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外科术后胸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64103发布日期:2021-02-26 12:13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腺外科术后胸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乳腺外科术后胸带。


背景技术:

[0002]
因各种乳腺疾病而接受乳腺肿瘤局部切除、腺体区段切除等手术的病人,术后为达到压迫止血、防止切口裂开及减轻伤口疼痛的目的,最初医生会采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伤口。但纱布绷带包扎后的病人常苦诉:呼吸不畅、活动不便,部分病人有包扎加压部位皮肤磨损、皮下瘀斑和淤血现象发生。为了改善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后来医生开始改用弹力绷带包扎伤口。但是弹力绷带包扎不但包扎步骤繁琐,费事费力,而且包扎后不便于调节绷带的预紧度,仍无法很好解决患者不适感及胸部受力不均的情况。总之,采用各种绷带包扎的患者术后换药时需要将绷带全部解开,换药后重新包扎,需医护人员全程操作,过程复杂耗时,不利于患者自行穿戴并进行松紧调节。为克服绷带包扎缺点,目前已有多种胸带被发明并使用于临床,但仍具有如下缺点不足:。现有的胸带固定药袋极为麻烦,且固定稳定性差。因此,设计一种乳腺外科术后胸带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乳腺外科术后胸带,该胸带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能有效的促进伤口的愈合效率,有效的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外科术后胸带,包括胸带本体、固定机构、中药袋和电热机构,所述胸带本体的内壁对应两侧粘接固定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顶部粘接固定有电热机构,所述电热机构的顶部粘接固定有中药袋。
[0005]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充气囊、第一气管、三通接头、弹性连接筋、第二气管、进气阀和加压气囊,所述充气囊通过粘接固定在胸带本体的内壁对应两侧,且两个充气囊之间通过弹性连接筋连接,所述充气囊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气管与三通接头的对应两侧接口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头通过第二气管与加压气囊连接,所述第二气管上安装有进气阀。
[0006]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气管的中心处粘接固定有排气管,且排气管上安装有排气阀。
[0007]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热机构包括起毛布外套、高硅氧纤维纺织层、石墨烯电热片、气凝胶柔性保温隔热膜层、导线和温控开关,所述气凝胶柔性保温隔热膜层的顶部粘接固定有高硅氧纤维纺织层,所述高硅氧纤维纺织层的顶部粘接固定有石墨烯电热片,且起毛布外套包裹在石墨烯电热片和气凝胶柔性保温隔热膜层的外侧,所述气凝胶柔性保温隔热膜层设置在靠近在充气囊的一侧,所述石墨烯电热片通过导线与温控开关连接。
[0008]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温控开关的一侧嵌入安装有充电接头,所述温控开关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充电接头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
[0009]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袋包括医用防水布、魔术贴、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中
药伤口愈合剂和医用纱布层,所述医用防水布的底部中心处缝合固定有魔术贴,且魔术贴粘接固定在起毛布外套上,所述医用防水布的顶部缝合固定有医用纱布层,所述医用防水布和医用纱布层之间填充有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且医用胶原蛋白海绵上浸泡有中药伤口愈合剂。
[001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伤口愈合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乌梅炭10-15份、缎龙骨15-20份、椿根皮4-6份、禹余粮2-3份、紫珠草7-9份、枯矾1-2份、血余炭6-9份、白鲜皮5-7份、白芨3-5份、巴戟天12-16份、当归9-16份、红花2-5份、赤芍6-9份、川续断2-5份、天仙藤1-2份、胡芦巴4-5份和乳香2-3份。
[001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伤口愈合剂的制备方法为:
[0012]
步骤一:将乌梅炭、缎龙骨、椿根皮、禹余粮、紫珠草、枯矾、血余炭、白鲜皮和白芨粉碎,加入4-9倍量的35%的乙醇水溶液,在超声功率为130-160w,提取温度为35-40℃,提取时间为20-30min下进行超声波提取,超声波提取完毕,取滤液,减压浓缩并干燥得提取物a;
[0013]
步骤二:将巴戟天、当归、红花、赤芍、川续断、天仙藤、胡芦巴和乳香粉碎,加入1-2倍量的15%的乙醇水溶液,在超声功率为100-120w,提取温度为50-65℃,提取时间为15-25min下进行超声波提取,超声波提取完毕,取滤液,减压浓缩并干燥得提取物b;
[0014]
步骤三: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按2-4:1-2的比例加入到2-4倍量的35%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得到中药伤口愈合剂。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根据伤口的实际情况,医生选择相对应的中药袋粘贴在起毛布外套,将胸带本体固定在患者胸部,使中药袋对准患者的伤口部位,打开进气阀,挤压加压气囊,使充气囊充气膨胀,从而能保证中药袋稳稳地固定在患者伤口部位处,不仅有效的提升了中药袋固定的方便性,而且因为采用充气囊充气固定,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患者,有效的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通过设置的石墨烯电热片,通过操控温控开关使石墨烯电热片工作,对患者的伤口部位处进行微加热,从而促进了伤口血液的循环,提升了伤口的愈合效率,而且在加热的过程中能使中药袋中的中药伤口愈合剂快速挥发,使伤口能快速吸收中药伤口愈合剂,进一步提升了伤口的愈合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
图1是本发明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固定机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电热机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温控开关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中药袋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标号:1、胸带本体;2、固定机构;3、中药袋;4、电热机构;5、充气囊;6、第一气管;7、三通接头;8、弹性连接筋;9、第二气管;10、排气阀;11、排气管;12、进气阀;13、加压气囊;14、起毛布外套;15、高硅氧纤维纺织层;16、石墨烯电热片;17、气凝胶柔性保温隔热膜层;18、导线;19、温控开关;20、蓄电池;21、充电接头;22、医用防水布;23、魔术贴;24、医用
胶原蛋白海绵;25、中药伤口愈合剂;26、医用纱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
实施例1:由图1-5给出,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外科术后胸带,包括胸带本体1、固定机构2、中药袋3和电热机构4,胸带本体1的内壁对应两侧粘接固定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的顶部粘接固定有电热机构4,电热机构4的顶部粘接固定有中药袋3。
[0025]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机构2包括充气囊5、第一气管6、三通接头7、弹性连接筋8、第二气管9、进气阀12和加压气囊13,充气囊5通过粘接固定在胸带本体1的内壁对应两侧,且两个充气囊5之间通过弹性连接筋8连接,充气囊5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气管6与三通接头7的对应两侧接口连接,三通接头7的第三接头通过第二气管9与加压气囊13连接,第二气管9上安装有进气阀12。
[0026]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管9的中心处粘接固定有排气管11,且排气管11上安装有排气阀10。
[0027]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电热机构4包括起毛布外套14、高硅氧纤维纺织层15、石墨烯电热片16、气凝胶柔性保温隔热膜层17、导线18和温控开关19,气凝胶柔性保温隔热膜层17的顶部粘接固定有高硅氧纤维纺织层15,高硅氧纤维纺织层15的顶部粘接固定有石墨烯电热片16,且起毛布外套14包裹在石墨烯电热片16和气凝胶柔性保温隔热膜层17的外侧,气凝胶柔性保温隔热膜层17设置在靠近在充气囊5的一侧,石墨烯电热片16通过导线18与温控开关19连接。
[0028]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温控开关19的一侧嵌入安装有充电接头21,温控开关19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0,充电接头21的输出端与蓄电池20的输入端连接。
[0029]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药袋3包括医用防水布22、魔术贴23、医用胶原蛋白海绵24、中药伤口愈合剂25和医用纱布层26,医用防水布22的底部中心处缝合固定有魔术贴23,且魔术贴23粘接固定在起毛布外套14上,医用防水布22的顶部缝合固定有医用纱布层26,医用防水布22和医用纱布层26之间填充有医用胶原蛋白海绵24,且医用胶原蛋白海绵24上浸泡有中药伤口愈合剂25。
[003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药伤口愈合剂25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乌梅炭10份、缎龙骨15份、椿根皮4份、禹余粮2份、紫珠草7份、枯矾1份、血余炭6份、白鲜皮5份、白芨3份、巴戟天12份、当归9份、红花2份、赤芍6份、川续断2份、天仙藤1份、胡芦巴4份和乳香2份。
[003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药伤口愈合剂25的制备方法为:
[0032]
步骤一:将乌梅炭、缎龙骨、椿根皮、禹余粮、紫珠草、枯矾、血余炭、白鲜皮和白芨粉碎,加入4-9倍量的35%的乙醇水溶液,在超声功率为130-160w,提取温度为35-40℃,提取时间为20-30min下进行超声波提取,超声波提取完毕,取滤液,减压浓缩并干燥得提取物a;
[0033]
步骤二:将巴戟天、当归、红花、赤芍、川续断、天仙藤、胡芦巴和乳香粉碎,加入1-2倍量的15%的乙醇水溶液,在超声功率为100-120w,提取温度为50-65℃,提取时间为15-25min下进行超声波提取,超声波提取完毕,取滤液,减压浓缩并干燥得提取物b;
[0034]
步骤三: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按2-4:1-2的比例加入到2-4倍量的35%的乙醇水溶
液中,搅拌,得到中药伤口愈合剂。
[0035]
实施例2:由图1-5给出,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外科术后胸带,包括胸带本体1、固定机构2、中药袋3和电热机构4,胸带本体1的内壁对应两侧粘接固定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的顶部粘接固定有电热机构4,电热机构4的顶部粘接固定有中药袋3。
[0036]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机构2包括充气囊5、第一气管6、三通接头7、弹性连接筋8、第二气管9、进气阀12和加压气囊13,充气囊5通过粘接固定在胸带本体1的内壁对应两侧,且两个充气囊5之间通过弹性连接筋8连接,充气囊5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气管6与三通接头7的对应两侧接口连接,三通接头7的第三接头通过第二气管9与加压气囊13连接,第二气管9上安装有进气阀12。
[0037]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管9的中心处粘接固定有排气管11,且排气管11上安装有排气阀10。
[0038]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电热机构4包括起毛布外套14、高硅氧纤维纺织层15、石墨烯电热片16、气凝胶柔性保温隔热膜层17、导线18和温控开关19,气凝胶柔性保温隔热膜层17的顶部粘接固定有高硅氧纤维纺织层15,高硅氧纤维纺织层15的顶部粘接固定有石墨烯电热片16,且起毛布外套14包裹在石墨烯电热片16和气凝胶柔性保温隔热膜层17的外侧,气凝胶柔性保温隔热膜层17设置在靠近在充气囊5的一侧,石墨烯电热片16通过导线18与温控开关19连接。
[0039]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温控开关19的一侧嵌入安装有充电接头21,温控开关19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20,充电接头21的输出端与蓄电池20的输入端连接。
[0040]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药袋3包括医用防水布22、魔术贴23、医用胶原蛋白海绵24、中药伤口愈合剂25和医用纱布层26,医用防水布22的底部中心处缝合固定有魔术贴23,且魔术贴23粘接固定在起毛布外套14上,医用防水布22的顶部缝合固定有医用纱布层26,医用防水布22和医用纱布层26之间填充有医用胶原蛋白海绵24,且医用胶原蛋白海绵24上浸泡有中药伤口愈合剂25。
[004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药伤口愈合剂25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乌梅炭15份、缎龙骨20份、椿根皮6份、禹余粮3份、紫珠草9份、枯矾2份、血余炭9份、白鲜皮7份、白芨5份、巴戟天16份、当归16份、红花5份、赤芍9份、川续断5份、天仙藤2份、胡芦巴5份和乳香3份。
[0042]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药伤口愈合剂25的制备方法为:
[0043]
步骤一:将乌梅炭、缎龙骨、椿根皮、禹余粮、紫珠草、枯矾、血余炭、白鲜皮和白芨粉碎,加入4-9倍量的35%的乙醇水溶液,在超声功率为130-160w,提取温度为35-40℃,提取时间为20-30min下进行超声波提取,超声波提取完毕,取滤液,减压浓缩并干燥得提取物a;
[0044]
步骤二:将巴戟天、当归、红花、赤芍、川续断、天仙藤、胡芦巴和乳香粉碎,加入1-2倍量的15%的乙醇水溶液,在超声功率为100-120w,提取温度为50-65℃,提取时间为15-25min下进行超声波提取,超声波提取完毕,取滤液,减压浓缩并干燥得提取物b;
[0045]
步骤三: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按2-4:1-2的比例加入到2-4倍量的35%的乙醇水溶液中,搅拌,得到中药伤口愈合剂。
[0046]
实验例:
[0047]
实验对象:选健康豚鼠10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0-220g,8%硫化钠背部脱毛,术
前一晚禁食水,手术当天10%水合氯醛(300mg/kg)腹腔注射麻醉,以大鼠背部脊柱为中线,设计一个左右对称面积约2.5cm
×
2.5cm的正方形创面,75%酒精消毒后,完整切除皮肤、浅筋膜,直至深筋膜浅面,彻底止血,伤后按40ml/kg体质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行休克期复苏,术后伤口消毒,单笼喂养,自由饮水取食。
[0048]
实验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只,即对比组和实验组,对比组喷涂市场上的炎愈速灵愈合剂,实验组喷涂中药伤口愈合剂,各组以医用棉签均匀涂抹覆盖创面,每次换药前以75%酒精彻底消毒,清除上次残留药物后进行,给药后创口均保持自然暴露状态,数分钟后归笼,各组每天早、晚各换药1次,并覆盖上无菌透明胶片,在4、7、10天沿创口边缘描绘损伤面积的图形,剪下相应图形,以分析天平称取损伤创口面积的胶片重量,计算损伤皮肤面积的减少率,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创面愈合面积百分率=(用药前胶片重量-用药后胶片重量)/用药前胶片重量
×
100%。
[0049]
实验结果表:
[0050][0051]
由以上实验结果表可知,本发明的制备的中药伤口愈合剂对伤口的愈合速度明显高于对比组。
[0052]
本发明使用时,根据伤口的实际情况,医生选择相对应的中药袋3粘贴在起毛布外套14,将胸带本体1固定在患者胸部,使中药袋3对准患者的伤口部位,打开进气阀12,挤压加压气囊13,使充气囊5充气膨胀,从而能保证中药袋3稳稳地固定在患者伤口部位处,不仅有效的提升了中药袋3固定的方便性,而且因为采用充气囊5充气固定,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患者,有效的提升了使用的方便性,通过设置的石墨烯电热片16,通过操控温控开关19使石墨烯电热片16工作,对患者的伤口部位处进行微加热,从而促进了伤口血液的循环,提升了伤口的愈合效率,而且在加热的过程中能使中药袋3中的中药伤口愈合剂25快速挥发,使伤口能快速吸收中药伤口愈合剂25,进一步提升了伤口的愈合效率,中药伤口愈合剂25以乌梅炭、缎龙骨、椿根皮、禹余粮、紫珠草、枯矾、血余炭、白鲜皮和白芨为主要原材料,其能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而且还添加有巴戟天、当归、红花、赤芍、川续断、天仙藤、胡芦巴和乳香,能促进伤口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进一步提升伤口的愈合效率。
[005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