柴胡7份,前胡7份,独活7份,羌活7份,川穹8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红参10份,茯苓10份,甘草10份,枳壳8份,柴胡8份,前胡8份,独活10份,羌活10份,川穹10份。

进一步的,所述甘草采用炙甘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内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药物;

s2、将红参、茯苓、炙甘草、枳壳、柴胡、前胡、独活、羌活、川穹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s3、将上述药材倒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粉碎;

s4、将粉碎后的粉末混合均匀后,密封储存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药粉为80-100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药粉在混合后,可将其倒入空心胶囊中。

本发明的药材功效解析如下:

红参:1、具有补血益气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人参的滋补作用很大,其实红参的作用也是起卦相当的。红参可以大补元气。一般容易手脚不暖、眩晕倦怠、四肢乏力、易疲劳的人都是可以通过食用红参来进补的;2、具有安神补脑的作用:中医上面显示,红参是可以补五脏的,而且还能够去除邪气,所以长期食用红参的话是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脑作用。而且容易失眠或者是记忆力比较差的人是也可以通过食用红参来改善自己的症状;3、具有增强抵抗力的作用:红参在滋补方面的作用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补虚方面的效果可能会更加的显著。长期食用的话是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并且能够很好的抗疲劳;4、具有预防高血压和血脉硬化的作用:研究显示红参是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和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抗放射活性和降低人体脂肪含量的神奇效果。

茯苓:性味:味甘、淡,性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炙甘草: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心经、肺经、胃经、脾经;功效与作用: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动,脉结代;临床上用于治疗心率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副等多种病症。

枳壳:性味归经:性温,味苦、辛、酸。归脾经、胃经;功效与作用: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属理气药;用治胸胁气滞、胀满产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川穹:味辛,性温。入肝、胆经。功用主治: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独活:性味:味辛、苦,性微温;归经:归肾、膀胱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主治: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羌活:性味:味辛;苦;性温。归经:入膀胱、肾经。功效: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证。本品有较强的发散风寒和止痛效果。常与防风、白芷、细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2、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用。本品能祛风胜温,散寒止痛。常与防风、同用,如蠲痹汤。

柴胡: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归肝经、胆经、肺经;功效与作用:和解表里、疏肝、升阳。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用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药理试验证明,柴胡具有抗炎、解热、镇静、镇痛、镇咳及抗惊厥作用;可减轻肝损伤和促进胆汁分泌;具有降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以及溶血作用;具有抗溃疡、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升高血糖、降低血中脂肪含量、抗辐射损伤等作用。

前胡: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归经:归肺经;功效:降气化痰,散风清热;主治: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具有散风解表、通窍止痛、发表风寒之功效,能够治疗因风寒引起的感冒,且能够在治疗过程中,补虚补气,提高了机体免疫机能,针对各种病因引起的风寒感冒均有良好疗效,且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内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为:

s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药物;

s2、将红参8份、茯苓8份、炙甘草8份、枳壳6份、柴胡7份、前胡7份、独活7份、羌活7份、川穹8份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s3、将上述药材倒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粉碎至80目;

s4、将粉碎后的粉末混合均匀后,密封储存至空心胶囊备用。

实施例二:

一种内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为:

s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药物;

s2、将红参10份、茯苓10份、炙甘草10份、枳壳8份、柴胡8份、前胡8份、独活10份、羌活10份、川穹10份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s3、将上述药材倒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粉碎至90目;

s4、将粉碎后的粉末混合均匀后,密封储存至空心胶囊备用。

实施例三:

一种内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为:

s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药物;

s2、将红参8份、茯苓11份、炙甘草12份、枳壳10份、柴胡10份、前胡10份、独活6份、羌活8份、川穹6份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s3、将上述药材倒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粉碎至100目;

s4、将粉碎后的粉末混合均匀后,密封储存至空心胶囊备用。

本发明的用法为:使用时,直接温水冲服即可,一日三次,每次4-8g。

注:孕妇及心脑血管病患者慎用。

以下为服用本发明治疗风寒感冒的临床例子:

1:林某某,男,34岁,晨练跑步出汗后受风寒,次日鼻塞流涕,打喷嚏,畏寒,浑身酸痛不适,后脑袋疼,服用本药剂一日后,感冒症状缓解,身体有力,服用三日后,痊愈。

2:高某某,男,10岁,发热一天伴随头痛,畏寒,四肢酸痛倦怠无力,鼻塞,流清涕,体温39℃,精神疲倦,面色显苍白,畏寒肢冷状,舌淡红,苔薄白,指纹紫红而滞,脉浮紧,服用本药剂一日后,体温降至正常,身体有力,服用三日后,痊愈。

3:韩某某,女,65岁,病初恶寒胃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稀,四肢疼痛,舌淡红,苔白滑,脉浮紧,曾多方治疗不见明显好转,本药剂两日后,发热恶寒、头痛、舌苔薄白等症状减轻,四肢疼痛针状消失,七日后痊愈。

采用本中药治疗风寒感冒,治疗效果显著,特别是感冒初期鼻流清涕者最为有效,治愈率超过95%,有效率9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