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用的雾化定量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5557发布日期:2021-02-18 20:1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科用的雾化定量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科用的雾化定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呼吸科用节能雾化器还存在着不方便移动该雾化器,不方便对药物进行定量添加,不方便对废液起到收集作用,。
[0003]
如cn103585705b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定量粉末雾化器及定量雾化方法,由于负压进气口处粉末药物堆积不均匀以及粉末颗粒间几何形态的差异,高速气流与粉末随机混合形成不稳定的气固两相流,使药物粉末在管道中的输送浓度产生显著的波动,不均匀的雾化浓度不利于药物有效成分释放,影响患者的吸收和有效治疗。此外当粉末药物具有一定口味时,如盐份,药物粉末的雾化不均匀,过重盐雾等浓度使患者的味觉舒适度降低。喷洒装置的粉末入口非常小,很容易被粉末堵住;当所使用的压缩气体的体积和压力很小时,喷洒装置不适用于难喷洒的粉末。另一种典型的如wo2015103891a1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手持式高频超声雾化全呼吸道药物导入装置,以及如wo2020124814a1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双模块的雾化装置,一般都通过插座与交流电连接提供电力,或者采用大量的电池的高电压直流电提供电力。较高的功耗导致整个系统容易产生热量,一方面使得系统难以维持稳定,同时也可能导致溶液中的药物分子活性受到影响,发生变性或者其他变化而使药物失效。
[0004]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供应不稳定、功耗大、无法控制雾化量、药物无法无菌保存、无法使用于粉尘药物等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呼吸雾化量控制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麻醉科用的雾化定量控制系统。
[0006]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麻醉科用的雾化定量控制系统,所述定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检测装置、感应装置、连接装置、消毒装置和处理器,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为对雾化的通气量进行控制;所述检测装置被构造为检测所述通气量;所述感应装置被构造为对使用者的生理反应进行感应,并把采集的数据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传输;所述连接装置被构造为对雾化后的药液进行供应;所述消毒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连接装置进行消毒。
[0008]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通道、控制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和所述调节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控制通道中,所述调节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控制机构的方向进行调节;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为对雾化的风量的供应量进行控制;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若干个控制板、检测环和风量驱动机构,各个所述控制板相互环形堆叠形成控制环,所述风量驱动机构被构造对所述控制环的开合度进行驱动,所述检测环被构造为与所述控制环的外壁嵌套,并对所述控制环的开度进行检测。
[0009]
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元件和检测网,所述检测网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内,并对所述控制装置内的雾气量进行检测;所述检测元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检测网上。
[0010]
可选的,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环、感应元件、传输单元和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感应环上,对所述感应环的夹持的周径进行调整;所述传输单元被构造为与所述感应元件进行连接,并把所述感应元件采集的数据与所述处理器进行传输;所述感应元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感应环的内壁,并沿着所述感应环的内壁等间距的设置。
[0011]
可选的,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存储腔、副腔、支撑架、消毒灯管和转动机构,所述存储腔被构造为与所述副腔同轴设置,所述存储腔和所述副腔之间设有供所述支撑架、所述消毒灯管和所述转动机构存储的存放腔,所述消毒灯管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形成消毒部;所述转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消毒部的角度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座、转动轮和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座被构造为与所述消毒部嵌套,所述转动轮被构造为与所述转动座连接,并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
[0012]
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角度检测单元和调节驱动机构,所述控制环被构造为与所述调节座驱动连接,所述调节驱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控制环的朝向进行驱动;所述角度检测单元被构造为对所述控制环的朝向进行控制;所述角度控制单元包括角度传感器、校准杆和一组限位杆,一组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控制环的两侧,且一组所述控制环被构造为对所述控制环转动的角度进行限制。
[0013]
可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雾化器、加热构件和供应管道,所述加热构件被构造为对所述雾化器的液滴进行初始加热,所述雾化器被构造为对液滴的药物进行雾化,并通过所述供应管道进行运输。
[0014]
可选的,所述校准杆被构造为设置在一组所述限位杆的之间,用于对所述控制环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所述角度传感器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校准杆上并在所述校准杆的移动的过程中对移动的角度进行检测。
[0015]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通过采用各个控制板相互堆叠形成圆环状的控制环,同时,在风量驱动机构的驱动操作下,对控制环的开度进行调整,使得控制环能够控制雾气喷出量的流量;
[0017]
2.通过采用感应装置能够设置在患者的脖颈或者胸腔的两侧,使得患者的生理特征能够被检测出来;
[0018]
3.通过采用消毒部被构造为设置在存放腔之中,且副腔优选的采用透明材质,使得消毒灯管在对供应管道进行消毒或者消除水汽的操作中,光线能够直达供应管道,并对管道进行消毒的操作;
[0019]
4.通过采用加热装置与雾化器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药液的供应操作进行温度的调整,保证患者对药液的温度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0020]
5.通过采用温度检测传感器被构造为对加热板和供应管道中的温度进行检测,使得供应管道中的温度能够进行实时检测操作。
附图说明
[0021]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22]
图1为本发明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0023]
图2为所述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所述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所述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所述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所述感应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28]
图7为所述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为所述反馈装置的所述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
附图标号说明:1-控制板;2-检测环;3-限位杆;4-支撑杆;5-第二齿牙;6-调节机构;7-调节轮;8-转动齿带;9-转动齿轮;10-通孔;11-校准位置;12-第一齿牙;13-调节座;14-感应装置;15-感应环;16-调整机构;17-传输单元;18-支撑架;19-副腔;20-供应管道;21-消毒灯管;22-转动机构;23-管体;24-风量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0032]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3]
实施例一:一种麻醉科用的雾化定量控制系统,所述定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检测装置、感应装置、连接装置、消毒装置和处理器,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为对雾化的通气量进行控制;所述检测装置被构造为检测所述通气量;所述感应装置被构造为对使用者的生理反应进行感应,并把采集的数据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传输;所述连接装置被构造为对雾化后的药液进行供应;所述消毒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连接装置进行消毒;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通道、控制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和所述调节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控制通道中,所述调节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控制机构的方向进行调节;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为对雾化的风量的供应量进行控制;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若干个控制板、检测环和风量驱动机构,各个所述控制板相互环形堆叠形成控制环,所述风量驱动机构被构造对所述控制环的开合度进行驱动,所述检测环被构造为与所述控制环的外壁嵌套,并对所述控制环的开度进行
检测;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元件和检测网,所述检测网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内,并对所述控制装置内的雾气量进行检测;所述检测元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检测网上;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环、感应元件、传输单元和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感应环上,对所述感应环的夹持的周径进行调整;所述传输单元被构造为与所述感应元件进行连接,并把所述感应元件采集的数据与所述处理器进行传输;所述感应元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感应环的内壁,并沿着所述感应环的内壁等间距的设置;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存储腔、副腔、支撑架、消毒灯管和转动机构,所述存储腔被构造为与所述副腔同轴设置,所述存储腔和所述副腔之间设有供所述支撑架、所述消毒灯管和所述转动机构存储的存放腔,所述消毒灯管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形成消毒部;所述转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消毒部的角度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座、转动轮和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座被构造为与所述消毒部嵌套,所述转动轮被构造为与所述转动座连接,并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雾化器、加热构件和供应管道,所述加热构件被构造为对所述雾化器的液滴进行初始加热,所述雾化器被构造为对液滴的药物进行雾化,并通过所述供应管道进行运输;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角度检测单元和调节驱动机构,所述控制环被构造为与所述调节座驱动连接,所述调节驱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控制环的朝向进行驱动;所述角度检测单元被构造为对所述控制环的朝向进行控制;所述角度控制单元包括角度传感器、校准杆和一组限位杆,一组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控制环的两侧,且一组所述控制环被构造为对所述控制环转动的角度进行限制;所述校准杆被构造为设置在一组所述限位杆的之间,用于对所述控制环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所述角度传感器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校准杆上并在所述校准杆的移动的过程中对移动的角度进行检测。
[0034]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包含前述任一一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具体的,提供一种麻醉科用的雾化定量控制系统,所述定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检测装置、感应装置、连接装置、消毒装置和处理器,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为对雾化的通气量进行控制;所述检测装置被构造为检测所述通气量;所述感应装置被构造为对使用者的生理反应进行感应,并把采集的数据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传输;所述连接装置被构造为对雾化后的药液进行供应;所述消毒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连接装置进行消毒;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感应装置、所述连接装置、所述消毒装置控制连接并在所述处理器的集中控制下对药物的雾化操作进行定量和精准控制的目的;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消毒装置之间进行配合使用,使得药物在供应的过程中不会存在污染的情况产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消毒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连接装置进行消毒的操作;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感应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配合使用,并对所述控制装置的雾化量进行监控或者数据的采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消毒装置在整个装置没有启动前就会对所述连接装置进行消毒的操作,使得所述连接装置在对所述雾化的药液进行供应的过程中能够对整个连接装置的管道进行供应,还能防止所述连接装置在供应的过程中存在的交叉混用的情况发生;
[0035]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通道、控制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和所述调节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控制通道中,所述调节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控制机构的方向进行调节;所述控制装置被构造为对雾化的风量的供应量进行控制;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若干个控制板、检测环和风量驱动机构,各个所述控制板相互环形堆叠形成控制环,所述风量驱动机构被
构造对所述控制环的开合度进行驱动,所述检测环被构造为与所述控制环的外壁嵌套,并对所述控制环的开度进行检测;具体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角度检测单元和调节驱动机构,所述控制环被构造为与所述调节座驱动连接,所述调节驱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控制环的朝向进行驱动;所述角度检测单元被构造为对所述控制环的朝向进行控制;所述角度控制单元包括角度传感器、校准杆和一组限位杆,一组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控制环的两侧,且一组所述控制环被构造为对所述控制环转动的角度进行限制;具体的,所述校准杆被构造为设置在一组所述限位杆的之间,且所述一组校准杆设置在一组所述限位杆之间,并用于对所述控制环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所述角度传感器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校准杆上并在所述校准杆的移动的过程中对移动的角度进行检测;具体的,所述校准装置和所述调节机构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所述控制环的方向进行微调的操作,同时,所述控制环在检测的过程中,还能够对所述雾化的药液的流通量进行控制,并结合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感应装置之间的配合使用对所述控制装置的流通能力进行控制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控制单元还包括校准位置,所述校准位置使得所述角度传感器能够或者所述校准杆的初始位置,即:所述初始位置设置为与所述校准位置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在所述风量驱动机构的驱动操作下,对所述控制环的开度进行扩大或者缩回,进而实现对药液雾化风量的控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环的外壁设有用于检测开度的所述检测环,所述检测环被构造为与所述处理器进行连接,并基于所述控制环的开度进行实时的检测,并把检测信号与所述处理器进行传输;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所述控制板相互堆叠形成圆环状的控制环,同时,在所述风量驱动机构的驱动操作下,对所述控制环的开度进行调整,使得所述控制环能够控制所述雾气喷出量的流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一组调节轮、转移齿带和转动齿轮,所述转移齿带的两端与一组所述调节轮相互嵌套,且所述转移齿带与所述转动齿轮相互啮合,使得所述转动齿在所述转移齿带的作用下,对带动所述控制机构的方向;同时,一组所述调节轮被构造为与所述调节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并在所述调节驱动机构的驱动操作下,对所述转移齿带和所述转动齿轮转动;即:一组所述调节轮在所述调节驱动机构的驱动操作下正转和反转能够实现对所述控制机构的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进而实现不同角度的雾化方向的控制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齿轮设有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第一齿牙;另外,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被构造为对所述控制机构的方向进行驱动,且所述支撑杆的外周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牙啮合的第二齿牙,所述第一齿牙和所述第二齿牙相互啮合,并在所述调节驱动机构的控制操作下,对所述控制机构的方向进行驱动;所述风量驱动机构通过收缩使得各个所述控制板实现收缩,进而实现对各个所述控制板的开度进行调整;
[0036]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元件和检测网,所述检测网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控制装置内,并对所述控制装置内的雾气量进行检测;所述检测元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检测网上;具体的,所述检测网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通气孔的边缘,用于检测所述通气孔的通气量;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用于供应药剂的喷雾管中,并对所述管道的通风量进行检测,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网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控制管道中,并与所述控制管道的轴线相垂直;所述检测元件包括但是不局限于以下列举的几种情况,包括:温度传感器、浓度传感器或者液体浓度传感器;
[0037]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环、感应元件、传输单元和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被构造
为设置在所述感应环上,对所述感应环的夹持的周径进行调整;所述传输单元被构造为与所述感应元件进行连接,并把所述感应元件采集的数据与所述处理器进行传输;所述感应元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感应环的内壁,并沿着所述感应环的内壁等间距的设置;具体的,所述感应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患者的生理反应进行检测,并基于所述患者的反应对所述控制装置的喷雾量进行控制,兼顾使用的效率以及所述患者的使用的效果;所述调整机构用于对所述感应环进行调整使得所述感应环能够与所述患者进行绑定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咬合座、调节杆和滑动驱动机构,所述咬合座被构造为设有用于所述调节件存放的咬合槽,所述咬合槽的槽向与所述调节件相匹配;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感应环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咬合座活动卡接,所述咬合座与所述调节杆能够根据实际的长度对所述感应环的周径进行调整,使得所述感应环能够对所述患者的生理参数进行收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单元被构造设置在所述感应环中并对所述感应元件收集到的数据与所述处理器进行传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单元与所述处理器优选的采用无线连接或者有线连接的方式进行信号的传输的操作;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数据采集器、信号放大器和信号转换器,所述数据采集器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元件的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所述信号放大器或者其他信号处理器的处理操作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转换操作对所述信号进行传输的操作,使得所述处理器能够对所述数据进行处理或者调用的操作;在本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装置能够设置在所述患者的脖颈或者胸腔的两侧,使得所述患者的生理特征能够被检测出来;同时,所述感应环优选的采用异形硅胶材质,且不再外力的掰动下实现变形并紧贴在所述患者的脖颈或者胸腔的皮肤外侧,使得所述患者的生理数据能够被检测出来;另外,所述感应装置能够固定在病床上,并对躺着病床上的患者进行生理参数的检测;
[0038]
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存储腔、副腔、支撑架、消毒灯管和转动机构,所述存储腔被构造为与所述副腔同轴设置,所述存储腔和所述副腔之间设有供所述支撑架、所述消毒灯管和所述转动机构存储的存放腔,所述消毒灯管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形成消毒部;所述转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消毒部的角度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座、转动轮和转动驱动机构,所述转动座被构造为与所述消毒部嵌套,所述转动轮被构造为与所述转动座连接,并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具体的,所述消毒装置与所述连接装置进行处理的操作,并对所述连接装置的供应管道进行消毒或者进行消除水汽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用于对所述消毒灯管进行支撑,同时在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操作下,沿着所述支撑架的轴线进行转动,使得所述消毒部能够绕着所述供应管道的轴线进行转动;另外,所述消毒部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存放腔之中,且所述副腔优选的采用透明材质,使得所述消毒灯管在对所述供应管道进行消毒或者消除水汽的操作中,光线能够直达所述供应管道,并对所述管道进行消毒的操作;特别的,所述消毒装置在整个雾化供应的非工作状态进行消毒或者消除水汽的操作;
[0039]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雾化器、加热构件和供应管道,所述加热构件被构造为对所述雾化器的液滴进行初始加热,所述雾化器被构造为对液滴的药物进行雾化,并通过所述供应管道进行运输;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用于对所述药品件雾化的操作,并在所述加热构件的加热下,对所述连接装置的药液的供应操作进行温度的调整,使得所述患者对所述药液的温度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
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悉的设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查询相关的手册,获知雾化器的雾化的原理,因而,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赘述;
[0040]
所述加热构件设置在所述供应管道的内壁,且所述加热构件包括加热板和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的一侧,且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被构造为对所述加热板和所述供应管道中的温度进行检测,使得所述供应管道中的温度能够进行实时检测操作;所述供应管道优选的采用一次性用品,即:各个不同的患者需要专用的供应管道,使得各个患者之间不会存在交叉的感染。
[0041]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包含前述任一一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具体的,提供一种麻醉科用的雾化定量控制系统,所述定量控制系统还包括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被构造为对数喉部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并基于采集后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操作;所述反馈装置包括管体、传感元件、微处理器和配对构件,所述管体被构造为对跟随所述呼吸机的管道插入所述患者的喉部,并基于所述喉部的反应进行数据的采集;所述传感元件被构造为测量流过所述患者喉部的流体的特性;所述配对构件被构造为与管状主体的外表面耦合,并被配置为接收感应射频能量以向微处理器供电;所述微处理器被构造为对所述生理数据进行采集并把所述数据与所述处理器进行传输的操作;
[0042]
所述反馈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传感元件和所述天线电子通信的通信总线,其中,所述通信总线被配置为将功率从所述配对构件传输到所述传感元件;所述通信总线部分地包裹在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周围;所述传感元件分别耦合至所述通信总线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所述传感元件从所述管状主体的内表面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响应于流经所述管体的流体而弯曲;所述传感元件被蛋白抑制材料使得所述患者的喉部不会产生异物的感应,且所述蛋白抑制材料还能使得所述患者的喉部具有更加舒适的感觉;所述微处理器是可编程的并对用于测量所述流体的特性的测量曲线进行编程;所述测量轮廓包括采样率,用于测量所述特性的时间段、类型,用于确定所述传感元件的测量质量的质量指令;所述微处理器还被构造为用于停用传感元件的终止命令;流过所述管体的流体的特性包括但是不局限于以下列举的几种:血糖值、血流量值、血氧浓度值、血压值、血流速度值、血钠浓度值、血钾浓度、血尿素氮测量值等参数;所述传感器优选的采用医学传感器。
[0043]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44]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麻醉科用的雾化定量控制系统,通过采用各个控制板相互堆叠形成圆环状的控制环,同时,在风量驱动机构的驱动操作下,对控制环的开度进行调整,使得控制环能够控制雾气喷出量的流量;通过采用感应装置能够设置在患者的脖颈或者胸腔的两侧,使得患者的生理特征能够被检测出来;通过采用消毒部被构造为设置在存放腔之中,且副腔优选的采用透明材质,使得消毒灯管在对供应管道进行消毒或者消除水汽的操作中,光线能够直达供应管道,并对管道进行消毒的操作;通过采用加热装置与雾化器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药液的供应操作进行温度的调整,保证患者对药液的温度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通过采用温度检测传感器被构造为对加热板和供应管道中的温度进行检测,使得供应管道中的温度能够进行实时检测操作。
[0045]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
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0046]
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使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0047]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