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64841发布日期:2021-02-26 12:3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环境污染和精神压力日益增加,敏感性皮肤在世界各国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皮肤敏感已经成为了影响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自我感觉敏感性肌肤的人群越来越多,其中男性占38%,女性占61%。由此可见,针对敏感肌的护肤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0003]
敏感性皮肤,亦称敏感性皮肤综合征,即耐受性差,反应性高或易致敏的皮肤。据报道,大约70%的人群认为自己具有敏感皮肤的特征,而其中有50%人群表现出皮肤过敏症状。主要发生于面部,表现为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皮肤容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有时伴随着还有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
[0004]
敏感性皮肤被普遍认为是机体内和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目前针对敏感性肌肤形成机制主要理论是肌肤屏障功能受损,进一步引起敏感肌皮肤感觉信号传入增强,耐受阈值降低,对外界微弱刺激反应过度,同时刺激激活皮肤不同细胞类型诱导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炎性细胞浸润导致皮肤出现一系列敏感症状。
[0005]
随着敏感肌人群的日益增多以及人们对皮肤护理意识的增强,具有抗敏功效的化妆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化妆品配方中添加抗敏活性成分也成为常用手段。天然植提成分是目前抗敏成分的核心添加剂。包括洋甘菊、马齿苋、积雪草、龙胆、藏红花、薰衣草等;但植物提取物的作用机理尚不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此外,受植物来源、提取方式等因素影响,杂质不易辨别,批次间质量较难控制,取过程复杂,成本高,有一定应用局限。
[0006]
生物多肽作为一种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的活性物质,其确切的作用机理和极高的生物安全性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改善敏感性肌肤的常见问题,如神经性炎症、瘙痒、刺痛、脱屑等。
[0007]
已被研究具有抗敏作用的多肽有乙酰基四肽-15、棕榈酰三肽-8、乙酰基二肽-1鲸蜡酯、棕榈酰四肽-7等。同时已有报道将此类型多肽进行组合,从不同点的作用靶点以缓解皮肤神经源性感染,具有比单一多肽更有效的抗过敏效果,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但此类型多肽组合仅针对调控神经感官的过度反应和减少促炎因子的形成,针对敏感性肌肤形成的屏障受损未有涉及,对于敏感肌的舒缓修护具有一定的功效局限。
[0008]
皮肤屏障能有效防止外界有害因素的入侵和体内营养物质的流失,屏障功能受损,是皮肤敏感的重要原因。角质层较薄的人更容易受化学物质的刺激。角质层薄弱的皮肤渗透能力强,刺激物更容易进入而引起皮肤的炎性反应。而作为附着到皮肤上的微生物菌群,是皮肤表面的第一反应屏障。
[0009]
目前微生物护肤是化妆品研究的热点之一。微生物群和表皮皮肤微生物群最重要
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它对皮肤起到保护屏障的作用,这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发生。细菌的竞争通过对空间和营养的直接竞争,有益的细菌可以导致潜在的有害微生物从皮肤表面被排除。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微生物群也有助于加强皮肤屏障。微生物与表皮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激活tlrs信号增强角质形成细胞的tjs功能。这将有助于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防止有害微生物的进一步入侵。
[0010]
研究表明,敏感性皮肤样本中蛋白酶含量较高,而蛋白酶则是由金黄色葡萄(staphylococcus aureus, s. aureus, sa)释放的,会破坏皮肤屏障。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分泌多种具有超抗原特性的外毒素,可诱发和使炎症反复发作,健康皮肤的儿童及成人携带率应小于5.00%,多项研究显示,而敏感性皮肤的皮损处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著增高,是导致皮肤敏感的一个因素。
[0011]
因此理论上可通过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改善皮肤的微生态,促进皮肤第一层屏障微生态的平衡,同时针对皮肤角质层和真皮层的炎性损伤修复,从内而外全面修复皮肤屏障。
[0012]
本发明根据敏感性肌肤形成机制,创新引入皮肤微生态平衡和真皮基质重塑概念,从皮肤微生态角度通过控制皮肤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改善皮肤的微生态,促进皮肤第一层屏障微生态的平衡,同时针对皮肤角质层和真皮层的炎性损伤修复,从内而外全面修复皮肤。同时根据大量实验,组合降低皮肤神经源反应多肽和减少炎症引起的皮肤免疫反应多肽,针对敏感性皮肤的各个角度以更全面的多肽组合进一步验证其优异的抗敏修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1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舒缓抗敏修复的多肽组合,抗敏修复效果优于市场上常用抗敏剂成分;相比于传统抗敏多肽组合,本发明以更全面的多肽组合来实现其优异的抗敏修复的效果,相比于植体类抗敏剂,作用机理明确,极高的安全性和生物活性,能显著提高在化妆品中抗敏修复的应用功效,具有显著的意义。
[001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种高效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包括乙酰基七肽-4 0.001-3%、寡肽-1 0.001-5% 、棕榈酰三肽-8 0.001-3% 、棕榈酰四肽-7 0.0001-3% 七肽-6 0.001-3%、丁二醇10-30%、甘油20-70%、水10-30%、卡波姆0.05-5%、乳酸钠0.05-5%,所述高效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ph范围为3.0-8.0。
[0015]
优选的,所述一种高敏修复多肽组合ph范围为4.0-6.0。
[0016]
优选的,一种高效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0017]
一种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多肽组合可以添加到各种剂型护肤品,包括精华、冻干粉、乳霜、凝胶、面膜等,产品功效为舒缓、抗敏、修复。
[0018]
一种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所述高效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以质量分数计为0 .1~50%添加到含有抗敏舒缓功效的护肤品或医用产品中。
[0019]
一种高效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在医用产品中的应用。
[0020]
一种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可应用于缓解皮肤敏感的特征,缓解敏感产生红斑、瘙痒、麻词及皮肤紧绷,同时也可用于缓解接触性皮炎湿疹等,可帮
助快速修复受损皮肤,从内而外建立健康皮肤屏障。
[0021]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乙酰基七肽-4可以通过促进皮肤有益菌的粘附,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改善皮肤免疫反应及增强物理屏障的完整性,能够提升皮肤自身的防御体系。使都市肌肤的微生物组更加健康,增强皮肤的屏障防护。
[0022]
寡肽-1可以减少炎症对皮肤的影响,有效促进表皮再生,修复皮肤屏障,重塑皮肤的生化功能。
[0023]
棕榈酰三肽-8,具有与a-msh相似的亲和性,很容易与mc1-r结合,在角质细胞中,棕榈酰三肽-8通过结合和激活mc1-r受体,有效减少由uvb诱导并产生的炎症介质,同时可减少神经介质substance p物质的释放,调控皮肤感觉神经信号过度反应,阻止水肿和红血丝等神经性皮炎症状。
[0024]
棕榈酰四肽-7能够通过模拟免疫球蛋白igg中的片段来调控细胞白介素il-6的分泌能力,从而减少炎症对皮肤的损害。
[0025]
七肽-6可通过真皮层基质重塑,增加胶原,减少炎症带来的皮肤老化。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植体类抗敏剂相比,多肽用于化妆品具有确切的作用机理和极高的安全性,本发明抗敏修复组合涵盖皮肤敏感形成机制的三个方面,全新的屏障修复机理,有效调控感觉神经过度反应和减少炎症老化,相比现有多肽组合产品作用更加完整,并经过大量实验论证,是一种理想且全面的抗敏修复产品,对生物活性多肽在抗敏舒缓修复化妆品功效领域有可预期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不同样品对于受试者的皮肤红斑衰减率;图2为不同样品对于受试者的皮肤瘙痒感衰减率;图3为透明质酸酶抑制率的测定计算公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对本发明一种高效舒缓抗敏修复的多肽组合的施例做进一步说明: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4 一种高效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见表1所示。
[0029]
表1
配置方法:配方量的卡波姆加入到水和丁二醇中,搅拌使混合均匀,静置浸泡24h,搅拌均质5-10分钟,至均一无颗粒的溶液,在40℃以下按照实施例和对比例依次加入在聚山梨醇酯-20中均匀分散好的多肽,搅拌均匀,用乳酸钠调节ph值至5.0左右。
[0030]
对比例1-5,单种多肽,用组合五种单种多肽成分作为对比例,见表2所示。
[0031]
表2配置方法:配方量的卡波姆加入到水和丁二醇中,搅拌使混合均匀,静置浸泡24h,搅拌均质5-1分钟,至均一无颗粒的溶液,在40℃以下按照实施例和对比例依次加入在聚山梨醇酯-20中均匀分散好的多肽,搅拌均匀,用乳酸钠调节ph值至5.0左右。
[0032]
对比例6-10,部分多肽组合,并以同功效的其他多肽组合作为对比例,见表3所示。(乙酰基七肽-4和七肽-6作为a和b,红色部分表示c和d),见表3所示。
[0033]
表3配置方法:配方量的卡波姆加入到水和丁二醇中,搅拌使混合均匀,静置浸泡24h,搅拌均质5-10分钟,至均一无颗粒的溶液,在40℃以下按照实施例和对比例依次加入在聚山梨醇酯-20中均匀分散好的多肽,搅拌均匀,用乳酸钠调节ph值至5.0左右。
[0034]
试验例1 透明酸酶抑制试验透明质酸酶是透明质酸的特异性裂解酶,是过敏反应的参与者,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有强相关性。物质是否具有抗敏活性,可以利用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率来判断,透明质酸酶
活性抑制率越高则反映该物质抗敏效果越强,反之则越弱。
[0035]
1 试验样品实施例1-4和对比例1-10制备的样品,用超纯水溶解稀释成1%作为待试验样品。
[0036]
同时选取市售常用抗敏剂1-2种,用超纯水溶解稀释成1%作为实验参照样品。
[0037]
参照样品1:甘油磷酸肌醇胆碱盐;参照样品2:羟苯基丙酰胺苯甲酸2 溶液配液2.1 醋酸缓冲溶液(ph=5.6)量取1.155 ml冰乙酸稀释至100 ml混匀后取其中4.8 ml为a溶液;称取2.72 g乙酸钠结晶加水溶解定容至100 ml混匀后取其中45.2 ml为b溶液;混合溶液a、b,以水定容至100 ml混匀。精密测定其ph值,用溶液a或b调至5.6即可。
[0038]
2.2 透明质酸酶溶液透明质酸酶用醋酸缓冲溶液溶解,最终工作浓度为1250 u/ml。
[0039]
2.3 透明质酸钠溶液称取透明质酸钠5 mg置于烧杯中加入10 ml醋酸缓冲溶液,得0.5 mg/ml 透明质酸钠溶液。
[0040]
2.4 埃尔利希试剂称取0.8 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于15 ml浓盐酸和15 ml无水乙醇中。
[0041]
2.5 碳酸钠溶液称取无水碳酸钠5.3 g置于烧杯中用纯水定容至50 ml,得1 mol/l碳酸钠溶液。
[0042]
2.6 乙酰丙酮溶液取乙酰丙酮3.5 ml溶于50 ml 1.0 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此溶液在用前配制。
[0043]
3 透明质酸酶活性抑制率测定试验3.1 试验步骤取0.1 m l cacl2溶液(0.25 mmol/l)和0.5 ml透明质酸酶液于37 ℃下水浴恒温培养20 min;加入受试样品液0.5 ml,继续在保温20 min;再加入0.5 ml透明质酸钠液(0.5 mg/m l),37 ℃水浴恒温培养30 min后取出,在常温下放置5 min;加入0.1 ml naoh溶液(0.4 mol/l)和0.5 ml乙酰丙酮溶液,于沸水浴中加热15 min后立即转移至冰水水浴冷却5 min;滴加1.0 ml埃尔利希试剂,并用3.0 ml无水乙醇稀释,室温放置20 min显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为540 nm 处吸光度值。
[0044]
3.2 结果分析样品对透明质酸酶抑制率的测定计算公式如图三所示:4 实验结果见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4的多肽组合物和对比例1-10对应的单种成分和复合多肽对透明质酸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本发明实施例1-4的组合物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作用比对比例1-10显著得多,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在经过科学复配后抗敏效果更加明显.选取实施例1-4与实施例6-10结果分析对比,可以看出,乙酰基七肽-4和七肽-6两种多肽的复配组合,对于透明质酸酶抑制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替换其中任意成分或将乙酰基七肽-4和七肽-6与其他多肽进行组合,其透明质酸酶抑制率都没有实施例1-4效果好。本发明的多肽组合能有效协同增效,比单一多肽和其中部分多肽组合具有更有效的透明质酸酶抑制效果,表现明显的协同作用,在抗敏修复产品中应用可以预期。
[0045]
试验例2 皮肤点刺舒缓测试(磷酸组胺刺激引起的皮肤敏感度试验)取实施例1,对比例10多肽组合物进行实验对比,以水作为空白安慰对照,评价止痒退红效果;组织20 名志愿者,分别在志愿者手臂皮肤3
×
3cm 区域湿敷1%磷酸组胺20ul,等待皮肤发红发痒并记录时间;然后滴加0.1%稀释的实施例1样品和对比例10样品和水各20ul 在测试区域内,记录红痒消退时间。
[0046]
测试部位:手臂内侧测试环境:温度:20℃~22℃,湿度:40%~60%皮肤红斑参考依据:gb17149.2-1997 受试部位反应程度判定;瘙痒感参考皮肤病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的评估及对策;
实验结果见表5表5测试结果显示,本发明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对由磷酸组胺刺激皮肤引起的红斑和瘙痒舒缓作用明显,含有0.1%的实施例1多肽组合在10min钟完全消除由磷酸组胺引起的皮肤敏感现象。明显优于对比例10的舒缓效果,说明本发明选用的乙酰基七肽-4和七肽-6的组合应用显著提升了和其他抗敏作用多肽复配应用的舒缓抗敏修复效果,对于其他抗敏多肽的应用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0047]
试验例3 皮肤点刺舒缓测试(盐酸组胺刺激引起的皮肤敏感度试验)取实施例2,市售甘油磷酸肌醇胆碱盐进行实验对比,以水作为空白安慰对照,评价止痒退红效果;组织20 名志愿者,分别在志愿者手臂皮肤3
×
3cm 区域湿敷0.8%盐酸组胺20ul,等待皮肤发红发痒并记录时间;然后滴加0.1%稀释的实施例2样品和甘油磷酸肌醇胆碱盐样品和水各20ul 在测试区域内,记录红痒消退时间。
[0048]
测试部位:手臂内侧测试环境:温度:20℃~22℃,湿度:40%~60%皮肤红斑参考依据:gb17149.2-1997 受试部位反应程度判定;
瘙痒感参考皮肤病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的评估及对策参考试验例2所示;将所有受试者的测试得分取平均值,计算涂组胺试剂后,不同样品对于受试者皮肤红斑的衰减率由图1所示,可见,在涂样品20min之后,1号样品0.1%抗敏修复肽的消除红斑作用更强。
[0049]
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对由盐酸酸组胺刺激皮肤引起的红斑和瘙痒舒缓作用明显,含有0.1%的实施例2多肽组合减少红斑和瘙痒效果明显优于对市售甘油磷酸肌醇胆碱盐,说明本发明的舒缓抗敏修复多肽组合能有效协同增效,比单一多肽和其中部分多肽组合具有更有效的抗敏修复效果,表现明显的协同作用。本发明抗敏修复涵盖皮肤敏感形成机制的三个方面,全新的屏障修复机理,有效调控感觉神经过度反应和减少炎症老化,是一种理想且全面的抗敏修复产品。
[0050]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修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