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贴剂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62819发布日期:2021-02-05 16:04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贴剂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贴剂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胃脘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表现为胃脘部疼痛、胀满嗳气、时作时正、久治不愈。胃脘痛的发生由外邪犯胃、饮食伤胃、脾胃虚弱或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胃气郁滞,不通则痛。
[0003]
目前胃脘痛的治疗方法大都是服用中药西药或中成药、静脉注射、输液针灸等。服用西药有轻微的毒副作用,费用较高,需要专业医师和护士辅助;病人在打针、输液针灸理疗中会产生疼痛和痛苦的情绪;服用中药有煎煮的复杂程序,剂量大,耗时长,不方便服用。所以亟需一种无毒副作用、简单易行、不产生痛苦且有治疗胃脘痛功效的外用药。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组成如下:乳香、没药、肉桂、延胡索、白芷、丁香。将所述组合物按照药学常规工艺,制成贴剂。结合透皮疗法和经络疗法,外贴病灶和穴位,内治胃脘痛。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乳香10-30份、没药10-30份、肉桂5-15份、延胡索20-40份、白芷30-70 份、丁香5-15份。
[000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乳香15-25份、没药15-25份、肉桂8-12份、延胡索25-35份、白芷 40-60份、丁香8-12份。
[000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乳香20份、没药20份、肉桂10份、延胡索30份、白芷50份、丁香10 份。这个组分是发挥疗效的最优配比。
[0008]
方中乳香、没药相须为用,共为君药,用于瘀血阻滞诸痛证;延胡索入肝、脾经,为臣药,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辅助君药理气止痛;肉桂辛散温通,能通行气血经脉,温经解凝,且能“宣导百药”,为使药;丁香善降胃气,白芷为足阳明胃经引经药,且两药芳香,易散易透,共为使药,使经皮起效较快。诸药合用,具有理气导滞、活血止痛之功。
[0009]
具体方药应用:
[0010]
乳香,具有调气活血、定痛之功效。用于心腹诸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等。
[0011]
没药,具有散血去瘀、消肿定痛之功效。用于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等。
[0012]
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效。用于宫冷,腰膝冷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等。
[0013]
延胡索,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之效。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
[0014]
白芷,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之功效。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渊、
牙痛、疮疡肿痛等。为使药。
[0015]
丁香,具有温脾胃、降逆气之功效。用于胃寒呕逆,吐泻,脘腹作痛等。为使药。
[001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贴剂,所述贴剂包含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贴剂作为外用药,方便使用、携带、储存,且费用低廉。
[001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贴剂,所述贴剂包含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醋。醋味酸,性温,归肝经。醋性温,可以助诸药力达疾病所在。五行中,肝属木,脾胃属土,肝木克脾土,醋随肝木可治疗脾胃疾病。
[0018]
进一步的,所述醋为陈醋。陈醋相比其他醋对于本发明的效果更好。
[0019]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
s1:将所述原料药按配方称重,粉碎,获得粉末;
[0021]
s2:将步骤s1所述粉末用过滤网过滤,去除杂质,得到药末;
[0022]
s3:取步骤s2中所述药末放入器皿中,用醋调拌成膏状,得到贴剂的药物部分;
[0023]
s4:将步骤s3中所述药物部分置于片状载体上,制备成贴剂。每一贴剂包含12-16克药末。
[0024]
进一步的,所述片状载体为布或者纸。布可以是无纺布,纸可以为油纸,防止药效成分渗漏。
[002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贴剂的使用方法,将所述贴剂敷于以下穴位:神阙穴、中脘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阿是穴,每日1次,每次3-5小时, 6-8天为1疗程。
[0026]
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7]
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和其制备而成的贴剂具有治疗胃脘痛的功效。
[0028]
2.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和其贴剂,药性辛温,安全,无毒副作用。
[0029]
3.本发明的贴剂避免了病人打针、输液针灸理疗等产生的痛苦。
[0030]
4.本发明的贴剂方便使用、携带、储存,且费用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药:乳香10-30份、没药10-30份、肉桂5-15份、延胡索20-40份、白芷 30-70份、丁香5-15份。
[003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乳香15-25份、没药15-25份、肉桂8-12份、延胡索25-35份、白芷 40-60份、丁香8-12份。
[003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药:乳香20份、没药20份、肉桂10份、延胡索30份、白芷50份、丁香 10份。这个组分是发挥疗效的最优配比。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理气导滞、活血止痛之功效。
[0035]
方中乳香、没药相须为用,共为君药,用于瘀血阻滞诸痛证;延胡索入肝、脾经,为臣药,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辅助君药理气止痛;肉桂辛散温通,能通行气血经脉,温经解凝,且能“宣导百药”,为使药;丁香善降胃气,白芷为足阳明胃经引经药,且两药芳香,
易散易透,共为使药,使经皮起效较快。诸药合用,具有理气导滞、活血止痛之功。
[0036]
具体方药应用:
[0037]
乳香,辛,苦,温。入心、肝、脾经。具有调气活血、定痛之功效。用于心腹诸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等。《本草纲目》:“乳香香窜,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心腹痛要药。”《本草求真》:“血因气逆,则血凝而不通,以至心腹绞痛;毒因气滞,则血聚而不散,以至痛处异常。乳香香窜入心,既能使血宣通而筋自伸,复能入肾温补,使气与血互相通活,俾气不令血阻,血亦不被气碍,故云功能生血,究皆行气活血之品耳。”[0038]
没药,苦,平。入肝、脾、心、肾经。具有散血去瘀、消肿定痛之功效。用于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等。《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定痛生肌”。《海药本草》:“主折伤马坠,推陈置新,能生好血,研烂,以热酒调服。堕胎.心腹俱痛及野鸡漏痔、产后血气痛,并宜丸、散中服。”《本草纲目》:乳香活血,没药散血,皆能止痛消肿,生肌,故二药每每相兼而用。
[0039]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之效。用于宫冷,腰膝冷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等。《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别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齆: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0040]
延胡索,辛、苦,性温。归肝、胃、心、肺、脾经。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之效。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本草纲目》:“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本草求真》:“延胡索,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往往独行功多。”[0041]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为阳明经引经药,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之功效。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渊、牙痛、疮疡肿痛等。为使药。《本草经疏》:“白芷,味辛气温无毒,其香气烈,亦芳草也。入手足阳明、足太阴,走气分,亦走血分,升多于降,阳也。性善祛风,能蚀脓,故主妇人漏下赤白。辛以散之,温以和之,香气入脾,故主血闭阴肿,寒热,头风侵目泪出。辛香散结而入血止痛,故长肌肤。芬芳而辛,故能润泽。辛香温散,故疗风邪久泻,风能胜湿也。香入脾,所以止呕吐。疗两胁风痛,头眩目痒,祛风之效也。”[0042]
丁香,辛,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脾胃、降逆气之功效。用于胃寒呕逆,吐泻,脘腹作痛等。为使药。《蜀本草》:“疗呕逆甚验。”《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0043]
穴位贴敷是药物通过透皮吸收而发挥作用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其操作简便、针对性强,且由于给药途径特殊,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环境对药效的干扰,无副作用,还可刺激经络、调节脏腑气血。目前用于改善胃脘痛证的外用药很少,药物敷神阙穴,一方面药物的气味被吸收通过气血运行而达到病所;另一方面通过局部穴位的刺激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从而发挥其防病治病的特殊作用。脐部敷药敏感度高,易于穿透,易于弥散,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传送。醋味酸,性温,归肝经。醋性温,可以助诸药力达疾病所在。五行中,肝属木,脾胃属土,肝木克脾土,醋随肝木可治疗脾胃疾病。本发明的贴剂结合透皮疗法和经络疗法,外贴病灶和穴位,内治胃脘痛,安全有效,显示出治疗慢性胃炎兼有胃痛、腹痛等症的功效。
[0044]
实施例1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0045]
其原料由以下成分组成,按重量份计:乳香10份、没药10份、肉桂5 份、延胡索20份、白芷30份、丁香5份。
[0046]
实施例2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0047]
其原料由以下成分组成,按重量份计:乳香30份、没药30份、肉桂15份、延胡索40份、白芷70份、丁香15份。
[0048]
实施例3一种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
[0049]
其原料由以下成分组成,按重量份计:乳香20份、没药20份、肉桂 10份、延胡索30份、白芷50份、丁香10份。
[0050]
实施例4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贴剂的制备方法
[0051]
包括如下步骤:
[0052]
s1:称重原料药乳香10份、没药10份、肉桂5份、延胡索20份、白芷30 份、丁香5份,用机器粉碎,获得粉末;
[0053]
s2:将步骤s1所述粉末用过滤网过滤,去除杂质,得到药末;
[0054]
s3:取步骤s2中所述药末放入器皿中,用12毫升陈醋调拌成膏状,得到贴剂的药物部分;
[0055]
s4:将步骤s3中所述药物部分置于膏药纸或普通纸上,制备成贴剂。每一贴剂包含12-16克药末。
[0056]
实施例5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贴剂的制备方法
[0057]
包括如下步骤:
[0058]
s1:称重原料药乳香30份、没药30份、肉桂15份、延胡索40份、白芷 70份、丁香15份,用机器粉碎,获得粉末;
[0059]
s2:将步骤s1所述粉末用过滤网过滤,去除杂质,得到药末;
[0060]
s3:取步骤s2中所述药末放入器皿中,用12毫升陈醋调拌成膏状,得到贴剂的药物部分;
[0061]
s4:将步骤s3中所述药物部分置于膏药纸或普通纸上,制备成贴剂。每一贴剂包含12-16克药末。
[0062]
实施例6一种治疗胃脘痛的贴剂的制备方法
[0063]
包括如下步骤:
[0064]
s1:称重原料药乳香20份、没药20份、肉桂10份、延胡索30份、白芷50份、丁香10份,用机器粉碎,获得粉末;
[0065]
s2:将步骤s1所述粉末用过滤网过滤,去除杂质,得到药末;
[0066]
s3:取步骤s2中所述药末放入器皿中,用12毫升陈醋调拌成膏状,得到贴剂的药物部分;
[0067]
s4:将步骤s3中所述药物部分置于膏药纸或普通纸上,制备成贴剂。每一贴剂包含12-16克药末。
[0068]
实施例7动物实验验证本发明贴剂的疗效
[0069]
为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贴剂对胃脘痛和慢性胃炎的作用,并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开展本发明的贴剂治疗胃脘痛和慢性胃炎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本发明开展了以下实验,具体如下:
[0070]
1材料
[0071]
1.1实验动物
[0072]
合格sd(sprague-dawley rat)大鼠28只,雄性,清洁级,8周龄,体重200~250g,购于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大鼠饲养于垫锯木屑的饲料笼中,每笼10只,控制室温22℃,相对湿度50%,采用自然光暗周期,自由饮水,检疫3周后分组实验。
[0073]
1.2试剂与药品
[0074]
本实施例所用的贴剂由实施例6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维酶素片(河北环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20214);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mnng)(日本东京化成株式会社)。
[0075]
2方法
[0076]
2.1实验分组
[0077]
将32只大鼠按体重排序,然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8 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贴敷组、药物对照组。
[0078]
2.2药品制备
[0079]
2.2.1维酶素灌胃液的制备
[0080]
将维酶素药片整片放入玻璃研磨皿中研磨成粉,按比例加入纯净水,将药物配成21.6mg/ml的溶液(人的维酶素给药剂量是2.4g/天,人与大鼠的换算系数0.018,则大鼠的剂量为216mg/kg,根据大鼠体重换算灌胃量),然后按照大鼠的体重,按1ml/100g的用量予以灌胃,每天1次。
[0081]
2.2.2mnng溶液的制备
[0082]
先用纯净水配成1g/l浓度的储存液,避光4℃保存,用时将其配成150 μg/ml的饮用液,并置于光屏蔽瓶中让大鼠自由饮用。
[0083]
2.2.3 2%水杨酸钠溶液的制备
[0084]
使用天秤称取水杨酸钠和纯净水,按1∶48的比例配成2%的水杨酸钠溶液,以备造模使用。
[0085]
2.2.4 30%乙醇溶液的制备
[0086]
使用天秤称取无水乙醇和纯净水,按3∶7的比例配成30%的乙醇溶液,以备造模使用。
[0087]
2.3模型复制方法
[0088]
按照严茂祥报道的综合造模方法,将sd大鼠分组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采取综合方法复制慢性胃炎动物模型,为期20周。

在饮水中加入mnng溶液进行造模,让大鼠自由饮用,正常组自由饮用自来水;

2%水杨酸钠溶液灌胃:单日1次,按10ml/kg的剂量给大鼠灌胃,灌胃前后禁食禁水1h;

30%酒精溶液灌胃,每2天1次,按10ml/kg的剂量给大鼠灌胃,灌胃前后禁食禁水1h;

对造模动物每日均用专用夹子夹尾一次,使其保持激怒、争斗状态,持续1h;

饥饱失常法:2天足量喂食,1天停食,循环实施。
[0089]
2.4干预方法
[0090]
2.4.1正常组喂饲标准饲料,不予任何处理。
[0091]
2.4.2模型组第21周开始,每天捆绑1h,并予胶布贴敷肚子及双下肢处,每只每天按1ml/100g的用量经口灌服纯净水。
[0092]
2.4.3本发明的贴敷穴位

选取穴位:神阙穴、中脘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阿是
穴。

贴敷方法:从第21周开始,每天将各组大鼠捆缚于鼠板,将贴剂贴于所选部位上,外用医用胶布固定,每天1h。

每只每天按1ml/100g的用量经口灌服纯净水。
[0093]
2.4.4药物对照组维酶素溶液,按21.6mg/kg的药量给药,每天1次,每天捆绑1h,并予胶布贴敷肚皮及双下肢神阙穴、中脘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阿是穴。
[0094]
2.4.5从第21周开始,各组按照上述方案共干预8周。
[0095]
2.5动物处理及标本采集
[0096]
2.5.1动物处理
[0097]
经过8周干预结束后,大鼠处理前24h禁食不禁水,称量体重后,在超净工作台下,按照0.3ml/100g的剂量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麻醉后腹部朝上置于鼠板上,用手术刀迅速打开大鼠腹腔,取出胃部。用眼科剪刀沿胃大弯剪开胃并翻转。用1%焦碳酸二乙酯(diethypyrocarbonate, depc)处理过的冰、0.9%氯化钠溶液漂洗胃内容物,采用吸水纸将组织的水分吸干,取全小弯侧(上至食管下至十二指肠)的胃组织以备病理切片用;钝性分离胃窦黏膜,装在冻存管中,并用液氮冷冻,后储存于-80℃冰箱内以备用。
[0098]
2.5.2elisa标本采集
[0099]
从上述备用组织中剪取胃腺部1cm
×
1cm大小的组织块,称重。用眼科剪将所取的组织块尽量剪碎,用移液管加入0.1m冰pbs缓冲液(按:组织块重量:缓冲液体积=1∶9)。将所获得的组织混悬液使用匀浆机在冰上以10000r/min研磨成10%的组织匀浆(匀浆时间10s/次,间隔30s,反复 3~5次)。将所获得的匀浆液移入干净的离心管中,并使用冷冻离心机,以 4℃、3000rpm离心15min。然后将离管内的上清转移至新的洁净ep管中,放入-80℃冰箱备用。
[0100]
2.6观测指标与方法
[0101]
按照大鼠p物质(sp)、饥饿素(ghrelin)、胆囊收缩素(ckk)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0102]
2.7统计学方法
[0103]
所有数据均以(x
±
s)表示,组间比较若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不全相同时采用lsd进行两两比较,方差不齐选择 tamhane t2法进行方差检验和两两比较,若不满足正态性时采用秩和检验,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0104]
3结果
[0105]
3.1各组大鼠胃黏膜sp、ghrelin水平的比较见表1。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的大鼠胃黏膜sp、ghrelin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使用本发明的贴剂的贴敷组大鼠胃黏膜sp、ghrelin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对照组比较,贴敷组的大鼠胃黏膜sp、ghrelin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0106]
表1各组大鼠胃黏膜sp、ghrelin水平的比较(x
±
s)
[0107]
[0108][0109]
3.2各组大鼠胃黏膜cck水平比较见表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黏膜cck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使用本发明的贴剂的贴敷组大鼠胃黏膜cck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0110]
表2各组大鼠胃黏膜cck水平比较(x
±
s)ng/l
[0111][0112]
正如上述结果所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sp、ghrelin水平降低, cck水平升高,使用本发明的贴剂的贴敷组和口服维酶素片组则sp、 ghrelin水平较模型组升高,cck水平较模型组降低,由此可见,本发明的贴剂促进cag大鼠胃黏膜异型增生的逆转可能是通过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启动脑肠肽的调节,恢复正常的胃肠道激素水平,从而并调整胃腑的运动功能,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cck水平、上调sp、ghrelin水平有关,从而起到治疗胃脘痛和慢性胃炎的作用。
[0113]
实施例8
[0114]
在前期临床实验中,本发明的贴剂对治疗慢性胃炎兼有胃痛、腹痛等症具有良好的效果,深受患者好评。至今对1000例慢性胃炎伴胃痛、腹痛等症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和统计,其中男性496例,女性504例,年龄最大 79岁,最小12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40年。治疗方法为使用本发明的贴剂,每日1次,每次3-5小时,6-8天为1疗程,1-2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有明显好转。
[0115]
病例1:兰某,男,34岁,河北石家庄人。2019年5月6日以胃脘隐痛为首发突出症状,伴有嗳气,反酸等症状,查体:腹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区叩击痛阴性。电子胃镜示:慢性胃炎。经实施例6提供的贴剂贴敷进行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患者胃脘隐痛、嗳气较前好转,仍有反酸,口服西药雷贝拉唑后可缓解,后随访3 个月,未见复发。
[0116]
病例2:王某,女,23岁,河北宁晋人。2018年2月5日以胃脘疼痛为首发突出症状,长期伴有反酸、烧心、大便3-5/日等症状,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区叩击痛阴性。电子胃镜示:慢性胃炎。电子结肠镜示:慢性结肠炎。经实施例6提供的贴剂贴敷进行治疗,每日2次,间隔6小时,连续治疗2周,患者胃脘隐痛、反酸较前好转,大便调,1/日,偶有烧心,后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0117]
病例3:牛某,男,56岁,河北涉县人。2019年1月15日以胃脘疼痛为首发突出症状,偶伴胀满等症状,查体:腹较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区叩击痛阴性。电子胃镜示:慢性胃炎。经实施例6提供的贴剂贴敷进行治疗,每日2次,间隔6小时,连续治疗2周,患者胃脘隐痛、胀满较前好转,后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0118]
实施例9
[0119]
功能主治:理气导滞、活血止痛。用于胃脘疼痛、腹部疼痛等;慢性胃炎患者见上述症候者。
[0120]
用法用量:穴位贴敷。取本发明的贴剂敷神阙穴、中脘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阿是穴,每日1次,每次3-5小时,6-8天为1疗程。
[0121]
注意事项:本贴仅供外用。
[0122]
禁忌:皮肤有创口处禁用;对胶布或药物成分过敏者;婴幼儿、孕妇不宜使用。
[0123]
综上,本发明的治疗胃脘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乳香、没药、肉桂、延胡索、白芷、丁香组成。将所述的组合物加入陈醋调拌成膏状,制成贴剂。结合透皮疗法和经络疗法,外贴病灶和穴位,内治胃脘痛。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临床症状和分子水平显示出治疗慢性胃炎兼有胃痛、腹痛等症的功效,无毒副作用,方便使用、携带、储存,且费用低廉。
[01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